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_第1頁
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_第2頁
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_第3頁
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_第4頁
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字出版業仍在涉水過河 在即將閉幕的世界電子書博覽會上,業內人士對數字出版版權保護缺失展開了激烈探討。眾所周知,版權是數字出版盈利的保障,版權缺失,數字出版盈利模式如何建立?數字出版業的困惑、現狀、未來在本次俱樂部中一一為您呈現。困惑篇商業模式存兩大致命傷害陳紹強向記者舉了個有趣的例子:在山東東營一家酒店的衛生間里,曾經有人發現了漢王科技的宣傳廣告。一個角落里的發現,讓大多數人都驚訝于漢王的宣傳推廣力度。目前,漢王電子閱讀器的商業模式,完全依靠于產品的銷售。而這一現象取決于兩大致命傷害:不完善的無線網絡,使得漢王電紙書目前并不能無線上網下載,或由運營商定時推送內容,只能和電腦相連進行下載;二是

2、中國電子書版權的保護不力,造成出版社相對保守,這導致漢王書城的豐富性和時效性在短時間內都難以讓人滿意。說到漢王的發展困惑,陳紹強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版權。漢王在初入數字出版業時就制定了相關版區支付制度,可是這個制度卻沒有讓漢王擺脫版權的困擾。用陳紹強的話來說就是:“錢我們花了,效果我們一點沒見到?!?陳紹強無奈地說道:“漢王在購買大量圖書版權時或將版權費用支付給了出版社,或將費用支付給了著作人。但是每次支付版權費后,總會有相關出版社或著作人找到我們問為什么使用了我的圖書而不支付版權費?”版權費究竟要支付給誰?這估計是讓陳紹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真實的寫照。是否所有產品都要數字化?“做數字出版讓出版社

3、會很失落,因為整個出版操作過程不是我們在整合出版資源,而是技術提供商和運營商在整合出版社內容資源?!焙勿╄ふf道,“每一個產業面臨數字化都會有不同形式的內容和產品。外研社也在不斷摸索,從網絡教材到手機詞典,取得不小的成績。出版人不排斥數字出版,但是他們所困惑的是,是否所有產品都要數字化?有些圖書,原本不適合做數字出版的,卻被做成了電子書在網絡上有償提供下載,這類圖書讀者不但不會選擇去讀,相反2元的下載價格也顯得出版社很掉價?!痹诤勿╄た磥?,不同的內容,需要不同的介質而非數字化才是最有盈利模式的。對此,張澤感同身受?!懊つ康臄底只粫虼罅康漠a品放在那里沒有用,很多格式不適合數字化卻偏要數字化,

4、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爆F狀篇法律滯后制約產業發展在張洪波看來,阻礙數字出版發展有兩個問題,一是版權問題,二是標準問題?!皵底殖霭鏄I自面世十幾年以來,其傳播方式和盈利模式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同,那么數字出版相對互聯網出版來說,互聯網出版更是混亂的。從政府來說,數字出版和互聯網出版概念政府都沒有弄清楚,而相關的法律雖說暫時適用于數字出版業,但也是漏洞百出?!睆埡椴ū硎?,目前有關數字出版的相關法律還是2005年3月1日實施的信息傳播保護條例。四年多的時間里,該條例在實際的市場環境中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其中就包括了不規范的數字版權授權。7月15日,趙趙一篇書生網與我的仲裁始末在業

5、內引起很大的反響。事件的原因很簡單,四年前,趙趙被出版商忽悠地授權了自己三本圖書的版權,由于對合同和出版商的信任,趙趙步入了出版商的“陷阱”。整整四年,趙趙一分版權費用沒有收到,而對書生網的訴訟最終也以失敗告終。這件事在張洪波眼中就是典型的不規范數字版權。“現在很多出版商都會去找出版社要版權,但是現今的法律卻沒有給予明確的數字出版版權究竟歸屬誰?!?0年時間數字版權費難達10億元成立于去年12月的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首要職責就是通過集體管理組織有效地解決版權收費的問題,而張洪波談到收取版權費用的金額時悲觀地表示,自己在今后20年的工作時間內基本不太可能見到收取10億元版權費用的情況?!胺森h境、

6、法律制度、行業標準缺失,是我對征收版權費很難達到10億元的擔憂。我國數字出版標準將是產業的一個永遠問題,盡管產業的領頭羊方正一直想把企業標準作為產業標準,但是由于現行行業和市場標準不統一,所以顯得很難實現。此外,很多出版社和著作者都在通過專業的律師去和出版商打官司,其根本原因是數字版權授權渠道不通暢所造成的,因此我們需要盡快建立一個暢通數字版權授權渠道,并逐漸把法律訴訟當做輔助手段。另據悉,明年國家相關部門或將聯合產業內的企業聯手打造一個數字出版產業平臺,我們有理由及期望于這個平臺對數字出版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鲍@益3萬元出版社難拾數字出版信心 隨著閱讀器kindle的熱賣,電子書市場

7、也在升溫。漢王推出了電紙書,北大方正也計劃年底推出文房電子閱讀器。方正Apabi更是數年前就建成了自己的電子書圖書館。然而這如火如荼的電子書市場,卻被劉成勇形容為不值得“投入”。2008年,數字出版530億元中,電子書僅占2億元,這么小的比例怎么能把電子書看做是數字出版呢?商務印書館作為百年老社在數字出版業的闖蕩讓他們首嘗了數字化帶來的甜頭。但是,百年老社商務印書館至今也沒有在電子書中投入一分錢。“我不看好電子書的模式。作為數字出版中端的Apabi大概一年能掙1億元,但給每家內容提供商的版費就要1萬到3萬元。以前我們授權給這些中端幾千種書,但最終每年我們所能收回的資本也就僅3萬元。這些錢跟其他

