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考核題庫-川大_第1頁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考核題庫-川大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復習提綱答案一、名詞解釋:1、放射性核素凡原子核內質子數、 中子數和能量狀態均相同的一類原子, 稱為一種核素。 按其 能量狀態, 分為穩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指能自發的發生核內成分 或能態的改變而轉變為另一種核素, 同時釋放出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射線, 即能進 行放射性核衰變的核素。2、 同位素具有相同質子數, 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化學元素的多種原子, 在周期表上占有同一 位置,其化學行為幾乎相同,但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不同,其質譜行為、放射性轉 變和物理性質不同。3、天然放射性本底天然放射性本底是指在輻射測量中, 被測源之外的其它天然輻射源, 包括宇宙射 線和來自天然放射性核

2、素如鉀-40、碳-14、鐳-226、釷-232及衰變產物等所產生 的總輻射水平。4、甲狀腺冷結節 甲狀腺結節與鄰近正常甲狀腺組織相比放射性減低或缺損, 表明結節組織分化不 良,無功能或功能低下, 常見于甲狀腺囊腫、 鈣化、纖維化、 出血、甲狀腺癌等,此類結節惡變率較高。5、甲狀腺熱結節甲狀腺結節與鄰近正常甲狀腺組織相比放射性增高, 表明結節組織功能亢進, 常 見于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6、利尿腎圖應用利尿劑通過利尿作用得到的腎圖稱利尿腎圖。 有助于鑒別機械性尿路梗阻和 非梗阻性尿路擴張,非梗阻性尿路擴張患者利尿腎圖表現為C段曲線迅速下降, 機械性梗阻患者利尿腎圖與與常規腎圖無顯著變化。7、三時

3、相骨顯像 顯像儀置低能通用型準直器,成人靜脈“彈丸式”注射99TC-MDP15-25mci,即刻開始顯像采集,首先以1幀/1-3秒速度采集60s,獲得動脈灌注像即“血流相” 然后以1幀/分或300-500k/幀采集1-5幀,獲得血池相,2-6小時后采集靜態顯像, 為“延遲相”,通常稱為三時相骨顯像。8、 左心室射血分數 每搏輸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量的百分比。9、 交叉性小腦失聯絡腦梗死時, 梗死區同側或對側的局部腦組織呈現低血流灌注, 而此類低血流灌注 并非是由于腦的器質性病變所引起, 而是一種血管神經反應。 最常見到的是 “交 叉性小腦失聯絡”(CCD),即:運動皮質的腦卒中將干擾皮質腦橋

4、小腦束的傳導, 引起病變對側小腦半球的血流與放射性代謝的減低。10、 肺灌注顯像經肺靜脈注射大于毛細血管直徑的放射性顆粒后, 這些顆粒與肺動脈血混合均勻 并隨機地一過性嵌頓在毛細血管或肺小動脈內, 其在肺內的分布與局部血流量成 正比,通過體外測定肺內放射性分布并進行肺顯像即可反映局部肺血流灌注情 況,故稱肺灌注顯像。11、 骨顯像的“過度曝光征”即超級骨顯像, 是顯像劑異常濃聚的特殊表現, 顯像劑在中軸骨和附肢骨近端呈 均勻,對稱性異常濃聚,或廣泛異常濃聚,組織本地很低,骨骼影像異常清晰, 腎臟和膀胱影像常缺失, 常見于以成骨為主的腫瘤廣泛性骨轉移, 甲旁亢等患者, 產生的機制可能為疾病引起的

5、全身骨骼廣泛性反應性成骨, 引入體內的顯像劑多 為代謝旺盛的骨骼攝取,很少經泌尿系統排泄。12、 放射化學純度 放射性標記化合物的放射性活度占該樣品的總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化純度(%)=標記物的放射性活度/樣品總的放射性活度x100%13、肝血池顯像中的過度填充 肝血池顯像平衡相病變部位放射性高于周圍正常肝組織,有時可近于心血池,這 種現象稱“過度填充” ,常見于肝血管瘤,可顯示放射性明顯高于周圍正常肝組織 的血管瘤體影像。14、放射免疫分析中的非特異結合率放射性免疫分析是利用特異抗體與標記抗原和非標記抗原的競爭結合反應, 通過 測定放射性復合物量來計算出非標記抗原量的一種超微量分析技術。

