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經濟學 第一章 導言一、名詞解釋資源的稀缺性、 機會成本、 生產可能性邊界、 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理性人二、簡答題1、機會成本概念與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聯系和區別?生產一種有用物品的“機會成本”與經濟效率(或稱“效益”)的關系如何?答: 在西方經濟學中,成本一般指廠商在組織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即為獲取一 定經濟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費用,它不僅包括原材料、燃料、動力、輔助材料、固定資產折舊、員工工 資等費用,還包括資本的保持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業家才能的報酬利潤(企業 家才能的報酬利潤,是指生產成本中的“正常利潤”)。這樣的成本也稱為生產費用。而機會成本 則是指一定的
2、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某種產品時所放棄的、用于生產另一種產品時可能獲得的最大收益。 例如,企業主用自己的資金辦企業的機會成本就等于他把這筆資金借給別人可能得到的利息。企業主 自己當企業經理的機會成本時他到別處就業可能得到的報酬。生產A產品的機器轉向生產B產品,B產 品的機會成本時生產A產品時得到的利潤收入。顯然,生產費用所體現的成本與機會成本是有區別的, 因為機會成本并不是生產中直接支出的生產費用。但二者也是有聯系的,考慮生產成本和機會成本都 是為了考察利潤或者說經濟活動的效益,如果B產品的生產成本(生產費用)不變,生產A產品的成 本上升從而獲得的利潤下降,則B產品的機會成本下降;生產一種物品的機
3、會成本越高,說明這種生 產的效率或者說效益就越低。相反,生產一種有用物品的機會成本越低,表明這種物品生產上的效率 就越高。2、怎樣區分“技術效率”與“經濟效率”?請論證說明“技術上有效率一定是經濟上也有效率”這個命 題是否正確。經濟效率與生產資源的稀缺性關系如何?答: “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都是生產效率問題,但前者純粹是從生產技術的角度考慮技術的可 行性問題,比方說生產一定產品,應當投入多少勞動力,多少設備,但經濟效率還需要考慮生產要素 的相對價格、如何使用生產要素次啊能使得生產成本更低。技術上有效率的不一定是經濟上有效率的。 例如,某一工程僅從技術角度考慮的話,則投入一定數量勞動力再加上
4、少量先進的設備就是有效率的。 然而,如果勞動力工資很低,而先進設備卻十分昂貴,則從經濟效率考慮,寧可更多用勞動力,用些 簡陋的老設備代替先進設備,這樣會更合算些。反之亦然。一般說來,越是稀缺的資源,其價格越昂 貴,則采用這種資源進行生產,成本越高,經濟效率越低。第二章 價格理論一、名詞解釋需求、 需求函數、 供給、 供給函數、 均衡價格、 需求彈性、 供給彈性二、簡答題1、怎樣理解某種商品的消費者的負斜率需求曲線和某種商品的生產者的正斜率供給曲線都是表明了他們 愿望的最大限度?答;、 某種商品(正常商品)的消費者的負斜率需求曲線表示的是,在某一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最多只愿 意購買多少。如果他要購
5、買更多,價格必須更低些;或者反過來說,要消費者購買一定數量,價格至 多只能是多少。因此,負斜率需求曲線表明的是消費者購買行為中愿望的最大限度。同樣,正斜率供 給曲線表示的是,在某一價格水平下,生產者只愿生產多少。如果要他生產更多,價格必須更高些。 因此,該曲線表明的是生產者在價格和產量關系方面的愿望的最大限度。2、指出發生下列幾種情況時某種蘑菇的需求曲線的移動方向,左移、右移、還是不變?為什么?(1)衛 生組織發布一份報告,稱這種蘑菇會致癌;(2)另一種蘑菇的價格上漲了;(3)消費者的收入增加了; (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資增加了。答:、(1)對此蘑菇的需求曲線會向左移。因為衛生組織發布的該蘑菇
6、會致癌的報告會使得人們普遍產生 對食用此種蘑菇的恐懼心理,從而在任一價格水平下大大減少對它的需求量。(2)此蘑菇的需求曲線會向右移。因為各個品牌的蘑菇屬于互替產品,當另一種蘑菇的價格上漲后 人們會減少對那種蘑菇的需求量,并通過多消費此種蘑菇來實現替代。因而在任一價格水平下增 加了對此種蘑菇的需求量。(3)此種蘑菇的需求曲線會向右移。因為消費者收入的增加意味著他們購買力的增強,這將使他們 增加對這種蘑菇仔內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價格水平下都是如此。(4)此種蘑菇的需求曲線不變,如果不考慮培育蘑菇的工人作為消費者對此種蘑菇的需求的話。因 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資增加只影響蘑菇的供給成本進而影響
