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平法標注鋼筋平法標注平法標注法 - 梁(03G101 平面標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10100/200(2)表示箍筋為 10,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200,全為雙肢箍。 10100/200(4)表示箍筋為 10,加密區間距 100,非加密區間距 200,全為四肢箍。 8200(2)表示箍筋為 8,間距為 200,雙肢箍。 8100(4)/150(2)表示箍筋為 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 150,雙肢箍。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322,320表示上部鋼筋為 322,下部鋼筋為3 20。 2 12,318表示上部鋼筋為 212,下部鋼筋為3 1
2、8。 425,425表示上部鋼筋為 425,下部鋼筋為4 25。 325,525表示上部鋼筋為 325,下部鋼筋為5 25。二、 梁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上支座處) 2 20表示兩根 20 的鋼筋,通長布置,用于雙肢箍。 2 22+(412)表示 222 為通長, 4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6 25 4/2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 425,下排為2 25。 222+ 2 22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G212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12。 G414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14。 N222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22。 N
3、418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18。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4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25全部伸入支座內。 625 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25,下排筋 425。 6 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 2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25,全部伸入支座。 2 25 + 3 22(-3 )/ 5 25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 根。 225 伸入支座, 3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 25,通長布置。五、 標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 10100/200(2) 2 25N418( -0.100 )4 256
4、 25 4/26 254/26 25 4/24 254 252 254 25300×700N410KL7(3) 300 ×700表示框架梁 7,有三跨,斷面寬 300,高 700。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 250。N418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10100/200(2) 2 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表示梁上皮標高。鋼筋的錨固長度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墻或板伸入梁中;等等。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錨固長度在 101-
5、1.3.4 圖集中總分兩種: 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 然后參照鋼筋種類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臺梁;但不包括圈梁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梁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于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 12d 直角鉤。當柱墻插筋的豎直錨固長度小于規定值時,需按照101-3 圖集 32 頁右下角的表或 45 頁右上角的表加彎直角鉤。框架梁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加
6、15d 直角鉤。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是以錨固長度為先決條件, 再根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的面積百分率給出 3 個修正系數來計算。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 300mm。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是兩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各類構件各有具體要求。保護層問題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前提條件是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保護層厚度在圖紙的結構說明頁中均有詳細規定。一般情況下,無墊層基礎是 70mm;有墊層基礎是 35mm,柱是 30mm,梁是25mm,板是 20mm,薄板是 15mm,圖紙中均有具體規定。通常,鋼筋工在綁扎大梁時,在梁下部縱筋之下,必須要墊好保護層,合理的保護層材
7、料是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用大塊石子墊也是常有的事, 上級允許時,可用 25mm 的鋼筋頭垂直墊在主筋下, 最好用 16 或 18mm 的鋼筋頭斜著墊在大梁的箍筋下面。圈梁的保護層, 一般應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 因為木工在支模時在圈梁鋼筋上行走,事先墊了保護層更加容易跺倒箍筋。板的保護層是最不容易保證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規程,鋼筋工應當事先把板的鋼筋保護層用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墊好,但是,各個工地不一定都是規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個工種的人員都在已經綁扎好的鋼筋上踩踏,這時,鋼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給墊保護層,因為保護層墊起之后,更容易使綁扎好的鋼筋網被踩得亂七八糟,不好修正,這時應
