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介紹及對比_第1頁
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介紹及對比_第2頁
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介紹及對比_第3頁
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介紹及對比_第4頁
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介紹及對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幾種常用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比較、概述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目前已相當成熟,其核心技術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對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進及發展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在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已較少使用。根據污水的水量、水質和出水要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處理的正 常運行、處理費用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對生活污水幾種常用的處理工藝作簡單介紹,包括氧化溝、序批式 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觸氧化法、曝氣生物濾池(BAH、A-0工藝、膜生物 反應器(MBR等。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簡介典型的生活污水處理完整工藝如下:污水一一前處理一一生化

2、法一一二沉池一一消毒一一出水II污泥處理系統-前處理也稱為預處理技術,常用的有格柵或格網、調節池、沉砂池、初沉池由于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Rt、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 水在目前是最經濟、最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作一簡介。1、氧化溝工藝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其池體狹長,故稱為氧化溝。氧化溝有多種構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羅塞式;B:奧巴爾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溝;D: 曝氣沉淀

3、一體化氧化溝氧化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其規模從每日幾百立方米至幾萬立方米,工藝日趨完善,其構造型式也越來越多。其主要特點是:進出水裝置簡單;污水的流態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體狹長,又類似于推流式;BO改荷低,處理水質良好;污泥產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齡長,具有脫氮的功能設計要點: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5000mg/l ; 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 去除 BOD5時, 取 58 天,當要求硝化反應時取1030天; 水力停留時間為20、 24、 36、 48h,根據對處理水水質要求而定;BOASS負荷(Ns)為 () ; BO哈積負荷(Nv) 為kgBOD/();污泥回流比為501

4、50%混合液在渠內的流速為s;溝底流速為 m/s。但氧化溝工藝與SBRffi普通活性污泥工藝比較,能耗高,且占地面積較大2、 A/O 法即厭氧一好氧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 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 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

5、外。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以下特點:1、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 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2、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 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點, 但又與一般生物膜法不盡相同。一是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廢水中,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池又稱淹沒式濾池。二是采用機械設備向廢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濾池靠自然通風供氧,相當于在曝氣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也可稱為曝氣循環型濾池或接觸曝氣池。三是池內廢水中還存在約2

6、5%的懸浮狀態活性污泥,對廢水也起凈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生物接觸氧化法凈化廢水的基本原理與一般生物膜法相同,就是以生物膜吸 附廢水中的有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有機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廢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生物膜由菌膠團、絲狀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組成。在活性污泥法中,絲狀菌常常是影響正常生物凈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絲狀菌在填料空隙間呈立體結構,大大增加了生物相與廢水的接觸表面,同時因為絲狀菌對多數有機物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對水質負荷變化有 較大的適應性,所以是提高凈化能力的有力因素。處理裝置

7、 按結構分為分流式和直接式兩類, 其結構如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示分流式的曝氣裝置在池的一側填料裝在另一側依靠泵或空氣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層內循環,給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此法的優點是廢水在隔間充氧,氧的供應充分,對生物膜生長有利。缺點是氧的利用率較低,動力消耗較大;因為水力沖刷作用較小, 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脫落新陳代謝周期較長生物膜活性較小;同時還會因生物膜不易脫落而引起填料堵塞。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風曝氣。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擾動,更新較快,保持較高的活性;同時在進水負荷穩定的情況下,生物膜能維持一定的厚度,不易發生堵塞現象。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1 毫米左右為宜。選用適當的填

8、料以增加生物膜與廢水的接觸表面積是提高生物膜凈化廢水能 力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蜂窩狀填料。蜂窩狀填料的比表面積如:蜂窩狀填料孔徑須根據廢水水質(BODZ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等的濃 度)、BO加荷、充氧條件等因素進行選擇。在一般情況下BODZ濃度為100300 毫克/升,孔徑可選用 32毫米;BODZ為50100毫克/升可選用1520毫米; 如在50毫克/升以下,可選用1015毫米孔徑的填料。填料要質量輕,強度好,抗氧化腐蝕性強,不帶來新的毒害。目前采用較多的有玻璃布、塑料等蜂窩狀填料,此外,也可采用繩索、合成纖維、沸石、焦炭等作填料。填料型式有蜂窩狀、網狀、斜波紋板等。生物接觸氧化法的BO

