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品教案_第1頁
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品教案_第2頁
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品教案_第3頁
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品教案_第4頁
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品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園地二教學目標1.回顧本單元所學的課文,評價文中的主要人物,交流自己在平時的閱讀中是如何對書中的人物做出正確評價的。2.體會句子中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3.引導學生體會不同風格的外國文學名著譯文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效果。4.了解并積累關于年齡的古代文化常識,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重點難點1.掌握評價人物形象的方法。2.體會夸張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并學會仿寫。3.積累古代文化知識,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課時安排2課時1.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來評價本單元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掌握評價人物形象的方法。2.體會夸張修辭手法在句中的表達效果,并學會仿寫。1.掌握評價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

2、握夸張修辭手法的特點,學會運用夸張修辭手法。一、交流平臺1.教師出示人物形象,引導學生觀察,激起學生評價人物的欲望。導語:這三個人物形象(教師圖片出示魯濱遜、尼爾斯、湯姆·索亞這三個人物的圖片。)是我們在這個單元學習的三篇外國文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能不能用一兩個詞語分別來評價這三個人物呢?(1)學生自由發言。(2)教師出示范例。(魯濱遜樂觀、頑強;尼爾斯淘氣、頑皮;湯姆·索亞勇敢、機靈。)(3)教師提出疑問:大家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評價這三個人物嗎?2.師生簡單交流,出示課文中描寫相關人物的語段,喚醒回憶。過渡:小說中很多地方直接

3、表現了人物的特點,只要我們稍加分析就能對人物做出正確的評價。我給大家看一段魯濱遜漂流記中描寫魯濱遜的句子,大家先讀一讀,再說說老師對魯濱遜的評價準不準確。(學生讀句子,交流感受。)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3.學生在本單元課文中標一標,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語段,評價相關人物。過渡:同學們也到文中去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讀一讀,評一評。看誰對人物的評價最準確。4.學生自主交流,教師相機點撥。示例一:魯濱遜走遍荒島,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可以

4、防御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見過往的船只,以便請求救援。生:從魯濱遜選擇建房子的地址可以看出他的聰明、能干。示例二:湯姆躺在一張沙發上,身邊圍滿了熱切的聽眾。他給他們講著這次精彩的歷險過程,同時還夸張地吹噓了一番生:湯姆從山洞脫險回來后,盡管身體虛弱,但還是給大家講了這次精彩的歷險過程,“同時還夸張地吹噓了一番”,可見他在探險成功后心里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從中可以看出湯姆的天真、頑皮、可愛。師:上面兩位同學找的句子主要描寫了人物的動作、神態等,這說明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句子,從中我們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5、示例三:“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現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生:從小男孩尼爾斯的心理活動中,我感受到他也愛家,體貼他的父母,可以看出尼爾斯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師:這位同學對尼爾斯的評價與老師的評價完全不一樣,說明了每個人都是立體的、多面的,我們在評價人物的時候不能太單一。5.拓展交流,了解描寫人物的方法及作用。過渡:經過剛剛的交流,我們發現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能準確地表現出人物的特點,了解這些常見的描寫人物的方法的作用也有助于我們對人物進行準確的評價。常見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

6、描寫等。(1)外貌描寫主要是指對一個人的容貌、衣著打扮和外在形態的描寫,主要是表現人物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也可以從中體會作者對人物的愛憎情感。(2)動作描寫是指對故事發展過程中人物動作行為的描寫。動作描寫的主要作用有:表現人物當時的心理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發展。(3)語言描寫是指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對人物對話和獨白的描寫,它要求人物語言自然、真實,符合人物身份特點。語言描寫的作用有: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4)神態描寫是指對人物的面部表情的描寫,其作用通常是表現人物當時的心理或情感的變化,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5)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其作用是

7、直接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二、詞句段運用(1)1.教師出示詞語,學生朗讀體會,說說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垂涎三尺 火冒三丈 怒發沖冠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一字千金 度日如年 高聳入云 天翻地覆 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寸步難行 不毛之地 揮汗如雨 預設:教師先引導學生從字面含義來理解這一組詞語。以“垂涎三尺”為例,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是“嘴邊掛著三尺長的口水”。“三尺”大約是一米長,這在現實生活中顯然是不可能的,在這里運用了夸大的說法,目的是突出表現人嘴饞到了極點。學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來理解其他詞語,進而發現這些詞語的共同特征。明確:這些詞語都采用了夸大的說

