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1頁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2頁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3頁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4頁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下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其中正確的是()(人教版)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測試題(一)2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Ca 40第I卷(選擇題 4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1古代一些書法家、畫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這是因為()A.紙的質量好B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比較穩定C.保存方法得當D.碳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與其他物質反應2沖國科學技術大學錢逸泰教授等以CCI4等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 C時是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發表在世界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立即被科學家高度評價為“稻

2、草變黃金”。同學們對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B.制造過程中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C.CC14是一種化合物D.這個反應是置換反應3 .最近科學家確認,存在著一種具有空心,且類似足球結構的分子N60。這一發現將開辟世界能源的新領域,它可能成為一種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關于N60的說法正確的是()A.N 60是一種化合物B.N 60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40C.N60屬于單質D.N 60這種物質是由氮原子構成的4.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 CO使人中毒BC.干冰變為二氧化碳氣體D.澄清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11.下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其中

3、正確的是()#11.下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其中正確的是()5 .為了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充滿集氣瓶,正確的方法是()A.加入澄清石灰水B.滴入紫色石蕊試液C.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D.用燃著的木條迅速伸入瓶底6 .不能用來鑒別 CO和 CO兩種氣體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顏色C.通入紫色石蕊試液D .點燃7. 常溫下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合反應的物質是(A.水B.澄清石灰水C8. 下列氣體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是(A.氧氣B.一氧化碳C).氧氣 D .木炭).二氧化碳D .氮氣9.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氣體通過()A.水 B.熾熱的炭層C .澄清石灰水D .灼熱

4、的氧化銅#11.下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其中正確的是()#11.下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其中正確的是()A.長頸漏斗、集氣瓶、酒精燈C.長頸漏斗、錐形瓶、集氣瓶10. 下列各組儀器中,不能用來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裝置的是()B .長頸漏斗、集氣瓶、試管D .平底燒瓶、長頸漏斗、集氣瓶12 煙草吞噬生命”。煙草燃燒能產生一種能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該氣體是()A.N2 B.02 C.C02 D.CO13 將干冰放在空氣中,其周圍就會產生大量的白霧,因而舞臺上常用其制造云霧繚繞的環境。干冰能產生白霧的原因是()A.干冰蒸發出大量的水蒸氣B.干冰蒸發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氣體C.

5、干冰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產生了大量的白色氣體D. 干冰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氣凝結成了小液滴14 .將Nb、COCO的混合氣體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熱CuO后,冷卻至室溫,剩余氣體是()A. N2、CO B . N2C . CO D . 2、CO、H2015 下列關于碳單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C.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是不活潑的D 單質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16. 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有一層白膜,除去這白膜使試劑瓶變得明凈的最好方法是()A用蒸餾水沖洗 B 用鋼絲刷刷洗 C 用

6、稀鹽酸洗滌D用熱水沖洗17.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應該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氣體點燃B.把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D 把混合氣體由一個容器傾倒到另一個容器里18 .用一氧化碳在加熱的條件下還原氧化銅,發現已制得的銅又很快變黑了,你推測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溫度太低B試管口傾斜了C. 反應開始時,沒有把試管內的空氣排干凈D. 銅沒有在一氧化碳氣流中冷卻而又被空氣中氧氣所氧化19 . 一種無色氣體 X與熾熱的木炭反應,得到另一種無色氣體Y, Y在加熱條件下與一種黑色固體反應又得到X和一種亮紅色固體,則氣體 X和Y是()A. X是 CO

7、Y是 CO B . X是 CO, Y是 CO C. X是 Q, Y是 CQ D . X是 Q, Y是 CO20. “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碳減排”等日常出現在電視新聞或報紙上,其中關于“低碳生活”中 的“低碳”是指()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質B.盡量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和浪費B.停止含碳礦物的開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34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6分21. (1)家庭小實驗:將洗凈的碎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觀察到雞蛋殼表面,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一會兒,便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向盛有紫

8、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通入適量的 CO,紫色石蕊試液的試液變為 _ 色,其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 。將反應后的溶液加熱,則溶液變為 _ 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2(1)已知:七屮二二n如果丙在常溫下是無色氣體,丁是紅色固體,請寫出符合條件的化學方程式:如果丙在常溫下是無色液體,丁是紅色固體,請寫出符合條件的化學方程式:23. ( 1 )取一個吹足氣的小氣球,放在燒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夠濃度的二氧化碳。一會兒,小氣球就乖乖上浮,懸在燒杯中央(如圖)。這是為什么?(2)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質。O碳原子的結構示意為4,碳原子的核電荷數為上海世博會體現的“低碳”亮點主要是24、物質的某些

9、性質可能有利于人類,也可能不利于人類。請仿照事例填寫下表。物質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危害)氧氣供給呼吸,支持燃燒使金屬氧化銹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4分24. (1)某校化學課外小組的同學,利用塑料瓶(質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生活經驗 及所學的知識,結合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請你分析并推測振蕩后塑料瓶將發生什么變化? 發生該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實驗你可得出什么結論?(2)如左圖,水槽內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點燃蠟燭,用玻璃鐘罩將其扣在水槽內,觀察到蠟燭,原因是 。在這個實驗中還觀察到,原因是25. 2009年11月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大會暨技術博覽

10、會”在中國舉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請問:(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填序號);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大力發展火力發電;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你對這種祭奠方式的看法是(3) 近幾年清明節興起了網上祭奠和鮮花祭奠等“無紙化祭奠”(4) 請你另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節能減排”的做法29、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組實驗。取四朵用石蕊試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紙花,

11、分別按下圖進行實驗。回 答下列問題:出化碳I(1) 觀察到紙花的顏色變化是:I、紙花變成紅;n、;川、紙花不變色w、(2) 該同學進行的i、n兩項實驗,說明什么?(3)該同學進行四組對比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四、本題包括1小題(10分)26. 某化學研究小組對當地的石灰石樣品進行了研究。稱取石灰石樣品8g,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樣品中,測得實驗數據見下表 (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二氧化碳不溶解)。實驗序號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剩余物質的質量/g第1次105.5第2次103第3次101.6第4次10m(1)第4次剩余物質的質量 m=g(2)石灰石樣品中CaCO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12、第六單元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20個小題,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到下表中。)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CCBABDABCDAACBDBB、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6分21. (1)觀察到雞蛋殼表面有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 + 2HCI = CaCI? + CO? f + H。,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 2 + CO2 = CaCO3 J + HO 。(2)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 色,化學方程式為:COg + H2O = H2CO3。將反應后的溶液加熱,變為紫

13、 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丄:-2CuO + CC0i t +2Cu丄丄422 .; H2 + CuO加熱 H2O + Cu23 . (1) 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使小氣球受到的浮力增大,且氣球內空氣的重量和氣球的重量,等于氣球在二氧化碳氣體中所受的浮力,所以氣球能上浮且懸在燒杯中央。(2)6C降低了 CO (或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三、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4分24. (1) 塑料瓶變癟。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觀察到蠟燭逐漸熄滅,原因是蠟燭燃燒,消耗鐘罩內的氧氣,蠟燭因缺氧而熄滅。在這個實驗中還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鐘罩內液面升高,原因是 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并使鐘罩內氣體壓強減少,外界大氣壓把液體壓入玻璃鐘罩內。2 5. (1)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業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答一條即可);光合作用(2)(3)步行或騎自行車上學、隨手關燈等四、本題包括1小題(10分)2 6 .解:(1 )前三次加入鹽酸,樣品消耗的質量分別為2.5、 2.5、 1.4,而每次加的鹽酸的量相同,由此可見第三次加入鹽酸后,樣品中碳酸鈣已完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