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故應急處理_第1頁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_第2頁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_第3頁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_第4頁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站(安全環保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應 急 預 案2014年目 錄1.總則11.1.目的11.2.范圍11.3.職責12.污水站概況23.組織機構和職責33.1.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33.2.應急事故處理保障隊伍33.3.領導小組工作職責33.4.領導小組人員分工34.應急事故處理程序44.1.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44.2.事故發生后的匯報44.3.事故的處理原則44.4.后期處理54.5.保障措施55.突發事故預防75.1.進、出水水質超標預防75.2.停電現場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75.3.暴雨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75.4.人員觸電預防75.5.人員落水預防75.6.人員中毒預防7

2、5.7.火災預防86.突發事故應急處理96.1.進、出水水質超標應急預案96.2.火災事故應急預案96.3.停電應急預案106.4.暴雨造成事故應急預案106.5.二氧化氯發生器泄漏事故應急預案117.人員傷亡應急預案187.1.中毒現場應急預案187.2.觸電救護應急預案187.3.燒傷救護應急預案19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站應急預案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及時、有效的預防并控制和清除醫療污水、廢物的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

3、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確保醫院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因此,根據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的工藝特點,本著“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責任”的原則,特別制定了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應急預案。1. 總則1.1. 目的建立健全環保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處理環保事故,維護正常的醫院運轉秩序。1.2. 范圍本預案僅適用于上海梅山醫院內污水處理站的所有環保、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1.3. 職責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站負責全院區醫療廢水的處理、處理出水的水質分析(余氯檢測等)及柵渣、污泥的處理,并負責處理各項環保、安全事故,是對此預案的主要執行者。2.

4、 污水站概況污水處理站位于上海梅山醫院體檢中心樓東側,上海梅山醫院污物出口處,主要處理醫院院區的醫療污水,污水站日處理污水量300噸。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工藝為:污水處理工藝:醫療廢水格柵提升井篩濾機調節池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消毒池達標排放污泥處理工藝:污泥污泥濃縮池螺桿泵絮凝反應池帶式壓濾機泥餅打包外運污水站配備操作員工2人,主要負責污水處理設備操作、污泥處理和污水站處理出水的水質分析(余氯檢測)。污水站主要有毒有害化學藥品:鹽酸、氯酸鈉和二氧化氯。污水站主要有毒有害氣體:鹽酸酸霧、二氧化氯氣體、甲烷、硫化氫等。3. 組織機構和職責3.1. 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該小組是應急事故處理的最高決策機構

5、,制定應急事故處置方案,指揮應急事故處理保障隊伍及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跟蹤事故的處理過程。組 長:吳國春副組長:許德仁成 員:張興華 張永祥3.2. 應急事故處理保障隊伍根據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的指揮,具體負責實施應急事故援救。該隊伍由后勤保障部、污水處理站、化驗室等相關人員組成。3.3. 領導小組工作職責負責制(修)定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站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訓練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污水站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主管行政部門和事故現場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指令;組織

6、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3.4. 領導小組人員分工1、組 長:組織指揮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2、副組長:按照分工,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3、成 員: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總協調工作;按上海梅山醫院污水站內部預案規定負責突發事故的一般處置和應急救援有關工作。4. 應急事故處理程序4.1. 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為了及時掌握污水處理站的安全生產情況,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控制和處理,把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減至最低,上海梅山醫院污水處理站特制定生產事故匯報處理制度。事故類別分為小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類。1、小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于0.5萬元,或不

7、影響正常運行的。2、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于2萬,大于或等于0.5萬,或者導致人員輕傷,或一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3、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小于5萬,大于或等于2萬,或者導致人員重傷,或三天內能恢復正常運行的。4、特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大于5萬,或者導致人員死亡,或者三天以上無法正常運行的。4.2. 事故發生后的匯報1、污水站內發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值班人員應立即將事故簡況報告后勤保障部;2、重大及特大事故:應在10分鐘內打電話院長匯報,并在8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公司能環部。如同時伴有人身傷亡,還須向本地政府有關部門報告。3、一般事故:應在24小時內將事故詳情報告主管單位總部。4