6、它的非特異 性結合率(NSB%)指不加抗體時標記抗原與非特異物質的結合率,一般要求V5% 10%。15、T1和T2:T1是縱向弛豫時間,是指從零恢復到到原縱向磁化矢量63%的 時間,又稱自旋-晶格弛豫。T2是橫向弛豫時間,是指橫向磁化矢量衰減到37%的時間,又稱自選-自旋弛豫。16、 分子影像學分子影像學(molecularimaging)是運用影像學手段顯示組織水平、細胞和亞 細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體狀態下分子水平變化,對其生物學行為在影像方面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學;是將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現代醫學影像 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二、問答題:1、 簡述超聲波的物理特性。醫學診斷中

7、采用的超聲波頻率在1-20MHz范圍內。 傳播:超聲波與聲波的本質相同,是一種彈性縱波,其傳播必須依賴介質,且傳 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特性有關。 如,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 度為340米/秒,在液體中為1500米/秒。吸收和衰減: 超聲在介質中傳播, 其能量將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這種現象稱 為超聲波的衰減。 噪聲衰減的因素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聲束本身擴散, 使單位面 積上的能量下降,或反射,散射的結果,使能量不能再沿著原來的方向傳播,超 聲波由一種介質傳播至另一種介質時, 將在界面處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種介質稱反 射,其余透過界面進入第二種介質,但會發生傳播方向的偏轉就是所謂的

8、折射。 聲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決定于兩種介質的聲阻差, 聲阻差越大, 反射程度也越 大,空氣對于聲波反射近于100,所以超聲治療時需用耦合劑等作接觸劑,以 減少反射, 超聲波不能通過肺和充氣的胃腸。 但是在這一類事件中, 聲波的總能 量并沒有減少。 另一類是,超聲傳播中,由于介質的吸收,將聲能轉換成為熱 能,使聲能減小。超聲的吸收與介質的密度、粘滯性、導熱性及超聲的頻率等有 關。所以不同組織對超聲能量的吸收是不同的, 超聲在氣體中被吸收最大, 液體 中被吸收較小,固體中吸收最小; 同一組織對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吸收也不同, 超 聲頻率越高, 穿透越淺。此外超聲波還具有衍射和散射, 干涉和駐波等物理

9、特性。 聲能:采用透鏡及弧面反射而將聲束聚焦于焦點上以產生強大的能量, 可治療某 些疾病,如用集束超聲波破壞腦部腫瘤等2、 肝癌的超聲表現。 肝癌分原發型和繼發型。 原發型肝癌超聲現實肝實質內巨塊, 多發或單發的圓形或類圓形腫塊, 多數呈膨 脹性生長,凸向肝表面隆起,肝外緣變形,呈駝峰狀。腫塊內部表現為均勻或不 均勻的弱回聲,強回聲和混雜回聲,腫瘤周圍可見完整或不完整的低回聲包膜, 伴有或不伴側后方聲影, 部分腫瘤周圍血管受壓, 在腫瘤周圍產生窄帶環狀低回 聲暈。大多數腫塊內可探究豐富的血流信號, 呈樹干狀、彩點狀或彩色鑲嵌的“簇 狀”斑塊,在頻譜多普勒分析中可為肝動脈、門靜脈或肝靜脈血流。癌

10、結節周圍 的血流可表現為整圈狀或弧形圍繞。 肝癌患者容易發生癌栓, 擴張的門靜脈, 肝 靜脈,下腔靜脈及膽管內可見稍強回聲充填, 同時伴或不伴有腹腔內其他轉移灶, 如胸膜下腫塊,和肝門,腹主動脈旁,腹膜后等多處淋巴結長大。 繼發性肝癌多表現為肝內多發強或弱回聲結節,有些轉移灶的聲像圖表現頗具特 征性,如乳腺癌轉移灶常出現“牛眼征”或“聲暈樣”聲像圖,結腸癌轉移灶可 見伴有鈣化的強回聲結節, 后方伴有清晰的聲影, 肺腺癌, 卵巢癌等轉移灶可見 囊變或囊實性結節聲像圖。3、 梗阻性黃疸的超聲診斷要點。(一)判斷有無膽道梗阻 膽道系統擴張是超聲診斷膽道梗阻的依據。(1)肝內膽管擴張若肝內膽管二三級支

