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_第1頁
第八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_第2頁
第八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_第3頁
第八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_第4頁
第八章 宋遼金元法律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第八章 宋遼金宋遼金 元時期的法律制度元時期的法律制度( (公元公元960960年一年一13681368年年) ) 本章重點:本章重點:1 1兩宋的法制指導思想兩宋的法制指導思想2 2兩宋法律內容的發展變化。兩宋法律內容的發展變化。3 3宋元刑罰制度的發展變化。宋元刑罰制度的發展變化。4 4宋代民商事法律規范的發展宋代民商事法律規范的發展5 5宋代訴訟審判制度的特點。宋代訴訟審判制度的特點。6 6元代法律的主要內容特點。元代法律的主要內容特點。 第一節第一節 宋朝的法律制度宋朝的法律制度(960-1279960-1279) 四、司法制度四、司法制度一、兩宋法制指導思想一、兩宋法制指導思想

2、二、立法概況二、立法概況三、兩宋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變化三、兩宋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變化一、兩宋法制指導思想一、兩宋法制指導思想長生庫、抵當所長生庫、抵當所 (一)強化中央集權(一)強化中央集權“唯稍奪其(節鎮)權,制其錢谷,收其唯稍奪其(節鎮)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精兵, 則天下自安。則天下自安。” “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二)崇文抑武,儒道兼用(二)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后期受理學和永嘉后期受理學和永嘉“功利學派功利學派”的影響的影響 ( (三三) )大度兼容,強調慎法大度兼容,強調慎法(四)義利并用、重視經濟立法(四)義利并用、重視經濟立法二、立法概況二、立法概況 按按“事類事類” ” 編排

3、,每項事類收入相關的敕令格式等編排,每項事類收入相關的敕令格式等 慶元條法事類慶元條法事類 (一)(一)宋刑統宋刑統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1 1宋刑統宋刑統的體例變化的體例變化2 2宋刑統宋刑統內容的變化內容的變化(二)編敕(二)編敕1 1神宗以前,為律敕并行階段神宗以前,為律敕并行階段 2 2神宗以后,為以敕代律階段神宗以后,為以敕代律階段 ( (三三) )編例編例 (四)條法事類(四)條法事類宋刑統宋刑統的體例變化的體例變化首創綜合性法律之門首創綜合性法律之門 “一部律內余條準此一部律內余條準此”。以刑律為主,律敕合編以刑律為主,律敕合編 ;篇下設

4、門;篇下設門;增加起請增加起請3232條,以條,以“臣等參詳臣等參詳”的形式附在律文之的形式附在律文之后。后。宋刑統宋刑統主要內容的變化主要內容的變化有關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條款明顯增多。有關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條款明顯增多。創立折杖法。創立折杖法。對官吏犯贓罪的處罰比唐律明顯減輕。對官吏犯贓罪的處罰比唐律明顯減輕。加重了對盜罪的處罰力度加重了對盜罪的處罰力度2 2、兩宋的法律形式包括、兩宋的法律形式包括( ( ). ). A A刑統刑統 B B編敕編敕 C C大誥大誥 D D條法事類條法事類 1 1、下列關于宋朝編敕的說法中正確的有(、下列關于宋朝編敕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 A A經過編撰

5、的敕才具有反復適用的普遍約束力經過編撰的敕才具有反復適用的普遍約束力 B B編敕起始于宋太宗編敕起始于宋太宗 C C宋仁宗時設有宋仁宗時設有“編敕所編敕所” D D宋神宗時,敕優于律適用宋神宗時,敕優于律適用三、兩宋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變化三、兩宋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變化 (三)民商事法律規范(三)民商事法律規范 (一)行政法律規范(一)行政法律規范 (二)刑事法律規范(二)刑事法律規范 (一)行政法律規范(一)行政法律規范 4. 4. 職官監察職官監察1. 1. 國家政權機構的調整國家政權機構的調整2. 2. 官吏的選任官吏的選任科舉和恩蔭科舉和恩蔭 3 3官員的考課與致仕官員的考課與致仕1.1

6、.國家政權機構的調整國家政權機構的調整建立官職差遣制。建立官職差遣制。以分割事權為主導思想,改革中央行政體制以分割事權為主導思想,改革中央行政體制 ;以集權中央為目的,加強對地方的監管;以集權中央為目的,加強對地方的監管; 路的權力一分為四:路的權力一分為四:經略安撫使經略安撫使帥司;帥司;提點刑獄提點刑獄 憲司;憲司;轉運使轉運使 漕司;漕司;提舉常平司提舉常平司倉司。倉司。“二府二府”指中書省和樞密院指中書省和樞密院“三司三司”指鹽鐵司、度支司和戶部司指鹽鐵司、度支司和戶部司 文官出任知州,另設通判文官出任知州,另設通判包拯:樞密院副使、龍圖閣直大學士、知開封府包拯:樞密院副使、龍圖閣直大

