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統計調查制度_第1頁
海島統計調查制度_第2頁
海島統計調查制度_第3頁
海島統計調查制度_第4頁
海島統計調查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島統計調查制度2018年3月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有關規定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七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九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目 錄目 錄0一、總說明1二、報表目錄3三、調查表式51.海島周邊海域環境情況52.無居民海島岸線和植被情況63.海島生態修復情況74.海島資源及利用情況85.海島開發利用情況

2、106.海島地區經濟發展情況117.海島淡水和電力情況128.海島地區交通情況139.海島地區污染防治情況1410.海島地區海洋災害情況1511.海島防災減災設施情況1612.涉及海島的保護區建設情況1713.海島公益設施情況1814.海島行政管理情況1915.海島保護執法情況22四、附錄23(一)主要指標解釋23(二)主要標準規范26(三)向國家統計局報送的具體統計資料清單27(四)向統計信息共享數據庫提供的具體統計資料清單31一、總說明(一)調查目的為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我國海島生態保護、開發利用和海島管理等方面的情況,為我國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依據,為各級海洋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制定有關政策提

3、供數據支撐,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制定海島統計調查制度。(二)調查對象和統計范圍調查對象為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科研單位。統計范圍為全國(港澳臺地區和海南島本島除外)海島,包括有居民海島和無居民海島。(三)調查內容調查內容涉及海島生態保護、海島開發利用、海島人居環境、特殊用途海島保護和海島管理5個方面,主要由海島生態修復情況、海島開發利用情況、海島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海島淡水和電力情況、涉及海島的保護區建設情況、海島行政管理情況等15張報表構成。調查頻率和時間:報告期為年度報表,時期指標為全年數據,時點指標為年末數據

4、。(四)調查方法本制度通過全面調查、遙感調查和行政記錄等方法收集資料,本制度中未規定的其他方面統計資料,將采用專項統計調查方法進行統計。(五)組織實施本制度由自然資源部負責組織實施,沿海各省、市、縣級海洋主管部門負責填寫本級海島統計數據并匯總逐級上報,自然資源部負責組織海島統計數據的匯總、審查工作,并組織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海島統計數據進行匯審。報送要求:采用分級統計、逐級匯總的形式上報海島統計數據。報送單位于每年3月1日前,通過海島統計數據填報平臺報送統計數據。(六)質量控制為確保統計數據質量,上級部門負責對下級部門填報的資料進行審查,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形式審查和數據審查。為審核邏輯關系、平衡關

5、系,若數據太小,無法按制度規定的單位和小數保留位數填報的項目應填“”,零值的指標項目應填“0”或“無”,無法獲取數據的填“”。(七)統計指標公布海島統計資料將于次年以海島統計調查公報等方式,利用電視、網絡等手段予以公布。(八)統計資料共享海島統計資料可以與相關部門共享,共享內容為海島統計調查公報中所涉及的海島生態保護、海島開發利用、海島人居環境、特殊用途海島保護和海島管理相關指標,以數據庫表的形式共享,責任單位為本制度的制定單位。(九)基本單位名錄庫建立海島統計調查制度基本單位名錄庫。二、報表目錄表號表名報告期別統計范圍報送單位報送日期及方式頁碼海島統1表海島周邊海域環境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

6、管部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3月1日前系統報送電子版5海島統2表無居民海島岸線和植被情況年報全國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同上6海島統3表海島生態修復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7海島統4表海島資源及利用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8海島統5表海島開發利用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同上10海島統6表海島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年報長海縣、長島縣、崇明區、嵊泗縣、岱山縣、定海區、普陀區、玉環市、洞頭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東山縣、思明區、湖里區、濠江區、南澳縣、橫琴新區、舟山市、三沙市省級海洋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公布時間適當延后11海島統7表海島淡水和電力情

7、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3月1日前系統報送電子版12海島統8表海島地區交通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13海島統9表海島地區污染防治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14海島統10表海島地區海洋災害情況年報省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3月1日前系統報送電子版15海島統11表海島防災減災設施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16海島統12表涉及海島的保護區建設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17海島統13表海島公益設施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同上18海島統14表海島行政管理情況年報縣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同上19海島統15表海島保護執法情況年報全國國家海洋執法部門同上22三、調查

