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一、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本 節課的總體教學思想是本著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強調了能力和方法的訓練。形式上采用啟發式的探究學習方法。注重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在內容安排上首先是研究進化的方法,其次才是進化的歷程。目的是使學生體會方法與結果之間的緊密聯系, 獲得知識不是第一位的, 掌握方法才是首要的。 在比較法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采用以往的先點出知識點,再體會、練習的方法。而是通過從分析資料的過程中,由學生自己發現這個方法。這樣可以使他們更深的體會到比較法在進化學的研究上的作用。在課本中很多內容都涉及到了化石。 很多學生對化石不是很了解, 但又有很大的興趣。 為了滿足學生好奇心,
2、 也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決定在本節課的開頭安排一個狼鰭魚化石的展示和講解。 資料二中提到了始祖鳥, 為了讓學生對這種在進化史上有著重要作用的生物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加入了始祖鳥的原始化石圖片、 鳥類以及以鱷魚為代表的爬行動物的圖片, 以便更好地鍛煉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 另外還安排了中華龍鳥的化石, 目的是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給學生強化科學是不斷前進的這一觀點。生物進化的歷程是一個復雜又漫長的過程。 用進化樹的形式介紹這一內容可以通過直觀又簡潔的方式使學生接受這個知識。 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種類雖然基本上都是學生曾經學習過的內容, 但是已經隔了一段時間。 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個知識
3、, 我先以小組討論根據特點貼圖的環節, 幫助學生復習學習過的脊椎動物和植物的特點。 在完成進化樹的填圖之后,縱觀全局, 引導學生總結出進化的總趨勢, 并且點出人類和其他生物來自共同祖先這一真理。讓學生明確保護生物就是保護我們的家人。教育學生熱愛生命,關愛生命 .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舉例說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2. 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能力目標通過利用觀察、對比,使自己的識圖能力進一步提高。情感目標1、通過對化石資料的搜集,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熱愛科學的態度2通過對比生命起源認識的不同觀點,使學生進行唯物主義生命觀的教育,自覺抵制非科學的觀點三、教學重點1 .生物進化的證據。2 .
4、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3 .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四、教學難點運用對比的方法對生物的進化進行研究。在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對照課本的插圖, 對較早的動物植物化石與較晚的植物與動物或化石進行對比,從而形成生物的進化觀點。五、教法分析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學習比較法在研究生物進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所以教學中主要采用以 討論為主,并滲透啟發式和配以多媒體放映六、教學用具:化石標本;多媒體課件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教學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 圖創設 情境導入 新課多媒體展示各種多姿多彩的生物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有關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內容,那么,現在地球上形形色
5、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樣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變來的?引入課題研究展示狼鰭魚的化石,介紹什么是生物化石。進化展示各個地層中的化石圖片的方1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53頁的資料分析1,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思考:生分析、交流并得出結論,同時明確:1. 越簡單、越低等的生物化石 總是出現在越古老的地層中。2 .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則出現在越 晚近的地層中。生分析交流得出:根據始祖鳥和爬行動物及鳥類的相 同之處得出:鳥類是由爬行類進化來的生物化石在地質層中的分布有何 規律?越深的地層就是越早形成 的地層嗎?這種分布規律說明了什么?通過對資料1分析,你能說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的 進化順序嗎?你通過什
6、么方法得 出這個進化順序?2、向學生展示始祖鳥的化石圖片,并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思考:始祖鳥像鳥類嗎?它有跟鳥類相 似的特征嗎?它有跟鳥類不同的 特征嗎?這些特征跟哪類動物相 似?你從始祖鳥身上可以得出什 么結論?你通過什么方法得出這 樣的結論?3.分析資料3提出問題:什么是細胞色素C?哪種生物與人的親緣關系近,哪種生物與人的親緣關系遠?歸納總結:從這三個資料中,你可以列舉出一些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嗎?而在這三種方法中有都用到了一種在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比較法生物引導:進化科學家們通過對不同年代化小組討論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并貼出圖的歷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在生物片,進行展示程種類的橫向比較
7、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那么從技能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現在形 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經歷了哪些 進化環節呢?師:各小組拿出各種生物圖片,請大家根據它們的特點,將它們貼在導學案提綱上的大樹上,要說明理由師:我們大家的共同杰作進化樹 完成了,老師充當一名記者采訪 采訪我們的小成員,你這樣貼圖 理由。(教師走下講臺,用課本卷起來充 當話筒,開始進行采訪。)引導學生總結生物進化的規律引導師:我的采訪工作結束了教師: 回答得非常正確。一般來說,生 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就是這樣的。交流貼圖的根據和理由:小組1:我們組經過商議后認為原生動物門應該位于動物的最下層。因為原生動物門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動物界
8、類群,它的身體微小,結構簡單,整個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屬于單細胞生物。小組2小組3:得出生物進化的規律: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學生A:有一種假說認為,在距今6500 萬年前,一個直徑非常大的行星猛烈地撞 擊了地球,碰撞后卷起的塵埃籠罩了整個 地球,使得地球黑云遮日,不見陽光,氣 溫迅速降低,持續時間長達 36個月。植訓練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既有 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 物種類絕滅。下面我們來看一段 影片。(教師播放侏羅紀公園片 段。)教師: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可 以看到當時地球霸主一一恐龍曾 經興盛一時,可現在卻無影無蹤。 關于恐龍的滅絕,現在是眾說
9、紛 紜,你能說出幾種來嗎?教師:大家現在注意仔細閱 讀57頁的一些證據,看看這些證 據支持了哪位同學的假說呢?教師:科學家們在研究一些生物 進化的過程中,往往根據已有的 證據提出某種假說,然后進一步 搜集證據證明他們的假說。當然, 找到的證據,有的支持假說,有 的卻不支持假說物因為沒有陽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量死 亡,植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相繼死去,肉 食恐龍也由于失去食物而相繼死亡。學生C:這里還什-種認為恐龍的滅 絕是由于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由 十杲種原因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 升高。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變化使恐龍等 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不能適應環境的 變化,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 使恐龍無法繁殖后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 滅絕。學生D:現在還用科學家認為,6500 萬年前,地球受到了一顆大彗星的撞擊, 產生了一個溫度高達 3000c的大火球,這 個大火球迅速地向外擴展,造成了北美洲 和南美洲的森林大火,把生物都燒成了灰 燼。(學生閱讀)學生E:其中的1, 2, 3支持了 B同 學的行星撞擊地球說,1的證據是最有力 的。學生F: 4, 5, 6, 7支持了 C同學的 氣候驟變說,5的力度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四年級口算題大全(10000道)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5課《自相矛盾》精美課件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康復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乒乓球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徽州民間音樂采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BIM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高級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外國建筑史(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陽光學院《古樹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湖口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網上周考(三)物理試題含解析
- 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人教版】《勞動教育》五下 勞動項目八《制作校園提示牌》課件
- 《康復治療技術》
- 建設停車場新能源充電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施耐德PLC-標準指令庫
- 03壓強與浮力相結合的綜合計算-2022中考物理力學壓軸計算題難題專練(原卷版+解析)
- 陳述句與反問句互改(課件)-2022-2023學年三年級語文公開課
- 2024至2030年中國車用氮氧傳感器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人工肩關節置換(反肩)
- 離婚協議書范本2個孩子可打印
- 人教版 水平四 《一百米跑》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