復(fù)方松針消臭液的研究_第1頁
復(fù)方松針消臭液的研究_第2頁
復(fù)方松針消臭液的研究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復(fù)方松針消臭液的研究                      作者:李勇文,李梅,石哲,陳毅文【摘要】  目的 本課題研究利用松樹、側(cè)柏葉、甘草、薄荷等為原料制成純植物性的無毒安全的除臭劑。方法 選用松樹、側(cè)柏葉、甘草、薄荷等為原料,經(jīng)提取得到精油及植物提取物,然后按比例配制成除臭劑。結(jié)果 經(jīng)安全性實驗、消臭效果實驗證實,復(fù)方松針消臭液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它可使具有刺激性、腐

2、臭味、腥臭味等令人不愉快氣味的物質(zhì),甚至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zhì)進行氧化分解,顯示令人滿意的除臭能力。結(jié)論 復(fù)方松針消臭液是一種安全無毒的除臭劑,可廣泛使用于醫(yī)院、學(xué)校、食品加工廠等場合。 【關(guān)鍵詞】  植物提取物;松針;除臭劑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duce a pure plant-derived, non-toxic and safe deodorants by the use of pine needles, cacumen biotae, licorice, mint, etc raw materials. Methods Essential oi

3、ls and plant extracts were extracted from raw materials such as pines, cacumen biotae, licorice, mint, etc. and then deodorant was prepared in proportion. Results Results of security experiments and deodorization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the compound fluid had strong abilities of oxidation and dec

4、omposition, which can oxidate or decompose the unpleasant substances with pungent taste, putrefactive odor, and stink, etc, even some material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Results of deodorization wa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Compound pine needle deodorizing liquid is a kind of safe non-toxic deodorant

5、,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hospitals, schools, food factories and so on.Key words: plant extracts; pine needle; deodorants惡臭氣體(臭氣)是指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壞生活環(huán)境及人體健康的氣體。它不僅使大量傳播疾病的細菌滋生繁衍,而且直接通過嗅覺系統(tǒng)對呼吸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人們長期在惡臭嚴重的工作環(huán)境中勞動會喪失嗅覺,大腦皮層調(diào)節(jié)功能失調(diào),使人厭食、惡心、煩躁不安,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判斷力、記憶力下降,對人體健康

6、,勞動保護有很大的影響1,2。醫(yī)院檢驗科長期與糞便、尿、血、膿液及有腐敗惡臭的分泌物、組織等接觸,一直以來所伴隨的臭味無法除掉。醫(yī)院病房中腫瘤出血壞死、膿腫、開放性傷口等所散發(fā)出的膿血、腐敗組織、分泌物腥臭等也彌漫在病房中,長久不能去除,影響醫(yī)護人員和病人身心的健康。本課題研究利用松樹、側(cè)柏葉、甘草、薄荷等原料制成純植物性除臭劑,用于醫(yī)院檢驗科糞便、尿、血、濃液及有腐敗惡臭的分泌物、組織等檢驗時使用,可改善工作環(huán)境,消除不快感;用于醫(yī)院病房中腫瘤出血壞死、膿腫、開放性傷口等所散發(fā)出的膿血、腐敗組織、分泌物腥臭等除臭;用于人體腋下和陰部、吸煙者的煙味除臭,也可作為家庭環(huán)境除臭等用3,4。1 材料

7、和方法1.1 材料1.1.1 藥物與試劑 馬尾松松針采自廣西南寧石門森林公園,由廣西醫(yī)科大學(xué)黃仁彬教授鑒定為松科植物(Pinaceae)松屬(Pinus)植物馬尾松的葉。采后將新鮮馬尾松松針洗凈,放入烘箱低溫(60)烘干。貯于干燥器中置暗處保存?zhèn)溆谩?cè)柏葉、甘草、薄荷均取材于廣西醫(yī)科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中藥房。氨水:市售氨水,分析純;硫化鐵(FeS)和鹽酸(HCl)反應(yīng)產(chǎn)生;二甲基胺:市售,分析純,40%水溶液;丙硫醇:市售,分析純,38%水溶液;二氧化氯:500mg/L水溶液。1.1.2 實驗動物 健康小白鼠24只,體重(22±2)g,雌雄各半。SD大鼠24只,體重(200