8、表式海島周邊海域環境情況表 號:海島統1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 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1. 海島所在海域水質總體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春季夏季夏季秋季冬季甲乙丙1234水質質量第一類水質海島數量01個第二類水質海島數量02個第三類水質海島數量03個第四類水質海島數量04個劣于第四類水質海島數量05個富營養化 輕度富營養化的海島數量06個中度富營養化的海島數量07個重度富營養化的海島數量08個2. 海島周邊海域水質實測情況監測站名稱監測站緯度監測站經度監測海島名稱水質質量主要污染物種類富營養化程

9、度甲12乙丙丁戊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了解報告期內海島周邊海域水質情況。“海島所在海域水質總體情況”表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由海洋環境監測結果面圖層與海島進行空間疊加分析獲得;“海島周邊海域水質實測情況”表中,國控站位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地方站位數據來源于省、市、縣級海洋主管部門,填寫2公里半徑范圍內有海島分布的監測站點或監測站位的本年度實測數據。2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填寫后直接報至自然資源部;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無居民海島岸線和植被情況表 號:海島統2表制定機關

10、: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自然岸線長度01千米 其中:增加長度02千米減少長度03千米砂質岸線長度04千米 其中:增加長度05千米減少長度06千米自然岸線保有率07%植被覆蓋總面積08公頃平均植被覆蓋率09%植被覆蓋率大于75%的海島數量10個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數據為遙感監測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2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填寫后直接報至自然資源部。海島生態修復情況 表 號:海島統3表

11、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項目名稱涉及海島名稱批準時間批準單位實施期限總投資金額(萬元)修復內容已完成修復工程量有居民海島名稱無居民海島名稱中央財政投資地方投資企業個人甲乙丙丁戊己12345庚辛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統計報告期內管轄區域內新增的或有進展的海島生態修復項目情況。統計范圍為利用中央海域使用金返還、中央海島保護專項資金、中央海域和海島保護資金、地方資金、企業及個人資金支持的項目,包括海島整治修復與保護項目、

12、生態島礁工程項目、領海基點保護項目、地方設立的整治修復類別的項目和已批準立項但未開工的項目。2 數據來源于省、市、縣級海洋主管部門,如涉及沿海防護林整治修復項目的,有關數據來源于林業部門。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3 本表以項目為單位填寫,例如海島生態修復項目分3期完成的,應填寫3行數據。4 涉及海島名稱指標項,若有多個海島,在海島名稱之間用頓號分隔。5 指標關系:1=2+3+4+5。海島資源及利用情況 表 號:海島統4表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 201 年有效期至

13、:2021年3月1. 海島資源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丁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稱01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稱02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稱03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稱04年降水量05毫米年日照時數06小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07天林地面積08公頃森林覆蓋率09%2. 海島旅游資源海島名稱沙灘數量(處)海水浴場名稱自然景觀數量(個)人文景觀數量(個)甲1乙233. 海島旅游景區旅游景區名稱旅游景區質量等級旅游景區包含的海島名稱甲乙丙4. 無居民海島林業資源利用變化情況林權證/不動產權證編號變化類型所在無居民海島名稱發證機關林地面積(公頃)林權證類型林地使用權人甲乙丙丁1

14、戊己5. 無居民海島土地資源利用變化情況土地證/不動產權證編號變化類型所在無居民海島名稱土地 用途土地面積(平方米)土地使用權人起止時間發證時間發證機關甲乙丙丁1戊己庚辛續表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以縣(區)為基本統計單元,用于了解本年度管轄區域內海島資源及利用情況。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2 生物資源數據來源于農業、林業和海洋部門;旅游資源數據來源于旅游和海洋部門;氣候資源數據來源于氣象部門;林業資源及無居民海島林業資源利用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林業部門;無居民海島土地資源利用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國土

15、部門。3 “海水浴場名稱”、“旅游景區包含的海島名稱”若涉及多個名稱,填寫名稱并以頓號分隔;如無海水浴場,填寫“無”。 4 若林權證/不動產權證、土地證/不動產權證發生變更,請填兩條數據,分別填寫變更前和變更后的證書情況。海島開發利用情況表 號:海島統5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1.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許可情況證書編號項目名稱海島名稱證書類型出讓方式發證時間批準單位海島使用金繳納分期繳納次數項目性質用島范圍用島面積(公頃)主導用途用島期限(年)應繳(萬元)實繳(萬元)繳納

16、時間免繳(萬元)甲乙丙丁戊己庚12辛34壬癸5子62. 依托海島用海情況海島名稱項目名稱用海面積(公頃)用海方式用海、用島手續辦理情況海域使用權證/不動產權證編號用海起止時間甲乙1丙丁戊己3.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開發利用的海島數量01個海島開發利用總面積02公頃海島周邊填海面積03公頃圍海占用海島岸線長度04千米有新開發利用行為的海島數量05個其中:初次開發的海島數量06個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許可情況”統計報告期內新增許可,“依托海島用海情況”用于統計報告期內新增的、已辦理用海手續的,