11、顯示,或左右一級支管徑大于3mm,或大于同行門靜脈的 1/3,即為肝內膽管擴張。(2)肝外膽管擴張肝外膽管上段大于 6mm, 下段大于 8mm 即為肝外膽管擴張。( 3)膽囊長大 膽囊前后徑大于 4cm 即為膽囊長大。(4)胰管增粗 主胰管大于 3mm。二)梗阻部位的判斷原則上, 梗阻平面以上的膽道擴張, 梗阻平面以下的膽道不擴張, 擴張與不擴張交界處 即為梗阻平面。因此,可根據肝內膽管是否擴張,左右膽管能否匯合,肝外膽管有無增粗, 膽囊是否增大以及主胰管有無增粗等來判斷梗阻平面。(三 ) 梗阻原因的判斷約 90% 梗阻性黃疸是由膽管結石、膽管癌及胰頭部腫瘤引起。結石呈形態較規則的強回 聲團,

12、后方多有聲影;腫瘤多為弱回聲團,形態不規則,與膽管分界不清。4、 二尖瓣狹窄的超聲表現。a) M 型超聲:二尖瓣前葉曲線呈“城垛狀” ;二尖瓣前后葉呈同向運動。b) 二維超聲: 二尖瓣增厚、 回聲增強; 舒張期瓣葉開放受限,在左心室長軸斷面上呈 魚鉤狀,開口徑20mm ;二尖瓣口面積減小,小于 2.5cm2;左心房增大,右心室 可增大,肺動脈可增寬。c) 多普勒超聲: 彩色多普勒顯示舒張期二尖瓣口紅色為主、 窄細花色血流束; 血流頻 譜呈寬帶雙峰型,E 峰速度明顯增快,大于 1.5m/s;跨瓣壓差增大,大于 5mmHg。5、 簡述室間隔缺損的超聲表現。答: 1、二維超聲心動圖(1 ) 室間隔缺

13、損的顯示 在多個切面可直接顯示室間隔連續性中斷, 斷端回聲增強, 據此 可了解缺損的部位、形態、大小、數目和類型。(2)左心容量負荷過度表現 小的缺損, 分流量小, 左右心室無明顯擴大。 中等以上的缺損左向右分流量大,易出現左房、左室擴大,在心尖四腔心顯示房、室間隔向右膨出。(3)右心容量負荷過度表現 左向右分流致右室血容量增加,超聲顯示左、右室流出道及肺動脈徑擴大及搏動增強。(4)肺動脈高壓 二維心動圖顯示肺動脈顯著擴大。2、 M 型超聲心動圖 僅能提示左心容量負荷增加,多數有左心室擴大、室間隔和左室后壁 運動幅度增加、 室壁增厚和右室流出道增寬等。后期肺動脈高壓時,出現左室擴大,右心室 室

14、壁增厚等改變。3、 多普勒超聲( 1 .)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可見室間隔缺損處左向右穿隔花色血流束,根據血流部位、 寬度,了解缺損類型、大小、數目及分流量。(2)頻譜多普勒 將取樣容積置于穿隔血流的右室側,可顯示全收縮期正向高速湍流頻譜。 如肺動脈壓力增高,流速科降低,還可探及低速反向血流信號。4、三維超聲 實時三維超聲可動態顯示室間隔左室面和右室面平面,完整顯示室間隔缺損的大小、形態,與周圍結構、瓣膜的關系。6、 簡述超聲在早孕檢查中的價值。答:超聲在早期妊娠檢查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是否妊娠,是否為宮內妊娠,排除異位妊娠。2.確定胚胎個數及其在子宮內的位置、形態、大小、排