7、其供給曲線,對需求曲線則不發生 影響。3、下列事件對產品x的供給有何影響?(1)生產x的技術有重大革新;(2)在產品x的行業內,企業數目減少了;(3)生產x的人工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了;(4)預計產品x的價格會下降。答:(1)產品x的供給將增加。因為產品x的生產技術的重大革新將提高其勞動生產率,從而在任一價格 水平下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產品x的數量較前有了增加,表現為其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 (2)產品x的供給將減少。因為生產產品x的企業數目的減少將直接減少在任一價格水平下產品x的 供給量,表現為其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3)產品x的供給將減少。因為生產x的人工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提高其生產
8、成本從而減少生產者 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產品x的數量,這表現為其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4)產品x的供給將增加。因為當產品x的價格預計要下降時生產者會趕在價格下降之前盡量多生產 和出售產品x,以免受或少受跌價之損失,其供給曲線便會向右下方移動。三、計算題1、某君對消費品x的需求函數為,分別計算價格P=60和P=40時的價格彈性系數。解: 由,得, 這樣,。 于是, 即,當價格為60和40時的點價格彈性系數分別為和。2、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P=100-5Q,供給函數為P=40+10Q。(1)求該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2)由于消費者收入上升導致對該商品的需求增加15,求新的需求函數;(3)
9、由于技術進步導致對商品的攻擊增加15,求新的供給函數;(4)求供求變化后新的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5)將(4)與(1)比較,并說明結果。解: (1), (2)新的需求函數為:P=100-5(Q-15)=175-5Q (3)新的供給函數為: (4)新的均衡數量與均衡價格分別為:, (5)比較(1)和(4)中的均衡結果可得,均衡價格沒有發生變化,均衡的產量增加。3、某城市的房租控制機構發現,住房的總需求是Qd=100-5P,其中數量Qd以萬間套房為單位,而價格P(平均月租金率)則以美元為單位。該機構還注意到,P較低時,Qd的增加是因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遷入該市,且需要住房。該市房地產經紀人委員會估算
10、住房的供給函數為Qs=50+5P。(1)如果該機構與委員會在需求和供給上的觀點是正確的,那么自由市場的價格是多少?(2)如果該機構設定一個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離開該市,那么城市人口將怎樣變動?(3)假定該機構迎合委員會的愿望,對所有住房都設定900美元的月租金。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長期性增長,其中50%來自新建房,那么需要新建多少住房? 解: (1)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分別是:, (2)在設定最高平均月租金100美元的情況下,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 人口減少了萬人 (3)在設定900美元月租金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供過于求。 , 故新建的住房數量為 萬間4、某商品市場中
11、,有10000個相同的消費者,每個消費者的需求函數均為Qd=12-2P;同時又有1000個相同的生產者,每個生產者的供給函數均為Qs=20P。(1)推導該商品的市場需求函數和市場供給函數;(2)求該商品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3)假設政府對售出的每單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銷售稅,而且對1000名銷售者一視同仁,這個決定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有什么影響?實際上是誰支付了稅款?政府征收的稅額為多少?(4)假設政府對產出的每單位商品給予1美元的補貼,而且對1000名生產者一視同仁,這個決定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又有什么影響?該商品的消費者能從中獲益嗎?解:(1)在所有消費者和生產者同質的情況下,市場需求
12、函數和市場供給函數分別 是單個需求函數與供給函數的加總。 ; (2)由供求均衡解得:, (3)征2美元的銷售稅后,新的供給函數變為 新的均衡價格與數量為:, 實際上,每件商品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各承擔1美元稅收。 政府征收的稅額為美元。 (4)當政府對每單位產品進行1美元的補貼時,新的供給函數變為 , 新的均衡價格與數量為: , 這樣每單位產品中相當于消費者和生產者各獲得了0.5美元的補貼。第三章 消費者決策一、名詞解釋總效用、 邊際效用、 消費者均衡、 無差異曲線、 消費者剩余二、簡答題1、人們從經驗中總結出對消費品需求的“需求定律”,即商品的銷售價格與其銷售量反方向變化。請解釋 問什么客觀世界