9、D負荷與廢水的基質濃度有關,對低BODS度(50300毫克/升)廢水每日每立方米的填料采用25千克(BODE),廢水停留時間為小時,氧化池內耗氧量約13毫克/升。由于氧化池內生物量較大,處理負荷高,可控制溶解氧量較高,一般要求氧化池出水中剩余溶解氧為23毫克/升。為了節省運行費用,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前加厭氧水解調節池,將厭氧工藝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旨在利用厭氧條件下多種產酸菌的胞外酶分解水中長鏈有機物,產生有機酸、醇等,廢水中的有機物水解酸化后,可生化性得到了提高,利于發揮后續好氧工藝的生物降解性能,使整個工藝能節能運行并使出水優良。設計要點:A:厭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厭氧

10、污泥床反應器的形式,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 24 小時。厭氧池下部為污泥床區,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之間,進水系統可采用脈沖進水中阻力布水系統,底部設布水溝,保留污泥不沉積底部,呈懸浮狀態。污泥床平均濃度為 3035g/l 則污泥負荷為 kg(ss).d 。B: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污水處理工 藝。池內設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則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的特點。曝氣系統可采用鼓風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統(設計時必須考慮投資及運行成本) 。為培養微生物的 不同的優勢菌種,將接觸氧化池分為兩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

11、力停留時 間為小時,有機負荷為。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小時,有機負荷。A/O 法優點在于:體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節約占地面積;生物活性高;有較高的微生物濃度;污泥產量低;出水水質好且穩定;動力消耗低;不產生污泥膨脹;掛膜方便,可間歇運行;工藝運行簡單,操作方便,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尚待改進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池內填料間的生物膜有時會出現堵塞現象,研究的方向是針對不同的進水負荷控制曝氣強度,以消除堵塞;其次是研究合理 的氧化池池型和形狀、尺寸和材質合適的填料。3、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是早在 1914 年就由英國學者 Ardern

12、和 Locket 發明了的水處理工藝。 70 年代初, 美國 Natre Dame 大 學的教授采用實驗室規模對 SBR工藝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國環保局(EPA的資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產了世界上第一個SB砒污水處理廠。SBRT藝的過程是按時序來運行的,一個操作過程分五個階 段:進水、反應、沉淀、潷水、閑置。由于SBR在運行過程中,各階段的運行時間、反應器內混合液體積的變化以及運行狀態等都可以根據具體污水的性質、出水水質、出水質量與運行功能要求等靈活變化。對于SBR 反應器來說,只是時序控制,無空間控制障礙,所以可以靈活控制。因此,SBRC藝發展速度極快

13、,并衍生出許多種新型SB戲理工藝。前處理一一SBRS應器一一過濾一一出水|污泥前置設計要點:理論上 SB皈應器的容積負荷有一個較在的范圍,為 kgBOD5/,但為安全計,一般取低值,如 kgBOD5/ 左右。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即反應時的水位,最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結束時的水位,最低水位必須保證在排水在此水位時,沉淀污泥不隨上清液而流失。SBR!藝的主要特點有:出水水質較好;不產生污泥膨脹;除磷脫氮效果好。其缺點是池容和設備利用率低,占地面積較大、運行管理復雜,自控水平要求高。4、曝氣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是90 年代初興起的污水處理新工藝,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廣為流行。 該工藝具有去

