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_第1頁
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_第2頁
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_第3頁
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_第4頁
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關于34歲幼兒性別認同的調查摘要:性別認同是對一個人在基本生物學的特征上屬于男性或者女性的認知和接受,即理解解性別。包括正確使用性別標簽,理解性別的穩定性。社會成員公認的適合與男性或女性的動機、價值、行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亞文化對不同性別的成員行為適當性的期望。在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的調查發現,幼兒在性別認同的過程中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有部分幼兒未能分清自己的性別或是對自己的性別認識模糊不清;二是部分幼兒產生異于自己性別的態度、情感、行為方式等。小班幼兒處于性別認同的重要時期,幼兒很可能因為性別認同偏差導致他們不能健康成長,所以應該引起教育界與所有的

2、家長的重視。關鍵詞:幼兒、性別認同、性別認同偏差、性別認同教育一、引言性別認同有兩個方面的定義:一個是以性生理為依據,科爾伯格認為,性別認同指個體對自己性別狀態的認識、理解或自我意識;一個是以社會性別為依據,海登認為,性別角色認同意指個人認同他或她自己的性別群體的理想的心理結構,它具體表現在適合個人性別的行為、態度、情感上。其他學者對性別認同也有一些觀點,林崇德認為性別認同是對一個人在基本生物學特征上屬于男或者女的認知和接受,及理解性別,主要是從生物學與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包括能夠正確的使用性別標簽,理解性別的穩定性,理解性別的堅定性,理解性別的發生基礎。性別角色認同是對一個人具有男子氣與女子

3、氣的直覺與信念。認同是精神分析理論的術語,指一個人接受并內化另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信念的過程。性別認同的發展大多數是從2-2.5歲開始,3到4歲幼兒是形成性別認同的關鍵期,但是3到5歲地幼兒還不能理解性別的堅定性。我在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實習時觀察發現,大多數幼兒能夠分清自己的性別,并且能夠做出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動作,但仍然有一部分幼兒尚不能分清自己的性別,或是對性別的概念模糊不清,又或者對自己性別的認識不夠堅定,容易受人暗示。更有一部分幼兒做出明顯異于自己性別的行為、態度、情感等。出現此類現象,我們并不能一概地說就是幼兒沒能分清性別,也許是出于好奇進行的模仿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重視

4、此類現象,并且需要對此類現象進行研究。通過對教師和家長的訪談,我還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教師能夠正確的對待幼兒的性別認同,家長更是不重視,他們認為這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幼兒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自然會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觀。這樣的態度和教育是很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的,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性別認同教育,家長和教師雙管齊下,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質的研究方法中的開放式訪談法和個案研究法,非參與性觀察法等。、研究對象的選擇1研究對象我選擇的是我實習的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的30名幼兒,和3位老師包括兩位帶班老師和一位保育老師,以及3位幼兒家長。由于本次調查是以個案研究

5、為主,所以我采取了強度抽樣的研究方法,即抽取較高信息度和高強度的個案進行研究。通過對該班的觀察我發現3歲半以下的幼兒在性別認同的混淆會多一些,而3歲半以上的幼兒對自己性別的認同會更加清晰一點。幼兒園教師的親切、真誠,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理解和配合我,家長對幼兒的成長很重視,所以也很配合。2、收集資料的方法2.1 訪談法本次訪談對象分為兩類:一是教師訪談,對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的三位老師,包括兩位帶班老師和一位保育老師進行深入訪談。二是家長訪談,對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的五位家長進行深入訪談。2.2 非參與性觀察質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者通過自身的體驗,對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義建構作出解釋。觀察

6、法很客觀、很直觀,可以補充訪談法不夠感性與直觀的不足。在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實習時的觀察,我能夠很直觀的獲取第一手信息,并且做出客觀的判斷,有利于對幼兒性別認同的研究。3、 研究結果1、 幼兒性別認同的基本情況在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小五班的實習觀察研究時,我發現有一部分的幼兒還是能夠很清楚的分清自己的性別,并且能夠在行為上正確的體現出來自己的性別。但仍然有一部分幼兒未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性別,在思想上和行為上有異于自己的性別,不能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大致可以體現為兩種情況:第一:幼兒對自己的性別概念模凌兩可,性別認同的堅定性很不穩定。這種現象在小班發生的很頻繁,有些幼兒有時候能夠說出自己的性