13、或人的行為存在這種規律性現象。答、 商品對消費者所產生的邊際效用代表消費者對該商品希望獲得的程度。人們貨幣收入的大小決定 著消費者每單位貨幣對他的效用,并假定它在購買中保持不變。消費者只有在所得商品的邊際效用等 于支付的貨幣的效用,即時,他才愿意購買。這里代表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P代表商品的 價格。購買的商品的數量越多,該商品對購買者的邊際效用越低,他對每單位商品愿意支付的價格就 越低,反之亦然。 因此,價格降低,每個消費者就會多買一些,即價格降低,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作用會使消費 者增加該商品的購買。另外,每一較低的價格又帶來新的購買者,他們的愛好或收入不容許他們在較 高價格下進行購買。 商
14、品價格上升時,一方面消費者試圖用其他物品(替代品)來替代它,減少它的購買;同時,商 品價格上升時,實際收入下降,消費者自然會減少這種商品的消費。也就是說,價格上升,替代效應 和收入效應的作用,使消費者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2、鉆石用處極小而價格昂貴,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卻非常之便宜。請用邊際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釋。答、 鉆石于人的用處確實遠不如水,所以,人們從水的消費中所得的總效用遠遠大于人們從鉆石的使 用中所得的總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價格不是由總效用而是由商品的邊際效用的大小來決定,即有 決定。 雖然人們從水的消費中所得的總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數量很大,因此水的邊際效用很 小,人們只愿意付非
15、常低的價格。相反,鉆石的用途雖遠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鉆石數量很少,因此, 其邊際效用很高,價格非常高昂。3、我國許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來水供應緊張,請根據邊際效用遞減原理,設計一種方案供政府 來緩解或消除這個問題。并請回答這種措施。 (1)對消費者剩余有何影響?(2)對生產資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應? (3)對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響?能否有什么補救的辦法?答、 可用提高自來水的使用價格來緩解或消除這個問題。自來水的價格提高,一方面,用戶會減少 (節約)用水;另一方面,可擴大自來水的生產或供給。這樣,自來水供應緊張的局面也許可以得到 緩解或消除。 (1)采用這一措施,會使得用戶消費
16、者剩余減少。 在下圖中,橫軸代表自來水的數量,縱軸代表自來水的價格。直線d代表自來水的需求曲線。當自來水價格從提高到時,用戶對自來水的需求量從下降到。于是,消費者剩余從減少為。 (2)對生產資源配置的有利效應是節約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們更需要的用途上,從而使水資源得到 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但這樣做,也許會造成其他資源的浪費。比方說,工廠里本來用水來冷 卻物體,現在要改用電來冷卻,增加了對電和有關裝置的需求。如果自來水價格提高過度,必然 會帶來更多其他資源的額消耗。這是不利的一面。 (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變,自來水的價格提高無疑是降低了居民的收入。補救的辦法,也許是給居 民增加貨幣工資或予以
17、價格補貼。4、消費品的邊際替代率(MRS)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它通常是遞減的(其理論基礎是什么)?答、 ,它表示為得到一單位X商品,必須放棄的Y商品量(,它表示為得到一單位Y,必須放棄的X的量)。因為隨著X商品數量的一單位一單位地增加,增加的每一單位X的效用(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假定Y的邊際效用不變,為保持總效用不變,每單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也不斷減少的。而實際上,如果所消費的Y商品量減少,其邊際效用會遞增,這樣,每單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遞減得就更快。可見,是遞減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隨著商品消費量的增加,邊際效用遞減。三、計算題1、若某人的效用函數為.原來他消費9單位X,8單位Y,現在
18、X減少到4單位,問需要消費多少單位Y才能與以前的滿足相同?解; 、 當X=9,Y=8時,當U=20,X=4時,由得,進而可得,Y=12。可見,當X減少到4單位時,需消費12單位Y才能與原來的滿足相同2、假定X和Y兩種商品有線性無差異曲線,其斜率處處是1/2,即.(1)當,且M=1000時,消費者均衡是什么?(2)當,時,消費者均衡是什么?解、(1)由,,所以。消費者最優商品組合為(2)由于,所以,故預算線上各點都是均衡點3、小張每年為購買第一件裝飾品愿付10元,第二件愿支付9元直到第10件付1元,第11件就不愿意付錢。問:(1)假如每件裝飾品需付三元,她將買多少件裝飾品?她的消費者剩余是多少?
