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三節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_第1頁
九年級物理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三節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_第2頁
九年級物理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三節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_第3頁
九年級物理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三節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時間和長度的測量素質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2、過程與方法(1)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2) 體驗探究長度間接測量的探究過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教學重點1、認識常用的計時工具和長度測量工具。2、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教學難點1、長度的間接測量方法。2、誤差和錯誤的區別教學過程 我們常常需要通過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所用時間來測量速度,這就涉及時間和長度這兩個基本物理量的測量。這節課我們在小學和日常生活中

2、對時鐘、表、刻度尺使用和對一些時間、長度單位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一、時間的測量1、 計時工具(1) 教師概括介紹計時工具的發展變化過程。在古代,人們用日晷、沙漏等器具來計時。16世紀后,歐洲出現了有重錘的擺鐘,近代機械式鐘表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利用石英晶體制成了穩定、輕巧、方便的電子鐘表,它們一天的偏差不超過0.5秒。目前最準確的計時裝置是天文臺使用的原子鐘,30萬年的偏差只有1秒。讓學生看課文圖11.3-1了解古代和現代的幾種計時工具。(2) 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古代人和現代人測量時間的工具、測量方法?簡要介紹日晷、沙漏計時原理: 日晷:在太陽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圓盤上的桿

3、在圓盤上形成影,隨太陽升降運動,不同時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對應位置標上對應的時刻,就可以用來計時了;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數量的沙子,根據漏下的沙量計時。)2、 時間單位(1) 復習小學學過的時間單位及單位間進制率。(2) 閱讀課文第27頁倒數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讓學生閱讀課文第28頁科學世界了解“秒”的準確定義:銫原子振動9192631770次所需的時間定義為1s。(3) 認識時間單位的符號:小時(h)、分(min)、秒(s)3 、停表的使用二、長度的測量1、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1) 讓學生說出所知道的長度測量工具

4、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師出示一些常用的測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讓學生觀察。(2) 讓學生找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做為“尺”。伸開手掌,從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離,稱為“一柞”。伸開兩臂的長度,大約等于身高;人步行時,平均一步的長度;某一個手指的寬度等。2、長度的單位(1) 復習小學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單位間進率。了解長度單位還有微米、納米等。(2) 閱讀課文第28頁倒數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了解“米”的準確定義: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內所經路徑的長度定義為1米。(3) 認識長度單位的符號及單位間進率。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5、)、毫米(mm)、微米(m)、納米(nm)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3、閱讀課文第28頁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或物體間的距離。4、刻度尺的使用應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緊靠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多次測量取平均值。5、學生分組實驗。測量物理課本寬度、做課本第3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第3題要求的3個實驗。(1) 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2) 測量硬幣的直徑、硬幣的周長。探究:不能直接用

6、刻度尺放在硬幣下進行測量,直徑的位置難以判斷,會使測量不準確。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方法一(卡尺法):圖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幣緊壓在桌面邊緣;借助兩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來進行測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圖圖11-2-2所示,用兩把三角板緊夾住硬幣, 均可從刻度尺上讀出硬幣的直徑d。根據公式L=d 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二(滾輪法):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從某個記號開始,在紙面上沿直線滾動n周記下終點。測出線段長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長L=s/n,再利用L=d求出硬幣的直徑d=s/n.方法三(替換法):把硬幣放在紙上,貼著邊緣用筆畫上一圈,再剪下對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

7、測量圓的d,即為硬幣的直徑。根據公式L=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四(化曲為直法):拿一紙條緊貼著硬幣邊包幾圈,用一大頭針在紙條上扎穿一個孔,然后將紙條展開平放,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孔間的距離L,就是硬幣的周長。根據公式d=L/求出硬幣的直徑。(3) 測量一頁紙的厚度探究:紙的厚度為10-4m,用毫米刻度尺測不出一頁紙的厚度,也測不出二頁紙厚度,但是能測出上百頁紙的厚度,而一頁紙的厚度只要把測出的厚度除以總張數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測少法)測量時取若干頁紙(紙的頁數要足夠多),壓緊后,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總厚度L,然后將總厚度除以紙的頁數n,求出每頁紙的厚度l=L/n.(4) 測量細銅絲的直徑

8、測量道理與測量一頁紙的厚度相同(以多測少法)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密繞適當的圈數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d=l/n .三、誤差 任何實驗測量結果不可能是絕對準確的,由于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測量長度實驗中,有的同學讀刻度尺示數可能估計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學估計的可能小一些,而一個物體它的真實長度總是一定的,這個真實的長度叫做真實值,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由于儀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確,實驗者對實驗的觀察總會有偏差,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

9、不能消滅,但盡量減小誤差。 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定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產生的,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會更接近真實值,誤差較小。 達標自查1、給下列各物體的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1)中學生的身高1700 ; (2)一個墨水瓶的高為0.65 ;(3)一課桌的高為0.52 ; (4)物理課本的寬為1.85 。2、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時,下面做法不正確的是( )A、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應沿所測長度放置,并必須從0刻度線量起A、 看刻度尺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并要正對刻度線B、 讀數時,根據所測長度末

10、端靠近的刻度線來讀取數據C、 記錄時,要記下測量的數字和單位3、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認真細致的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則會引起誤差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 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線已經磨損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勻的刻度尺5、怎樣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出一枚硬幣的直徑?畫圖表示出你的測量方法,并將測量結果填在橫線上。 硬幣面值 ;硬幣直徑 。6、怎么測量一個乒乓球的直徑?寫出你需要的輔助器材,畫出你的測量方法。7、要比較準確地測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較科學而簡單的辦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為1m,長為100m的長度的刻度尺進行測量B、打開地圖,根據圖上給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離C、利用汽車行駛中里程表計數的變化D、將公路等分成n段,測出每段的長度s,再由ns算出能力提高8、在你身上找到長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沒有刻度尺的時候,你就可以有這些身體上的刻度進行粗略的測量了。9、利用學校田徑場的跑道和秒表,怎樣測量自己正常步行時的速度?測出了這個速度你還能進一步測出你家到學校的距離嗎?試一試。10小明在學校的田徑運動會的跳遠比賽中,奮力一躍,裁判用卷尺進行測量發現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