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懷1 .封面2 .目錄3 .正文內容4 .小組成員小結具體內容5 .正文內容研究背景與目的“悲秋”一直以來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情緒主要感懷抒發的寄托與宣泄,也正是在這一寄托與宣泄的影響下“悲秋”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歷朝歷代均有大批文人騷客創作以“悲秋”為主題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凝結著作者深深的感時傷懷、悲憫無助的情感。古代文人的這種悲秋情懷與我國的文化創作傳統以及民族集體心理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本小組計劃研究“中國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懷”,提高語文素養,拓寬知識面。“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代文人普遍有悲秋的情懷,也正是在這種情懷的影響和刺激下悲秋成為我國古典文學
2、創作中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從詩經國風秦風中“兼葭”篇中的“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屈原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木北渚,目眇眇兮愁乎,娟娟兮秋風,洞庭波兮和葉下”;從曹丕燕歌行中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到柳三變雨霖鈴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從南唐后主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到納蘭容若清平樂中的“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等,悲秋情懷一直縈繞在古代文人的心頭。也正因為此,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悲秋”成為備受文人青睞的永恒創作主題。但凡有寫到秋天景致,抑或在秋天
3、抒發情懷時,古人眼中的秋山秋水、秋草秋木、秋鳥秋蟲,乃至于秋風秋月、秋思秋緒都會沾染上或濃或淡的愁苦情思。所有這一切,都是古人悲秋情懷的表現與抒發。計劃1. 確定本研究課題:中國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懷2. 小組商討計劃,確定分工3. 行動( 1) .收集材料(包括書籍文字收集,網絡材料收集)( 2) .整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3) .深入研究,獲取結論( 4) .綜合結論,整理材料,做出研究論文研究成果及結論1 .中國古代文人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悲秋情懷,經過我們的深入研究發現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1) .秋天獨有的肅殺蕭條的自然環境與氛圍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天的蓬勃生機,夏天的絢爛熱烈,秋天
4、的肅殺蕭條,冬天的寒凜落寞,每個季節都有專屬于自身的獨特景致與氛圍。人們身處不同景致與氛圍之中情緒也會因之受到感染。俗語講“牽一發而動全身”,按照中醫傳統理論,人自身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欲與外在環境的四季更替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均存在這千絲萬縷的影響與對應的關系中。在上面所提到的“五臟”(心、肝、脾、肺、腎)中的“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中的“悲”,四季(春、夏、秋、冬)中的“秋”,同屬于五行學說中的“金”。而在我國古代的五音(宮、商、角、徵、羽)中,“商”音即屬于“金”?!吧獭蓖ā皞保吧獭奔础皞币?,“商”音也多用來表現低沉悲苦的曲調。也正是在這一連串的聯
5、系中,秋與傷感苦愁連為了一體。同時,每每秋天來臨,秋雨連綿如絲恰似人內心的苦愁難以排遣,秋風蕭瑟又如人內心郁結的苦楚,加之落葉紛飛更會引發文人草木凋零韶華易逝的悲嘆,這樣文人就被一種濃濃的愁苦情緒所籠罩,而這種情緒的觸發正是因為秋天獨有的肅殺蕭條的自然環境與氛圍( 2) .文學源流的傳承與影響詩經和離騷分別開啟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自此我國的文學朝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兩條大道不斷發展與壯大。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占據著極高的地位,其中的許多篇章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國風秦風中的“兼葭”篇就是詩經中的這樣一篇代表作品,這篇作品所營造的