19、(2)裝飾品的價格上漲到每件5元,情況又怎樣呢?(3)你能表述出所獲得的消費者剩余和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嗎?解: (1)因為小張對第8件裝飾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說,在她看來,第8件裝飾品的邊際效用等于 3元貨幣的效用之和,所以當每件裝飾品的價格為3元時,她將購買8件裝飾品。這時,她所花 的最后1元所得的邊際效用恰好等于貨幣邊際效用,即 小張購買第1件裝飾品愿支付10元,而實際上只付出3元,剩余7元;同理,第二件剩余6 元第七件剩余1元,第8件沒有剩余。因此, 消費者剩余=7+6+5+4+3+2+1+0=28元。(2)因為小張對第6件裝飾品愿意支付5元,所以當價格上漲到5元時,她將購買6件裝飾品
20、。這 時,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邊際效用恰好等于貨幣的邊際效用,即。(3)由上面消費者剩余的計算可知: 消費者剩余=愿意支付的價格總額-實際支付的價格總額。 消費者剩余+(10-5)+(8-5)+(7-5)+(6-5)+(5-5)=5+4+3+2+1=154、假設某人將全部收入用于購買商品X和Y,且每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另一種商品的消費無關。商品X 的價格為20元,商品Y的價格為30元,收入為210元(見下表)消費品單位數1234567825232016106415045403530252015 試問:(1)每種商品的消費量是多少?(2)最大總效用是多少? 解:當他購買3單位X、5單位Y時,滿足
21、最大。因為,這時 ,而且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一、名詞解釋生產函數、 要素報酬遞減率、 等產量曲線、 邊際技術替代率、 成本函數、 短期成本、平均成本、 平均可變成本、 邊際成本、 長期成本二、簡答題1、下面是一張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短期生產函數的產量表:可變要素數量可變要素的總生產量可變要素的平均產量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122103244125606677080963(1)在表中填空,用()表示;(2)該生產要素是否出現邊際報酬遞減?如果是,是從第幾單位的可變要素投入量開始的?答;、(1)可變要素數量可變要素的總生產量可變要素的平均產量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1(2)2(2)2(12)(6)10324(
22、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75)0963(7)(-7)(2)該要素從第5單位開始出現要素邊際報酬遞減。2、一個廠商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生產汽車。假設平均勞動生產率(總產出除以工人的數量)在最近 幾個月一直增加。這是否意味著工人工作越來越努力了?或者,這是否意味著該廠商變得更加有效率 了?請加以解釋。答:、 這種情況并不意味著工人工作越來越努力了。因為當工人顯得過少,資本顯得過多,勞動使用量增加時,勞動的平均產量會增加,但這不一定是工人工作更加努力的結果,而是勞動的邊際產量超 過平均產量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23、在上圖中,當超過時,是上升的。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撇開其他情況,例如 撇開勞動和資本的使用價格及其變動,那么勞動平均產量上升,會使勞動的平均成本(即單位產品中 的勞動成本或者說)下降,并進而使產品平均成本()下降。這顯然意味著該廠商變得更加有 效率了。3、假定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有四種方法(見下表)能生產出100單位的產品: 試問:(a)哪種生產方法在技術上是無效率的?(b)“方法D在技術上是最有效率的,因為它一共只耗用了90單位的資源。”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c)如何判斷哪種生產方法經濟上是否有效?資本(單位)勞動(單位數)方法A6200方法B10250方法C10100方法D4050
24、答:(a)方法B在技術上是無效率的,與方法A相比,它使用的資本和勞動的數量都要較方法A多,而產 量相同;同樣,與方法C相比,它使用勞動較多且產量相同,所以廠商不會選擇這種生產方法。(b)這種說法不對,與方法A和方法C相比,方法D耗用的資本數較高,而勞動數較少。判斷技術 上的效率不能以耗用資源的總數為尺度。 (C)要判斷哪種生產方法在經濟上時有效的,必須知道勞動及資本的價格,依據TC=LPL+KPK分別 計算其耗用總成本,總成本最低者就是在經濟上有效率的生產方法。4、要素報酬遞減規律與邊際成本曲線的形狀有什么樣的聯系?如果投入的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開始時上升,然后下降,那么短期邊際成本曲線和短期平
25、均成本曲線是怎樣的?如果邊際產量一開始就下降,那么成本曲線又是怎樣的? 答: 在短期,固定要素(如資本設備)一定的情況下,可變要素投入量逐漸增加,到一定階段,該要 素(如勞動)的邊際產量會出現遞減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要素報酬遞減規律。當要素報酬遞減時,由 該要素生產的產品的邊際成本就會上升,短期邊際成本曲線之所以會先出現下降再上升的U型,就是 生產要素報酬(邊際產量)先遞增再遞減的結果。 如果投入的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開始時上升,然后下降,則短期邊際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會先降后升;如果邊際產量一開始時就下降,那么短期邊際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線一開始就向右上傾斜 (即上升)。5、某河附件有兩座工廠,