14、除SS 、 COD 、 BOD 、 硝化、 脫氮、 除磷、 去除 AOX(有害物質)的作用 其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 ( 二沉池 ) ,其 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省。曝氣生物濾池,相當于在曝氣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棲附的填 ( 濾 ) 料,在填料下鼓氣, 是具有活性污泥特點的生物膜法。 曝氣生物濾池(BAF)70 年代末起源于歐洲 大陸,已發展為法、英等國設備制造公司的技術和設備產品。BAF工藝的優點:1 、 總體投資省,包括機械設備、自控電氣系統、土建和征地費;2 、占地面積小,通常為常規處理工藝占地面

15、積的 80% ,廠區布置緊湊,美觀;3 、處理出水質量好,可達到中水水質標準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4 、工藝流程短,氧的傳輸效率高,供氧動力消耗低,處理單位污水的電耗低;5 、過濾速度高,處理負荷大大高于常規處理工藝;缺點:曝氣生物濾池運行維護較復雜,尤其是填料的反洗與更換,從而導致運行費用也較高。5、MBR:藝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1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 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 HRT和污泥停留時間( SRT) 可以分別控制, 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器中不斷反應、

16、 降解。 因此,膜 - 生物反應器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反應器的功能。 與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負荷沖擊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占地面積小、排泥周期長、易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廢水處理新技術之 一。中空纖維膜組件置于MBR中,污水浸沒膜組件,通過自吸泵的抽吸,利用膜絲內腔的抽吸負壓來運行。膜組件材質為聚乙烯。膜組件公稱孔徑為mi是懸浮固體、膠體等的有效屏障;中空纖維膜絲較細,有較好的柔韌性,能保持較長的壽命,即使有膜絲破損的現象發生,由于膜絲內徑僅為270 mi可被污泥迅速阻住,對處理水質完全沒有影響。鼓風機曝氣,在提供微生物生長所必須的溶解氧之外,還

17、使上升的氣泡及其產生的紊動水流清洗膜絲表面,阻止污泥聚集,保持膜通量穩定,設計氣水比為20:1, MB時產生的剩余污泥由氣提泵定量提升至污泥濃縮池,污泥在其中濃縮,并使污泥減容,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MBRH水由自吸泵抽送至回用水池。前處理一一反硝化池一一MBR出水|MBR勺技術優勢:? 出水水質好?工藝參數易于控制,能實現 HR* SRT的完全分離? 設備緊湊,省掉二沉池,占地少? 剩余污泥產量少? 有利于增殖緩慢的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和繁殖? 克服了常規活性污泥法中容易發生污泥膨脹的弊端?系統可采用PLC控制,易于實現全程自動化MBRL藝的缺點:MBRT藝造價相對較高,為普通污水處理工藝的

18、倍。國產膜片質量較差、使用時間較短,進口膜片價格過高,運行維護及更換費用較高。三、各種工藝之比較為了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因地制宜地進行工藝方案 ( 主要是生物處理方案 ) 比較是必要的。進行多種工藝方案的比較,包括投資費用、運行費用、占地面積、 出水水質、后期管理等各方面進行系統的比較,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的工藝。1、 在生活污水中的應用隨著我國水處理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近兩年A-O、BAF及MBRI藝應用越來越廣,前些年氧化溝工藝的應用較多,造價較低,適用于土地資源較豐富的地區。2、 占地面積與總池容氧化溝與SBR工藝占地面積較大,A-O、BAF工藝占地面積較小,MB砧地面 積最小(為普通工藝占地面積的60%) 。3、 投資費用相比較而言,氧化溝、SBR投資費用最低,A-O較低,MB濟口曝氣生物濾池造 價相對較高,BAF較普通工藝高出25溢右,MBR艮據膜的不同,價格相差較大(采 用國產膜,總投資較普通工藝高出40%左右,進口膜則要高80%) 。4、 運行成本及管理SBR自動化程度要求較高;氧化溝自動化程度較低;BAF反洗等很難實現自動化操作,需人工操作,則人工費較高;若不考慮折舊費,單從人工費、電費、藥劑費來考慮每日運行費用,MBRR低,為元/d左右,BAR A-O在元/d左右;若考慮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