15、除異常妊娠。3.確定胚芽個數,觀察胚芽、卵黃囊、羊水、早期胎盤等結構,觀察有無胎心搏動。4.確定孕齡(孕齡或孕周 =胎兒坐高 +6.5)。5.判斷雙胎類型,既確定雙卵雙胎和單卵雙胎兩種類型。7.簡述超聲在中晚孕檢查中的價值。A.宮內胎兒生長發育的超聲監測1確定胎頭的位置2.生長參數測定:如胎頭有關徑線/股骨長B.超聲診斷胎兒生長發育異常1.多胎2.宮內生長遲緩的診斷3.巨大胎兒的診斷C.診斷胎兒先天畸形和異常1.神經管畸形和異常2.消化系統異常3.泌尿系統發育異常4.胸腹腔異常5.內臟膨出6.肢體和骨骼異常7.雙胎發育異常D.診斷胎兒存活或死胎E.診斷胎兒附屬物有無異常1.確定胎盤位置,測量厚

16、度,估計胎盤的成熟度,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絨毛血管瘤2.羊水量的測量和估計,異常為過多或過少3.臍帶,異常如臍帶饒頸,臍帶囊腫F. .觀察胎兒心率及胎動,心臟有無異常8.簡述腹主動脈瘤的超聲表現。1.真性動脈瘤二維:瘤體呈梭形或囊狀膨大,兩端與腹主動脈壁連續,管徑大于3.5cm可確診動脈瘤,.如有附壁血栓,可見實性低回聲塊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顯示瘤內紊亂的血流,典型者一半紅色,一半藍色的漩流.頻譜多普勒:瘤體內低速漩流,狹窄處加快.2.假性動脈瘤二維:腹主動脈旁顯示無回聲團塊或囊實性團塊,瘤壁無正常動脈壁結構,常 較厚.彩色多普勒:多呈一半紅色,一半藍色的漩流,破口處呈五彩鑲嵌的明

17、亮彩色 血流信號,彩色血流束寬度反應瘤口的大小頻譜多普勒:探及收縮期流入,舒張期返回的雙向血流頻譜為特征性表現.3.夾層動脈瘤二維:內膜與外膜分離,形成真腔和假腔,橫斷和縱斷面均可顯示分離的內膜,呈稍強回聲帶,并呈飄帶樣運動,收縮期向假腔方向擺動.彩色和頻譜多普勒:收縮期真腔流速高,色彩明亮,假腔流速低,色彩黯淡.9、試述美克爾憩室的核醫學影像征象 在腹部臍周,通常在右下腹出血位置相對固定的灶狀濃聚影, 與胃同步顯影, 隨 著時間延遲, 影像漸濃。側位顯像時濃聚灶靠近腹側是診斷要點。45-60分鐘后, 個別病灶因分泌物排出或出血,濃聚范圍可擴大、變形、出現腸影的現象。有些 時候容易出現假陽性,

18、 分析圖像時, 要注意濃聚灶出現的部位和時間, 異位胃粘 膜顯影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清晰,其顯影程度與正常胃粘膜相當。10、試述骨轉移癌的核醫學影像征象答:1)大多數溶骨性和成骨性骨轉移瘤常表現為多發的和分布不規則的異常放 射性濃集區,即“熱區” ;2)極少數骨轉移瘤可表現為單發性的 “熱區” ;3)少數溶骨性轉移瘤病癥因骨骼組織血供減少而表現為異常放射性減低區,即 “冷區” 。11、為什么131碘能治療甲亢?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物質之一,甲狀腺細胞通過鈉/碘共轉運子NIS克服電化 學梯度從血循環中濃聚131碘。甲亢患者甲狀濾泡細胞的NIS過度表達,對131碘的攝取明顯高于正常甲狀腺組織。131

19、碘衰變發射的射線在組織內平均射程為1mm,所以,粒子的能量幾乎全部釋放在甲狀腺組織中,對甲狀腺周圍的組織和器官影響較小。射線在組織內有一定的射程,由于“交叉活力”效應,使甲狀腺 中心部位接受的輻射劑量大于腺體邊緣的部位, 如給予適當劑量的131碘,則可 利于放射性“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而又保留一定量的甲狀腺組織, 達到治療目 的,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12、試述腦血流顯像中癲癇的核醫學影像征象 腦血流顯像主要用于癲癇灶定位診斷。 癲癇灶發作期病灶區血流增加, 表現為病 灶區放射性增濃;發作間期癲癇灶的血流低于正常,表現為病灶呈放射性減低區。13、試述131碘治療甲亢的原理同11題14、 簡述代