17、依托海島岸線開展的填海造地、圍海和非透水構筑物用海項目,包括已開工和未開工的項目。國家、省、市、縣海洋主管部門根據行政記錄,按照審批權限填寫。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許可情況和依托無居民海島圍填海情況由海島管理機構填寫,依托有居民海島圍填海情況由海域管理機構填寫。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2.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情況”數據為遙感監測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填寫后直接報至自然資源部。3. 一個圍填海項目涉及多個海島的,填寫一行數據,在海島名稱中填寫多個海島的名稱,以頓號分隔。4.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許可情況指標關系:12;無居

18、民海島開發利用情況指標關系:0506。海島地區經濟發展情況 表 號:海島統6表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1. 海島地區經濟發展總體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財政收入A01萬元財政支出A02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額A03萬元年末常住人口A04萬人年度接待旅游人數A05萬人2. 海島海洋產業發展情況產業名稱代碼總產值/總營業收入(萬元)年末從業人員(人)甲乙12海洋漁業B01海洋水產品加工業B02海洋油氣業B03海洋礦業B04海洋鹽業B05海洋船舶工業B06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

19、B07海洋化工業B08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B09海洋工程建筑業B10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B11海水利用業B12海洋交通運輸業B13海洋旅游業(海島旅游)B14其他產業(按產業名稱分列)B15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的填報范圍為長海縣、長島縣、崇明區、嵊泗縣、岱山縣、定海區、普陀區、玉環市、洞頭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東山縣、思明區、湖里區、濠江區、南澳縣、橫琴新區、舟山市、三沙市。以上地區的海洋主管部門填表,其上級海洋主管部門只審核數據、不需匯總,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2 數據來源于縣(市)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及海洋統計報表制度

20、。海島淡水和電力情況表 號:海島統7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1. 海島淡水和電力供應情況海島名稱淡水獲取方式電力供應方式是否24h供電甲乙丙丁2. 海水淡化工程建設情況工程名稱所在海島名稱建設狀態日供給能力(噸/天)甲乙丙13. 引水工程建設情況工程名稱所在海島名稱建設狀態日供給能力(噸/天)甲乙丙14. 海島水庫建設情況水庫名稱所在海島名稱建設狀態水庫設計容量(萬立方米)甲乙丙15. 海島新能源工程建設情況工程名稱所在海島名稱投產年份功率(千瓦)項目承擔單位甲乙丙1丁

21、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填報報告期內海島淡水和電力供應、工程建設發生變化的海島情況。2 本表中海島淡水和電力供應情況以單島為統計單位,海水淡化、引水、水庫和新能源工程建設情況以縣(區)為統計單元。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3 “引水工程建設情況”、“海島水庫建設情況”數據來源于水利部門,其中引水工程包括大陸引水和島際引水;“海水淡化工程建設情況”和“淡水獲取方式”數據來源于水利和海洋部門;“海島新能源工程建設情況”和“海島電力供應方式”數據來源于電力和海洋部門。海島地區交通情況表 號:海島統8表制定機

22、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1. 島上交通情況海島名稱機場數量(個)停機坪數量(個)等級公路長度(千米)漁港碼頭數量(個)客貨碼頭數量(個)公務碼頭數量(個)有無連島路堤甲123456乙2. 連島橋梁情況連島橋梁名稱長度(千米)連接海島名稱甲1乙3. 連島海底隧道情況海底隧道名稱長度(千米)連接海島名稱甲1乙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報說明:1 本表統計報告期末管轄區域內的海島交通情況。2 “連島橋梁情況”表、“連島海底隧道情況”表、“客貨碼頭數量”

23、數據來源于交通部門;“漁港碼頭數量”數據來源于農業部門;“公務碼頭數量”數據來源于各級海洋主管部門的碼頭用海項目審批行政記錄。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3 “連接海島名稱”若涉及多個海島,填寫多個名稱,并以頓號分隔。海島地區污染防治情況 表 號:海島統9表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 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 有效期至:2021年3月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污水處理污水處理廠總數量01個年污水處理量02萬噸垃圾處理垃圾處理廠總數量03個年垃圾處理量04萬噸垃圾外運的