8、.3. 事故的處理原則1、后勤保障部安環組長是事故現場負責人,帶領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應對事故處理正確、迅速、負責。2、凡發生重大特大事故或傷亡事故,必須執行“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員工沒受教育不放過)原則,及時分析,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3、對發生工傷事故,除立即組織搶救外,必須保護好現場,并立即按規定逐級匯報。4、對發生工傷事故或重大特大事故須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防范措施,結果以書面于15日之內上報。5、對事故責任者(包括領導)應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認識態度,提出處理意見。6、對因工負傷

9、的職工家屬,要全力關懷,給予慰問,并按國家規定,做好善后處理工作。7、事故處理時,不得進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時發生仍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可在交班人員的要求下協助處理,告一段落后方可繼續交接班。8、不論發生任何事故,在處理告一段落后應按規定及時向總部匯報。4.4. 后期處理 1、事故現場清理 事故發生地的后期現場清理,由站長組織專業隊伍實施,事故影響范圍較大、程度較嚴重的,由總部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指導。 2、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由站長組織有關人員,會同總部職能部門進行內部過程評價和總結。主要包括:事故等級的判定是否正確;采取的重要處理措施與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保護公眾、

10、保護環境的要求;各科室任務完成情況;出動應急隊伍的規模、儀器裝備的使用是否與任務相適應;發布的公告及公眾信息的內容是否真實,時機是否得當,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訂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其他結論等。 4.5. 保障措施 1、通信與信息保障 上海梅山醫院污水站實行24小時工作值班,隨時做好處理突發事故的準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2、組織落實、人員培訓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便于搶修”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要根據人員崗位變化隨時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2)污水站常年實行24小時值班值崗制度,故其全體值班值崗人員為各類事故應急救援的

11、第一突擊隊,做好事故現場的初期搶險搶修處置。3)組織應急訓練和培訓。各級應急救援組織要按照專業分工每年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訓練和演習,不斷提高組織、指揮和救援能力。4)預案演習與維護為了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實施事故搶險搶修,盡量減少由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定期組織預案演習。應急救援人員按職責和專業分工每年進行12次的事故模擬演練,對全污水站職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大家具備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斷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和應急救援組織的整體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幾種能力:(1)檢查通信系統是否暢通無阻;(2)演習搶險現場人員是否能快捷實施搶險;(3)有關的搶險人員、器材能不能準確到位

12、;(4)能否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5. 突發事故預防5.1. 進、出水水質超標預防 對進水進行觀查,每天定時對進水水質比對,并做好記錄。 對污水站投入運行的提升井、調節池、曝氣生物濾池和消毒池的水樣進行仔細觀察,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保證出水達標排放。5.2. 停電現場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認真巡查配電柜運行情況,對醫院提出的停電公告進行記錄及匯報,并在停電之前聯系電工對站內設施進行依次停電,在供電后的恢復工作也采取依次恢復并巡查。5.3. 暴雨可能產生的事故預防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及關注天氣預報,在暴雨天氣前對現場的物品進行收拾或加固,對外露的電氣設備進行保護,盡可能積水的部

13、位進行檢查。5.4. 人員觸電預防對污水站的配電、控制柜設施進行保護,防止非專業人員自行進行操作,對外露供電線路進行保護,對可能觸電的設施張貼警示牌。5.5. 人員落水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污水站的安全防護欄進行定期檢查,對加蓋除臭的檢查口進行關閉,對可能產生人員落水的位置定放好救生圈等設施。5.6. 人員中毒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井下工作及除臭設施檢修時需做好抽風工作,并做好安全防護保護工作。5.7. 火災預防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易燃易爆產品進行防護保護,對供電線路進行巡查,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6. 突發事故應急處理6.1. 進、出水水質超標應急預案1、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進

14、水觀察,防止因進水水質超出設計處理范圍而造成事故。當發現進水水質嚴重超標時,應立即向后勤保障部匯報,并服從管理人員提出的要求對進水水質,工藝運行參數,出水水質數據進行分析,并對工藝運行參數進行及時調整。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因檢查不周或失誤造成事故或設備異常產生的排放事故,應立即停止該設備的運行,并將此事匯報后勤保障部。3、由污水站管理人員及時調整進水。4、組織化驗人員對污水處理設備及設施的出水進行取樣化驗,并分析下步的處理措施。5、及時合理的調節運行工況,嚴禁超負荷運行。6、事故解決后,恢復正常處理狀態,并記錄。6.2. 火災事故應急預案1、在污水站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