8、7;10)g,雌雄各半(由廣西醫(yī)科大學(xué)動物實驗中心提供)。1.1.3 儀器 氣相色譜儀:HP-6890;氣相色譜儀-質(zhì)譜聯(lián)用儀:HP-5973;氨和硫化氫檢測儀:MX-2100。選擇有機硫化物和胺類化合物這兩類具有惡臭的化學(xué)物質(zhì)作為臭氣代表,進行消臭試驗。1.2 提取方法 取備好的馬尾松松針100g,剪成每根長23cm,另取50g干燥的側(cè)柏葉粉末并25g甘草與薄荷,混合,用粉碎機打碎,置于2 000ml圓底燒瓶中。1.2.1 揮發(fā)油、水提取物 加入1 000ml單蒸水,水料混合均勻。用SD裝置5提取。加熱回流,控制溫度100110之間保持沸騰。精油隨同水蒸氣一同揮發(fā),冷凝于提取器中。約加熱5h

9、左右,直至無油狀物餾出即終止蒸餾。蒸餾完畢,開啟提取器下活塞,將水緩緩放出。將餾出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分出油層,得到油狀液,此精油為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且具辛辣香味。提出精油用無水硫酸鈉脫水。用量筒量出體積置于瓶中,密封保存于-10冰箱中備用。收集圓底燒瓶中水提取液,抽濾,減壓濃縮成流浸膏,稱重得19.3g。1.2.2 乙醇提取物 向圓底燒瓶中加入50%的乙醇1 200ml(16)6。搭建蒸發(fā)回流裝置,90恒溫水浴加熱提取約2h。收集乙醇提取液,過濾,減壓濃縮成流浸膏稱重得10.8g。合并兩次提取所得浸膏,計算得含生藥量6.7g/ml。1.3 制劑準備 按混合水提取液與乙醇提取液(植物提取物)含

10、量5%、甘油5%、10%的乙醇90%、精油適量;植物提取物含量10%、甘油5%、10%的乙醇85%、精油適量,植物提取物含量15%、甘油5%、10%的乙醇80%、精油適量。充分混勻,配置3種濃度消臭液裝入瓶中備用。配置液顏色為淡黃褐色。1.4 安全性實驗 國內(nèi)外空氣除臭劑多采用醛類、醇類、表面活性劑等化學(xué)物質(zhì),室內(nèi)殺菌劑也是戊二醛、過氧化氫等作用較強的化學(xué)消毒劑組成7。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在噴霧時對人眼及呼吸道有輕微刺激8,其不良影響往往被使用時的香氣所掩蓋。因此,除臭劑的安全性同其有效性一樣重要。毒理實驗:松針揮發(fā)性成分小鼠灌胃給藥,LD50>18g/kg,試驗期間動物未見異常。松針水提

11、物和揮發(fā)性成分小鼠靜脈給藥,骨髓細胞微核試驗和精子畸形試驗結(jié)果均為陰性,表明松針無毒、無致突變作用9,10。1.5 急性毒性試驗1.5.1 限量試驗11 取流浸膏適量,加單蒸水,調(diào)黏稠度為灌胃針頭恰能順暢吸入。此時濃度為提取液可給予的最大濃度,含生藥量為6.7g/ml。取5只小鼠,禁食6h,稱重,按0.1ml/只分別給予最大濃度提取液。觀察14天,無死亡,未見異常。結(jié)果顯示原料提取液屬實際無毒級。1.5.2 毒性反應(yīng) 取24小白鼠稱重,隨即分為四組(A組、B組、C組、D組)。A、B、C組為給藥組,D組為對照組(給予蒸餾水),饑餓14h(供水),以相同容積不同濃度灌胃(試驗溫度25相對溫度84%

12、):0.6ml/20g體重,連續(xù)3次,每次相隔2h,給藥后觀察小白鼠反應(yīng)情況及死亡率,連續(xù)觀察7天,第7天稱體重(見表1)并解剖小鼠,觀察主要內(nèi)臟器官有無明顯病變或異常。1.6 刺激性試驗 實驗方法12:將12只大鼠隨機分為2組,每組6只,雌雄各半。A組為完整皮膚給藥組;B組為破損皮膚給藥組。每只動物背部對稱脫毛2塊,每塊5cm2。破損皮膚動物脫毛后用細砂紙(400號)造成損傷。脫毛24h后,開始給藥,每只動物左側(cè)涂消臭劑(按44.6g/kg給藥),右側(cè)涂以賦形劑作為對照。用無刺激性紗布固定,每只動物分籠飼養(yǎng)。給藥24h后,用溫水洗去殘留藥物。于去除藥物后1、24、48、72h分別觀察涂抹部位有無紅斑和水腫等情況。按表2進行評分進行刺激性試驗。1.7 消臭效果實驗1.7.1 實驗方法131.7.1.1 二甲基胺 取50ml容量瓶,密封。將一定量的二甲基胺樣品注入實驗瓶中,此時瓶內(nèi)空氣中的二甲基胺濃度大約為0.51mg/L。待瓶內(nèi)平衡后,將制備好的提取液注入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