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課標要求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舉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1、說出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2、說明一般工業地域類型形成的主要條件。3、舉例說明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4、說出一個區位因素及其作用的變化對工業區位的影響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能說明一般工業地域類型形成的主要條件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教學難點: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教學內容安排 知識結構: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工 業 的 投 入土地、勞動力、資金、 能源、水源、原料、零 部件、產品
2、工業三廢主要工業區位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五類工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科學技術進步影響工業區位選擇變化的環境保護因素主要因素政策的變化I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通過鞍鋼和寶鋼主導 區位的變化認識到主 導區位因素變化及其教學思路:給出一個工廠的 具 體資料,分析工廠選 址在這兒的理由?引導得出工業建設的目 的;工廠的投入和產出分析;影響工業的區位要素分析等。通過分析“污染嚴重工業的 區位選擇”圖得出工廠布局 的影響因素。學時建議:1學時教法與學法策略1 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1)讀圖分析講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指導學生分析,或講授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 2)合作探究法:指導學生讀圖或搜集相關
3、資料,探究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區位因素, 進而繪出工業區位的思維導圖。2. 工業布局的選擇:(1 )閱讀圖像資料及案例,講授或指導學生分析探究影響鞍山與寶鋼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二者比較有哪些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 2)合作探究法:指導學生閱讀圖像資料,比較不同案例工業區位的選擇有哪些變化, 分析一個工廠的主導區位因素和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得出如何正 確的進行工業區位的選擇。課堂評價建議1、舉例說明工業發展的目的。2、舉例說明工業區位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學會分析兩個以上的工業區位案例。3、在學校附近選一個工廠進行社會調查,加深理解工業區位因素選擇原則和原因。第二節
4、工業地域的形成課標要求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舉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1、能判斷哪一類工業地域是自發形成的或是計劃建設的。2、能分別說出發育較低和發育較高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能舉例說明工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和發展特點教學內容安排知識結構: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工業的集聚與工空間利用上的聯系專業化的工業集聚公共基礎設施的工業集聚發育程度高的工業地域 (鋼鐵、石油城、汽車等)發育程度低的工業地域 (食品工業)教學思路:分析得出工業聯 系的理論觀點給出具體資料,請學生分析工業 集聚的原因,說出集聚的理由給出具體資料,
5、請學生分析工業 分散的原因及分散的理由學時建議:1學時 教法與學法策略1. 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1)讀圖及案例分析講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及案例,指導學生分析,或講授工業 集聚過程、工業地域的形成,明確其概念和意義。 ( 2)討論探究法:指導學生讀圖和教材提供的案例,或學生搜集的相關資料,探究影響 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形成的原因,明確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對經濟發展的意義。2. 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1)閱讀圖像資料及案例,講授或指導學生分析工業分散及工業地域聯系含義,并分析其 形成原因和條件。分析一個工廠與其它相關工廠聯系的特點,認識合作的重要性。 ( 2)合作探究法:指導學生閱讀圖像資
6、料、研究案例,或學生搜集的相關資料,探究工 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原因和意義。繪出工業聯系的思維導圖。課堂評價建議1、舉例說明工業發展的聯系。2、舉例說明工業集聚和分散的原因和目的。3、選附近工廠進行社會調查,了解工業的集聚、分散及地域聯系。第三節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課標要求分析工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舉例說明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學習目標1. 通過對德國魯爾工業區、我國的遼中南工業區的案例分析和比較, 讓學生說出傳統工業地 域形成的主要區位條件和衰落的原因。2. 結合魯爾工業區產生的環境污染等狀況, 說出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并探討綜 合整治的措施
7、。3. 通過對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 美國“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較,分析說明新工業地 域形成的主要區位條件;4. 結合新工業地域和地理環境的關系,加深學生對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的理解。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 說出傳統工業地域形成的主要區位條件和衰落的原因2 說出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并探討綜合整治的措施3 說出新工業地域形成的主要區位條件 難點:區位因素變化對工業布局的影響教學內容安排 知識結構:代表性地區形成條件:煤鐵特點:大、集中代表工業代表性地區新工業區特點:時間、地點新、企業多中小型代表性工業:高技術工 業、傳統輕工業教學思路:存在問題:原燃料、 污染、運量大教法與學
8、法策略:1. 傳統工業區(1) 讀圖及案例分析講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及案例,指導學生分析,或講授傳統 工業區的含義、傳統工業區的形成過程、發展特點,明確其在世界工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面臨的冋題和改進的措施。(2) 合作討論探究法:指導學生讀圖和教材提供的案例,或學生搜集的相關資料,分組合 作探究影響傳統工業區形成的條件、發展特點,明確其在世界工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臨 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2. 新工業區(1) 讀圖分析講授法:閱讀圖像資料及案例,講授或指導學生分析新工業區發展條件和特 點。比較分析美國硅谷、意大利東北部新工業區和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各自的區位優勢、發展特 色,存在問題,