8、法來表達某個意思,起到了突出強調的作用,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增強了表達效果。2.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引出夸張的修辭手法。過渡:上面這些詞語都采用了夸大的說法來突出強調某個意思,這其實是一種較常見的修辭手法,大家知道是什么修辭手法嗎?(學生回答:夸張。)同學們回答得很正確,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夸張這種修辭手法。(1)什么是夸張?明確:夸張就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2)夸張的形式有哪些?明確:夸張有擴大夸張(最常見的夸張形式)、縮小夸張和超前夸張三種形式。顧名思義,擴大夸張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夸張形式,

9、縮小夸張是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夸張形式,超前夸張則是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3.教師出示例句,引導學生找出句子中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部分,并說一說是哪種形式的夸張。鎮上的人排著隊來到撒切爾法官家,摟著兩個獲救的孩子又親又吻,淚水如雨,灑了一地。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交流示例:第一句話中,“淚水如雨,灑了一地”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是擴大夸張,表明眼淚很多。第二句話中,“眨眼就到了”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是擴大夸張,表明時間過得很快。第三句話中,“喜得快要發瘋了”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是擴大夸張,表明喜的

10、程度深。4.結合上面的句子分析夸張修辭手法的作用。(1)學生說一說讀了上面句子的感受。示例:第一句話中“淚水如雨,灑了一地”夸張地寫出了小鎮上的人們看到湯姆和貝琪安全脫險回到家后無比激動、喜極而泣的心情。第二話句中“眨眼就到了”用夸張的說法表明時間過得飛快,突出表現了節日里的忙碌和快樂。第三句話中“喜得快要發瘋了”用夸張的手法極言歡喜的程度之深,把八兒焦急地盼著吃臘八粥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2)教師點撥夸張修辭手法的作用。明確:夸張修辭手法的作用有突出事物的本質,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5.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仿寫句子。(1)引導學生用課本中出示的詞語發揮想象仿

11、寫句子。示例:餓我餓得簡直能吃下一頭牛了。安靜教室里安靜得連同學們的心跳都聽得見。厚這本書厚得我一年都看不完。盼望我們望眼欲穿,盼望著他早點到來。喜歡他太喜歡那幅畫了,站在畫前完全挪不動腳步。(2)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達效果。(3)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三、課堂回顧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所學的課文,交流了評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我們通過品讀名著發現小說中有很多地方都能表現出人物的特點,特別是那些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的句子能直接表現出人物的特點,我們在評價人物形象時要緊緊抓住這

12、些句子。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評價人物形象時不能太單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立體地來評價某個人物形象。另外,我們還學習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了解了夸張修辭手法的特點和形式,探究了夸張修辭手法的作用,并嘗試著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仿寫句子。2.拓展積累。(1)回顧自己閱讀過的名著作品,評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2)積累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詞語和句子。1.引導學生體會不同風格的外國文學名著譯文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效果。2.積累增廣賢文中的格言,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1.體會不同的譯者翻譯的外國文學名著的語言特點。2.積累增廣賢文中的格言,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一、詞句段運用(2)導語:同學們,外國文學名著凝

13、聚了人類思想藝術的精華,閱讀這些作品既能與文學大師進行交流,了解不同國家多樣的文化,又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為了方便各國人民閱讀,就需要把這些名著翻譯成本國文字。在翻譯的過程中,由于不同的譯者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譯本,我們在閱讀不同的譯本時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感受。1.教師出示不同的譯文,學生朗讀比較。這是這個小鎮前所未有的最輝煌的一個夜晚。滿肚子的話想說又說不出,淚水如雨,灑了一地。譯者:俞東明、陳海慶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譯者:張友松這是小鎮經歷過的最激動人心的一夜。想說什么但什么也說不出來

14、一路出去時如下雨似的灑了滿地的眼淚。譯者:成時2.引導學生弄清楚同一部作品會出現不同譯本的原因。明確:外國文學在被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由于譯者的人生經歷及其對作品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譯文不管是意思的表達還是語言風格都會存在較大差別。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閱讀和理解作品。3.同桌互相交流,體會這兩個句子三種不同的譯法。預設:學生在閱讀不同譯者翻譯的作品時,可以通過比較發現自己喜歡的語言風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針對不同譯者翻譯的作品,有的學生可能喜歡,有的學生可能不喜歡,只要能說出理由就可以。4.學生匯報交流結果,教師點撥。點撥:每一組的第一個句子都表達出了“這個夜晚不一般”的意思,只

15、是分別用“前所未有的最輝煌的”“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最激動人心的”這些短語來進行修飾和限定,讓讀者從不同方面(氣氛、場面、心情)體會到這個夜晚的特殊意義。每一組的第二個句子都寫出了鎮上的人們得知湯姆和貝琪平安歸來后,紛紛來到撒切爾法官家祝賀的喜悅心情。這三個句子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雖然在表達上有細微的差別,但是都突出表現了人們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用眼淚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喜極而泣)。5.教師引導學生讀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講述自己從山洞脫險過程的不同譯文,與課文進行比較,交流兩者的語言特點。(1)教師分發張友松翻譯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講述自己從山洞脫險過程的