24、海島數量05個年垃圾外運量06萬噸排污口 有居民海島排污口數量07個有排污口有居民海島數量08個 已確權無居民海島排污口數量09個有排污口已確權無居民海島數量10個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以縣(區)為統計單元,用于統計報告期末管轄區域內的污水和垃圾處理情況。數據來源于環保和海洋部門。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海島地區海洋災害情況 表 號:海島統10表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 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

25、月災害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風暴潮 發生次數01次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02個赤潮 發生次數03次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04個綠潮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05個海嘯 發生次數06次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07個災害性海浪 發生次數08次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09個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以省為基本統計單元,用于了解報告期內所轄區域海島上的海洋災害發生情況。數據來源于省級海洋主管部門,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海島防災減災設施情況 表 號:海島統11表 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 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 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

26、單位:(蓋章)201 年 有效期至:2021年3月海島名稱避風港數量(個)防波堤數量(處)防波堤長度(千米)等級海塘長度(千米)其他防災減災設施數量(個)甲12345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以單島為統計單元,用于了解管轄區域內海島上已建成的防災減災設施情況。2 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審核、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3 若避風港或防波堤涉及多個海島,在“海島名稱”中填寫多個海島名稱,以頓號分隔,指標1-5則填寫這幾個海島的指標總量。涉及海島的保護區建設情況表 號:海島統12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

27、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保護區名稱包含海島名稱所屬地區保護區面積(平方千米)主要保護對象類型級別始建時間主管部門有居民海島名稱無居民海島名稱甲乙丙丁1戊己庚辛壬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了解報告期內管轄區域新建或調整變化的各類涉島保護區情況。2 本表由縣級海洋主管部門填寫,數據來源于國土、環保、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市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負責匯總、審核、上報。跨行政區的涉及海島的保護區統計數據,由上級海洋主管部門匯總時合并。3 “包含海島名稱”指標項若涉及多個海島,在海島名

28、稱之間用頓號分隔。海島公益設施情況表 號:海島統13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 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指標名稱代碼指標值有居民海島上的設施數量(個)無居民海島的設施數量(個)甲乙12助航導航設施總數量01 其中:本年度新建數量02 本年度廢棄數量03測量點總數量04 其中:本年度新建數量05 本年度廢棄數量06氣象觀測設施總數量07 其中:本年度新建數量08 本年度廢棄數量09海洋監測站總數量10 其中:本年度新建數量11 本年度廢棄數量12地震監測站總數量13 其中:本年度新建數量14 本年度

29、廢棄數量15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了解報告期末管轄區域內海島上的公益設施建設情況。2 本表由縣級海洋主管部門填寫,其中助航導航設施數據來源于交通部門,測量點數據來源于測繪部門,氣象觀測設施數據來源于氣象部門,海洋監測站數據來源于海洋部門,地震監測站數據來源于地震部門;市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負責匯總、審核、上報。3 測量點統計國家四等及以上測量點,不包括企業設立的測量點。海島行政管理情況表 號:海島統14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201 年有效期至:20

30、21年3月1.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配套制度建設情況制度名稱制度類別制度級別發文文號批準單位發文單位發文時間甲乙丙丁戊己庚2. 市縣海島保護專項規劃規劃名稱規劃級別批準時間批準單位規劃期限規劃對象有居民海島(個)無居民海島(個)甲乙丙丁戊12 3. 單島規劃規劃名稱主導用途規劃總面積(平方米)批準時間批準單位規劃期限甲乙1丙丁戊 4. 其他規劃規劃名稱批準時間批準單位規劃期限甲乙丙丁5. 海島名稱標志管理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海島名稱標志數量01個海島名稱標志巡視情況個數02個次數03次海島名稱標志維護情況 損壞數量04個 維修數量05個續表 更換數量06個6. 海島名稱變

31、更情況海島名稱變更前海島名稱變更類型變更原因甲乙丙丁7. 無居民海島監視監測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實施監視監測的海島數量01個8. 領海基點海島監視監測情況指標名稱代碼計量單位指標值甲乙丙1航空監視領海基點海島 監視領海基點海島名稱甲 監視領海基點海島次數01次現場巡查領海基點海島 現場巡查領海基點海島名稱乙 現場巡查領海基點海島次數02次領海基點視頻監控系統 已建成總數量03個 本年度建成數量04個領海基點標志碑 受損數量05個 修復數量06個領海基點保護范圍選劃個數07個總面積08平方千米領海基點保護范圍標志 已建成總數量09個 本年度建成數量10個 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32、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了解報告期內各級海洋主管部門的海島行政管理情況。其中,配套制度建設情況、海島規劃情況、海島名稱標志管理情況和海島名稱變更情況數據來源于各級海洋主管部門,逐級填寫匯總上報。“無居民海島監視監測情況”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填寫后直接報至自然資源部。“領海基點海島監視監測情況”由各級海洋主管部門填寫并逐級匯總上報,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報送自然資源部。各海區分局填寫后上報自然資源部。2 “海島名稱標志管理情況”表指標關系:0405+06。3 “海島名稱變更情況”表中,若涉及海島命名,“變更前海島名稱”一欄中填寫“無”;

