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墻方案中部位內容_第1頁
玻璃幕墻方案中部位內容_第2頁
玻璃幕墻方案中部位內容_第3頁
玻璃幕墻方案中部位內容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3.1.過渡件的焊接: 經檢查,埋件安裝合格后,可進行過渡件的焊接施工; 焊接時,過渡件的位置一定要與墨線對準; 應先將同水平位置兩側的過渡件點焊,并進行檢查; 再將中間的各個過渡件點焊上,檢查合格后,進行滿焊或段焊; 控制重點:水平位置及垂直度;4.3.2焊接作業順序:清理、確認焊接位置焊接除掉焊渣檢查焊接質量防銹處理焊接時應注意:用規定的焊接設備、材料,操作人員必須持焊工證上崗;焊接現場的安全、 防火工作;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焊接, 要求焊縫均勻, 無假焊、虛焊、夾渣;防銹處理要及時,徹底。4.3.3玻璃幕墻鋁龍骨安裝: 將加工完成的立柱按編號分層次搬運到各部位,臨時堆放。堆放時應用木

2、塊墊好,防止碰傷表面; 將立柱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逐層上墻,安裝就位; 根據水平鋼絲,將每根立柱的水平標高位置調整好,稍緊連接件螺栓; 再調整進出、左右位置,檢查是否符合設計分格尺寸及進出位置,如有偏差應及時調整,不能讓偏差集中在某一個點上。經檢查合格后,擰緊螺帽; 當調整完畢,整體檢查合格后,將連接鐵件與過渡件、螺帽與墊片間均采用段焊、點焊焊接,及時消除焊渣,做好防銹處理; 安裝橫龍骨時水平方向應拉線, 并保證豎龍骨與橫龍骨接口處的平整,連接不能有松動,橫梁和立柱之間墊片或間隙符合設計要求;注意事項:立柱與連接鐵件之間要墊膠墊;因立柱料比較重,應輕拿輕放,防止碰撞、劃傷;掛料時,應將螺帽擰緊,

3、以防脫落而掉下去;調整完以后,要將避雷銅導線接好。4.3.4防火材料安裝: 龍骨安裝完畢,可進行防火材料的安裝; 安裝時應按圖紙要求, 先將防火鍍鋅鋼板固定 ( 用螺絲或射釘 ) ,要求牢固可靠,并注意板的接口; 然后鋪防火棉, 安裝時注意防火棉的厚度和均勻度, 保證與龍骨料接口處的飽滿,且不能擠壓,以免影響面材; 最后進行頂部封口處理即安裝封口板; 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對玻璃、 鋁板、鋁材等成品的保護, 以及內裝飾的保護。4.3.5玻璃安裝 安裝前應將鐵件或鋼架、立柱、避雷、保溫、防銹全部檢查一遍,合格后再將相應規格的面材搬入就位,然后自上而下進行安裝; 安裝過程中用拉線控制相鄰玻璃面的平整度和

4、板縫的水平、 垂直度,用木板模塊控制縫的寬度; 安裝時,應先就位,臨時固定,然后拉線調整; 安裝過程中, 如縫寬有誤差, 應均分在每條膠縫中, 防止誤差積累在某一條縫中或某一塊面材上。4.3.6 、密封密封部位的清掃和干燥, 采用甲苯對密封面進行清掃, 清掃時應特別注意不要讓溶液散發到接縫以外的場所, 清掃用紗布臟污后應常更換, 以保證清掃效果,最后用干燥清潔的紗布將溶劑蒸發后的痕跡拭去,保持密封面干燥;貼防護紙膠帶:為防止密封材料使用時污染裝飾面,同時為使密封膠縫與面材交界線平直,應貼好紙膠帶,要注意紙膠帶本身的平直;注膠:注膠應均勻、密實、飽滿,同時注意施膠方法,避免浪費;膠縫修整:注膠后