20、謝性骨病的核醫學影像表現 答:1)受損骨因骨膜擴展及充血, 有非常明顯和均勻的放射性核素攝取增加;2)累及范圍常波及整個塊骨質結構;3)受損骨形態可變形、變粗、彎曲、甚至病 理骨折等。15、 簡述核醫學心肌顯像的原理從靜脈注射放射性顯像劑, 顯像劑隨血流到達心肌各個區域, 并被心肌組織攝取, 由于顯像劑被標記上放射性核素,攝取顯像劑的心肌就會發出丫光子,局部心肌 對顯像劑的攝取與該區域的血流灌注成正比, 所以各部位發出的丫光子就代表了 心肌對顯像劑的攝取量,代表了該部位的心肌血流量。16、 簡述131碘去除分化型甲癌術后剩余甲狀腺組織的臨床意義 答:1、殘留甲狀腺組織能攝取131碘,用131碘

21、去除下殘留甲狀腺組織的同時 也消除了隱匿在殘留甲狀腺組織的微小DTC病灶,降低DTC的復發率和轉移在 發生的可能性。2、殘留甲狀腺組織完全去除后,體內無Tg的正常來源,有利用通過檢測 血清Tg水平變化,對DTC的復發或轉移進行診斷3、殘留甲狀腺組織完全去除后,由于TSH升高可促使DTC轉移灶攝碘能 量增強,有利于131碘顯像發現DTC轉移灶和用131碘治療轉移灶。4、 給予去除或治療劑量的131碘進行全身顯像,常常可發現診斷劑量131碘全身顯像未能顯示的DTC病灶,這對制定病人隨訪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5、殘留的甲狀腺組織被完全去除后,因DTC細胞的分化程度較高部分保留 了攝取131碘的功能,

22、所以用131碘進行內照射治療復發和轉移病灶。17、簡述急性膽囊炎的核醫學影像征象肝膽動態顯象最常用于診斷急性膽囊炎,表現為靜脈注射顯像劑1小時內,肝臟攝取良好,膽腸通過時間正常,肝內膽管及膽總管、腸道均顯影,而膽囊始 終不見顯影,進行34小時延遲顯像,仍不見顯影;對膽總管梗阻或狹窄的病人, 必要時做24h延遲顯像。若病情比較重而沒有嗎啡禁忌癥, 可以用嗎啡介入試驗 代替延遲顯像,靜脈注射嗎啡后繼續顯像30分鐘,若仍不顯影,高度懷疑急性 膽囊炎。急性膽囊炎病程較晚的病人,可出現膽囊窩區血流增加,膽囊窩周邊肝 臟攝取增加(Rim征),其發生膽囊壞疽和穿孔的危險性明顯增加。18、 如何利用核醫學的方

23、法判斷骨髓炎?怎樣與蜂窩組織炎鑒別?骨髓炎在三相骨顯像上皆表現為病變的骨區有較局限的顯像劑分布明顯增 加的“熱區”,24小時內病變處骨/軟骨組織放射性比值隨時間上升;當臨床懷 疑骨髓炎而骨顯像正常時,若患者癥狀一直存在,應23天后復查三相骨顯像。蜂窩組織炎骨顯像特點為:血流相、血池相主要在軟組織內顯像劑分布增高, 靜態相病變處呈較輕的彌漫性或局限性顯像劑分布增高,骨/軟骨組織放射性比 值隨時間下降。19、后顱窩腫瘤的影像鑒別診斷點有哪些?血管網狀細 胞瘤星形細胞瘤毛細胞型星 形細胞瘤蛛網膜囊腫部位小腦多見、腦干小腦半球多見、蚓部小腦半球和 蚓部多見枕大池、橋小 腦角池形態大囊小結節囊性多見囊性