33、若涉及海島注銷,“海島名稱”一欄中填寫“無”。4 監視領海基點海島名稱和現場巡查領海基點海島名稱,若有多個海島,在海島名稱之間用頓號分隔。海島保護執法情況表 號:海島統15表制定機關:自然資源部地區名稱:批準機關: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代碼:批準文號:國統制201839號填報單位:(蓋章)201 年有效期至:2021年3月地區檢查海島數量(個)執法檢查次數(次)發現違法行為數量(起)行政處罰決定(件)決定罰款金額(萬元)收繳罰款額(萬元)123456單位負責人: 填表人: 審核人: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說明:1 本表用于了解報告期內海島保護執法情況,包括三個海區分局和11個沿海省(區、市)海

34、洋廳(局)的執法情況,數據來源于國家海洋執法部門。(一)主要指標解釋1. 監測站緯度/經度:填寫監測站的坐標值,格式為xx°yyzzN,xx°yyzzE。2. 水質質量:填寫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劣于四類。3. 主要污染物種類:填寫無機氮、磷酸鹽、石油類、COD、pH等。4. 富營養化程度:填寫輕度、中度、重度。5. 實施期限:填寫項目實施的起止年份,格式為yyyy-yyyy,尚未完工的填寫yyyy-。6. 修復內容:填寫報告期末,已完成的全部修復內容,島體、岸灘、岸線、植被、淡水、污水垃圾處理能力建設、沿海防護林等。7. 已完成修復工程量:以量化指標說明報告期末已完成的

35、修復成效。8. 沙灘數量:指長度在100m以上的沙灘數量,其中不包括礫石灘。若海島上無沙灘,填寫“0”。9. 自然景觀:是指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等,詳見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之旅游資源分類表。10. 人文景觀:是指遺址遺跡、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等,詳見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之旅游資源分類表。11. 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填寫3A級、4A級或5A級。12. 林權證類型:林地所有權證(國有或集體)、林地使用權證、林木所有權證、林木使用權證。13. 起止時間:填寫土地使用權的起止時間,格式為yyyy

36、/mm/dd-yyyy/mm/dd。14. 發證時間:填寫格式為yyyy/mm/dd。15. 變化類型:包括新增、變更、注銷和補報四種情況。類型為變更時,分別填寫變更前和變更后數據。16. 證書編號:填寫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或不動產權證書編號。17. 證書類型:填寫“正式”或“臨時”。18. 出讓方式:包括行政審批和招標、拍賣、掛牌。19. 項目性質:包括經營性和公益性。20. 用島范圍:包括整島利用和局部利用。21. 用島面積:根據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登記表中的用島面積填寫。22. 主導用途:包括旅游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農林牧業、可再生能源利用、城鄉建設、公共服務等。有海島使用權證

37、書的,按證書填寫。23. 用海面積:有海域使用權證書的,按照證書填寫;無證書的,按照用海實際面積填寫。24. 用海方式:從填海造地、非透水構筑物用海、圍海中選填,可多選。有海域使用權證書的,按照海域使用權證書填寫。25. 用海、用島手續辦理情況:填寫“國家審批”或“省人民政府審批”。26. 用海起止時間:格式為yyyy/mm/dd-yyyy/mm/dd。27. 有新開發利用行為的海島數量:指本年度內由于新開發利用行為導致海島形態、開發利用規模、植被覆蓋率等發生變化的無居民海島數量。28. 初次開發的海島數量:指本年度內初次開發利用原始狀態的無居民海島數量。29. 財政收入:指本級人民政府年度財

38、政收入,不包括上級撥款。30. 財政支出:指國家財政將籌集起來的資金進行分配使用,以滿足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需要,主要包括:基本建設支出、企業挖潛改造資金、地質勘探費用、科技三項費用、支援農村生產支出、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用、工業交通商業等部門的事業費、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國防支出、行政管理費、政策性補貼支出、債務利息支出。31. 年末常住人口:指每年12月31日24時一定地區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總和。32. 總營業收入:指管轄區域內的全部企業(單位)在報告期內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總收入,