5、,應將膠縫用小鏟沿注膠方向用力施壓,將多余的膠刮掉,并將膠縫刮成設計形狀,使膠縫光滑、流暢;清除紙膠帶:膠縫修整好后,應及時去掉保護膠帶,并注意撕下的膠帶不要污染玻璃面或鋁板面;及時清理粘在施工表面上的膠痕。4.3.7 、清掃清掃時先用浸泡過中性溶劑(5%水溶液 ) 的濕紗布將污物等擦去, 然后再用于紗布擦干凈;清掃灰漿、膠帶殘留物時,可使用竹鏟、合成樹脂鏟等仔細刮去;禁止使用金屬清掃工具,更不得使用粘有砂子、金屬屑的工具;禁止使用酸性或堿性洗劑。1. 玻璃幕墻工程所使用的各種材料、 構件和組件的質量, 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檢驗方法:檢查材料、構件、組件產、品

6、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性能檢測報告和材料的復驗報告。2. 玻璃幕墻的造型和立面分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3. 玻璃幕墻使用的玻璃應符合下列規定: . 幕墻應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種、規格、顏色、光學性能及安裝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 . 幕墻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 6.0mm。全玻幕墻肋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 12mm。 . 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明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聚硫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隱框和半隱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聚酮結構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鍍膜面應在中空玻璃的第2或第 3面上。 . 幕墻的夾層玻璃應采用聚乙稀醇縮丁醛 (PVB)膠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夾層玻璃。 .

7、鋼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損傷; 8.0mm以下的鋼化玻璃應進行引爆處理。 . 所有幕墻玻璃均應進行邊緣處理。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施工記錄。5、建筑幕墻物理性能1抗風壓性能按照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 5.1.1條的規定,建筑幕墻的抗風壓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筑幕墻抗風壓性能分級表分級代號123456789分級指標值 1.0 P31.5 P32.0 P32.5 P33.0 P33.5 P34.0 P34.5 P3P35.0P ( kPa)1.52.02.53.03.54.04.55.03注 1:9 級時需同時標注 P3 測試值。如:屬 9 級( 5.5kPa )注 2:

8、分級指標值 P3 為正、負風壓測試值絕對值的較小值。底商幕墻風壓計算基本項目符號取值備注本地區地面粗糙度C類計算高度 (m)13基本風壓 (kN/m2)wo0.4陣風系數 gz2.053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Z0.676面板1.2墻面區1.2局部風壓體型系數 Sl支承結構面板1.6墻角區1.6支承結構面板0.666墻面區0.666風荷載標準值 (kN/m2)wk支承結構面板0.888墻角區0.888支承結構注:風荷載標準值取值不應小于1.0 kN/m 2。塔樓幕墻風壓計算基本項目符號取值備注本地區地面粗糙度C類計算高度 (m)107.2基本風壓 (kN/m2)wo0.4陣風系數 gz1.2052風

9、壓高度變化系數 Z1.8064墻面區面板1.21.2局部風壓體型系數 Sl支承結構面板1.6墻角區1.6支承結構墻面區面板1.0451.045風荷載標準值 (kN/m2)wk支承結構面板1.393墻角區1.393支承結構注:風荷載標準值取值不應小于1.0 kN/m 2。按照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 5.1.1條的規定,建筑幕墻的抗風壓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筑幕墻抗風壓性能分級表分級代號123456789分級指標 1.0 P31.5 P32.0 P32.5 P33.0 P33.5 P34.0 P3 4.5 P3P35.0值 P3(kPa) 1.52.02.53.03.5 4

10、.04.55.0注 1:9 級時需同時標注 P3 測試值。如:屬 9 級( 5.5kPa )注 2:分級指標值 P3 為正、負風壓測試值絕對值的較小值。P3 為建筑幕墻抗風壓性能分級指標,其取值不小于 wk,且不小于 1.0 kPa,在 P3 作用下,幕墻的支承體系和面板的相對撓度和絕對撓度不大于下表要求。支承結構類型相對撓度( L 跨度)絕對撓度( mm)構件式玻璃幕墻 / 單元鋁合金型材L/18020(30) a鋼型材L/25020(30) b式幕墻玻璃面板短邊距 /60石材幕墻鋁合金型材L/180金屬板幕墻 / 人造板幕鋼型材L/250墻鋼結構L/250點支承玻璃幕墻索桿結構L/200玻