16、譯文,引導學生朗讀。波莉阿姨快樂到了極點,薩契爾太太也差不多。只等派到洞里去報告這個喜訊的人把消息告訴了她的丈夫,她也就會快樂到極點了。湯姆躺在一張沙發椅上,身邊坐著許多熱心的聽眾。他敘述著這次稀奇的歷險經過,同時還添了許多動人的情節,大肆渲染一番。最后他描述了他怎樣離開貝奇,獨自去進行探險;怎樣順著兩條通道一直走到他那根放風箏的繩子所能夠得著的地方;怎樣再往第三條通道里走,一直把那根繩子放到了不能再放的時候,他正想往回走,卻瞟見了老遠有一個發亮的小點,好像是日光;于是他就丟下繩子,摸索著向那個小點走過去,把頭和肩膀鉆出一個小洞,看見了寬闊的密西西比河在那兒滾滾地流著!假如碰巧是夜里,他就不會

17、看見那一點兒日光,也就不會再去探索那一條路了!他又敘述了他怎樣回去找貝奇,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她卻叫他不要拿這種胡說的話惹她心煩,因為她很疲倦,知道自己快死了,而且也情愿死去。他描述他怎樣對她下了一番工夫,才使她相信了;她摸索到了看得見那一點兒藍色天光的地方,又怎樣歡喜得要死;他又怎樣先鉆出那個小洞,然后幫助貝奇出去;他們怎樣坐在那里,高興得大聲歡呼;有幾個人怎樣劃著一只小艇由那兒經過,湯姆又怎樣招呼他們,給他們說明他倆的遭遇和饑餓的情況;那幾個人起先又怎樣不相信這個荒唐的故事,因為他們說,“你們是在河的下游,離那個峽谷的山洞有五英里遠呢!”后來他們還是讓他倆上了船,劃到一個人家,給他們吃了晚

18、飯,讓他們休息到天黑以后兩三小時,然后才把他們送回家來。(2)學生對照課文,體會兩者的語言特點。(3)學生分組交流,派代表在班級發言。6.總結學習收獲。小結:不同譯者的作品盡管在表達形式上不盡相同,但表達的意思卻是一致的,都達到了相同的表達效果。所以,我們在進行語言表達時,盡量用不同的語言形式體現出來,這樣既體現了語言表達形式的多樣性、豐富性,也能反映出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日積月累1.激趣導入,引發興趣。過渡:格言,是言簡意賅的語句,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走進格言的天地,學習并積累一些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格言,我們定能獲益良多。2.介紹增廣賢文的相關知識。

19、增廣賢文 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我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增廣賢文集結了我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3.讀一讀課本上的格言,讀準字音,與同桌交流句子的含義。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1)讀準字音:值(zhí) 莫(mò) 遙(yáo)(2)同桌合作理解格言的含義,記下不明白的地方。4.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理解格言的含義。“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

20、讀書須用心,能下苦功夫,才會文辭精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讀書。“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別說你出發得早,還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辦事情已被別人搶先下手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意思是:與對方交談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多。指與別人溝通時不經意間被點撥而有所頓悟時的一種感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是: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腳力好賴,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指時間可以檢驗一切。“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意思是: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水中魚的習性;靠近山林,聽多了鳥的叫聲,自然就能分辨開。啟示我們實踐出真知,熟能生巧。5.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格言。

21、(1)想要看穿一個人,必須要假以時日。這也應了古代的俗語:“_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_”。(2)他對問題的分析對我思想的轉變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真可謂“_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_”。(3)爺爺常常告誡我:“_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_,無論什么事物,一旦了解深了、相處久了,就會掌握它的本質、規律。”6.教師出示增廣賢文中的其他格言,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積累補充,讀一讀,交流一下意思。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路逢險處須回避,事到臨頭不自由。明確:“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意思是:遇事要再三考慮,慎重行事,但是首先要順從自己的內心,切莫做了

22、違背內心的事。“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意思是:力氣小的人不要負載超過自己能力的重量,說話沒有分量,就不要去勸解別人,免得自討沒趣。“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意思是:人和人之間的相逢應該總是如同初次見面似的,這樣即使到老也不會產生怨恨之心。“路逢險處須回避,事到臨頭不自由。”意思是:行路遇到險峻的地方很難回避,有時困難的事情落到身上必須面對。三、課堂回顧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首先欣賞了不同譯者翻譯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了解到外國文學名著有不同譯本的原因;還體會到雖然譯本不同,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接著我們學習了增廣賢文中的一