26、每天分別向何種排放300及250單位的污水。為了保護環境,政府采取措施將污水排放總量限制在200單位。如果每個工廠允許排放100單位污水,A、B工廠的邊際成本分別為40美元和20美元,試問這是不是將污水排放量限制在200單位并使所費成本最小的方法? 答: 為了考察這是不是使所費成本最小的方法,我們必須考察廠商的邊際成本。在分別排放100單位后,A工廠減少污水排放量的MC=40美元,而B工廠的MC=20美元,這就是說,以已經排放100單位為基點,B工廠再增加排放1單位污水會增加成本20美元,而A工廠減少排放1單位污水會減少成本40美元,這樣總成本將節省20美元,以此類推,只要A工廠減少污水排放量
27、的MC還大于B工廠的MC,那么增加B工廠的污水排放量而減少A工廠的排放量都會使總成本減少,直至A工廠和B工廠污水排放的MC相等為止。三、計算題1、已知生產函數為,Q表示產量,K表示資本,L表示勞動。令上式的K=10。(1)寫出勞動的平均產量()函數和邊際產量()函數(2)分別計算當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值時廠商雇傭的勞動(3)證明當達到極大時.解: 1、 對于生產函數 令K=10,則 (a)勞動的平均生產函數 勞動的邊際產量函數 (b)對于總產量函數 欲求總產量極大值,只要令其邊際產量為零,即10-L=0 求得L=10, 又 即當總產量達到極大值時廠商雇傭的勞動為10。 同樣,對于
28、平均產量函數 令 即得 又 故L=8為極大值點 即當平均產值達到極大值時廠商雇傭的勞動為8。 對于勞動的邊際產量 由于為負向傾斜的直線,而且勞動L不可能小于零, 故當L=0時,有極大值10。 亦即當邊際產量達到極大值時廠商雇傭的勞動為0。 (c)證明:由(b)可知: 當L=8時勞動的平均產量達到極大值則 而當L=8時, 故當達到極大值時2、設廠商產出一定量某種產品需要的勞動(L)和資本(K)的數量可以采用下述A、B、C、D四種組合中(見下表)的任何一種。L(單位)K(單位數)A182B133C114D86(1)若每單位勞動價格為6美元,但單位資本價格為12美元,則該廠商為使成本最低宜采用哪種生
29、產方法?(2)若資本價格不變,上升到8美元,該廠商采用哪種方法生產? 解:、 (a)對于方法A 對于方法B 對于方法C 對于方法D 為使得成本最低該廠商將采用方法B或者方法C。 (b)對于方法A 對于方法B 對于方法C 對于方法D 當上升到8美元時,該廠商將采用方法C或者方法D。3、假定某廠商只有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勞動L,產出一種產品Q,固定成本為既定,短期生產函數,求解(1)勞動的平均產量為極大時雇傭的勞動人數;(2)勞動的邊際產量為極大時雇傭的勞動人數;(3)平均可變成本極小(極大)時的產量;(4)假定沒人工資W=360元,產品價格P=30元,求利潤極大時雇傭的勞動人數。解; (a)對生產函
30、數 勞動的平均產量函數 令 求得L=30 即勞動的平均產量為極大時雇傭的勞動人數為30。 (b)對于生產函數 勞動的邊際產量函數為 令 求得L=20 即勞動的邊際產量為極大時雇傭的勞動人數為20。 (c)由(a)題結論 當平均可變成本極小(極大)時,L=30 代入生產函數中, 即平均可變成本最小(極大)時的產量為3060。 (d)利潤 令,即 即當W=360,P=30時,利潤極大化時雇傭的勞動人數為40人。4、填制下表:產量QTFCTVCTCMCAFCAVCATC1100502303404270570說明:解:產量QTFCTVCTCMCAFCAVCATC110050150-1005015021
31、008018030504090310012022040404100170270502542.567.55100250350802050705、 假設某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函數是,若生產5單位產品時總成本是595,求總成本函數、平均成本函數、可變成本函數及平均可變成本函數。解; 由邊際成本函數積分得:成本函數又因為生產5單位產品時總成本為595即所求總成本函數平均成本函數可變成本函數為可變成本函數為6、已知某廠商總成本函數為TC=0.2Q2 - 12Q +200,總收益函數為TR=20Q,試問生產多少件時利潤最大?其利潤為多大?解: MR=MC, 200.4Q-12, Q80 TR=2080160
32、0 TC=0.2802 -1280200520 TR-TC1600-5201080答:生產80件時利潤最大,其利潤為1080。第五章 完全競爭與壟斷市場一、名詞解釋完全競爭、 生產者剩余、 壟斷、 一級差別價格、 二級價格差別、 三級價格差別二、簡答題1、為什么完全競爭中的廠商不愿意為產品做廣告而花費任何金錢?答: 因為理論上完全競爭本身假定生產者和消費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識,無需做廣告。廠商做廣告只 會增大產品的成本,使所獲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完全競爭廠商僅是價格的接受者,他能按市場決定的價 格賣出他愿意出賣的任何數量的產品,故廠商不愿做廣告2、為什么利潤極大化原則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可表達為?答