11、璃面板長邊孔距 /60全玻幕墻玻璃肋L/200玻璃面板跨距 /60a,b :括號內數據適用于跨距超過 4500mm的建筑幕墻產品。本工程底商,標高 13 米處轉角風壓標準值 1.0KPa,風壓變形性能分級應為1 級;塔樓,標高 107.2 米處轉角風壓標準值1.393KPa,風壓變形性能分級應為1 級;2水密性能按照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 5.1.2 條的規定,建筑幕墻的水密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筑幕墻水密性能分級分級代號12345500P700P1000P1500P2000固定部分P分級指標值 700100015002000P(Pa) 可開啟部250P350P500P

12、700P1000P分 350 500 7001000注: 5 級時需同時標注固定部分和開啟部分P 的測試值。按照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 5.1.2 條的規定。受熱帶風暴和臺風襲擊的地區, 水密性設計取值可按下式計算, 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小于 1000Pa;P 1000 zs w 0式中: P水密性能指標( Pa);z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風力系數,可取1.2 ;W0基本風壓(kN/m2),取值為0.4經計算得,P835 Pa,故本建筑幕墻雨水滲透性能分級應為4 級。其他地區,水密性可按上式計算值的75%進行設計,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 700Pa。3氣密性能建筑幕墻的氣密性

13、能以在標準狀態下,壓力差為10Pa 的空氣滲透量 q 為分級依據,按照建筑幕墻GB/T21086-2007 第 5.1.3條的規定,建筑幕墻的氣密性能分級標準如下面的兩個表所示。建筑幕墻開啟部分氣密性能分級分級代號1234分級指標值 qL(m3/m·h) 4.0 qL2.52.5 qL1.51.5 qL 0.5qL0.5建筑幕墻整體氣密性能分級分級代號1234分級指標值 qA2.0 qA1.21.2 qA0.5qA0.5(m3 /m2· h)4.0 qA2.0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 5.1.3 條規定了建筑幕墻氣密性能設計指標的一般規定,如下表所示;玻璃

14、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 第 4.2.4條規定了有采暖、通風、空氣調節要求時,玻璃幕墻的氣密性能不應低于3 級。氣密性能指標小于地區分類建筑層數、高度 氣密性能分級開啟部分幕墻整體qL(m3/m· h)qA(m3/m2· h)夏熱冬暖地區10 層以下22.52.010 層及以上31.51.2其他地區7 層以下22.52.07 層及以上31.51.2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JGJ102-2003 第 4.2.4條規定有采暖、 通風、空氣調節要求時,玻璃幕墻的氣密性能不應低于3 級。本工程的氣密性能分級應為 3 級4平面內變形性能建筑幕墻平面內變形性能, 非抗震設計

15、時, 應按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進行設計;抗震設計時,應按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的3 倍進行設計。主體結構樓層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角如下表所示:主體結構樓層最大彈性層間位移角建筑高度建筑高度 H(m)結構類型H150150H250H250框架1/550板柱 - 剪力墻1/800鋼筋混凝框架 - 剪力墻、框架 - 核心筒1/800線性插值土結構筒中筒1/1000線性插值1/500剪力墻1/1000線性插值框支層1/1000多、高層鋼結構1/300注: 1)表中彈性層間位移角 =/h ,為最大彈性層間位移量,h 為層高2 )線性插值系指建筑高度在 150m250m 間,層間位移角取 1/800

