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1)_第1頁
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1)_第2頁
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1)_第3頁
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1)_第4頁
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滬教版初三化學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單元期末復習綜合模擬測評學能測試試卷 (1)一、選擇題1 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無色的是( )A HCl NaNO3 K2SO4 Na2CO3BCuCl2 Na2SO4 KNO3 NaClC NaOH K2CO3 NaCl Na2SO4D BaCl2 KNO3 CaC12 Na2SO4答案:C【解析】【詳解】A、HC、Na2C0駐溶液中能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 不符合題意;B、四者之間不反應,能在溶液中共存,但 CuCl2溶于水呈藍色,不符合題意;C、四解析: C【解析】【詳解】A、HCI、Na2CO3在溶液中能反應生成氯化鈉

2、、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 意;B、 四者之間不反應,能在溶液中共存,但CuC2溶于水呈藍色,不符合題意;C、四者之間不反應,能在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符合題意;D、BaC2、Na2SO4在溶液中能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 意。故選 C。【點睛】 由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 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2下列不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學性質的是()A. 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B. 能與鎂反應生成 H2C. 能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 能與氫氧化銅反應生成有色溶液答案: C【解析】A、鹽酸和硫酸都能

3、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該性質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 的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鹽酸和硫酸都能與鎂發生置換反應生成 H2,該性質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的 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解析: C【解析】A、鹽酸和硫酸都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該性質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學性 質,故選項錯誤;B、鹽酸和硫酸都能與鎂發生置換反應生成 H2,該性質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學性質, 故選項錯誤;C硫酸能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鹽酸不能與硝酸鋇反應,該性質不屬于鹽酸 和硫酸共有的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D、鹽酸和硫酸能與氫氧化銅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有色溶液,該性質屬于鹽酸和硫酸共有的 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3下

4、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含銨根離子的氮肥與堿性物質混合,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 可用水來鑒定無水硫酸銅、碳酸鈣、硝酸銨、氯化鈉四種白色固體C.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火焰熄滅,證明集氣瓶中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D.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氯化鈉的實驗步驟是:先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 溶液答案:C【解析】【詳解】A. 含銨根離子的氮肥與堿性物質混合,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故選項說 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 將無水硫酸銅、碳酸鈣、硝酸銨、氯化鈉分別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形成藍色 溶液的是無水解析: C【解析】【詳解】A. 含銨根離子的氮肥與堿性物質混合,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

5、氨氣,故選項說法正確,不 符合題意。B. 將無水硫酸銅、碳酸鈣、硝酸銨、氯化鈉分別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的是無 水硫酸銅,能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且溫度幾乎無變化的是氯化鈉,能溶于水形成無色溶 液、但溫度降低的是硝酸銨,難溶于水的是碳酸鈣,能出現四種明顯不同的現象,可以鑒 別,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火焰熄滅,集氣瓶中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 能是氮氣等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檢驗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氯化鈉的實驗步驟是:先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 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含有氯化鈉,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 C。【點睛

6、】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銨態氮肥的檢驗方法、物質的鑒別原理與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4 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之間不反應的是()ACa(OH)2、 HNO3、 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 K2SO4、HClDH2SO4、NaCl、Cu(NO3)2答案:D【解析】【分析】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氣體、沉淀、水。【詳解】A、Ca(OH) 2、HNO3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硝酸鈣和水,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 A 不正確;B、MgCI2、KOH相互交換解析: D【解析】【分析】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氣體、沉淀、水。【詳解】A、 Ca (OH)2、HNO3相互交

7、換成分生成硝酸鈣和水,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A不正確;B、 MgCb、KOH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鎂,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B不正 確;C、 Na2CC3和HCI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C不 正確;D、 三者之間相互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D正確。 故選 D。5 在某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 Cu2、 NO-3、 SO24-BNa 、 H 、 CO3 、 NO3CBa2、 NH4+ 、 OH、 SO42-DBa2、 K、 NO-3、 OH答案: D【解析】【分析】【詳解】A. 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