7、學士、知開封府 2.2.宋朝的科舉制的發展宋朝的科舉制的發展進士科考試四場進士科考試四場: : 詩賦、論、策、帖經。詩賦、論、策、帖經。錄取和任用的范圍較寬錄取和任用的范圍較寬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創造了彌封、謄錄和鎖宿制創造了彌封、謄錄和鎖宿制考試內容:考試內容:3.3.宋朝官員的考課與致仕宋朝官員的考課與致仕致仕:一般為致仕:一般為7070歲。歲。考核機構:京朝官是審官院,州縣官是考課院考核機構:京朝官是審官院,州縣官是考課院考課標準為考課標準為“四善四最四善四最”四善: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四善: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四最

8、四最:獄訟無冤、催科不擾,為治事之最;:獄訟無冤、催科不擾,為治事之最; 農桑墾殖、水利興修,為勸課之最;農桑墾殖、水利興修,為勸課之最; 屏除奸盜、人獲安居,為鎮防之最;屏除奸盜、人獲安居,為鎮防之最; 賑恤困窮、不致流移,為撫養之最。賑恤困窮、不致流移,為撫養之最。4.4.職官監察職官監察御史和諫官合稱臺諫御史和諫官合稱臺諫 臺諫合一體制由此形成。臺諫合一體制由此形成。御史臺下分臺、殿、察三院。御史臺下分臺、殿、察三院。但御史的任用權轉移到皇帝手中但御史的任用權轉移到皇帝手中 ;門下省設諫院門下省設諫院(二)刑事法律規范(二)刑事法律規范凌遲成為法定死刑凌遲成為法定死刑1 1宋代刑法的特點

9、宋代刑法的特點 普通刑法外有特別刑法普通刑法外有特別刑法,即即“重法地重法地”立法立法 ;嚴懲貪墨罪嚴懲貪墨罪。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請減贖當請減贖當”法;贓官逢赦不敘法;贓官逢赦不敘用。用。2. 2. 刑罰制度的變化刑罰制度的變化創立折杖法創立折杖法創立刺配刑創立刺配刑“重法地重法地”法法宋仁宗時將開封府及所屬三縣定為宋仁宗時將開封府及所屬三縣定為“重法地重法地”,頒布,頒布窩藏重法窩藏重法,重點懲治,重點懲治“盜賊盜賊”窩藏犯,后重法地窩藏犯,后重法地的范圍又擴大到與開封相鄰的四州。神宗時制定了的范圍又擴大到與開封相鄰的四州。神宗時制定了盜賊重法盜賊重法,將重法地由開封府諸縣擴大到十幾個,將重

10、法地由開封府諸縣擴大到十幾個州、軍,強化對謀反、殺人、劫略、盜竊罪的鎮壓,州、軍,強化對謀反、殺人、劫略、盜竊罪的鎮壓,重懲劫盜窩藏犯,而且增加了重法的對象:連坐妻子、重懲劫盜窩藏犯,而且增加了重法的對象:連坐妻子、沒收家貲,并獎勵告發者。重法地制度實施了沒收家貲,并獎勵告發者。重法地制度實施了4040多年,多年,于宋哲宗時被廢除。于宋哲宗時被廢除。折杖法折杖法宋宋太祖時創立的一種變相減輕刑罰的辦法;是將太祖時創立的一種變相減輕刑罰的辦法;是將原來的笞、杖、徒、流四種刑罰,折合成相應的原來的笞、杖、徒、流四種刑罰,折合成相應的臀杖或脊杖,使臀杖或脊杖,使“流罪得免遠徙,徒罪得免役年,流罪得免遠

11、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減決數笞杖得減決數”;但死刑及反逆、強盜等重罪不;但死刑及反逆、強盜等重罪不適用此法;對于緩和階級矛盾具有一定作用。適用此法;對于緩和階級矛盾具有一定作用。1 1、凌遲刑在司法實踐上開始使用,始于(、凌遲刑在司法實踐上開始使用,始于( ) A.A.宋宋 B.B.五代五代 C.C.元元 D.D.明明2 2、下列關于宋、下列關于宋“折杖法折杖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折杖法折杖法”不適用于死刑不適用于死刑 B B“折杖法折杖法”不適用謀反、謀大逆罪不適用謀反、謀大逆罪 C C“折杖法折杖法”適用于笞、杖、徒、流罪適用于笞、杖、徒、流罪 D D流罪