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荒涼而充滿寒意的圖景對后世文人的創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詩經作為讀書人必讀的經典之一,書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早已被其爛熟于心,每每相似情境出現時都會自然不自然的觸發其創作的沖動,并且在創造時又會往往被固有作品中所營造的情境與氛圍所籠罩,進而使得自身的創作也受到這種情境與氛圍的牽引與影響。因此,每至秋風秋雨草木枯落的情境,就會觸發文人的愁苦之情。( 3) .古代文人長期形成的文化積淀如果說最初宋玉在九辯中所發出的悲秋喟嘆無意間開啟了悲秋先河只是一種偶然的文化現象的話,那么,之后出現的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有關悲秋佳作則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現象,而這也構成了我國古典詩詞創作中
7、的一道絢麗風景線。每至秋日來臨,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懷就會被觸發,這也使得“悲秋”成為文人心中一種不可不寫的創作題材。在這一情境中,“悲秋”往往成為歷代文人抒發仕途失意、感時傷懷、去國懷鄉乃至情感落寞的首選。這也就恰似文人將明月、春花、杜鵑、落木、楊柳等作為永恒的經典創作意象,悲秋也就在一代又一代文人騷客的內心中沉淀下來,逐漸成為一種集體的無意識創作。正是由于這種文化的沉淀,一代又一代文人才能創作出蔚為可觀的悲秋佳作。( 4) .士人傷懷失意情懷的寄托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其對士人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特別是漢代以降,任何一個文人墨客都或多或少,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與浸染。雖然
8、儒家思想更多強調積極的人世精神以及為仁獻身的精神,但是作為一種學術體系,儒家思想在現實的殘酷映照下仍不失為溫文爾雅,以孔子、孟子為代表圣賢為后人勾畫了一幅溫柔敦厚的圖景,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儒家學說還帶有學者式天真的哲學思想。2.本小組也通過對原因的分析對應收集詩歌材料,以下為有代表性的材料提?。?).秋天獨有的肅殺蕭條的自然環境與氛圍許多古代文人正是因為目睹了秋草秋木,感受到秋風秋雨激發起創作的情思,唐代詩人司空曙的”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就是其在目睹連綿秋雨與飄零黃葉觸發內心情感所寫出的悲秋抒懷佳作;范仲淹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9、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保ㄌK幕遮);王實甫西廂記中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更是對秋天景致與氛圍對人悲苦離愁情思觸發的有效印證。(2)文學源流的傳承與影響曹丕在燕歌行中所吟詠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雁辭歸雁南翔”上承宋玉悲秋喟嘆,下啟后世借秋抒懷;唐代大詩人杜甫在經歷人世的顛沛流離與辛苦遭逢之后,身處秋景之中目見落木蕭蕭的場景不禁觸發詩人傷時憂國、老病孤獨、壯志未酬的復雜情感,為此詩人寫出了千古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柳永的名篇雨霖鈴中更是對清秋時節所觸發的離愁別緒予以了精到描摹,“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詞人的離苦之情溢于言表;元代詞人馬致遠素有“秋思之祖”的美譽,在其千古名篇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極凝煉地勾勒出一個天涯游子在秋日黃昏中茫然、孤獨、疲憊、感傷、無奈的情態。(3).古代文人長期形成的文化積淀曹丕很早就寫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名句,而唐代詩人張繼在科舉失意的落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潭生態透水磚施工方案
- 每日晨課微笑課件
- 常州保溫磚施工方案審批
- 梅河口康美職業技術學院《用戶體驗交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物聯網自動識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初中生腦筋急轉彎》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毛線毛毯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基因組與蛋白質組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曲靖師范學院《藥學科研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無水硫化鉀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品管圈-主題選定課件
- 第三章基于數據驅動的故障診斷方法ppt課件
- T∕CAAA 030-2020 澳洲白綿羊種羊
- 微波-PATHLOSS軟件的應用-入門指導
- 藍牙音響成品檢驗規范
- 材料5:個人征信系統機構接入和接口驗收工作流程
- 項目選址比選方案分析參考范本
- 初三化學酸堿鹽的鑒別
- 學??倓詹少彉I務流程圖(共1頁)
- 預制混凝土襯砌管片生產工藝技術規程doc
- 極域電子教室解決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