8、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才對。架立筋以前的架立筋與現在的架立筋,其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縱筋,現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間連接負彎矩筋的連接筋,在復合箍筋的內上角處,其非抗震搭接長度為 150mm。主筋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縱筋,板的下部縱筋,柱的立筋,樓梯板的下部縱筋,主筋的名稱已經過時,內容已經變得含糊不清,今已減少了這樣的稱呼。彎起筋自從推廣平法以來,彎起筋已經很少采用,但在個別的設計中依然可見,其要點是彎起角度,斜長的計算和減延伸率。腰筋腰筋包括兩種,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點是作用不一樣,構造腰筋用G打頭,抗扭腰筋用 N 打頭,構造腰筋的錨固長度為 15d,抗扭腰
9、筋的錨固長度與下部縱筋相同。腰筋位置的計算,是以該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縱筋之間均分間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縱筋之間來分或按梁高來分。負彎矩筋一般框架梁端部負彎矩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 加 15d 直角鉤。負彎矩筋位于第一排的取 1/3 凈跨度 ln,位于第二排的取 1/4 凈跨度 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兩個跨度值之大的應用,這是理解負彎矩筋的關鍵點。梁下部縱筋框架梁下部縱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鋼筋作用的重點,其錨固長度是 0.4laE 加 15d 直角鉤,非框架梁的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是12d,滿足 12d 可不做彎鉤。箍筋箍筋計算應以內皮尺寸為準,這樣不易出錯。箍筋的彎鉤角度和
10、彎鉤長度分抗震與非抗震,框架與非框架。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梁柱箍筋,可以執行以前的現定,鉤長按直徑6;8;10 分別取 50mm;60mm;70mm,可不做 135 度角,即可以做成 90 度彎鉤。這一說法有待探討。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必須執行平法,必須做成135 度的彎鉤。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其鉤長為10d 與 75mm 中之大值。即如箍筋直徑為6mm,鉤長為75mm,直徑為8mm 鉤長為80mm,直徑為10mm,鉤長為 100mm,依此類推。箍筋按內皮尺寸下料時應加延伸率,加3d 較準。復合箍筋復合箍筋分重疊復合與大小復合, 現在要求大箍套小箍, 不提倡重疊復合, 但是,重疊復合也有其應
11、用的場合與好處。按內皮尺寸,首先減去下角主筋的兩個半徑,再除以主筋之間的空數之后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數, 最后再加上主筋的兩個半徑。 注意空數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 4 聲是空格的空,不是 1 聲空間的空,是段的意思。箍筋加密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中,凡在受拉縱筋綁扎搭接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在框架柱中,在底層的基礎頂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凈高度的下1/3 內須加密,在除底層下部外,底層上部和以上各層的柱凈高度的1/6 內及不小于 500mm的范圍內的箍筋要加密。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在梁中,箍筋加密區位于受剪力最大處,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 處起往梁中間方向算。在框架梁中,分
12、抗震強度等級一級和二至四級來決定箍筋加密區的范圍,分 2 倍梁高和 1.5 倍梁高兩個數值,最小不得小于 500mm。在主次梁交叉處的主梁上, 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 單側加密區的計算從距次梁邊的 50mm 處算起,一個次梁寬度加上一個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為箍筋直徑的 8d,且不大于 100mm。吊筋吊筋的全高度應設置到主梁的最下層縱筋處或者二排縱筋處。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長度為其直徑的20d。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長度為次梁寬加兩個50mm。吊筋的斜長按梁高,當梁高小于800 時為 45 度角,當梁高等于或大于800 時為 60 度角。45 度角時,用其直角邊乘以根號2,即乘以 1.414 系
13、數,當為 60 度角時,用其直角長邊乘以1.155 系數。吊筋下料時需減延伸率。筋又叫小拉鉤,其鉤長與彎鉤角度同箍筋的彎鉤。拉筋必須鉤住箍筋并緊靠梁或柱的縱筋。柱內復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梁中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間距的2 倍,一般為 400mm。梁中拉筋多于兩排時,其位置應上下相互錯開。拉筋的計算不同于箍筋, 應按內皮尺寸計算, 按箍筋內皮尺寸再加上兩個箍筋直徑才對。板主筋板主筋的錨固長度為直徑的5d,且不小于板厚。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邊上下縱筋連線1/2板主筋間距。板主筋間距過密時,可以跳綁,即綁扎梅花扣。但板邊的兩排必須綁扎全扣。板扣筋板扣筋的直角鉤只減上邊保護層,通常減20mm,
14、下邊可直接立在模板上。板扣筋在重疊時, 有一個綁扎次序問題是必須注意的, 同綁扎梁鋼筋一樣, 先綁扎主梁方向的后綁扎次梁方向的, 這樣才不至于使扣筋加高一層, 造成上邊的保護層減小或者沒有了。搭接位置主要是指綁扎搭接,關于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 16 或 22 或 25 或 28 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 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 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鋼筋的接頭, 是這根鋼筋的薄弱點, 往壞處想,便是危險點或者是事故點,所