24、囊性水腫:無輕中度無或輕微無密度/均勻、實質性均勻、實質性均勻均勻、與腦脊信號不均勻不均勻液相同增強掃描結節明顯強化環形或實質強化環形強化無強化20、簡述X線、CT及MRI成像原理。X線成像3個基本條件:1.X線應具有一定的穿透力,這樣才能穿透照射的組織 結構。2被穿透的組織結構必須存在著密度和厚度的差異, 這樣在穿透過程中被 吸收后剩余下來的X線量,才會使有差別的。3這個有差別的剩余X線仍是不 可見的,還必須經過顯像這個過程,例如經X線片顯示才能活得具有黑白對比、 層次差異的X線影像。人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形態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厚的部 分,吸收X線多,透過的X線少,薄的部分則相反,因此,X線投

25、影可有不同 表現。CT成像的基本原理是: 高度準直的X線束環繞人體某部位按一定厚度的層面進 行斷層掃描,由探測器接受透過該層面的X線,然后進放大并轉化為電子流, 再經模擬/數字(A/D)轉換器轉為數字信號,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運算,由 圖像顯示器將不同的數據用不同的灰度等級 (grey scale)顯示出來,即構成供診 斷用的CT圖像。MRI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將人體置于經過特殊設計的均勻強磁場中, 用與人體 內氫原子核進動頻率相等的電磁波射頻脈沖激發氫核,引起氫原子核的共振,并吸收能量,即發生了磁共振現象。在停止射頻脈沖后,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核通 過發射電磁信號的方式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其

26、相位和能級都恢復到激發前的 狀態(弛豫過程),這些電信號被體外的接收器接收,經計算機處理,重建得到 一幅圖像。21、主動脈夾層影像學檢查方法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主動脈夾層影像學檢查方法:(1)X線攝影,X線造影,超聲,MRI(MRA),CT(CTA)X線攝影:幾乎不再用于主動脈夾層診斷與隨訪。X線造影:優勢:顯示破口的部位、真假腔及分支受累,估測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的嚴重程度。缺點:有創性檢查,術中有一定危險性。用途:現主要用于主動脈 夾層支架置入術中造影。超過心動圖:優勢: 簡單易行,檢查便宜 。可以顯示內膜片、破口、真假腔,及 夾層累及范圍。可以對主動脈瓣返流的定量分析。 缺點 :診斷受到

27、聲窗限制,觀 察范圍有限,診斷不能全面觀察。 用途: 主要急診篩查。MRI:優勢 :直接顯示主動脈夾層的真假腔,內膜片或血栓,以及夾層及累及 范圍,確定夾層的范圍和分型,以及與主動脈分支的關系。 缺點 :不能用于裝有 起搏器和帶有人工關節、 鋼針等金屬物的病人; 檢查時間長, 主動脈夾層屬于很 危急疾病,MRI檢查危險性大;檢查費用高。 用途: 碘造影劑過敏的患者的診 斷,術前計劃,或保守治療隨訪觀察。CT:優勢:尤其是MDCT血管造影,顯示內容與MR相同(缺點:碘過敏患者 為禁忌癥。用途: 主動脈夾層診斷、隨訪觀察、術前計劃及術后隨訪首選檢查。22、簡述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影像學表現(X線、C

28、T、MRI及超聲表現)。X線:胃腸道鋇餐造影可顯示胃底、 食管靜脈曲張。動脈造影可見肝動脈分支變少變小、 扭曲。脾靜脈,門靜脈擴張。US: 顯示肝臟大小、形態、回聲異常以及脾大、門靜脈增粗等異常改變。嚴重得多肝 臟萎縮,可見肝內門靜脈變細、 僵直、迂曲并顯示模糊, 門脈末梢甚至不能顯示, 提示肝纖維化,肝血流減少。CT:(1) 形態輪廓: 早期肝臟可能增大, 中晚期肝硬化可出現肝葉增大和萎縮, 以 左葉和尾葉增大常見, 最終出現肝各葉比例失調, 正常形態消失, 肝裂增 寬。同時會出現因結節再生和纖維化導致的肝邊緣凹凸不平。(2) 密度改變: 脂肪變性和纖維化可導致肝臟彌漫性或不均勻密度降低。