16、 ( 1/1000 )與1/500 線性插值。按照建筑幕墻 GB/T 21086-2007 第 5.1.6條的規定,建筑幕墻的平面內變形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筑幕墻平面內變形性能分級分級代號12345分級指標值1/3001/300 1/200 1/150 1/1001/2001/1501/100注:表中分級指標為建筑幕墻層間位移角本工程的平面內變形性能 分級應為 2 級5耐撞擊性能建筑幕墻的耐撞擊性能以撞擊物體的撞擊能量E 和撞擊物體的降落高度 H為分級指標 , 以不使幕墻發生損傷為依據 ,按照建筑幕墻 GB/T21086-2007 第5.1.7 條的規定,耐撞擊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

17、筑幕墻耐撞擊性能分級表分級指標1234撞擊能量 E(N·m)700900 900室內側150020002000降落高度 H(mm)撞擊能量 E(N·m)300500800800室外側700110018001800降落高度 H(mm)注: 1 性能標注時應按:室內側定級值/ 室外側定級值。例如: 2/3 為室內 2 級,室外3 級。2當室內側定級值為3 級時標注撞擊能量實際測試值,當室外側定級值為4 時標注撞擊能量實際測試值。例如:1200/1900 室內 1200 N·m,室外 1900 N·m。本工程的耐撞擊性能分級應為 2 級6光學性能建筑幕墻的光學

18、性能以建筑幕墻的透光折減系數TT 為分級指標。按照建筑幕墻 GB/T 21086-2007 第 5.1.8 條的規定,有采光功能要求的幕墻,其透光折減系數不應低于 0.45. 有辨色要求的幕墻, 其顏色透視指數不宜低于Ra80,光學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墻采光性能分級分級代號12345分級指標值 TT0.2 TT0.3 TT0.4 TT0.5 TTTT 0.60.30.40.50.6注: 5 級時需同時標注TT 測試值。本工程的玻璃幕墻的玻璃參數如下:寫字樓塔樓標準層幕墻玻璃采用TP8( low-e )+12A+TP6中空玻璃 : 可見光透射率為57%,反射率為19%,遮陽系數為0.

19、46 ,傳熱系數U 值為 1.70W/(m2· K),顏色為淺灰色,具體以設計封樣為準。本工程的光學性能分級應為級7空氣隔聲性能建筑幕墻的空氣隔聲性能以計權隔聲量作為分級指標,按照建筑幕墻GB/T21086-2007第5.1.5條的規定,且隔聲量不低于35db;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建筑幕墻空氣隔聲性能分級分級代號分級指標值 (db)1225 RW3030RW35335 RW40440RW455RW45注: 5 級時需同時標注RW的測試值。本工程的空氣隔聲性能分級應為 X 級8熱工性能幕墻的保溫性能系指建筑幕墻室內外兩側存在空氣溫差的條件下,幕墻阻抗從高溫一側向低溫一側傳

20、熱的能力( 不包括從縫隙中滲透空氣的傳熱) ,幕墻的保溫性能用傳熱系數K 來表示。傳熱系數K 的物理意義為:在穩定傳熱條件下,幕墻室內外兩側的空氣溫度差為 1K,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傳熱量,以W/m2 .k 計。1) 建筑幕墻傳熱系數應按 GB50176的規定確定,并滿足 GB50189、JGJ132-2001、JGJ134、JGJ26和 JGJ75 的要求。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墻遮陽系數應滿足 GB50189和 JGJ75的要求。2) 幕墻傳熱系數應按相關規范進行設計計算。3) 幕墻在設計環境條件下應無結露現象。4) 對熱工性能有較高要求的建筑,可進行現場熱工性能試驗。5) 幕墻傳熱

21、系數分級指標 K 應符合下表的要求。建筑幕墻傳熱系數分級分級代號12345678分級指標值 K /K 5.0 4.0 3.0 2.5 2.0 1.5 KKKKKKK<1.0W/(m2k)5.04.0 3.02.52.0 1.51.0注: 8 級時需同時標注 K 的測試值。玻璃幕墻的遮陽系數應符合:1) 遮陽系數應按相關規范進行設計計算。2) 玻璃幕墻的遮陽系數分級指標 SC應符合下表的要求。玻璃幕墻遮陽系數分級分級代號12345678分級指標0.9 0.8 0.7 0.6 0.5 0.4 0.3 SCSCSCSCSCSCSCSC 0.2值 SC 0.80.70.60.50.40.30.2