9、以及解決的措施。(2) 合作探究法:指導學生閱讀圖像資料、研究案例,或學生搜集的相關資料,探究比較 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與意大利東北部新工業區及美國“硅谷”在區位優勢、發展特點、存在 問題方面的異同點。課堂評價建議1. 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與美國“硅谷”相比,區位優勢、發展特點的異同點。我國的高 新技術產業園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2. 對你熟悉的一間企業或工廠進行分析, 該企業的區位優勢有哪些?有哪些不足?你有何 良策?第五章-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課標要求1、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學習目標
10、1、說出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特點,能夠根據實際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2、根據案例說明交通運輸線、點組成的交通運輸網,分析布局的影響因素(有條件的學校模擬設計本地區交通運輸線路和站點布局方案,簡述設計理由)。3、結合案例(有條件的學校組織學生調查身邊的交通狀況、聚落形態、商業網點的變化獲 取身邊的案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會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影響交通運輸布局的因素;交通運輸方式對聚落形態、商 業網點布局的影響。難點: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因素;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 業網點布局的影響。教學內容的安排1、知識結
11、構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現代交通運輸的組成、特點及發展方向運輸網布局廣組成影響因素教學思路:經濟水平自然條件社會發展資源開發< 技術水平創設情境導入:08年奧運會時,我國及世界其它國家的人們來北京觀看比賽,他們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運輸工 具?(目的: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引出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活動1 :結合五種交通運輸方式比較表,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按照運量、速度、運費 的優劣性排序(數序由小到大,表示由優到劣的大體次序)(目的:此內容學生初中已經學過,因此安排學生自己完成優劣排序表,不僅使學生對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進一步認識,還可培養學生獲取、歸納地理信息能力, 為合理選擇運
12、輸方式打下基礎)活動2 :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合理選擇客、貨運輸方式(目的:將理論知識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學以致 用。)學時建議:1學時教法與學法策略1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讀圖分析法:引導學生讀圖表及景觀圖,歸納概括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正確選擇合適的交 通運輸方式。2. 交通運輸布局(1)讀圖分析講授:弓I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案例、地圖及示意圖,分析講授交通運輸布局 含義及影響因素。具體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北京和全國的鐵路交通運輸網圖及圖 5.3,讓學生自 己分析出交通運輸發生的基本要素、交通運輸網的基本形式、交通運輸網的三個層次。明確現 代運輸方式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通過點、線交織,形成不同層次
13、的立體交通網絡。 ( 2 )討論探究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案例與地圖,或利用學生搜集的相關案例,引導 學生討論、分析、探究是交通布局的含義及影響因素,明確交通運輸路線的建設對經濟發展的 影響。具體方法:通過案例(南昆鐵路、青藏鐵路的建設),著重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影響交通 運輸方式和布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經濟、社會、技術和自然因素等。通過南昆鐵路、青藏鐵路 建設的意義,理解交通線的建設對帶動、繁榮沿線地區經濟、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 義。課堂評價建議:1. 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客、貨運輸方式。2. 結合具體案例(如南昆鐵路的建設) 舉例說明影響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鐵路建設 對當地的重
14、大意義。3. 聯系本地實際,進行調查當地交通布局的情況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指出當地交通運輸 線路中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提出個人的看法或撰寫報告交有關部門。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課標要求3、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4、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學習目標1、根據案例說明分析布局變化的影響因素。2、結合案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影響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因素;交通運輸方式對聚落形態、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難點: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
15、的影響。教學內容安排知識結構交通運輸布局嚴影及其影響交通運輸網布局的變化*響聯<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教學思路:有條件的學校課前準備:將教材 P86的活動提前,活動中兩個題目分別適用于城市和農村的學生。把學生分成兩組(甲 組是居住在城市的學生、乙組是居住在鄉村的學生),課前一周內進行活動調查。(目的:學習身邊有用的地理。)1. 甲組:調查所在城市的商業場所的布局,畫好地圖,課上展示。2. 乙組:調查本鎮的集貿市場的分布,并列岀鄉鎮趕集日的時間表格。復習導入本課:交通運輸線和點的布局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且隨著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的發展,處在不斷的發展 變化之中。那么,交
16、通運輸布局變化會帶來哪些影響呢?活動1:通過教材“株洲城市略圖”、“日本筑波略圖”,得出聚落的空間形態特點(呈條帶狀)及原因(沿交通干線擴展,進而說明這些交通干線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目的:通過案例分析說明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活動2 :通過分析“嘉興聚落形態的變化”說明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展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的形態變化。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采用身邊的案例。案例可以來源于教師的收集或者學生調查收集的案例。(目的:通過案例分析說明交通條件發展變化使聚落空間形態發生變化)活動3:通過分析“大運河沿岸城市的興衰”案例,說明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衰落,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的形態變化。注