15、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2、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污水站負責人。3、當污水站負責人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上海梅山醫院警戒并迅速通知調集全上海梅山醫院員工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切斷污水站的電源,并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4、當火災蔓延到非本污水站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

16、困情況、聯系電話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盡快抵達,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5、消防隊到位后,組織員工疏散污水站周圍停放的車輛和醫院門口的障礙物,以確保救災現場的暢通和車輛用急。并組織污水站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待命。6、火災撲滅后,負責人應立即清點污水站的人員和受損物資,盡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并向總部匯報,做好詳細的記錄并存檔。7、負責人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6.3. 停電應急預案1、當出現突然停電時,值班人員應按下總設備停止按鈕,使設備處于備用狀態。2

17、、值班人員至現場將各設備調至停止狀態,并檢查各閥門井的開關狀態使此處于復電后可正常生產。3、及時聯系了解停電原因及范圍,評估持續停電時間并匯報。4、控制柜供電線路故障的,查清原因,及時恢復供電5、供電可以及時恢復的,則供電恢復后進入開工程序。6、供電不能及時恢復的,則按照規定匯報至總部及武漢市環保局。7、電網復電對策1)當配電柜顯示來電后,由電工通知操作人員檢查各設備的關閉情況2)確定污水站設備全部停后,電工打開配電柜啟動主電路。3)啟動主電路后再檢查一遍電路,確認無問題后,恢復各分部電路。4)確認各分部電路無問題后按工藝運行要求依次開啟需運行的設備。5)恢復供電15分鐘后再次巡檢全污水站設備

18、,若無問題,則按生產操作規程操作。6)電工送完電后,應巡檢全污水站設備。7)操作人員將操作情況如實記錄。6.4. 暴雨造成事故應急預案1、領導小組負責污水站預防暴雨工作的布置、檢查等工作。負責落實污水站內設備設施的防護、排水防澇工作。負責人員安全防護設施的落實等工作。負責組織一支由員工組成的緊急搶險機動小組隨時待命,作為處理緊急事件的預備隊,由領導小組直接調遣。2、檢查污水站內排水系統,防止堵塞及江水倒灌。檢查污水站內設備設施加護情況。3、室外電氣設備加強防護,臨時電線應拆除或切斷電源。保持控制室、電纜溝內內干潔,防止積水。4、下暴雨時應減少巡視生物池次數,以免發生人身事故。5、適當加大處理水

19、量,確保中心醫院內醫療污水的排放。6、緊急情況下可以開啟事故排放閥,待水量有所減小后應立即關閉。6.5. 二氧化氯發生器泄漏事故應急預案 1、事故危害及應急措施 1)二氧化氯發生器 (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氯反應器在0.114Mpa標準大氣壓力下運行,其氣相中ClO2的濃度控制在8%以下,使反應器的氣相空間減至最少,保證生成的ClO2在反應空間中停留時間小于1秒。同時反應系統采用兩段分級反應,即第一段反應中原料濃度較高,但控制溫度較低,反應速度較慢;第二段反應中控制溫度較高,但反應物料濃度較低,反應速度仍控制在較低范圍內。同時,設備關鍵部位設置2個安全閥,實現對運

20、行過程的雙保險。另外,設備內部為負壓狀態,并有非常靈敏的防爆裝置,一旦設備出現正壓,即可通過防爆裝置泄壓。 設備間所有操作人員必須嚴守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并應安排專人定期巡視,定期檢查設備及階段性原料罐、泵、閥是否正常無損壞;設備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車,在排除故障、確保無誤后再重新開機。 (2)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生事故的原因為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或設備本身的原因等。可能產生容器破裂、閥門斷開或加藥管線破損而引起二氧化氯和原料泄漏,最嚴重是因反應速度控制不當導致壓力過大產生爆炸,氣體或原料擴散形成危害。 二氧化氯為黃綠色至桔紅色氣體,沸點11°C,冰點59