7、別,但是容易受成人的暗示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有些幼兒能夠知道一些性別生理上的差異,但是不能正確的辨別自己的性別。觀察舉例:例一:每天每次的活動后都會有一個喝水、上廁所的時間每次老師都會說:“請所有的女孩子扮成小花貓輕輕地去喝水上廁所所有的男孩子請坐在座位上耐心的等待。”然后總會有那么幾個男孩子會跟著女孩子的隊伍去喝水上廁所這個時候只有在老師提醒下他們才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甚至有個別小朋友一定要等老師去拉他回來他都不知道是為什么。還有幾個女孩子會仍然坐在座位上等待直到老師問她們為什么不去上廁所的時候她們才會知道自己錯了甚至有個別幼兒需要老師直接的告訴她你是女孩子現在請你去上廁所、喝水她才會去盥洗室。

8、例二:有一次上音樂活動老師交代任務男生扮演丁丁女生扮演咚咚并且站成兩邊表演。我發現梁家盈小朋友和早早小朋友就站在了男孩子的隊伍里面表演當時老師也沒有強烈的制止只是稍微有提醒了一遍男孩子扮演丁丁站在左邊女孩子扮演咚咚站在右邊請小朋友找到正確的隊伍家家和早早還是沒有站對。以上的觀察說明有部分幼兒還是分不清自己的性別,很不利于幼兒適應集體生活,不利于幼兒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也給教師組織活動帶來一些困擾。例三:有一次下午進行體育游戲的時候老師整理隊伍的時候說:“請所有男孩子站第一排請所有女孩子站在第二排。”就在這時有一位男孩子站在了女孩子的隊伍里面老師就問他:“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呀,”他說:“我是女

9、孩子。”旁邊的小朋友就提醒他你是男孩子類快點站過來。然后他就有站過去但這時又有一位小朋友說她是女孩子類要他站過來然后他又站過來了。最后老師才幫他調整過來明確的告訴他他是男孩子。以上的案例告訴我,有些幼兒不僅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而且還容易受到暗示,搖擺不定,性別認同的堅定性很不穩定。第二:出現明顯異于自己性別的行為、態度、情緒情感明顯異于自己性別的行為、態度、情感等,是指幼兒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但是不認同改性別群體的心理結構和行為方式,過這只是對其中的某一種行為有反感。在性別化情感與行為發展上有點障礙。觀察舉例例四:小五班的唐敬卜小朋友是一個男孩子年齡為3歲半他知道自己是個男生。他有一個

10、習慣就是上廁所的時候喜歡用蹲位但是幼兒園規定男生小便時只能用男生專用的便桶所以他每次上小便的時候都會和老師撒謊說他想拉耙耙然后就如愿的去用蹲位。但是次數一多的話就一起了我們的注意這個小朋友怎么老是大便。所以我就去跟蹤觀察他看到他去女生廁所的時候我也跟著他去故意裝作沒有注意他發現他只小便完全沒有大便觀察數次之后我們就再也不讓他去蹲位了。例五:在對楊老師的訪談中她告訴我像唐敬卜小朋友的情況的幼兒有很多有些是因為在家用慣了、初到幼兒園還不是很適應慢慢的就改變了。這需要老師與家長共同教育。楊老師還告訴我比這種情況更加搞笑的都有以前他帶過的一個小班就有一位小男孩看到班上的女孩子穿裙子很好看就回家讓爸爸媽

11、媽也給買了幾套漂亮的裙子還穿到幼兒園里了。以上出現的情況也許有些是出于幼兒那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是也不排除幼兒本身對性別別認同存在一定的偏差,對性別標準認識不夠,所以不管是何種情況,我們都應該加強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性別認同教育,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防止幼兒性別認同障礙,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健康快樂的成長。4、 教師對幼兒性別認同教育的態度在幼兒園里,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是很大的,這種影響也許是暫時的,但更多的時候是影響其終生的。所以,幼兒能否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觀,與教師的教育是有很大的關系的。通過對小五班的三位教師的訪談,我可以得到基本的情況,有些老師認識到了幼兒性別認同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視幼兒