8、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 藍色,故不符合題意;B. H+、CO32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題意;解析: D【解析】【分析】【詳解】A. 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藍色,故不 符合題意;B. H+> CQ2-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題意;C. Ba2+與SO42-能結合成硫酸鋇白色沉淀,NH4+與OH-能結合生成氨氣和水,不能大量共 存,故不符合題意;D. 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符合題 意。故選 D。6. 已知M 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M+2N=P+

9、2Q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若M 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目不變B. M N P、Q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C. 若P、Q都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 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應,則 M N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 1: 2答案:C【解析】A、若M 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反應前分子的數目為 1+2=3,反應后分子的數目為1+2=3,故正確;B 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 種元素,例如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解析: C【解析】A、若M、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反應前分子的數目為 1+2=3,反應后分子的數目為1+2

10、=3,故正確;B、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例如氫氧化鈉 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確;C、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雖然都是化合物,但都是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二氧化 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故錯誤;D、設M、N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 x、y則 M+2N=P+2Qx 2y16g64gx/2y=16g/64gx: y=1 : 2,故正確;故選 C。7. 以下是四位同學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探究后的結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確的是()A. “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B. 可用純堿代替洗滌靈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C. 用純堿可除去面團發酵產生的酸D

11、. 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檢驗純堿中是否混入了食鹽答案: D【解析】A. “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正確;B.純堿也可以出去油污, 可用純堿 代替洗滌劑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正確;C.純堿可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用純堿可除去面團發酵產生的酸,正確解析:D【解析】A“純堿”其實不是堿,屬于鹽類 ,正確;B純堿也可以出去油污, 可用純堿代替洗滌劑 洗滌餐具表面的油污,正確;C純堿可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用純堿可除去面團發酵產生的酸,正確;D純堿、食鹽都易溶于水,錯誤。故選Db&下列物質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物質都能發生反應,它是A. 鐵B.稀鹽酸C.碳酸鈣D.氫氧化鈉答案:B【解析】試

12、題分析:A、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鐵只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與碳酸鈣、氫 氧化鈉反應,錯誤,B、根據酸的化學性質,稀鹽酸與鐵、碳酸鈣、氫氧化鈉都 能反應,正確,C碳酸鈣只能與稀鹽酸反應,錯解析:B【解析】試題分析:A、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鐵只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與碳酸鈣、氫氧化鈉反應,錯誤,B、根據酸的化學性質,稀鹽酸與鐵、碳酸鈣、氫氧化鈉都能反應,正確,C、碳酸鈣只能與稀鹽酸反應,錯誤,D、氫氧化鈉也只能與稀鹽酸反應,錯誤,故選B考點:酸、堿、鹽、金屬的化學性質9. 有一物質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別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氯化鋇溶液、 HCI溶液中,產生的現象如下表。則該物質 X是下列各項中的

13、加入物質氯化鋇溶液NaOH溶液HCI溶液現象產生白色沉淀產生藍色沉淀無明顯現象A. CuSC4溶液B. (NH4)2CO3粉末C.稀硫酸D. CuO固體答案:A【解析】A、硫酸銅溶液與BaCI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硫酸銅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硫酸沉淀;硫酸銅溶液與HCI溶液不能反應,無明顯變化,正確;B、碳酸銨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產解析:A【解析】A、硫酸銅溶液與 BaC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硫酸銅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硫酸沉淀;硫酸銅溶液與HCI溶液不能反應,無明顯變化,正確;B、碳酸銨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碳酸銨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有刺激

