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粒子散射實驗報告含思考題_第1頁
α粒子散射實驗報告含思考題_第2頁
α粒子散射實驗報告含思考題_第3頁
α粒子散射實驗報告含思考題_第4頁
α粒子散射實驗報告含思考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報告成績第1頁(共7頁)年 月日年 月日(訂正、重做)課程:興代物理實驗實驗日期:專業班號組別交報告日期:姓名_Bigger_學號_報告退發同組者教師審批簽字:實驗名稱:a粒子散射一、實驗目的1)初步了解近代物理中有關粒子探測技術和相關電子學系統的結構,熟悉半導體探測器的使用方法。2)實驗驗證瑟福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公式。3)測量a粒子在空氣中的射程。二、實驗儀器粒子源,真空室,探測器與計數系統,真空泵三、實驗原理1.a粒子散射理論(1)庫侖散射偏轉角公式可以證明a粒子的路線是雙曲線,偏轉角8與瞄準距離b有如下關系:2設a上Z8,則ctg-2b,這就是庫侖散射偏轉角公式。4oE2

2、a(2)盧瑟福散射公式在上述庫侖散射偏轉公式中有一個實驗中無法測量的參數b,因此必須設法尋找一個可測量的量代替參數b的測量。經常使用的是微分散射截面公式,微分散射截面公式d()dn1dnN0td其物理意義為,單位面積內垂直入射一個粒子(n=1)時,被這個面積內一個靶原子(N0t1)散射到角附近單位立體角內的概率。最終得到d ( ) dndnN0td122Ze221二=K2這就是著名的盧瑟福散射公式o代入各常數值,以E代表入射粒子的能量,得到公式:22Z1.296.4sin 一2E其中,d/d的單位為mb/sr,E的單位為MeV2 .盧瑟福理論的實驗驗證方法對盧瑟福散射公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

3、以驗證。(1)固定散射角,改變金靶的厚度,驗證散射計數率與靶厚度的線性關系Nt。(2)更換a粒子源以改變a粒子能量,驗證散射計數率與a粒子能量的平方反比關系N%2。1(3)改變散射角,驗證N-0這是盧瑟福散射擊中最突出和最重要_4sin一2的特征。(4)固定散射角,使用厚度相等而材料不同的散射靶,驗證散射計數率與靶材料核電荷數的平方關系NZ2。由于很難找到厚度相同的散射靶,而且需要又t原子數密度n進行修正,這一實驗內容的難度較大。本實驗中,只涉及到第(3)方面的實驗內容,這是對盧瑟福散射理論最有力的驗證。3 .盧瑟福散射實驗裝置(1)散射真空室(2)電子學系統(3)步進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在實驗過

4、程中,需在真空條件下測量不同散射角的出射粒子計數率,這樣就需要經常地變換散射角度。在本實驗裝置中利用步進電機來控制散射角,可使實驗過程變得極為方便。不用每測量一個角度的數據便打開真空室轉換角度,只需在真空室外控制步進電機轉動相應的角度即可;止匕外,由于步進電機具有定位準確的特性,簡單的開環控制即可達到所需精確的控制。四、實驗步驟1)若打開真空室上蓋,可以直接觀察并調節散射源準直孔大致與探測器準直孔,蓋緊真空室蓋子。2)打開機械泵,對真空室進行抽真空,以減少空氣對粒子的阻礙作用。3)通過步進電機細調散射源準直孔與探測器準直孔的相對位置,同時觀察計數器窗口顯示所接受到的最多粒子數時,兩準直孔處于對

5、正狀態,稱為物理零點。4)若不打開真空室上蓋,可直接利用步驟3來尋找物理零點。5)數據測量時,先倒轉10°為350。,)并開始測量范圍從350。經至50。共轉過60°區間,其中在=350°20澗,每轉10記錄5組數據,在=20°50°每轉過50記錄5組數據6)測量值按同一測量時間歸一。以為縱坐標作圖。以函數形式sin(-)進行曲線擬合,并在同一坐標上畫出擬合曲線。其中,N為散射計數,P1為擬合參數。7)結論。五、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散射角9/散射計數N平均值-10910923896870879895.61-91122107410521116108