8、數字出版形式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眲⒊捎抡f道。對此,曾軼有著相同的觀點?!白鰯底謭D書關鍵是要把握兩點,第一,用戶愿意花多少錢去獲得他想要獲得的服務?第二,用戶如何在眾多的出版物中獲得自己想要的內容。新聞或出版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篩選、分類,把適合的內容提供給適合的人?!薄俺霭嫔缭跀底只袘撟鍪裁??出版社應該做內容篩選,我們常說20%的人創造80%的價值。真正做篩選總結的人不會死掉,出版社不會死亡。大的網站也好,報社也好,他們采訪的新聞更象新聞,編的書更象書,專業的新聞機構、專業的出版社提供的新聞、做出的圖書總體上是比普通專業的用戶好。但是,出版社大量做電子化圖書其實沒有必要,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

9、事情,需要專業公司協助,另外產業鏈不要拉得太長,因為每個鏈條都有自己的價值訴求,誰分多少誰拿多少,一本書無論多好多暢銷,發行量都是有上限的,產業鏈太長,各鏈條能分到的價值就少了,如出版一本紙質的書,做成電子圖書后,出版社只分到兩三萬元,出版社當然不愿意干了?!痹W說道。中端或將一統天下劉成勇表示,數字出版過長的產業鏈也是阻礙數字出版建立完善盈利模式的罪魁禍首之一?!叭缃駭底殖霭娈a業鏈很長。就傳統出版業來說,作者、出版社、印刷廠、一級經銷商、二級發行商、用戶,形成了產業鏈。而數字出版產業鏈拉的太長了,作者、出版社是內容提供商,到技術提供商、數字出版商,再到終端;還包括電信、支付、用戶等等。”劉成

10、勇坦言道,過長的產業鏈條使得沒有一家出版社和出版商能夠完全占領市場。但是,這樣的情況就致使產業鏈的中端電信公司通過自身的優勢做大、做強。而其他產業鏈條的組成者或將受到中端帶來的利益壓榨。盡管數字出版的現狀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十足的壓力,對于數字出版的未來劉成勇卻充滿信心,“對于許多中小出版社,未來處境會很艱難,一是沒有錢,二沒有技術,三沒有人,還有五六七八太多了。但是,數字化給更多的出版社一個新的銷售渠道,把握住銷售渠道,更多的出版社將會迎來二次重生的機會”。未來篇打造產業平臺 回饋上游方正作為數字出版的領頭羊,在數字出版業摸爬滾打十幾年,摸索出了兩套盈利模式,其中之一就是B2B模式。B2B模式在

11、方正數字出版雖然僅占到了1/3的份額,但鄭鐵男卻認為,B2B模式將會是方正未來通過數字出版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鄭鐵男十足的信心也有著十足的理由。在方正經營的項目中,類似民生銀行等大型企業對電子書的需求與日俱增。而這些企業在傳統圖書和當當網購書中卻選擇了電子書也有著他們的理由。在這些企業看來,電子書能直觀地反饋給決策者,一本圖書員工是否閱讀,且能精確地了解到員工在圖書的哪一章、哪一節停留的時間最長。另外,方正最近打造的類似B2B與B2C相結合的番薯網,也為方正數字出版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胺砭W擁有180萬冊圖書的信息量,這個信息量是通過用搜索引擎在網絡上收集的。這個平臺我們將構建一個完善的數字

12、出版產業鏈。這個網站將為各個出版社設置專門的門戶和相關作品的點評、音頻,同時也為閱讀者提供電子書有償下載。”新模式的打造與結合給方正帶來的經濟利潤不言而喻。而鄭鐵男也表示,番薯網賺到的任何錢都會通過完善的技術統計還富于產業的主體出版社。數字出版已有良好盈利模式談到數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劉成勇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偽論題。因為諸如書星、方正都做得很好,清華同方也已一年賺到了3個億。數字出版未來所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傳統出版社如何從數字出版實現盈利?劉成勇認為,要從三個層面去做。首先是數字化。數字化并不是簡單地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而是要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么,這需要來自一線的市場需求反饋,根據市場的需求再進行

13、數字化產品生產。數字化產品不是以量取勝,而是應以滿足市場需求取勝,其次是數字產品產量的不足。數字出版最終的贏家是市場博弈出來的結果。如同山上老虎是霸王,草原上獅子是霸王;當老虎遇上獅子,它們打一打就知道誰是王。做出來一個實實在在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是要做平臺,諸如方正Apabi、超星都是提供了一個電子書制作、購買、閱讀、服務的平臺。因為不管什么情況沒有規模都是做不成的。數字化帶來新型盈利模式說到數字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張澤綻放出了笑容,數字出版為他帶來新的盈利模式也為他消除了盜版之憂。2003年,國家給了高等教育出版社4000萬元開發新世紀網絡課程。課件開發好了,可是張澤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這套用了4000萬元開發的課程一年只能銷售一兩百萬元。犯愁的張澤試想能否把紙書配合網絡課件銷售。誰知這一偶然的嘗試卻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在賣書的時候夾入一張密碼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