14、性氣味的氣體;碳酸銨與HCI溶液反應,產生氣體,錯誤;C、稀硫酸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稀硫酸與NaOH溶液反應,無明顯變化;稀硫酸與HCI溶液不反應,無明顯變化,錯誤;D、氧化銅溶液與氯化鋇溶液不反應,無明顯變化;氧化銅溶液與NaOH溶液不反應,無明顯變化;氧化銅溶液與 HCI溶液反應,溶液變為藍色,錯誤。故選A。點睛:熟悉酸、堿、鹽的性質和反應的現象是解題的關鍵10. 某無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能在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物質是()A. CuSO、KCI、NaCI B. NqCO、NaOH Ca (OH 2C. HSQ、NaSQ、HCI D. NaHCO KNQ NaCI答案

15、:C【解析】【分析】某無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該溶液顯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無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詳解】A、三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時不能生解析:C【解析】【分析】某無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該溶液顯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 ;無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詳解】A、三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時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三種物質之間不能反應,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 CuSO4溶于水呈藍色,不符合題意;B、Na2CO3、NaOH、Ca (OH ) 2均能與H+在溶液中結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碳酸鈉與氫氧化鈣

16、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 氧化鈉也不能共存,不符合題意;C、三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時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三種物質之間不能反應,不能與H+反應,且不存在有色離子,符合題意;D、NaHCO3和H+在溶液中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判斷物質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 水。11. 下列應用的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咼溫A. 用赤鐵礦高爐煉鐵:Fe2O3+3CO2Fe+ 3CO置換反應B. 用NaOH檢測溶液中的 FeC3: 3NaOH+ FeC3= Fe(OH)4 +3NaCI復分解反應MnO 2

17、C. 加熱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制取氧氣2KCIC32KCI+3O f 化合反應點燃D. 用木炭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C+O2CO2分解反應答案:B【解析】【分析】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詳解】A、用赤鐵礦高爐煉鐵:Fe2O3+3CO2Fe+ 3CO2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 A不正 確;B、用N解析:B【解析】【分析】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詳解】咼溫A、 用赤鐵礦高爐煉鐵:Fe2O3+3CO2Fe+ 3CC2,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 A不正確;B、 用NaOH檢測溶液中的 FeC3: 3NaOH+ FeC3=Fe(OH)4

18、+3NaC,屬于復分解反應,故 B 正確;MnO 2C、 加熱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制取氧氣2KCIQ2KCI+3Q f,屬于分解反應,故 C不正確;點燃D、 用木炭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C+O2CO2,屬于化合反應,故 D不正確。故選 B。12. 下列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OH-、Cu2+B. K+、NO3-、OH-C. H+、Ba2+、SQ2-D. CQ2-、C、H+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氫氧根離子和銅離子會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B、K+、N03-、0H-不會互相反應,能大量共存,故正確;C、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反應生成解析:B【解析】【分析

19、】【詳解】A、氫氧根離子和銅離子會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B、K+、NO3-、OH-不會互相反應,能大量共存,故正確;C、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D、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錯誤; 故選Bo13. 25C時,下列物質在 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無色溶液的是()A. CuC2NaClBa(NO)2B.CaC2KNC3HClC. K2SC4BaC2NaNC3D.NaClKOHKNO答案:D【解析】A、氯化銅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共存,錯誤;B、鹽酸不能在堿性溶液中共存,錯誤;C、硫酸鉀和氯化鋇不能共存,

20、錯誤;D、NaCl、KOH、KNO3可以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且都沒有顏色,解析:D【解析】A、氯化銅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共存,錯誤;B、鹽酸不能在堿性溶液中共存,錯誤;C硫酸鉀和氯化鋇不能共存,錯誤;D、NaCl、KOH、KNO可以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且都沒有顏色,正確。故選D。14. 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其中除了碳酸鈉以外,還可能含有硝酸鋇、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 拌,固體部分溶解。步驟:接著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此時固體質量變 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體的慣對6Ab_cI! 恃0 加入稀硝酸的底量gA. AB

21、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無氣泡冒出B. 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大C. 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硝酸鋇D. 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答案:C【解析】 【分析】 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 于酸的硫酸鋇沉淀,所以步驟: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 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步驟:解析: C【解析】 【分析】 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 鋇沉淀,所以步驟: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 部分溶解;步驟:接著向