29、而再 生結節可表現為稍高密度。(3) 繼發改變:脾大;門靜脈擴張;脾門、胃底、食管下段血管迂曲;腹水。MRI:在肝臟以及脾臟形態改變上與CT相同。T2WI上硬化變細的血管和炎性 纖維組織呈混雜高信號的細小網格結構。再生結節一般表現為T1WI等信號,T2WI稍低信號,無包膜,增強后無明顯強化。使用SPIO造影劑,硬化結節T2WI上表現為信號對比降低。23、簡述膽囊炎及膽囊癌在CT、超聲圖像上的特點。急性膽囊炎:CT表現為膽囊增大,直徑5cm,膽囊壁彌漫增厚超過3mm;增 厚的膽囊壁明顯強化, 由于膽囊組織周圍水腫, 膽囊壁周圍呈低密度環。 膽囊壞 死、穿孔時可見膽囊窩的膿腫液平或氣體影。US表現

30、為膽囊增大,膽囊壁輪廓 線模糊,不規則;膽囊壁彌漫增厚,呈強回聲,中間出現間斷或連續弱回聲帶; 膽囊腔內出現彌漫性低回聲、 斑點回聲則提示膽囊積膿; 膽囊窩顯示無回聲則提 示膽囊窩積液。慢性膽囊炎:CT表現為膽囊縮小,壁不均勻增厚,可有鈣化,增強后膽囊壁均 勻強化。US表現為膽囊縮小,壁厚,輪廓回聲模糊。膽囊腔內可出現團塊狀、乳頭狀低 回聲,多系膽汁潴留形成。如發現囊腔內強回聲伴聲影,則提示結石。膽囊癌:CT表現分為膽囊壁增厚型,腔內型,腫塊型。膽囊壁增厚型:膽囊壁 呈不規則或結節狀增厚。 腔內型: 膽囊腔單發或多發乳頭狀腫塊, 基底部膽囊壁 增厚。腫塊型:膽囊腔被腫瘤占據,形成軟組織腫塊,可

31、累積周圍肝實質。增強 后腫瘤明顯強化,晚期可伴有周圍及腹膜后淋巴結腫大。US表現為(1)小結節 型:突入膽囊腔的乳頭狀等回聲腫塊,寬基底,表面不光滑。 (2)覃傘型:寬基 底,邊緣不光整的增生性腫塊突入膽囊腔,常呈弱回聲或等回聲。 (3)厚壁型: 膽囊壁不規則增厚。(4)混合型:覃傘型與厚壁型的綜合表現。 (5)實塊型:膽 囊增大,囊腔被腫瘤閉塞,呈弱回聲實性腫塊。24、簡述骨肉瘤的CT、X線及核顯像的影像表現。骨肉瘤的x線表現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成骨型、 溶骨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多見。 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為主,為均勻骨化影,呈斑片狀范圍較廣,明顯時 可呈大片象牙質變。早期骨皮質完整,以后

32、也被破壞。骨膜增生較明顯。軟組織 腫塊中多有腫瘤骨生成。腫瘤骨x線所見無骨小梁結構。肺轉移灶密度多較高。 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質破壞為主,很少或沒有骨質生成。破壞多偏于一側,呈不 規則斑片狀或大片溶骨性骨質破壞, 邊界不清。 骨皮質受侵較早, 呈蟲蝕狀破壞 或消失,范圍較廣。 骨膜增生易被腫瘤破壞, 而于邊緣部分殘留, 形成骨膜三角。 軟組織腫塊中大多無新骨生成。廣泛性溶骨性破壞,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混合型骨肉瘤: 成骨與溶骨的程度大致相同。 于溶骨性破壞區和軟組織腫塊中可 見較多的腫瘤骨,密度不均勻,形態不一。腫瘤周圍常見程度不等的骨膜增生。CT:骨肉瘤的骨破壞以溶骨性為主,在CT上表現為松質