6、31089.4-8118911531230111511271162.8-71297128013641337:12681309.21-614101472143211341138411407.81-5156715631509153214881531.8-41625161715671623115761601.61-3169616871699n17081170711699.41-2174716981742184617171750-1178917431772181617331770.60180718511758116751184011786.211175217561818180418261791.221

7、71118071711171817351736.43154815251656116341154011580.614144314931506154015361503.65121711511210119611841191.6610991142115111122110511111317902924931901889909.488048658287607337989571612600158515691587.4110520548487534514520.61131335643334334535812273275278128012471270.61132782982772752781281.214200

8、172210208239205.8152212102101209;2061211.211618618818819319519017177193156161137164.818148197141172134158.419150156136116711341148.6;20133137115134148133.42512210011011613711730143110105115138122.2351041288511897106.440105107891088598.8451191099197106104.45010210211212497107.4公式只有在大角度時擬合良好,故采取sin4(二

9、)sin4(-)B為修正公式進行擬合,其中A,B為常數,進行擬合后如下圖所示:20M.0曲時il部曲叮航軾單防美系性18CO.O1600.012000100C0aw.o6CO.O4DC,02 DO. 口-1013Z30 %防怛用st楣我露示排日廣N* L_.bE/擬合參數P1 = 0.018,再用N一sin4gA = 110, B = 0.0000109。直接進行分段數據擬合,取10。14。的散射角得mni數與微射曲力用擬力圖1011設翡泳a廣J3擬合參數P1=0.035。由上述分析可知,散射計數N隨著散射角他曾加而減小,大概類似于指數衰減曲線。在大角度時,基本符合盧瑟福散射公式中的計數與散射

10、角之間的關系N。.4sin-2六、原理探究在二十世紀初,湯姆孫提出了一個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結構模型。但盧瑟福在做a粒子散射實驗發現,大多數a粒子沒有受任何影響直接通過金箔,有1/8000的粒子偏轉大于90°,其中有大于180°的。所以猜測原子核之間肯定有很大的空問。因為有一部分帶正電的a粒子被完全反射回來,所以原子核同樣帶正電。并且由動量守恒可知,要使a粒子被完全反射回來,原子核的質量必須足夠大。盧瑟福在1911年提出另一個模型,他設想原子中帶正電部分很小,電子在帶正電部分的外邊,這樣,a粒子在接近原子時,它受電子的作用引起的運動的改變如上文所說還是不大,受正電體的作用就不同

11、了,此時正電體很小,a進入原子區域,但還在正電體之外,整個正電體對它的作用,因此受正電體的力是2Ze2/(4e°r2)。而且正電體很小,所以r可以很小,所受的力可以很大,因此就能產生大角散射。如果盧瑟福猜想是正確的,實驗結果應該與理論公式符合,從而得到下列四種關系:在同一a粒子源和同一散射物的情況下,<Usin4常數用同一a'2粒子源和同一種材料的散射物,在同一散射角,W與散射物厚度t成正比用同一散射物在同一散射角,空v4常數用同一a粒子源,在同一散射角,對同一'Nt值,嗎與Z2成正比。本實驗只對關系進行了探究,并其假設只對散射角較大時成立。由于金屬箔具有厚度,

12、a粒子穿過會遭遇多個原子核,較小的8角是多次小角散射合成的,故而在45°以下的散射與理論不符。而大散射角可以認為是一次大角散射和多次小角散射合成,比起大角散射,小角散射造成的影響可以忽略。而我們此次實驗僅記錄了-10°50°的小角散射情況,是無法驗證盧瑟福核式原子模型的理論的。七、思考題1241Am或238Pu放射源發出的a粒子在空氣中的射程是多少?答:241Am射程為41mm,238Pu未能查得,但也在幾厘米以內。2 .盧瑟福散射實驗中的實驗數據誤差應如何計算?答: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些:1)在小角度條件下,由于有多層散射物,造成粒子的二次甚至多次散射;2)|9=0的確定有比較主觀隨意,只是近似的而不可能絕對的準確;3)實驗中選取在不同角度下接受粒子的時間尺度隨偏離角度增大而增大,目的是為了減小誤差,但時間又不可能趨于無窮大,故總共接受的粒子數會有一定的偏差;4)閾值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5)粒子向各方向出射數目和概率不一定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