22、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根據圖示可知固體部分溶 解,所以固體中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 ;【詳解】A、AB段對應的反應是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是固體 部分溶解,有氣泡冒出,故 A錯誤;B、BC段是不斷加入硝酸固體不再減少,硝酸沒有 反應,酸性增強,對應溶液 pH逐漸變小,故B錯誤;C、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 的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AB段對應的反應是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B點以后隨著硝酸不斷加入,反應不再繼續,硝酸剩余,所以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硝酸鋇,故C正

23、確;D、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硫酸鈉和 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AB段對應的反應是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可能 含有氫氧化鈉,故 D 錯誤。故選 C。【點睛】 根據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 硫酸鋇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15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H4、 Na、 C1、 SO42BH、 Na、 NO3、 CO32CK、 Ba2 、 OH、 SO42D K、 Ag、 NO3、 C1答案: A【解析】【分析】 【詳解】A、四個離子之

24、間不會生成沉淀、氣體、水,可以共存,選項A正確;B、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選項B錯誤;C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硫酸鋇解析: A【解析】【分析】【詳解】A、 四個離子之間不會生成沉淀、氣體、水,可以共存,選項A正確;B、 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選項B錯誤;C、 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硫酸鋇沉淀而不能共存,選項C錯誤;D、 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而不能共存,選項D錯誤。故選A。16在 pH=1 的無色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組是A NO3、 Fe3+、 Na+、 OHBCl、 K+、 SO42、 Ba2+C K+、 SO42 、

25、Na+、 NO3D Ca2+、 Cl、 CO32、 Na+答案:C【解析】pH=1為酸性溶液,故0H不能純在,故不能選 ASO42-、Ba2+能反應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選 BCa2+ CO32-能反應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選 D解析: C【解析】pH=1 為酸性溶液,故 OH 不能純在,故不能選 ASC42-、Ba2*能反應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選 BCa2+、CQ2能反應故不能共存,故不能選 D17 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鹽 A 的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過濾后在濾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在濾液中加入鈉鹽 B 的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過濾后在濾渣中的加足量稀硝 酸, 沉淀不溶解 。 則

26、A、 B 分別為A. 氯化鉀、碳酸鈉B.氯化鎂、硝酸鈉C. 氯化鋇、硫酸鈉D.氯化鋇、碳酸鈉答案: C【解析】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鹽 A 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滴加足量稀 硝酸,沉淀不溶解,A應是可溶性鹽酸鹽。在濾液中加入鈉鹽 B的溶液,產生 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解析: C【解析】 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鹽 A 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 不溶解,A應是可溶性鹽酸鹽。在濾液中加入鈉鹽B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沉淀應是硫酸鋇,B應是硫酸鈉。則 A、B分別為氯化鋇、硫酸鈉。故選 G點睛:氯化銀和硫

27、酸鋇均不溶于鹽酸或硝酸。18.通過設計實驗來鑒別物質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四組物質的水溶液僅靠組內物質不可能鑒別出的一組是()A. Ba(0H)2 Na 2SQ HNO3 FeCI 3 B. AgNO NaCI HCI KNO 3C. NaaSQ Na 2CO BaCI 2 HCI D. CuSO NaNOs KOH HCI答案:B【解析】【詳解】A、FeCI3溶液是黃色的,能與FeCI3溶液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 Ba(OH)2溶 液,能與Ba(OH)2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Na2SO4§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 鑒別;B解析:B【解析】【詳解】A、 FeCl3溶液是黃色的,能

28、與 FeCl3溶液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能與Ba(OH) 2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B、將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出現的現象如下表:AgNO3NaCIHCIKNO3AgNO3沉淀沉淀無現象NaCI沉淀無現象無現象HCI沉淀無現象無現象KNO3無現象無現象無現象有兩組現象是完全相同的,不加其它試劑不可以鑒別;C、將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出現的現象如下表:Na2SO4Na2CO3BaCI 2HCINa2SO4無現象沉淀無現象Na2CO3無現象沉淀氣體BaCl2沉淀沉淀無現象HCI無現象氣體無現象四組中的現象都是不同的,不加其