12、流罪“折杖折杖”后,不遠流后,不遠流3 3、下列選項關于刺配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選項關于刺配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源于五代后晉的刺面源于五代后晉的刺面 B B在宋首用于太祖在宋首用于太祖 C C宋仁宗以后成為常制宋仁宗以后成為常制 D D是對肉刑的復活是對肉刑的復活4 4、下列關于凌遲刑的說法中,正確的有(、下列關于凌遲刑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 A首用于五代時西遼首用于五代時西遼 B B北宋時仁宗首用,神宗后常用北宋時仁宗首用,神宗后常用C C南宋南宋慶元條法事類慶元條法事類確定為法定刑確定為法定刑 D D清末清末大清現行刑律大清現行刑律廢止廢止5 5、下列關于宋朝的

13、法律制度說法錯誤的是(、下列關于宋朝的法律制度說法錯誤的是( )。)。A. A. 宋刑統宋刑統是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是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B B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對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成為斷案的依據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對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成為斷案的依據C C宋代新的折杖法規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宋代新的折杖法規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杖和脊杖杖和脊杖D D北宋將凌遲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北宋將凌遲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6 6、下列有關我國唐宋時期法制的表述正確的是(、下列有關我國唐宋時期法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A A永徽律疏永

14、徽律疏不僅是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不僅是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成就B B宋刑統宋刑統不僅是一部具有統括性和綜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不僅是一部具有統括性和綜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C C自首、類推、化外人、區分公罪與私罪等原則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罰原自首、類推、化外人、區分公罪與私罪等原則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罰原則則D D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機構的設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機構的設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司法機構,分掌中央司法審判職權。寺、刑部、御

15、史臺三大司法機構,分掌中央司法審判職權。(三)民商類法規的發展變化(三)民商類法規的發展變化 6.6.禁榷法禁榷法 1.1.民事權利主體增多民事權利主體增多2.2.所有權的規定所有權的規定3.3.債法與契約關系的發展債法與契約關系的發展 4.4.婚姻法規婚姻法規5.5.繼承法規繼承法規1.1.民事權利主體的變化民事權利主體的變化農業勞動者主體地位的確立。農業勞動者主體地位的確立。 私屬私屬佃客佃客家內服役者由民事權利客體向主體轉化家內服役者由民事權利客體向主體轉化 ;手工業勞動者主體地位進一步確定手工業勞動者主體地位進一步確定 ;2.不動產所有權的規定保護族產保護族產 。法律承認新墾荒田的所有

16、權,明確棄田的歸屬權法律承認新墾荒田的所有權,明確棄田的歸屬權 ;買賣買賣不動產以紅契紅契作為合法的產權證書;的產權證書;打擊盜賣和私自買賣等侵犯所有權的行為打擊盜賣和私自買賣等侵犯所有權的行為 ;3.3.債法與契約關系的發展債法與契約關系的發展 信用契約信用契約l不動產買賣有絕賣、賒賣和活賣之分不動產買賣有絕賣、賒賣和活賣之分 。l買賣契約、買賣契約、 典賣契約、租賃契約典賣契約、租賃契約l借貸契約借貸契約l競爭締約競爭締約l典賣契約:一物不得兩典典賣契約:一物不得兩典 ,明確回贖的,明確回贖的期限;價金交付期限為期限;價金交付期限為120120天天 。l買賣契約構成要素:田產買賣先問親鄰買

17、賣契約構成要素:田產買賣先問親鄰 ;到官府印契到官府印契繳納契稅;過割賦役;離業繳納契稅;過割賦役;離業 。租賃契約:對住宅的租賃稱為租賃契約:對住宅的租賃稱為“租租”“”“賃賃”或或“僦僦”,對人畜車馬的租賃稱庸、雇。對人畜車馬的租賃稱庸、雇。須簽訂契約,并經官府批準認可須簽訂契約,并經官府批準認可 ;須須 “ “兩情和同兩情和同”,且由家長作主,且由家長作主 ;須依法計息須依法計息 ; 雙方須履行契約規定雙方須履行契約規定 ;借貸糾紛由官府受理借貸糾紛由官府受理 ;嚴禁各州縣嚴禁各州縣“監臨官于部內放債監臨官于部內放債” ” 。借貸契約構成要素:借貸契約構成要素:二是官有工商業經營權轉讓時