39、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33. 海洋漁業: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漁業服務等活動。34. 海洋水產品加工業:指以海產品為主要原料,采用各種食品貯藏加工、水產綜合利用技術和工藝進行加工的活動。35. 海洋油氣業:指在海洋中勘探、開采、輸送、加工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36. 海洋礦業:包括海濱砂礦、海濱土砂石、海濱地熱與煤礦及深海礦物等的采選活動。37. 海洋鹽業:指利用海水生產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鹽產品的活動。38. 海洋船舶工業:指以金屬或非金屬為主要材料,制造海洋船舶、海上固定及浮動裝置的活動,以及對海洋船舶的修理及拆卸活動。39.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指為海洋資源勘探開

40、發與加工儲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進行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的制造活動。40. 海洋化工業:以海鹽、海藻、海洋石油為原料的化工產品生產活動。41.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指以海洋生物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的生產加工及制造活動。42. 海洋工程建筑業:指用于海洋生產、交通、娛樂、防護等用途的建筑工程施工及其準備活動。43.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指在沿海利用海洋能、海洋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的生產活動。44. 海水利用業:指對海水的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活動。45. 海洋交通運輸業:指以船舶為主要工具從事海洋運輸以及為海洋運輸提供服務的

41、活動。46. 海洋旅游業(海島旅游):指依托海島旅游資源,開展的海島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度假住宿和體育運動等活動。47. 其他海洋產業:指統計表中未列出的主要海洋產業,如海洋信息服務業等。48. 引水工程所在海島名稱:若引水工程連接多個海島,則海島名稱填寫多個,以頓號分隔。49. 建設狀態:填寫已竣工或在建。50. 淡水獲取方式:根據海島具體情況選填,具體包括水庫、水井、管道引水、船舶運水、海水淡化,可填多項。若無淡水供應,填寫無。51. 電力供應方式:根據每個海島具體情況選填,具體包括島外引電、柴油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海洋能發電和其他自主發電方式,可填多項。若無電力供應,填寫無。52.

42、 光伏發電:是指將太陽能轉為電能的發電方式。53. 海島新能源工程名稱:填寫新能源工程名稱,例如:XX島風能(太陽能、波浪能、多能互補等)示范工程。54. 投產年份:是指建設項目按計劃規定的生產能力在報告期內全部建成,經驗收合格或達到竣工驗收標準正式移交生產或交付使用的年份。55. 功率:填寫格式為能源名稱+功率,多個能源間用逗號分隔,例如:風能100KW,太陽能15KW。56. 等級公路長度:指海島上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及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公路的總長度。57. 漁港、公務碼頭數量:統計報告期末已投入使用的碼頭數量,不包括在建的。58. 客貨碼頭數量:統計報告期末已投入使用的百噸級以上的客貨碼

43、頭數量。59. 連島路堤:指連接島與島、島與陸的具備通行能力的人工路堤。60. 連接海島名稱:此項填寫連島橋梁和海底隧道連接的海島名稱,若連接多個海島,以頓號分隔。61. 污水處理廠:包括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不包括氧化塘、滲水井、化糞池、改良化糞池、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和土地處理系統處理工藝。62. 垃圾外運的海島數量:指通過打包、壓縮、外運的形式進行垃圾處理的海島數量。63. 已確權無居民海島上的排污口數量:轄區內已頒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的無居民海島上的排污口總數量。64. 受影響的海島數量:指處于海洋災害影響區域范圍內的海島數量。65. 等級海塘:即一、二、三

44、、四、五等級海塘。66. 其他防災減災設施數量:指除避風港、防波堤、海塘以外的,且可起到防災減災作用的其他設施的數量。67. 所屬地區:填寫保護區所屬的最低級別行政區劃名稱。例如靈山島自然保護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則所屬地區填寫黃島區。68. 保護區級別:包括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69. 保護區類型:指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地質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濕地公園等。70. 主管部門:填寫海洋部門、林業部門、環保部門、農業部門、國土部門和其他部門。71. 制度類別:填寫使用管理、規劃管理、保護管理、登記管理、地名管理、監視監測、執法監察、項目管理和其他。72. 制度級別:指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73. 規劃級別:填寫市級或縣級。74. 時間填寫格式(批準、發證、繳納、始建、發文):yyyy/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