29、它試劑可以鑒別;D、CuS04溶液是藍色的,根據溶液的顏色鑒別出藍色的CuS04溶液;能與CuS04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的是 KOH 溶液,再將剩余的兩種溶液分別滴加至藍色沉淀中,能使沉淀 消失的是稀鹽酸,無明顯變化的是 NaN03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故選 B。【點睛】 在解答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時,若選項中有帶色的離子,首先鑒別,然后再鑒別其 它的物質;若都沒有顏色,可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象進行鑒別。19 下列各組物質中,相互不能發生反應的是A. NaHCC3固體與稀 HCIB. SQ與KOH溶液C. CuSO溶液與 MgCl2溶液D. AI(0H)3 固體與稀 HNO

30、3答案: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酸堿鹽的水溶液間若兩兩交換成分有沉 淀、氣體或水生成,則反應能夠進行,據此解答即可。A、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 A不符合題意;B解析: 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酸堿鹽的水溶液間若兩兩交換成分有沉淀、氣體或 水生成,則反應能夠進行,據此解答即可。A、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故 A不符合題意;B、三氧化硫能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硫酸鉀和水,故B不符合題意;C硫酸銅與氯化鎂交換成分沒有氣體、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應,故C符合題意;D、氫氧化鋁能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鋁和水,故D不符合題意

31、,故選 Co考點:考查復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堿的化學性質20. 某化合物是由氫、氧及另一種元素組成,下列對該化合物判斷正確的是()A. 一定是堿B.可能是鹽C. 可能是氧化物D.不可能是酸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A、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堿,比如 NH4NQ3屬于鹽類 物質,錯誤;B、 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鹽,比如NH4NQ3屬于鹽類物 質解析: B【解析】【分析】詳解】A、 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堿,比如NH4NQ,屬于鹽類物質,錯 誤;B、 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鹽,比如NH4NQ,屬于鹽類物質,正確;C、

32、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故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氧化物, 錯誤;D、 含有氫氧元素以及另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酸,比如H2SQ,錯誤; 故選: B。【點睛】21下列對化肥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 KNO3 是一種復合肥C.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肥料混合使用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B. 施用氮肥,能促進植物莖葉生長D. 化肥能提高糧食產量,施用越多越好A、KNO沖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種復合肥,故 A說法正確;B、 施用氮肥,能促進植物莖葉生長使葉色濃綠,故B說法正確;C、銨態氮肥能與堿性肥料反應產生氨氣,降解析: D【解析】【分析】【詳解】A、 KNQ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是

33、一種復合肥,故A說法正確;B、 施用氮肥,能促進植物莖葉生長使葉色濃綠,故B說法正確;C、 銨態氮肥能與堿性肥料反應產生氨氣,降低肥效,故C說法正確;D、 多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結,要將化肥和農家肥交替使用,要合理使用,故D說法錯誤。 故選 D。22下列化肥屬于含磷復合肥料的是()ANH4NO3BKNO3C( NH4)2HPO4D Ca( H2PO4) 2答案: C解析】試題分析: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B、KNO3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復合肥料,故選項錯誤。C( NH4) 2HPO4中含有氮解析: C【解析】試題分析:A、NH4NO3

34、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B、KNO3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復合肥料,故選項錯誤。C、( NH4)2HPQ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于復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復合肥料,故選項正 確。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故選項錯誤。故選Co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23.用一種試劑一次將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三種溶液區別開的是()A.無色酚酞試液B.二氧化碳氣體C.碳酸鈉溶液D 氯化鋇溶液答案:C【解析】A、由于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不能將三 種溶液區分;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和氫氧化鈉溶液也能反應但沒有明顯的實 驗現象,和鹽酸不反應,也是無現解析:C【解析】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