18、的競爭承包行為。二是官有工商業經營權轉讓時的競爭承包行為。 “買樸買樸”、“召人承買召人承買”、“樸樸買買” ” 。競爭締約法的產生競爭締約法的產生一是官有土地出租或出賣時的一是官有土地出租或出賣時的“實封投狀實封投狀”法法 ;信用契約信用契約中國最早的著作權形式中國最早的著作權形式“牌記牌記” ” 長生庫和抵當所己具備了銀行信用的某些職能長生庫和抵當所己具備了銀行信用的某些職能 ;有價證券一般稱為有價證券一般稱為“交引交引” ” ;4.4.婚姻法規婚姻法規離婚上仍為離婚上仍為“七出三不去七出三不去” ” 。 婚齡:男婚齡:男1515、女、女1313;禁止五服以內親屬結婚,但不禁止姑舅禁止五服

19、以內親屬結婚,但不禁止姑舅兩姨兄弟姐妹結婚;兩姨兄弟姐妹結婚;諸州縣官人在任之日不得與部下百姓交婚。諸州縣官人在任之日不得與部下百姓交婚。5 5繼承法規繼承法規 在室女繼承在室女繼承3/43/4,繼子繼承,繼子繼承1/41/4。出嫁女繼承。出嫁女繼承1/31/3,繼子,繼子1/31/3,官府,官府1/31/3。 l遺產,除兄弟均分外,在室女可繼承部分遺產,遺產,除兄弟均分外,在室女可繼承部分遺產,遺腹子與親生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遺腹子與親生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l南宋規定了絕戶財產的繼承辦法:南宋規定了絕戶財產的繼承辦法:夫亡妻在,立繼從妻夫亡妻在,立繼從妻“立繼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

20、屬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屬“命繼命繼” 1 1、中國南宋規定戶絕指家無男子承繼。按照、中國南宋規定戶絕指家無男子承繼。按照南宋的繼承制度,若出現戶絕,立繼承人的方式南宋的繼承制度,若出現戶絕,立繼承人的方式有(有( )。)。A.“A.“立繼立繼” ” B.“B.“祖繼祖繼”C.“C.“嗣繼嗣繼” D.“D.“命繼命繼” 2 2、對絕戶資產的繼承作出明確規定的是、對絕戶資產的繼承作出明確規定的是( ( ).).A A秦律秦律 B B漢律漢律 C C唐律唐律 D D宋律宋律 6 6禁榷法禁榷法 擴大了禁榷專賣范圍,涉及鹽、茶、酒、擴大了禁榷專賣范圍,涉及鹽、茶、酒、礬、香、鐵、煤等多種商品,并制

21、定有礬、香、鐵、煤等多種商品,并制定有相應法規嚴加管制。相應法規嚴加管制。以鹽法、茶法、酒法、市舶條法最為重要和以鹽法、茶法、酒法、市舶條法最為重要和 完備。完備。四、司法制度四、司法制度(一)司法機構的發展變化(一)司法機構的發展變化 ( (二二) )訴訟與審判制度訴訟與審判制度(一)司法機構的發展變化(一)司法機構的發展變化1 1中央:中央: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司法機關 ;宋初,另立審刑院,神宗時裁撤;宋初,另立審刑院,神宗時裁撤;增設制勘院和推勘院制勘院和推勘院等臨時性審判機構 。2.2.京畿和地方司法機關京畿和地方司法機關北宋開封府和南宋臨安府北宋開

22、封府和南宋臨安府 ;地方審級主要是路、州(府、軍、監)和縣三級:地方審級主要是路、州(府、軍、監)和縣三級:州由知州和通判總理州事并主掌審判權州由知州和通判總理州事并主掌審判權 ;并設專職司法的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法參軍和判官、并設專職司法的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法參軍和判官、推官等。其法定的審判機構有州院和司理院推官等。其法定的審判機構有州院和司理院 。路設有中央派出機構路設有中央派出機構“提點刑獄司提點刑獄司”( (二二) )訴訟與審判制度訴訟與審判制度4.4.理雪、駁議與法官責任制度理雪、駁議與法官責任制度1 1區分民刑訴訟區分民刑訴訟民訴時限規定了民訴時限規定了“務限法務限法”;刑訴