22、注 1:8 級時需同時標注 SC的測試值。注 2: 玻璃幕墻遮陽系數幕墻玻璃遮陽系數 ×外遮陽的遮陽系數 ×1- 非透光部分面積玻璃幕墻總面積本工程的熱工性能 建筑幕墻傳熱系數分級應為 5 級,玻璃幕墻遮陽系數分級應為 5級。9承重力性能1) 幕墻應能承受自重和設計時規定的各種附件的重量,并能可靠地傳遞到結構。2) 在自重標準值作用下, 水平受力構件在單塊面板兩端跨距內的最大撓度不應超過該面板兩端跨距的 1/500 ,且不應超過 3mm。7、幕墻構造設計和結構設計要點1幕墻構造設計1) 建筑幕墻構造設計要點a、建筑幕墻的構造設計嚴格符合安全、適用與美觀的原則。b、建筑幕墻與

23、主體結構間的連接構造嚴格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相對位移的能力 , 且便于制作安裝、維護保養及局部更換面板或構件。c、幕墻保溫材料采用保溫巖棉,滿足A級不燃材料,容重不小于100kg/m3,憎水率 98%以上。d、單元式幕墻、明框玻璃幕墻都設計導向排水構造, 疏導可能形成的冷凝水。e、建筑幕墻的所有連接部位設置柔性墊片或預留12mm的間隙,間隙內填膠,來防止構件之間因相互摩擦產生噪聲的措施。f 、在不同金屬材料相接觸部位, 采取設置絕緣襯墊的防腐蝕措施。g、建筑幕墻面板的分格尺寸及接縫設計, 能在平面內變形產生最大位移時,板塊之間不發生擠壓碰撞, 且保持其密封性。h、玻璃幕墻的非結構受力膠縫采用

24、硅酮建筑密封膠密封。開啟扇的密封膠條采用氯丁橡膠、硅橡膠密封條或三元乙丙橡膠制品。2) 幕墻熱工構造設計要點a、采用中空 LOW-E玻璃,氣體層為 12mm厚的空氣層。b、明框幕墻龍骨型材采用斷橋隔熱鋁合金型材,隔熱材料為PA66GF25(聚酰胺 66+25玻璃纖維)材料。c、非透明幕墻面板背后的空間內設置75mm厚的保溫巖棉作為保溫層,保溫層與幕墻面板和主體結構外表面之間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氣層。3) 幕墻防火構造設計要點a、防火分區間的防火玻璃幕墻,由單片銫鉀防火玻璃、防火密封膠與支承構件共同組成 , 滿足相應的耐火極限等級規定。b、建筑幕墻的梁間和戶間防火封堵采用厚度不小于 100mm

25、的防火巖棉填充密實 , 并由厚度為 1.5mm厚的鍍鋅鋼板承托 , 其縫隙應以防火密封膠密封。c 、緊靠建筑物內防火分隔墻兩側的玻璃幕墻之間設置水平距離不小于2.0m、耐火極限不低于 1.0h 的實體墻或防火玻璃墻。d、建筑物內的防火墻設置在轉角處時, 內轉角兩側的玻璃幕墻之間設置水平距離不小于 4.0m、耐火極限不低于 1.0h 的實體墻或防火玻璃墻。e、消防排煙用的幕墻開啟窗與相鄰防火分區隔墻的距離應不小于1.0m, 采用外倒下懸窗 , 開啟角度不小于 70°, 并與消防報警系統聯動。高層建筑采用外倒下懸窗時 , 其構造必須有可靠的窗扇防脫落措施。f 、泄爆窗在安裝前應經壓力測試

