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常見疾病_第1頁
登山運動常見疾病_第2頁
登山運動常見疾病_第3頁
登山運動常見疾病_第4頁
登山運動常見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全常識 登山運動常見疾病登山過程中一些簡單發生的疾病,并非只見于山區,在平地亦有,但因在登山中多見,故稱登山運動常見疾病。它包括凍傷、雪盲、日照性皮炎、口腔皰疹、上呼吸道感染、鼻出血、胃腸疾患、痔瘡等。 、高山凍傷 在登山常見疾病中,凍傷發病率較高,尤多見于初次參與登山的運動員。新手缺乏防護的實際閱歷,加之初次登山時高山反應重一些,對防凍簡單疏忽。 高山凍傷與缺氧有明顯關系。缺氧可引起人體體力、精神的衰退和全身尤其是肢體末梢的循環障礙,以致抗寒的力量大大下降。對缺氧適應不良者,凍傷發生率更高。 高山凍傷與海拔高度也有關系。海拔愈高,氣溫愈低,風速愈大,凍傷發生率愈高。發生凍傷的部位以四肢和顏

2、面為最多。 高山凍傷可分為4度:1度病變在表皮,表現為紅斑;2度侵及真皮,有水泡、腫脹;3度侵及皮下;4度侵及肌肉和骨骼,主要表現為壞死。 1、2度者簡單治愈;3度者有可能治愈,亦可能損失部分組織;4度者要損失凍傷的組織(需手術切除)。 凍傷后應先在基地營作一段治療,切忌過快地送至高溫地區,否則患處組織簡單潰爛、感染,愈后較差。 治療方法:對沒有起皰的部位進行按摩。在受凍肢體的向心端作普魯卡因封閉。抽出水皰內液體。未破皮者外敷中藥桑寄生膏。盡早用熱水(40左右)浸泡。紅外線理療。4度凍傷初期采納保守療法,待分界線形成后切除壞死組織。在保守治療中,應留意掌握感染,改善局部循環,適時晚期手術治療。

3、 、雪盲 即日照性眼炎。高山上空氣淡薄,太陽光的穿透阻擋少,加上山地冰雪的反射作用,因此日光的照耀遠較平地為烈。 雪盲的主要病因是高山紫外線照耀劇烈,紅外線的照耀亦有肯定作用。 雪盲癥狀,初時似有異物顆粒摩擦,隨后眼睛快速發生嚴峻的刺痛或灼痛,羞明、流淚、眼瞼痙攣、視物不清,查體可見整個眼睛腫脹、球結膜明顯充血,有粘液樣分泌,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 患者消失癥狀后應去暗處休息,戴防護眼鏡,點可的松眼藥水及0.5%潘托卡因,止痛消炎。輕癥者34小時即可恢復,重癥者可持續57日。所遇病例均可完全恢復。但在急性期因痛苦畏光,睜不開眼睛,等于臨時失明,嚴峻影響到在高山的活動力量。 預防方法:在700

4、0米以下的冰雪地帶或烈日下進行,戴深色防護鏡;在7000米以上高山年,戴特地防備紫、紅外線的高山眼鏡。 、日照性皮炎 本病常發生于顏面及頸部等暴露部分。 大多數日照性皮炎患者僅有局部皮膚發紅發黑、脫屑的現象,無明顯苦痛,不需治療。部分對紫外線較為敏感的登山者,照耀部位可消失紅腫水皰,甚為痛苦,繼之消失黑褐色色素鎮靜,多在臉蛋部消失黑色曬斑。皮膚經反射照耀,對日光的適應性可漸漸提高。 治療上主要是涂青霉素等消炎軟膏,有皰疹者涂龍膽紫防止感染,局部的炎癥數日即愈。 主要的預防方法是:初到高山,不行在烈日下長時間(半小時以上)赤身運動或勞動,暴曬時間只能逐步增加。在山地烈日下進行時,顏面等暴露部分應

5、涂防曬膏,也可用白紗布自制面罩防曬。 、口腔皰疹 本病多見于口唇、鼻唇溝,其次為口腔內頰部,表現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水皰,其發病緣由與紫外線照耀、空氣干燥及消化功能紊亂有關。本病常因患部有明顯痛苦及腫脹而影響進食。治療方法為外涂龍膽紫及消炎藥膏。 、上呼吸道感染 本病包括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致病緣由與登山時呼吸的形式有關。 在通常狀況下,人們以鼻式呼吸為主,而在登山活動中,由于缺氧而不得不張口呼吸,改為口式呼吸為主。這就使得寒冷干燥的空氣在過于頻繁的呼吸活動中破壞了上呼吸道的黏膜愛護層,使之壞死脫落,有時就被病菌侵入了而發炎。 主要癥狀為喉痛及咳嗽,多為刺激性的干咳。這種干咳也常常

6、在夜間發作而干擾睡眠,以致影響休息。單一咽喉炎和難以掌握的干咳發病率最高,有時可高過90%。 霧化吸入(加安眠香酊)有肯定效果。止咳藥除可待因外,其余效果不大。有明顯炎癥,則用抗菌素。 、鼻出血 本病大多為下鼻甲黎氏區的小量出血,間或有后鼻道數百毫升的大量出血,主要與空氣干燥有關。但由于缺氧引起的血壓增高、紅細胞過度增多、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等,亦是發病的因素。 小量出血用藥棉堵塞或滴血管收縮劑即可。后鼻道的大量出血,需用紗布壓迫填塞。在高山脫水現象較嚴峻,除留意補充水格外,可滴甘油等潤滑劑,預防鼻道干裂。 、胃腸疾患 因缺氧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故腹瀉、便秘均常發生,以前者多見。使用關心消化的稀鹽酸,胃蛋白酶等,有肯定效果。此外應避開暴飲暴食,留意腹部保暖。 、痔瘡 在高山發生痔瘡是常見的。在中國登山隊的活動中差不多每次均有這種病例發生。英國1961年的登山科學考察隊中曾普遍發生痔瘡。 這與高山的特別環境條件有關。登山運動員在高山的帳篷生活中,常常限制在狹小的范圍,睡覺在睡袋里,食物和飲料也大受限制,因此使得體內血流不暢。 從病因學上看,缺氧和寒冷都會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加之血液濃縮,紅細胞明顯增多,紅細胞壓積增高,這樣靜脈血流在血管的某些環節,如肛門四周的血管叢,簡單形成郁血。此外,過度呼吸和負荷過重引起腹壓增高以及常常便秘,這就使得痔瘡在高山條件下成為一種多發的疾病。 病情從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