17、: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采用身邊的案例。案例可以來源于教師的收集或者學生調查收集的案例。(目的:通過案例分析說明交通條件的衰落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活動4 :通過分析“山區商業網點示意圖”、“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圖”,填表比較說明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密度、分布位置的影響。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布置學生調查,通過調查的資料對比得岀結論。(目的:通過案例分析,采用比較法說明交通條件對商業網點密度、分布的影響)活動5 :通過分析“不同時期北京商業中心與交通的發展變化”,分析說明不同時期北京商業中心的發展與交通發展變 化的關系。(目的:通過案例分析說明交通條件與商業中心分布的關系)教師講解(或學生自學)說明交通線路的
18、改變常會引起集鎮的繁榮或衰落并總結全課學時建議:1學時 教法與學法策略1. 交通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1) 讀圖分析講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或講授鐵路的修建對城市 形態發展的影響。指導學生分析“嘉興聚落形態的變化”案例,說明不同時期交通發展對城市 空間形態的影響。(2) 讀圖、搜集資料探究法:指導學生讀圖和利用搜集的資料,探究交通發展如何影響聚 落空間形態的,可補充案例(例如京杭大運河興衰)說明交通興衰引起聚落規模大小和形態的 變化。2 .交通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1) 讀圖分析講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或講授交通對商業網點分 布的影響。(2) 調查、搜集
19、資料探究法:指導學生在學校附近調查商業網點分布與交通的關系,課上 利用搜集的資料,探究交通是如何影響商業網點分布的。禾U用我國的交通圖來分析全國主要商 業中心的分布與交通的關系。(3) 體驗法:結合學生親身調查,自己的親身體驗城市空間布局、 商業網點的形成和變化 課堂評價建議1. 用具體的實例或材料,分析比較某地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 響。2. 結合實例分析說明交通運輸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布局、密度等的影響。3. 調查本地區交通的變化對本地聚落與商業分布的影響。第六章-第一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課標要求1. 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2. 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
20、選擇3. 聯系“ 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學習目標1、了解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2、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以及城市與鄉村地區之間、發展中國 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環境問題的差異。3、理解人類與環境相關關系的一般模式,從而理解產生環境問題的原因,了解環境問題的 表現和分布。4、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和三個基本原則,并能運用可持續發展觀點分析環境問題 和提出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5、養成應用各種圖表和資料及所學知識綜合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可持續發展理論難點:可持續發展系統示意圖的分析 教學內容安排課后活動:同家人共同協商:如何改變家庭生活中不
21、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不良行為,根據可持續發展 的思想制定?家庭生活行為規范?.學時建議:兩學時。教法與學法策略1 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1) 分析講授法:引導學生讀圖片和案例,教師分析講授歸納概括各文明時期的主要特點。工 業革命以來出現的人地關系的不協調等問題。(2) 合作探究法:弓|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案例與地圖,或利用學生搜集的相關案例,弓|導學 生討論、分析、探究人地關系思想歷史演變過程,以及各文明時期的主要特點。工業革命以來 出現的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問題表現。2. 直面環境問題(1) 讀圖分析講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地圖及示意圖,分析講授世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 因、分布的地區,以及主要的表
22、現。(2) 分析歸納法: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充分利用教材案例 進行歸納分析,注重對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從表現、內容、原因以及危害)的系統歸納。 (3 )討論探究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圖像,或利用學生搜集的相關案例,引導學生分組 討論、探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區,以及主要的表現。3. 走向人地協調 可持續發展分析、啟發講授法:利用這是本節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續發展 要理解透透這一概念,首先 要理解提出這一概念的背景即人地關系思想演變 ,然后可以利用示意圖理解人地關系,從而理解 環境問題的表現、分布和產生的原因,然后再來理解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課堂評價建議:1. 用“可持續發展系統示意圖”,說明“社會系統”、“生態系統”、“經濟系統”之間的 相互關系。2. 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制定?家庭生活行為規范?。第二節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課標要求:1. 聯系“21世紀議程”,概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舉例說明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2. 領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認識在可持續發展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 責任。學習目標:1. 理解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2. 了解中國21世紀議程的基本內容;3. 結合實例,理解循環經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4. 理解清潔生產和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版勞務合同協議書
- 洗鞋店合作合同協議書
- 未轉正員工旅游協議書
- 拆除鋼筋棚安全協議書
- 工程款合同解除協議書
- 幼兒園園長合同協議書
- 湖南水利水電局協議書
- 貝拉結婚協議書
- 就業協議和意向協議書
- 男人結婚協議書
- 2025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九年級二模考試數學試卷
- 2025-2030中國DCS控制系統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5屆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高三下學期三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招投標相關知識培訓課件
-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4版解讀課件
- 大學生宿舍設計調研報告
- 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 外貿英語電子課件
- 2025年中考時事政治100題(附答案解析)
- 七年級下冊《山地回憶》課件
- 浦東文員面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