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_第1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_第2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_第3頁
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制取硫酸銅晶體實驗報告前言冷卻熱的硫酸銅飽和溶液可以得到硫酸銅晶體,但晶體析出的情況、形狀大小都會因實驗用品的差異、 實驗過程中的變量有所不同。 在本次實驗中, 我們通過參照初三化學 【下冊】課本 P40 中明礬晶體的制取方法和借鑒往屆學生制作硫酸銅晶體的經驗,結合網上查找到的相關資料,進行制取硫酸銅晶體的實驗,共耗時 10 天才成功完成。一、實驗儀器、藥品、材料線圈,碗一個,硬紙片一張、硫酸銅粉末若干。二、實驗步驟1. 在燒杯中放入比室溫高 1020的水,并加入足量硫酸銅;2. 用筷子攪拌,直到有少量晶體不能再溶解;3. 待溶液自然冷卻到比室溫略高 3 5時,把模型放入碗中;4. 用硬紙片蓋

2、好,靜置一夜;5. 取出線圈后往燒杯中加入溫水,使其成為比室溫高 10 15的溶液,并補充適量硫酸銅,使其飽和;6. 用硬紙片蓋好,靜置過夜;每天觀察,重復 5、 6 項的操作過程。7. 三、實驗注意1. 所用試劑必須純凈,如含有雜質就很難獲得完整的晶形。2. 控制溶液的濃度,如果溶液過濃,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體;如超過飽和溶液濃度不大,結晶速率太慢,小晶體慢慢長大。制備小晶體時,用高于室溫 20 30的飽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飽和溶液應是高于室溫 15 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約為原溶液的 1 10,添加時要把晶體取出,等溶液溫度均勻后再把晶體浸入。3. 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 應使飽

3、和溶液緩慢冷卻, 可用布或棉花把燒杯包好。白天溫度較高時可把晶體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4. 所用容器必須潔凈,要加蓋以防灰塵落入。四、實驗過程五、實驗結論( 1)硫酸銅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通過嚴格控制溫度的變化, 有利于加快晶體的成形速率;(2)使用鐵絲作為模型, 不能使硫酸銅飽和溶液結晶,因為 Fe 的金屬活動性比 Cu 強,能與 CuSO4反應( Fe+CuSO4=Cu+FeSO4)生成綠色的硫酸亞鐵和銅;(3)銅絲表面纏上棉線的模型,能較好地析出硫酸銅晶體:(4)模型必須懸掛在溶液中,若模型與杯壁貼合,冷卻后溶液析出的晶體將附著在線圈和杯壁之間,成形的晶體形狀不規則。六、問題與探究Q:為什么不同的材料結晶情況不同?A:根據結晶原理, 晶體的生長是溶質在晶核表面不斷堆積的結果,對澄清的過飽和溶液, 在介穩區內是不會產生晶核的,必須靠外界加入的晶種, 才能使溶液中的溶質生長到晶種的表面上,而溶液中的固體雜質、微粒、塵埃、容器界面的粗糙度、容器的震動等都會誘發成核。如果晶核“泛濫”,就無法形成大晶體。由于棉線和銅絲的表面積較大,即晶核較多;加上毛棉線和銅絲上生長的晶體,因相互堆積、相互擠壓,致使晶體無法成長。相反,少量的硫酸銅細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較好,容易形成大晶體。這一點,突出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