33、: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每個廠商按照市場決定的價格能賣出愿意出賣的任何數量的產品,故單個廠 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即不管產銷量如何變動,單位產品的價格始終不變,因此MR(每增加一單 位商品的銷售量所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變的出售價格(P),由于利潤極大化原則是 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潤極大化原則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可表達為MC=P。3、“雖然很高的固定成本會是廠商虧損的原因,但永遠不會是廠商關門的原因。”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答: 同意。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銷售收益能補償可變成本,廠商總可以營業。在長期, 一切成本都是可變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問題了。因此
34、,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高固定成本 不是廠商關門的原因。4、為什么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和橫軸平行的線,而行業需求曲線是一條自左向右下傾斜的曲線?為什么廠商和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都會是一條向右上傾斜的曲線?行業長期供給曲線是否也一定是向右上傾斜的?答: 由于完全競爭條件下,每個廠商可以按照市場決定的價格銷售任何數量的商品,因此廠商的 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它和橫軸之間的距離等于商品的售價。而行業需求曲線是由所有消費該商品 的個人需求曲線加總而成,當商品的價格上升時,需求量會減少;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會增加, 故行業需求曲線是一條自左向右下傾斜的曲線。 廠商短期供給曲線是由MC
35、曲線位于AVC曲線以上的部分MC曲線表示的。廠商供給曲線表達的是, 在不同的銷售價格水平上廠商愿意生產和銷售的產量。根據P=MC的原則,供給曲線在此表達的啟示也 就是在不同的邊際成本水平上廠商愿意生產并出售的商品量。如上所述,由于AVC曲線以上的那段MC 曲線是向右上傾斜的,因此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傾斜的曲線。行業供給曲線是由行業內各 個廠商的供給曲線水平加總而成,故也是一條向右上傾斜的曲線。 行業長期供給曲線不一定是向右上傾斜的曲線,根據成本不變、遞增、遞減不同、長期供給曲線 可以為水平、向右上傾斜和向下傾斜的三種不同的形狀5、什么叫完全壟斷?產生壟斷的原因有哪些?答: 完全壟斷也
36、可稱純粹壟斷,指一個企業對市場提供所有產品,因而對市場有完全影響的市場結 構。在這樣的市場結構中,競爭關系完全不存在,壟斷企業對產品價格有完全控制權。事實上,這種 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多見。 壟斷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類:政府造成。這類壟斷也稱法定壟斷,即法律壟斷地位,如專利權, 煙草買賣等。資源控制,即由于對全部或大部分某資源的所有權控制而形成的對產品經營的壟斷。 自然壟斷,指由于規模經濟需要而形成的壟斷,如一些行業(如自來水、煤氣的供應)的特點決定 由一家企業經營可達到規模經濟,即以最低長期平均成本進行生產。6、 成為壟斷者的廠商可以任意定價,這種說法對嗎?答: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從理論上講
37、,壟斷者是價格的制定者,其產品沒有替代品,其他廠商無法 進入壟斷行業,廠商是產品的唯一賣者。然而在實際上,如果壟斷廠商定價過高,購買量就會下降; 其他廠商如看到有豐厚的利潤會眼紅,盡管沒有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總是會生產的,因而壟斷廠 商如果定價過高,會使自己的產品失去銷路,市場被相似替代品奪走;國家也會對壟斷廠商的定價加 以控制,有些國家通過制定反壟斷法。規定最高限價,還可以征稅等辦法加以控制。三、計算題1、假設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函數和供給函數分別是和.求(1)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2)廠商的需求函數是怎樣的?解:(1)市場均衡時,。均衡價格P=2,市場的均 衡產量 (2)在完全競爭市場
38、中,廠商的需求曲線是由市場的均衡價格決定,故廠商的需求函數是P=2。2、完全競爭行業中某廠商的成本函數為美元計算,假設產品價格為66美元。(1)求利潤極大時的產量和利潤總額;(2)由于競爭市場供求發生變化,由此決定的新的價格為30美元,在新的價格下,廠商是否會發生虧損?如果會,最小的虧損額為多少?(3)該廠商在什么情況下才會退出該行業(停止生產)?解: (1)已知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為,則,即.又知P=66美元,利潤極大化的條件為P=SMC,即,解方程得:Q=6,Q=-2(舍去)。顯然,產量不應是負值,故知Q=6。另外,假定結果出現兩個產量為正值時,可以根據利潤極大化的充分條件來判斷,即根據來判
39、斷哪個產量水平使利潤極大,在本題中,,當Q=6時,;當Q=-2時,而.顯然,只有當Q=6時,因此利潤極大值為:,即利潤極大值為176美元。 (2)由于市場供求發生變化,新的價格為P=30美元,廠商是否會發生虧損?仍要根據P=MC所決定的均衡產量計算利潤為正還是為負。不論利潤極大還是虧損最小,均衡條件都為P=MC,即,所以Q=4,Q=0(沒有經濟意義,舍去)。一般來說,方程只有一個有經濟意義的解時可以不考慮充分條件。需要驗證是否滿足充分條件也是可以的。當Q=4時,即,故Q=4是利潤極大或虧損最小的產量。利潤:,可見當價格為30美元時,廠商會發生虧損,最小虧損額為8美元。 (3)廠商退出行業的條件