33、骨的斑片狀缺損,骨 皮質內表面的侵蝕或骨皮質全層的蟲蝕狀、 斑片狀破壞甚至大片的缺損。 骨質增 生表現為松質骨內不規則斑片狀高密度影和骨皮質增厚。 軟組織腫塊常偏于病骨 一側或圍繞病骨生長, 其邊緣大多模糊與周圍正常的肌肉、神經和血管分界不清,其內常見大小不等的壞死囊變區。CT發現腫瘤骨較平片敏感,瘤骨分布在骨破 壞區和軟組織腫塊內,密度差別較大,從幾十至數百HU或更高。CT能很好顯 示腫瘤與鄰近結構的關系,血管神經等結構受侵表現為腫瘤組織直接與這些結 構相貼或包繞它們,兩者之間無脂肪層相隔。CT能較好地顯示腫瘤在髓腔的蔓 延范圍表現為低密度含脂肪的骨髓為軟組織密度的腫瘤所取代。 增強掃描腫瘤

34、 的實質部分(非骨化的部分)可有較明顯的強化,使腫瘤與周圍組織的區分變得較 為清楚。核顯像: 骨肉瘤由于血管極為豐富, 故表現在血流相、 血池相及延遲相放射性濃 集均明顯增加,并可見血管延伸。病灶部位為高攝取,在放射性濃集的熱區病灶 中可見大小不等的減低區,伴或不伴有軟組織濃集,25、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的CT、MRI及腎上腺髓質顯像的表現怎樣?CT般表現為圓形實質性腫塊,少數呈分葉狀,大小不等,多數CT檢查時直徑35cm,邊界清楚,腫塊密度均勻或不均,較大體積腫塊伴中央出血,壞死和 囊變,少數有鈣化,增強后腫瘤實質因血供豐富、強化顯著,呈多房狀改變,中 央壞死和囊變不強化。 惡性嗜鉻細胞瘤體積更

35、大, 生長迅速, 壞死囊變的機率也 更高,常因侵襲性生長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提示惡性征象,如發現鄰近 器官如肝、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征象時診斷更明確。嗜鉻細胞瘤的MRI表現具有特異性,由于瘤內含水豐富, 所以與正常腎上 腺組織相比表現為長T1/T2信號。TlWI多數情況下瘤體呈低信號,少數呈等信 號,T 2WI瘤體信號強度顯著增加,呈高信號。多數腫瘤的信號強度較均勻,少 數因壞死或出血致信號不均勻.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瘤常位于腹主動脈旁, 也可見于膀胱壁或縱隔內, 其影 像學表現類似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正常腎上腺呈軟組織密度,類似腎臟密度。增強檢查,腎上腺均一強化。無 論平掃或增強檢查均不能分辨腎

36、上腺的皮、髓質。26、良性和惡性骨腫瘤的X線診斷鑒別點是什么?在骨掃描上有什么不同?X線診斷鑒別點 :1.病變的形狀和輪廓:良性骨腫瘤常為單囊、多囊或肥皂泡樣的骨髓腔內缺 損,形狀規則,邊緣整齊銳利清楚,周圍骨質常有薄層硬化。外生骨疣則為骨結 構本身的枝狀突出;惡性骨腫瘤骨髓腔和皮質均破壞, 破壞區形狀不規則, 邊緣 不整齊,界限不清,其周圍骨質往往無硬化。2.皮質的完整性:良性骨腫瘤腫瘤增大,常表現骨膨大,皮質變薄,但不見 骨皮質破壞;惡性骨腫瘤早期即有骨皮質穿破, 皮質一經穿破, 就形成包繞破壞 區的軟組織腫塊。3.軟組織腫塊:良性骨腫瘤一般無軟組織腫塊,但骨膜發生的良性腫瘤可見 軟組織腫塊;惡性骨腫瘤常可見骨周圍的軟組織腫塊,可為分葉狀。4.骨膜增生:良性骨腫瘤無骨膜增生;惡性骨腫瘤在腫瘤的邊緣和正常骨皮 質間,有骨衣三角,病變區內常有放射狀骨質增生或棉團樣鈣化。5.轉移情況:良性骨腫瘤無轉移;惡性骨腫瘤有遠處轉移。6.病程發展情況:良性骨腫瘤生長緩慢;惡性骨腫瘤發展迅速。7.血管造影:良性骨腫瘤壓迫使周圍血管移位,互相分離拉直受壓,腫瘤血 管分化正常, 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