26、。泄爆窗被氣浪沖開后, 幕墻結構應能保持完整性。4) 幕墻防雷構造設計要點a 、本工程建筑為第二類防雷建筑,設置屋面接閃器、立面接閃帶、等電位連接環和防雷接地引下線 , 屋面接閃器由不大于 10m x 10m或12m x 8m的網格組成,標高 45m以上每隔不大于 3層設置等電位連接環,專設接地引下線不應小于 2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 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 18m。幕墻金屬框架可按 100劃分網格 , 網格角點與防雷系統連接 , 形成電氣貫通。b 、構件式幕墻防雷構造 :a) 隔熱斷橋內外側的金屬型材應連接成電氣通路。b) 幕墻橫、豎構件的連接 , 相互間的接觸面積

27、應不小于 50 mm2 , 形成良好的電氣貫通。c) 幕墻立柱套芯上下、幕墻與建筑物主體結構之間, 應按導體連接材料截面的規定連接或跨接。d) 構件連接處有絕緣層材料覆蓋的部位 , 應采取措施形成有效的防雷電氣通路。e) 金屬幕墻的外露金屬面板或金屬部件應與支承結構有良好的電氣貫通, 支承結構應與主體結構防雷體系連通。f) 利用自身金屬材料作為防雷接閃器的幕墻, 其壓頂板采用厚度不小于 3mm 的鋁合金單板 , 截面積應不小于 70mm2 。2幕墻結構設計要點1) 建筑幕墻應按圍護結構設計。2) 幕墻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3) 幕墻結構設計應考慮永久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 必要時還應

28、考慮溫度作用。復雜幕墻體系尚應對施工階段作補充驗算復核。與水平面夾角小于75度的建筑幕墻還應考慮雪荷載、活荷載或積灰荷載。4) 幕墻結構設計應根據傳力途徑對幕墻面板系統、支承結構、連接件與錨固件等進行計算或復核 , 以確保幕墻的安全適用性。幕墻面板與其支承結構、幕墻結構與主體結構之間均應具有足夠的相對位移能力。5) 荷載組合及傳力途徑a、幕墻所承擔的主要荷載:重力荷載(自重),風荷載,地震荷載,施工荷載,屋面活荷載等。b、荷載計算:場地類別劃分 :根據地面粗糙度 , 場地可劃分為以下類別 :A 類指近海海面和海島 , 海岸 , 湖岸及沙漠地區;B 類指田野 , 鄉村 , 叢林 , 丘陵以及房屋

29、比較稀疏的鄉鎮和城市郊區;C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本工程按C 類地區計算風壓c、風荷載計算: (基本風壓:50 年一遇0.40kN/m2)本工程中所有風荷載取值均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的規定取值。WK: 作用在幕墻上的風荷載標準值(KN/m 2)Z:瞬時風壓陣風系數 Z=1.58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 Z: 風荷載體型系數 : 外墻大面上取 -1.2,轉角處取 -2.0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 S: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 :1.663, 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

30、12。W0:太原地區基本風壓W0 =0.40 kN/m 2外墻大面上風荷載標準值WK =Z ZS W0=1 .76 ×1.05 ×1.2 ×0.40=0.887 kN/m 2轉角處風荷載標準值WK =Z ZS W0= 1.76 ×1.05 ×2.0 ×0.40 =1.478 kN/m 2d、幕墻構件重力荷載幕墻構件的平均重力荷載標準值根據幕墻的用料實際計算采用,常用材料的重力體積密度取為玻璃25.6 KN/m3鋁合金28 KN/m3鋼材78.5 KN/m3花崗巖28 KN/m3e、地震作用計算 :qEK=E· max·GAK其中 : q EK -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E-動力放大系數 , 按 5.0取定 max -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 , 按相應設防烈度取定 : 6 度 : max =0.047 度 : max =0.088 度 : max =0.16本工程設防烈度為8 度, 取max =0.16GAK- 幕墻構件的自重 (N/m2)E:動力放大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