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_第1頁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_第2頁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曾經有人給學習力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學習力=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 。但筆者認為,學習力應該是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一個綜合體。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呢?這幾年來,筆者在培養學生學習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來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興趣學習的動力源        學習態度是由學習動力所決定的,學習動力越大,學習態度也就越好。而學習動力則來源于學習興

2、趣,興趣越濃,動力就越大。這是學習的動力源。        對于初中的學生,特別是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完全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學習有什么作用,所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力。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1.巧妙導入,激起學生求知欲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

3、是成功的一半。”恰當巧妙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產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需求。如:筆者在教“從三個方向看”這一節時,首先展示以下兩張圖片:                接著提出問題:“這是兩幅意大利比薩斜塔的照片,你知道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學生都知道比薩斜塔是傾斜的,但第二張圖形與他們印象中的比薩斜塔不同,這就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一些同學們開始積極思考、討論,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 

4、0;      2.有意指導,讓學生知曉數學的來源及應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現實生活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筆者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這一節課時,將課程內容與市里推行的節能環保政策結合起來講解。在課堂上筆者出了這樣的一道題:“大家知道現在市政府推出一個新的倡導,為了節

5、約社會資源,請用節能燈,你們明白為什么要倡導大家用節能燈嗎?”同學們都回答知道:“節能燈更節能,可以少用電。”但也有同學就小聲說:“節能燈很貴的。”這個時候筆者就順勢引導:“針對同學們的問題,讓我們來利用所學的知識算算賬。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一個20瓦的節能燈與一個60瓦的普通燈泡的照明效果相同,一個20瓦的節能燈使用壽命大約為1000個小時,一個60瓦的普通燈泡的使用壽命大約為2000個小時,一個節能燈為10元,一個普通燈泡為2元,每度電05元。請同學們幫我算一算用哪個更合算。”學生通過列方程計算 知道, 當使用時間為400小時時費用一樣,而節能燈的使用壽命在1000小時左右,所以節能燈不但節

6、能也更合算。對于市里的新聞初中的同學比較感興趣,愿意去聽,結果課堂上筆者明顯感到同學們上課更認真、更積極了,參與教學討論的人也多了,同時學生對于政府的決策進一步理解了。        這樣的課堂能讓學生明白數學就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轉變學生“學習數學無用”的偏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性     

7、   在應試教育階段教師一味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極強的自我表現欲望。新課改要求變單向式傳授“一言堂”教學為主體間性的“群言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發揮其引導性的作用。例如在教“利用頻率估計概率”這一節課時,筆者通過設置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筆者先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白、黃兩種顏色的小球,問同學們在不把盒子里的球都倒出來數的情況下,你會用什么方法去估算里面白、黃兩種不同顏色的小球的比例。這個時候學生的答案各式各樣,在他們知道要采取抽樣調查的情況下,筆者積極強調樣本的容量和樣本的廣泛性,然后在本節課的后半段拋出這樣的問題:“一漁民想

8、知道他的魚塘中大約有多少條魚,但又不可以把所有的魚都撈上來數,你用所學的知道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嗎?”問題一出馬上就有很多學生的臉上都洋溢出了興奮的表情, “我來,我來”的聲音此起彼伏,整個課堂的氣氛活躍到了極點,這個時候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能力。        4.通過動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        數學并不是紙上談兵,也可以進行動手操作。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之外,盡量讓數學動起來。例如在教

9、“鑲嵌”這一節課時,筆者不但在課堂內要求學生動手制作鑲嵌的圖形,而且要求他們課后動手制作課本上沒有的。最后通過學校的科藝節活動,筆者又舉辦了一個名為“美麗圖案鑲嵌”的活動,把整個活動的照片以及成果做了一個展示,放在了學校的展板上。筆者發現每天都有許多同學在展板前欣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教師樹立榜樣,引導學生互助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自己為人師表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喜歡數學這門課程,喜

10、愛學習。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助學習,把好生、差生組成一個群體,有時間共同學習,有問題一起討論,取長補短,提高學習興趣,促進信息共享、實現共同提高        6.建立“效果評估”機制和激勵機制        傳統的評價的方法基本為紙筆測驗,按分數高低排隊,方法單一。在評價的主體方面,評價基本由教師完成,缺少學生的參與,更缺少被評價對象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這種單一狹隘的評價制度,不利于學生學習毅力的形成,或者說從根本上阻礙了學

11、生的學習毅興趣的養成。所以筆者在教學中采取多樣的測評方法,比如:對于成績好的同學組成的團體,鼓勵他們平時多競爭,你追我趕,形成良性競爭系統。對于“一幫一”的學生,及時關注被幫助對象的進步,并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揚。總之,評價應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評價的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評價,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二、學習能力學習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能力來源于學習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基礎教

12、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學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培養學生各種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分層遞進的        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學生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學科基礎知識、技能和策略,這是構成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然后,學生通過積極地思考和不斷地整合,將這些知識技能要素與原有的知識、技能相互作用,內化為結構化、網絡化的知識技能結構。只有結構化、

13、網絡化的知識技能,才能對學習活動發揮直接穩定的高水平的調節作用。最后,在解決特定任務的問題情境中,學生運用一定的策略、方法,以活動任務和問題類型為線索和中心,將不同知識技能結構進行組塊,實現知識、技能、策略和方法的融會貫通和高度網絡化、系統化,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程序化的活動經驗結構,這標志著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例如有這樣的一道題:在河的同一側有兩個村莊,現在要在河邊建一個抽水泵,向兩個村莊供水,問應該把抽水泵建在河邊的什么地方才會使水管線路最短?首先你要掌握兩個基礎知識:(1)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中垂線上的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若沒有這兩個知識點,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那

14、只能是空談了;接著要通過思考,對基礎知識進行整合,如何去使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定理;怎樣才能將抽水泵與兩個村莊連接的兩條路線拼成一條;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就要以河為對稱軸作一個村莊的對稱點,然后再利用中垂線的性質就能解決了。        2掌握基礎知識相對比較容易,但要將所學的知識結構化,網絡化,并運用一定的策略、方法解決問題就比較難了。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下,學生一般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自主性差,運用策略、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態,就要該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明確教學不

15、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者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持久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學會學習。         三、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學習力的最高層次體現        前幾年一個現象引發了國人深思:在國際各學科小學奧賽中,中國的學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當他們走入社會之后卻沒有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且世界上各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往往不是中國人,很多高科技行業人才需要從國外引進,這是為什么呢?歸本結底是中國缺乏創造性人才,中國的教育難以培養出富有創造性的人才。教師應當從小培養學生的學習力,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教師要合理的把握基礎學習環節、轉變學習環節、創新學習環節的教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