40、是的最小值。因為, ,所以要求AVC最低點的值,只要令,即,Q=3,所以Q=3時,可見,只要價格,廠商就會停止生產。3、已知某壟斷者的成本函數為,產品的需求函數為,(1)計算利潤極大時的產量、價格和利潤;(2)假設國內市場的售價超過P=55時,國外同質的產品即將輸入本國,計算售價P=55時壟斷者提供的產量和賺的的利潤。(3)假設政府限定國內最高售價P=50,壟斷者會提供的產量和利潤是多少?國內市場是否會出現超額需求引起的短缺?解:(1)壟斷者利潤極大化的條件是MR=MC,已知,則MC=Q+10,又知,所以MR=90-Q,MR=MC,即90-Q=Q+10,所以Q=40。把Q=40代入 ,得 利潤
41、,把Q=40代入上式中得 (2)當P=55時,根據MC=P,即Q+10=55,得Q=45。當Q=45時,,利潤 (3)假設政府限定國內最高售價P=50,這實際上就是對壟斷廠商采取邊際成本定價原則,即P=MC。在這里就是50=Q+10,因此,廠商會提供的產量Q=50-10=40。廠商利潤。然而,當價格P=50時,市場需求量Q=80。這是因為市場需求函數為,將P=50代入函數,得Q=80。可見,市場需求量大于廠商按邊際成本定價提供的產量,故這時國內市場會出現短缺。4、設壟斷者的產品的需求曲線為P=16-Q,P以美元計,壟斷者出售8單位產品,求(1)壟斷者出售8單位產品的總收益是多少?(2)如果壟斷
42、者實行一級價格歧視,壟斷者的收益為多少?他掠奪的消費者剩余為多少?(3)如果壟斷者實行二級價格歧視,對前4個單位的商品定價為12美元,對后4個單位的商品定價為8美元。壟斷者掠奪的消費者剩余是多少?解: (1)壟斷者出售8單位產品的總收益,已知Q=8,所以(美元) (2)如果壟斷者實行一級價格歧視,即對每單位索取不同的價格,則從第1單位到第8單位的產品價格(均根據P=16-Q計算)分別為15,14,13,12,11,10,9,8美元,于是壟斷者的收益=15+14+13+12+11+10+9+8=92(美元)。那么,消費者剩余又為多少呢?所謂消費者剩余(假定用CS表示)是指消費者愿意支付的錢(在此
43、是92美元)與消費者在沒有價格歧視情況下所實際支付的錢(在此是64美元)之間的差額。從定義中我們知道,壟斷者掠奪的消費者剩余CS=92-64=28(美元) (3)壟斷者實行二級價格歧視的總收益為:美元)。壟斷者實行二級價格歧視時所掠奪的消費者剩余為5、某壟斷者的一個工廠所生產的產品在兩個分割的市場出售,產品的成本函數和兩個市場的需求函數分別為 ;(1)假定兩個市場能夠實行差別價格,求解利潤極大時兩個市場的售價和銷售量分別是。利潤為875(提示:找出兩個市場的MR相同時的)(2)假如兩個市場只能索取相同的價格,求解利潤極大時的售價、銷售量和利潤(提示:找出當兩個市場的價格相同時總銷售量之需求函數
44、)解:(1)在兩個市場上實行差別價格的廠商實現利潤極大化的原則是.已知,即,則,又知,即,還知成本函數.所以MC=2Q+10,從得,所以。從得,所以,因為,即,所以Q=15.把Q=15代入,得所以,把中,得把代入中,得利潤 (2)若兩個市場價格相同,即,已知,所以即也即又從中得利潤極大化的條件是,即,得把代入中,得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一、名詞解釋國內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凈值、 國民收入、 個人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二、簡答題1、簡述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答: 1、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1) 研究的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研究組成整體經濟的單個經濟主體的最優化行為,而宏觀
45、經濟學研 究的是一國整體經濟的運行規律和宏觀經濟政策。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資源配置問題,而宏觀經濟學要解決資源利用問題。 (3)中心理論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所有的分析都是圍繞價格機制的運行展開的。 而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產出)理論,所有的分析都是圍繞國民收入(產出)的決定 展開的。 (4)研究的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采用的是個量分析方法,而宏觀經濟學采用的是總量分析方法。 兩者之間的聯系主要表現在:(1) 相互補充。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在實現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為此既要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又要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微觀經濟學是假設資源充分利用的前提
46、下如何實現最優配置的問題,而宏觀經濟學是假設資源已經實現最優配置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它們共同構成經濟學的基本框架。 (2)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以實證分析作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當代宏觀經濟學越來越重視微觀基礎,即將宏觀經濟分析建立 在微觀經濟主體行為分析的基礎上2、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能否根據產品的物質屬性加以區別?答: 不能。在國民收入核算中,一件產品究竟是中間產品還是最終產品,不能根據產品的物質屬性來 加以區別,而只能根據產品是否進入最終使用者手中這一點加以區別。例如,我們不能根據產品物質 屬性來判斷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終產品還是中間產品。看起來,面