12、的性別認同教育;然而有些教師還未意識到性別認同對幼兒的深遠影響。例六:小五班帶班老師符老師在接受我的訪談時就有表示小班幼兒對性別認同的正確性是存在一定障礙、困難但是只要家長與幼兒園一致教育統一教育觀念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觀是容易的。而且小班的幼兒是很聽家長和教師的話相對大中班來說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觀還是容易一些。她還認為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培養幼兒的性別認同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也可以利用一些可利用的機會去培養幼兒在這方面的意識。例七:小五班的保育老師文老師則認為小孩子的發展是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順其自然她覺得幼兒的好奇心是非常這強烈這個時候難免喜歡模仿一些異于自己的行為在幼兒成長到一定

13、階段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意識到性別了所以現在不用很在意那些怪異的行為因為那是他們發展的需要。他還認為老師之所以喜歡按性別要求幼兒做事情是因為覺得方便而不是取決于別的。而且也沒有必要那么在意性別認同對幼兒影響。教師對幼兒性別教育的態度不一樣,也是影響幼兒性別認同的一個很大的因素,畢竟幼兒手教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師最好還是提高在這方面的專業素養與認識,最好統一意見,更好的促進幼兒健康的發展。5、 家長對幼兒性別認同教育的態度家長是幼兒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環境的教育是最深遠、直接的,所以幼兒能否形成正確的性別認同觀,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環。對此,我對小五班幼兒的五位家長踐行了

14、深入的訪談。大多數的幼兒家長是非常重視幼兒的性別認同的。不過也有家長是不怎么重視幼兒這方面的發展的。例八:小五班的李圣之小朋友是位小男孩3歲2個月他也有一個習慣就是上廁所的時候把褲子全部脫了然后一個人跑到教師專用的廁所然后把門鎖上不準任何人看非常的害羞。針對他的特殊情況我專門訪談了李圣之小朋友的媽媽李媽媽談到他非常重視李圣之小朋友在性別認同這方面的教育在家里面上廁所時也要求他獨自完成洗澡呀就是爸爸負責玩玩具都要與性別化玩具有關所以李圣之小朋友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并且他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性別以及改性別該做什么事情。例九:針對前面唐敬卜小朋友的特殊情況我專門訪談了唐爸爸唐爸爸表示他不怎么注意唐敬卜小

15、朋友在這方面的教育因為他覺得小朋友的性別認同觀是隨年齡的增長逐步改善的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所以沒有必要進行專門的教育。6、 討論1、 小班階段是幼兒形成性別認同的重要時期,大多數老師是這樣認為的,用符老師的話形象地說就是:“三歲是個,坎?。她認為從小班開始,幼兒逐漸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角色:“嬰班不行,嬰班的分不清楚,到了小班就逐漸分得清楚了。”楊老師還認為一般幼兒在小班下學期已能夠分清楚男女了:“他們說不出來,但心里面曉得,他們知道女孩要穿裙子,扎辮子,男孩要站著撒尿。”可以說,幼兒在小班階段逐漸有了初步的性別意識,盡管這種意識可能是膚淺的,但他們對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這一點上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16、。2、 本文探討的性別認同與性別認同偏差,是指幼兒出現了性別認同障礙或異常是幼兒在性別認同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和幼兒表現出與其性別角色不符的行為,在小班這些情況都還是明顯的存在,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性別認同教育,也許不一定要進行專門的性別認同教育,但是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注意要在生活的點滴當中抓住機會進行及時教育,和一些無意識教育,看到一些明顯的異現象或者特別嚴重的相別偏差,我們還是應該要進行重點教育。3、 模仿是影響幼兒性別認同的重要因素,幼兒的好奇心很重,看到新奇或者異于自己的行為就喜歡去模仿,但是如果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形成性別認同障礙,所以當幼兒在模仿的時候,我們就應當進行適當的教育和適當的制止。4、 重視家園合作,老師們認為當孩子出現了性別認同偏差的時候,應盡快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與教師的意見相統一后,再合理的教育幼兒,只有老師與家長的引導相一致的時候,才會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作用。在者,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因素,家長是幼兒最親近的人,家長應該提高這方面的意識,有意識的引導教育幼兒正確的性別觀,有些時候該回避就回避。生活經驗對幼兒性別認同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七、總結1、 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加強自身專業素養。教師應提高幼兒性別認同教育的問題意識2、 家長應提高性別認同教育意識,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