23、規定有刑訴規定有“聽獄之限聽獄之限”2 2重視勘驗證據:重視勘驗證據: 完善證人證言制度完善證人證言制度 ; 重視物證;重視物證;“據狀斷之據狀斷之” 檢驗制度完善;檢驗制度完善; 檢驗技術的提高和法醫的運用檢驗技術的提高和法醫的運用 。3.3.鞫讞分司制鞫讞分司制 翻異別勘制翻異別勘制 宋代宋代疑獄集疑獄集載:載:“張舉,吳人也。為句章令。有張舉,吳人也。為句章令。有妻殺夫,因放火燒舍,乃詐稱火燒夫死。夫家疑之,詣妻殺夫,因放火燒舍,乃詐稱火燒夫死。夫家疑之,詣官訴妻,妻拒而不認。舉乃取豬二口,一殺之,一活之,官訴妻,妻拒而不認。舉乃取豬二口,一殺之,一活之,乃積薪燒之,察殺者口中無灰,活者

24、口中有灰。因驗夫乃積薪燒之,察殺者口中無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驗夫口中,果無灰,以此鞫之,妻乃伏罪。口中,果無灰,以此鞫之,妻乃伏罪。”下列關于這一下列關于這一事例的表述不成立的有(事例的表述不成立的有( ). .A A作為縣令的張舉重視證據,一般用豬來作為證據作為縣令的張舉重視證據,一般用豬來作為證據 B B張舉之所以采取積薪燒豬的方法來查驗證據,乃張舉之所以采取積薪燒豬的方法來查驗證據,乃因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刑訊的程序因當時的法律沒有規定刑訊的程序 C C該案殺人者未受刑而伏罪,因其符合當時法律規該案殺人者未受刑而伏罪,因其符合當時法律規定禁止使用刑訊的一般條件定禁止使用刑訊的一般條件 D

25、D張舉在這個案件中對事實的判斷體現了當時法律張舉在這個案件中對事實的判斷體現了當時法律所規定的所規定的 據狀斷之據狀斷之 的要求的要求 鞫讞分司制鞫讞分司制是宋朝獨特的刑事審判制度;從州到大理是宋朝獨特的刑事審判制度;從州到大理寺,都實行審理、判決分離寺,都實行審理、判決分離, , 分別由不分別由不同的官員擔當,審問案情的官員無權量同的官員擔當,審問案情的官員無權量刑,稱刑,稱“鞫司鞫司”( (又稱又稱“推司推司”、“獄獄司司”) ),檢法量刑之事別由其他官員負責,檢法量刑之事別由其他官員負責,稱稱“讞司讞司”( (又稱又稱“法司法司”) );在一定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司法官因緣為奸,保

26、證度上有利于防止司法官因緣為奸,保證審判質量審判質量 。翻異別勘制翻異別勘制是宋朝時為防止冤假錯案而規定的復審制是宋朝時為防止冤假錯案而規定的復審制度,指在犯人推翻原來的口供,而且度,指在犯人推翻原來的口供,而且“所翻情節,實礙重罪所翻情節,實礙重罪”時,必須將該時,必須將該案改交另外司法官或另一司法機構重新案改交另外司法官或另一司法機構重新審理。改換法官審理稱之為審理。改換法官審理稱之為“別推別推”,改換司法機關審理,稱為改換司法機關審理,稱為“別移別移” ” ;這;這一制度的出現,有助于糾正因刑訊逼供一制度的出現,有助于糾正因刑訊逼供而導致的冤獄,為司法審判制度上的又而導致的冤獄,為司法審

27、判制度上的又一進步體現。一進步體現。 1 1、南宋慶元年間,某地發生一樁、南宋慶元年間,某地發生一樁“殺妻案殺妻案”。死者丈夫甲。死者丈夫甲被當地州府逮捕,受盡拷掠,只得招認被當地州府逮捕,受盡拷掠,只得招認“殺妻事實殺妻事實”。但在該案。但在該案提交本路(路為宋代設置的地位高于州縣的地方行政區域)提刑提交本路(路為宋代設置的地位高于州縣的地方行政區域)提刑司審核時,甲推翻原口供,斷然否認殺妻指控。提刑司對本案可司審核時,甲推翻原口供,斷然否認殺妻指控。提刑司對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處置中,符合當時能做出的下列處置中,符合當時“翻異別勘翻異別勘”制度規定的做法是制度規定的做法是( )。)。 A A