47、粉一定是中間產品,面包一定是最 終產品。其實不然。如果面粉為面包廠所購買,這包面粉是中間產品,如果這包面粉為家庭主婦購買, 則是最終產品。同樣,如果面包是面包店賣給消費者,此面包是最終產品,但面包在生產廠出售給面 包商店時,它還屬于中間產品。3.、能否說某公司生產的汽車多賣掉一些時比少賣掉一些時GDP增加要多些?答: 不能。該公司對GDP創造的作用表現是看它在某年生產了多少汽車,而不是賣掉了多少汽車。多 賣掉一些汽車還是小賣掉一些汽車,只會使村后投資多一些還是少一些,而不會使得GDP發生變化。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答: 算。因為這里雖沒有發生市場交換活
48、動,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時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做 提供了生產性服務,創造了價值。他的房子如果不自己住而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這部分房租也 應計入GDP。總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還是出租,這部分房租都應計入國民生產總值。由于房子主人確 實沒有自己給自己支付房租,因此政府應通過估算該住房可得租金(如果在市場上出租)而把這種自 由住房租金包括在GDP中。5、在下列兩項中每一項所發生的情況在國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區別(a)一個企業為經理買一輛小汽車以及這個企業給這位經理發一筆額外報酬讓他自己買一輛小汽車。(b)你決定買本國產品消費而不是買進口貨消費。答:(a)這個企業為經理買這輛小汽車要作為投資計入
49、GDP,而這個企業給這位經理發一筆額外報酬讓 他自己買這輛小汽車在國民收入核算中要作為消費計入GDP。(2) 假若一個消費者買本國生產的轎車消費,則該購買支出要計入GDP,若購買進口轎車消費,則該消費支出要作為進口從GDP中扣除。6、為什么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從個人來說可算是投資,但在經濟上不能稱之為投資?答 經濟學上所講的投資是增加或替換資本資產的支出,即購買新廠房、設備和存貨的行為,而人們 購買債券和股票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并不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人們買了債券或股票,是一種 產權轉換活動,因而不屬于經濟意義上的投資活動,也不能計入GDP。當公司從人們手中取得了出售債 券或股票的貨幣資金再
50、去購買廠房或機器設備時,才是投資活動。7、 為什么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答: 因為政府轉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包括社會保險稅)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轉移到另一個人或另一個 手中,并沒有相應的貨物或勞務的交換發生。例如,政府給殘疾人發放救濟金,并不是因為殘疾人創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為他喪失了創造收入的能力從而失去生活來源才給予救濟。失業救濟金發放則是因為人們失去了工作從而喪失了取得收入的機會才給予救濟。政府轉移支出和政府購買雖都屬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計入GDP而后者計入GDP,因為后者發生了實在的交換活動。比方說,政府給公立學校教師發薪水是因為教師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務。三、計算題1、某經濟社會在某時期發生了一下活動:(1)一銀礦公司支付7.5萬美元工資給礦工開采了50萬磅銀賣給一銀器制造商,售價10萬美元。(2)銀器制造商支付5萬美元工資給工人造一批項鏈賣給消費者,售價40萬美元。 a.用最終產品生產法計算GDP。b.每個生產階段生產了多少價值?用增值法計算GDP。 c.在生產活動中賺的的工資、利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代銷的合同
- 安裝合同與買賣合同
- 國產醫療器械委托申報合同書
- 專業演出活動策劃及執行合同書
- 房屋建筑施工合同書
- 材料合同價格補充協議
- 物流長途運輸司機勞動合同書
- 產品銷售合同協議書
- 企業文化建設與價值觀塑造方案
- 店鋪承包轉讓合同
- 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吊裝施工技術講解
- 2024年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杉篙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 家庭農場經營與管理-家庭農場生產管理
- 四年級下冊數學-口算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1000題
- 《電化學儲能電站監控系統技術規范》
- 新型電力系統簡介
- 一、中國經典話劇藝術賞析(引言)
-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解決的協調溝通技巧與有效方案研究
- 四年級英語 Lesson 14 Are You Short or Tall 全省一等獎
- 粉塵涉爆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技術指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