15、以要格外加小心, 要注意,要把這個不良點放在不吃勁的地方。 鋼筋的接點,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處,二不能放在受剪處,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處。正彎矩梁的凈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 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凈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區段內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 * 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凈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間 * 近支座這兩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 所以這里被確定為連接區, 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 也被確定為連接區。負彎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與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過來思索,在腦子里過電影,便一目了然,如 101-3筏型基礎里面的基礎梁則是。在連接區,如果只有兩根縱筋,我想可以把搭接頭設在同
16、一區段內,把錨固長度乘以 1.6 系數,即按 100%接頭面積百分率來取,如果超過 4 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數取 1.4 或 1.2。至于柱子鋼筋的搭接部位, 首先區分是什么柱, 對于框架柱, 要執行 101-1 圖集,只要是 “非連接區 ”,便可搭接。非連接區便是箍筋的加密區,在底層,不一定是一層有可能是地下室, 柱凈高度下部三分之一, 在底層柱凈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層柱凈高度 * 近上下兩頭的六分之一不小于 500mm 范圍,都是箍筋加密區也是非連接區。箍筋加密區等于非連接區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處, 鋼筋連接點是薄弱處,所以這兩處不可共存,文字理論之要領其實也
17、很簡單。至于構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適用于 101 圖集。剪力墻鋼筋的搭接與眾不同, 豎向鋼筋的搭接分兩種類型, 一二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大于 28 時的搭接頭需要錯開, 中間隔 500mm;三四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小于 28 時的搭接頭可在同一區段內, 搭接長度均為錨固長度的 1.2 倍。原位標注相對于集中標注而言, 是集中標注的具體補充與細化。 當這兩種標注發生矛盾時,通常是以原位標注為準,但是從安全起見,還是鋼筋多多益善。值得注意的是, 當原位標注負彎矩筋時, 已經包含了梁上部的貫通縱筋在內,這一點在圖紙上常常發生混淆, 設計者最容易糊涂, 施工者千萬馬虎不得,有疑問時,直接
18、去問設計師最好, 或者寧可多用鋼筋也要確保工程質量免除后患。錨固搭接見 101-1 第 35 頁右上角圖,此構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證支座內受力縱筋的凈距不小于 25mm,從而保證縱筋在支座內有一定的握裹力, 這一點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內搭接是錯誤的,應該加以改正。至于那個 1:12 斜度,是否可以考慮不打彎,直接插入,因為那個彎度太小,不易彎準,當角度彎不準時反倒影響了質量,如果不打彎,干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如果支座兩邊縱筋直徑相同, 最好是直接通過, 不在支座內設接頭, 想設接頭時,最好是把接頭設在凈跨度中的三分之一與四分之一之間的區段處隔一搭一。彎折弧度
19、實踐證明,鋼筋設計彎鉤,往往事與愿違,本來是想增加錨固堅固的程度,其結果是在陡彎處, 鋼筋內部結構已被破壞, 陡彎處的內部出現了看不見的裂紋,成為了新的薄弱點,當鋼筋受到極限應力時,最容易在彎點斷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強調采用彎折半徑 4d;6d;8d,而不是彎折直徑,確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輕視。在縱向受力鋼筋端頭的彎鉤成型時, 在鋼筋彎曲機上切不可加擋板, 而且中心卡樁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樁用直徑 35mm 以上的,寧可讓其彎度大些。但是,箍筋的角就成為新的問題了,普通箍筋倒是沒的說,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 角度彎的不陡, 會縮小縱向鋼筋在構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彎的過陡,也存在上述的破
20、壞作用,解決的辦法,只有犧牲保護層,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于探討。鋼筋常用的分類鋼筋種類很多, 通常按化學成分、 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 I 級鋼筋( Q235 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于 10mm,長度為 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級鋼筋軋制成人字形,級鋼筋軋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 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并冷扭成型。(二)按直徑大小分:鋼絲(直徑 35mm)、細鋼筋(直徑 610mm)
21、、粗鋼筋(直徑大于 22mm)。(三)按力學性能分級鋼筋( 235/370 級);級鋼筋( 335/510 級);級鋼筋( 370/570)和級鋼筋( 540/835)(四)按生產工藝分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 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混凝土保護層混凝土保護層是為了防止鋼筋生繡,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足夠的粘結力,因此在鋼筋混凝土中鋼筋必須有足夠的厚度的混凝土保護層。(一)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是指從受力鋼筋的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應符合設計要求, 如無設計要求,要符合表 2-1 的規定,且不小于受力鋼筋的公稱直徑。 ”表 2-1 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備注:1)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于 70mm。板、墻、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不應小于表中相應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于 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