28、發回原審州府重審發回原審州府重審 B B指定本路管轄的另一州級官府重審指定本路管轄的另一州級官府重審 C C直接上報中央刑部審理直接上報中央刑部審理 D D直接上報中央御史臺審理直接上報中央御史臺審理 2 2、宋代法律規定,翻異不得超過(、宋代法律規定,翻異不得超過( )。)。 A.A.一次一次 B.B.二次二次 C.C.三次三次 D.D.四次四次 3 3、 宋朝把改換審判官重新審理稱為(宋朝把改換審判官重新審理稱為( ) A AA. A. 別推別推 B. B. 別移別移 C. C. 別勘別勘 D. D. 回避回避第二節第二節 遼金法制概況遼金法制概況 一、遼的法律制度一、遼的法律制度二、金的

29、法律制度二、金的法律制度一、遼的法律制度一、遼的法律制度( (一一) )遼代立法活動遼代立法活動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的分治制度;分治制度;1036年年新定條例新定條例547條條遼代基本法典;遼代基本法典;10701070年的年的咸雍條制咸雍條制789789條條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年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947年改國號為遼,年改國號為遼,1125年為金所滅。年為金所滅。(二二)遼代的刑罰制度遼代的刑罰制度法定刑罰:有死、流、徒、杖(籍沒、黥刺)四種:法定刑罰:有死、流、徒、杖(籍沒、黥刺)四種: 死刑分為絞、斬、凌遲三等死刑分為絞、斬、凌遲三等

30、; 流刑:近則邊城部族、遠則投諸境外,又遠則罰使絕域流刑:近則邊城部族、遠則投諸境外,又遠則罰使絕域 徒刑為終身、五年、一年半三等,終身附加決杖五百徒刑為終身、五年、一年半三等,終身附加決杖五百 ; 杖刑自五十至三百,用皮制沙袋擊打。杖刑自五十至三百,用皮制沙袋擊打。民族分治:契丹法治契丹及諸夷,用漢法治漢人;民族分治:契丹法治契丹及諸夷,用漢法治漢人;太宗時太宗時:官分南北官分南北北面官與南面官,分治契丹人與北面官與南面官,分治契丹人與漢人漢人(三)遼代的司法制度(三)遼代的司法制度二、金代的法律制度二、金代的法律制度( (三三) )實行民族壓迫實行民族壓迫 對異族人適用不同的法律,同罪不同

31、罰對異族人適用不同的法律,同罪不同罰. .( (一一) )金代的立法活動金代的立法活動 ( (二二) )金代法定刑罰金代法定刑罰初沿遼制,徒刑有終身徒,沿宋制,有以杖折徒法,最高限初沿遼制,徒刑有終身徒,沿宋制,有以杖折徒法,最高限為杖二百。為杖二百。泰和律泰和律基本仿唐律為五刑制。徒刑增加四年刑與五年刑基本仿唐律為五刑制。徒刑增加四年刑與五年刑而為七等。贖刑適用廣泛,贖銅加倍而為七等。贖刑適用廣泛,贖銅加倍 。 熙宗熙宗皇統制皇統制: :第一部成文法典;第一部成文法典; 世宗世宗大定重修制條大定重修制條; 章宗章宗泰和律義泰和律義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大金國,年完顏阿骨打建大金國,112

32、7年滅北宋,年滅北宋,1234年為元所滅。年為元所滅。第三節第三節 元代法律制度元代法律制度 四、司法制度四、司法制度一、立法指導思想一、立法指導思想三、法律內容三、法律內容二、立法活動二、立法活動一、立法指導思想一、立法指導思想(一)(一)“祖述變通祖述變通”“”“附會漢法附會漢法”(二)(二)“因俗而治因俗而治”,蒙漢異制,蒙漢異制二、立法活動二、立法活動4.4.順帝順帝至正條格至正條格: :元代最后一部法典。元代最后一部法典。 ( (一一) )蒙古政權時期蒙古政權時期1 1成吉思汗:成吉思汗:12111211條畫五章條畫五章 “ “大札大札撒撒”1225 1225 年頒布年頒布多為蒙古部族的習慣法多為蒙古部族的習慣法. . 2 212341234年,滅金后,開始采用金代的年,滅金后,開始采用金代的泰和律泰和律(二)元朝時期(二)元朝時期1.1.世祖忽必烈世祖忽必烈至元新格至元新格元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元代第一部成文法典;2.2.仁宗仁宗風憲宏綱風憲宏綱” ” :是一部關于綱紀、吏治性:是一部關于綱紀、吏治性質的監察法規質的監察法規 。3.3.英宗英宗大元通制大元通制: :元代最為完備系統的一代大法元代最為完備系統的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