23、些格言,我們在學習時不僅僅是背誦積累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運用。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今天我們只是從這些格言中窺到了一點精彩之處,還有許多更精彩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去積累。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多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因為傳承文化的重任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學生回顧這節課所學的知識。 (2)搜集更多關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知識。這一單元“語文園地”的內容與本單元的主題“閱讀外國文學名著”息息相關。“交流平臺”以交流評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課文中令他們印象深刻的人物來思考、體會

24、、評價。學生先在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然后讀一讀、評一評,這樣既能引導學生再次感受人物形象,又能學到評價人物的方法。“詞句段運用”的學習,重在引導學生體會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語言表達的多樣性,學生在訓練中提高了語言表達運用能力和欣賞水平。“日積月累”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引導學習,學生不僅積累了傳統文化知識,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而且激發了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熱情。語文園地二本次“交流平臺”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二是留意文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把握人物的性格;三是從多個角度評價人物。 “詞句段運用”有兩道題目,第一道題目是讓

25、我們感受夸張手法的作用,并進行仿寫;第二道題目通過展示不同譯者筆下的句子,讓我們體會不同句式表達同一意思的表達效果。“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出自增廣賢文的五個句子,向我們傳授讀書、做人、做事的方法與道理。本次“語文園地”是在學生學習完“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一個練習。課文的學習、口語交際的練習都有講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因此,學生能夠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且“詞句段運用”所列舉的句子都是前面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學生理解、練習起來比較容易。“日積月累”精選增廣賢文中關于讀書、做人、做事的方法與道理的五個句子,學生要注重結合自身的學習和生活體驗來加強理解和記憶。1交流平臺:緊密結合本單元課文展開

26、交流。交流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交流閱讀名著時怎樣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并注意評價角度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留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把握人物的性格。2詞句段運用:教學這部分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朗讀,然后結合課文的語境體會這些句子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有意識地運用夸張手法和選擇適合的句式。3日積月累:先帶領學生弄清每句話的主要意思,再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道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和生活體驗來加強理解,從中獲得啟發,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積累。【知識與技能】1體會夸張手法的表達效果,發揮想象,進行仿寫。2了解不同句式的表達特點,體會語言的魅力。3學習、積累關于讀書

27、、做人、做事的名句。【過程與方法】通過交流、討論評價人物的方法,掌握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積累有關讀書、做人、做事的名句,激發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重點1引導學生閱讀中外文學作品,學會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作出評價。2發揮想象,學會運用夸張手法仿寫句子。3積累名句,加強理解與記憶。難點通過交流,學習一些閱讀文學名著的方法。教師:教學課件。學生:課前閱讀名著。2課時第一課時1引導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學會對書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2體會夸張手法的表達效果,發揮想象進行仿寫。重點交流閱讀文學作品的方法,學會仿寫句子。難點學會對文學作品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一、回顧課文,

28、復習導入1本單元課文我們接觸了一些文學作品,那些性格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為某一類人物的典范,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魯濱遜、尼爾斯、湯姆·索亞。二、交流平臺1剛剛我們簡要地回顧了本單元課文的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你對他們有著怎樣的印象?(學生結合課文交流自己的感受)2如果讓你對他們作出評價,你會如何評價他們?(1)請學生快速瀏覽“交流平臺”的內容,簡要概括教材提到的評價人物的方法。(結合自己對小說內容的理解評價人物;留意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多角度評價人物。)(2)學生結

29、合自己閱讀名著的情況,談談評價人物的方法。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全班共同總結評價人物的方法。A從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B根據小說的情節發展評價人物。C結合小說的環境理解人物的言行,從而作出評價。D關注小說中其他人對于人物的評價。E結合小說的主題評價人物。三、詞句段運用1(課件出示例句)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例句,注意加點的部分,體會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點。(運用夸張手法說明事物。)2結合這些例句在課文出現的地方,請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這些句子中的加點部分表達的意思。(“淚水如雨,灑了一地”寫出了鎮里的人們悲喜交加、喜極而泣的情態;“眨眼”寫出

30、了臘月二十三后時間過得快的特點,側面突出了人們繁忙的程度;“快要發瘋了”寫出了八兒欣喜若狂的狀態,表現了他對臘八粥的喜愛。)3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相機指導。并適時向學生拓展運用夸張手法的表達效果和作用。(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夸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4請學生發揮想象,從“盼望、餓、安靜、喜歡、厚”中選擇一兩個仿寫句子。(1)學生展示自己所寫的句子,并讀給大家聽。(2)集體評議。(3)教師根據學生仿寫句子的情況提出運用夸張時應注意的地方:夸張不是浮夸,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夸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夸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四、課堂小結由學生們交流、匯報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習收獲來結束本節課的教學。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評價人物的方法關注情節、主題、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