21、°C,易溶于水,飽和溶解量為2900ml/L。二氧化氯為強氧化劑,其毒性及對人體的危害性遠低于常用消毒劑氯氣,在吸入高濃度氣體時可引起咳嗽,并損害呼吸道粘膜,但不造成致命傷害。當密閉空間內二氧化氯含量達到10%時,形成易爆氣體。其危害因季節、風向等因素的不同,波及范圍也不一樣。 (3)應急處置 如遇突發停水或停電,發生器中的殘余氣體可通過設備安全通道自動進入過濾器,與過濾器中配置的亞硫酸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如果出現二氧化氯微量泄漏,可通過余氯監測及自動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時發現,并按要求迅速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排查和處置,可以避免事故范圍擴大,減少環境污

22、染。 如果出現反應容器開裂或閥門斷開,出現大量泄露,自動報警系統或值班人員雖然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和處置,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并波及周邊范圍。值班人員應迅速配戴呼吸器,并立即切斷原料罐閥門、打開設備間通風系統,在通風20分鐘后用水大量沖洗設備間;按照指揮部的指令,隨時參加救援工作。 如果出現二氧化氯發生器意外爆炸,應按以下原則處置: a、水廠應將爆炸泄漏程度及危害范圍報水廠運行中心,由中心決定如何進行處置。中心根據事故狀態,授權水廠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展開救援工作。 b、如引發火災或人身傷害,應及時撥打119、120報警電話,并立即啟用消防器材進行

23、滅火,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和送醫。 2)鹽酸 (1)工業用鹽酸濃度30%,為無色或微黃色發煙液體,強酸性腐蝕品,有刺鼻的酸味。不燃無爆炸,但與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時,產生氫氣,有爆燃可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也可用大量水稀釋。 儲存時應置于陰涼、通風倉間內,與其他物品分開存放,不可混儲混運,并注意防止包裝或容器損壞。(2)鹽酸泄露后,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 (3)應急處置 如果鹽酸出現泄露,應迅速將污染區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并對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置人員應配戴呼吸器和防護服進入現場,不能直接接觸泄露物,盡

24、可能切斷泄露源。在出現少量泄露時,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用水大量沖洗。如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時,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救援。 現場人員皮膚接觸泄露物時,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眼睛接觸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以上;呼吸道吸入時,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應給氧并及時就醫;誤服時應立即用清水漱口,給服牛奶或蛋清并就醫。 3)氯酸鈉 (1)氯酸鈉無色無臭,強氧化劑,不燃,受強熱或與強酸接

25、觸時可能發生爆炸,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等混合時,急劇加熱可能發生爆炸。 儲存時應置于陰涼、通風倉間內,并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容器應密封,與其他物品分開存放,禁止震動、撞擊和磨擦。 (2)氯酸鈉對呼吸道、眼及皮膚有刺激性,可經皮膚吸收。吸入或食入時可致急性中毒,引起臟器操作或發生窒息。 (3)應急處置 如果氯酸鈉出現泄露,應迅速將污染區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并對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置人員應配戴呼吸器和一般工作服進入現場,但不能直接接觸泄露物,盡可能切斷泄露源。在出現少量泄露時,應避免揚塵,可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

26、。在出現大量泄露時,如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時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時,向當地政府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總指揮發布啟動應急救援指令,進行救援。 現場人員皮膚接觸泄露物時,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眼睛接觸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就醫;呼吸道吸入時,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應給氧并及時就醫;誤服時應立即大量飲水,催吐就醫。 2、現場救援 1)出現泄露或爆炸事故后,現場人員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至上風向500米外,應急處置人員配戴呼吸器及防護服,進入事故點切斷原料罐閥門及所有電源開關

27、,用水噴淋和沖洗,待濃度降低至安全排放標準后,進行強制通風。 2)外部救援人員到達后,修理班電工組應全力做好協調配合工作,詳盡地提供出爆炸點的基本情況,以便救援人員做出快速判斷,制訂、實施救助方案。消防救護人員佩戴好呼吸器,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同時由消防隊員協助現場人員進行緊急處理,防止二氧化氯大面積擴散。處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以濕毛巾、口罩等物品捂口鼻,到集結地點,按統一安排,協助搶險搶修隊進行工作。 3)搶救疏散組在120急救人員未到達前,應根據現場人員中毒情況,對嚴重的中毒者,要設法迅速將其移至空氣新鮮處;如

28、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術;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溶液;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洗眼、鼻和口;對粘膜皮膚損傷者,應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患處等治療措施,以贏得最佳的救護治療時間。待120急救人員到達后,積極協助配合救護人員做好搶救工作,提供詳細的病人資料,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4)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污染氣體擴散的方向和速度,進行監測盡快查明污染氣體的濃度和擴散情況,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指揮部;安全警戒組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居民群眾撤離,電力維修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擴大,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及時

29、向公司能環部報告。 5)安全警戒組按指揮部指定地點集結人員,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回檢查,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當泄露物擴散波及周邊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按指揮部的要求安全疏散、撤離,同時周邊由交警進行管制。 6)電力維修組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對泄露漏點進行搶修。無法搶修時,撥打119報警電話,配合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有效處置。7)當事故得到控制,電力維修組對設備系統進行詳細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總指揮根據環境監測組的監測結果,發布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恢復生產,解除交通管制的指令。 8)在出現污染氣體大量泄漏時,安全警戒組應組織職工及周邊

30、群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按逆風方向撤離。 3、安全設施、防護用品及用具 1)安全設施:二氧化氯設備間安裝有二氧化氯泄漏報警裝置,出現泄漏,能夠及時報警;同時在設備間距地面300500mm處安裝2臺能對流的排風扇,控制開關應遠離設備間并易于操作,一旦出現一般性泄漏,能夠及時抽排以確保安全。 2)設備配置用品:水廠設備間應常備過濾器用亞硫酸鈉,常備量為25kg,每次投加量100200g,定期調配更換或在過濾器中發生中和反應后隨時更換。 3)防護用品和用具:水廠備多套過濾式防毒面具,同時崗位職工還按規定發放了口罩、橡膠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正常情況下完全能夠滿

31、足生產操作、維護維修的需要,防護工具保持完好,可隨時使用。除此之外,按規定二氧化氯發生器還常備一定數量的專用扳手、活動扳手、密封帶、易熔塞、橡膠墊、10%氨水等搶修器材,以備需要。  4、人員疏散 依據事故的危害程度和范圍,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安全警戒組按職責分工,組織人員疏散。5、注意事項 1)物資供應組做好物資器材的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險搶修等器材和交通工具,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2)毒氣污染區人員撤離現場的注意事項: (1)做好防護再撤離。污染區人員撤離前應戴好合適的防毒面具,同時穿好防護服或雨衣(大

32、外套),盡可能少地將皮膚暴露在污染空氣中。 (2)迅速判明事故當時風向,向上風撤離。 (3)掌握一些簡單的防護方法。在氣體泄漏而無防護器具時,用濕手巾等物捂住口鼻,撤離氣體污染區域。3)救援人員進入污染區域及實施救援的注意事項: (1)救援人員進入污染區域前,必須清楚了解污染區域的設備分布、有無爆炸和火災的危險、毒氣的濃度等,佩帶好防護器材,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 (2)避免單獨行動,應至少23人一起行動,以便互相照應,救護器材應具有防爆功能。 4)開展現場急救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1)做好自身防護。搶救疏散組在救護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風向

33、的變化,及時做好現場急救醫療點的轉移及傷員的救護工作。 (2)分工合作。當事故現場有較多傷員的情況下,搶救疏散組應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團結協作。 (3)急救處理程序化。為了避免現場救治工作雜亂無章,醫務人員應事先設計好有毒氣體泄漏時所應采取的現場急救程序。 (4)注意防護好傷員眼睛。在為傷員作醫療處置過程中,盡可能地保護好傷病員的眼睛,切記不要遺漏對眼睛的檢查和處理。 (5)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6)處理

34、污染物時,要注意對傷病員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特別是對某些毒物中毒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要謹防救援人員中毒,一般不宜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7)交接手續完備。對現場急救處理后的傷病員,應做到一人一卡,將基本情況初步診斷、處理措施記錄在卡上,并掛在傷病員的胸前或手腕上,便于識別及下一步的診治,移交傷病員時要手續完備。 (8)做好登記統計工作。應做好現場急救工作的統計工作,做到資料準確、數據準確,為日后總結經驗教訓積累第一手資料。 5)立即啟動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7. 人員傷亡應急預案7.1. 中毒現場應急預案1、救護者應做好個人防護,帶好防毒面具,穿好防護衣;2、切斷毒物來源;3、采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