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帶傳動設計說明書32771_第1頁
V帶傳動設計說明書32771_第2頁
V帶傳動設計說明書32771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帶傳動設計說明書專 業:化學工程與工藝設 計 者:保貴 1066115327王煜炎 1066115406王貴發 1066115337樓凱 1066115338馬艷芳 1066155141設計時間: 2012-11-3V 帶傳動設計 -.3. -一、帶傳動得設計準則 -.3 -二、V帶傳動的設計容-.3-三、普通V帶設計的一般步驟: -.3-四、帶傳動設計計算 -.3. -1. 已知條件和設計容 -.3 -2. 設計步驟和方法 -.3 -2.1確定設計功率 -.3 -2.2選擇 v 帶的帶帶型 -.5 -23 確定帶輪直徑及驗算帶速 -.6 -2. 4 計算中心距a及其變動圍。-.8 -25

2、驗算小輪包角 -.9 -2. 6 計算帶的根數 -.9 -2. 7 確定帶的初拉力 -.12 -2. 8 確定作用在軸上的壓力 -.13 -3. 結論-.1. 4 -五、設計小結 -.1. 4 -六、參考資料 -.1. 5 -V 帶傳動設計一、帶傳動得設計準則在不打滑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勞強度和壽命。二、V 帶傳動的設計容確定帶的截型、長度、根數、傳動中心距、帶輪基準直徑及結構尺寸。三、普通 V 帶設計的一般步驟:確定 V 帶的截型 確定帶輪基準直徑和驗算帶速 確定中心距、帶的基準長度和驗算小帶輪包角 確定帶的根數 z 確定帶的初拉力 F0 確定帶傳動作用在軸上的力 Q四、帶傳動設計計算1.

3、已知條件和設計容設計某液體攪拌機的 V 帶傳動。選用的電動機額定功率 P=3 千瓦, n1=1420r/min ,從動輪轉速 n2=350r/min ,二班制工作( T=16h )。設計容包括確定帶的型號、根數、長度、帶輪直徑和中心距,以及帶輪的 材料和結構尺寸等。2.設計步驟和方法2.1 確定設計功率計算功率 Pc 其根據傳遞功率 P ,并考慮到載荷性質和每天工作時間等因 素而確定,即P ca =K A P KW 傳動功率P,即額定功率(如電動機的額定功 率)kw工作情況系數K A ,由下表決定表8-7工作情況系數K A工況K A軟 起動 負載起動 每天工作小時數 (h)功率:PC KaP

4、1.1 3 3.3KWKa工作情況系數,見表87 ;P 傳遞的功率,kWP選用的電動機額定功率工柞情況系數h由下表決定“、軟起動如殳起功何人工作小時數(1D10-16訪<101016)16裁荷變動微小液體儻樣機,通風機和鼓風機(7. 5kw),離心式水泵報圧縮機.輕翌愉送機L01. 11L2L 1L21.3載荷變動小帶式惰送用L (卜均勻我荷) 通風機(”巧扁),疑轉式水泵 和壓縮機,發電機,金羈切削 機民印刑機,譴轉篩.鋸木 ”和木丁機械L 1L 21.31.2L31.4拔荷變渤較大出式拔JI機°在復衣 水泵和壓締機、起車機,耶粉 機.沖剪機床,橡膠機械震 功篩紡織機械.建軾

5、輸送機L21.31.41.4Li51.6載荷變動根大感碎機旋轉式冷鄂式等), 磨碎機球曙*樓磨、管臂)L3.4L5L6l,H注:(1 )軟起動一電動機(交流起動、三角起動、支流并勵),四缸以上的燃機,裝 有離心式離合器、液力聯軸器的動力機。負載起動一電動機(聯機交流起動、直流復勵或串勵),四缸以下的燃機。(2 )反復起動、正反轉頻繁、工作條件惡劣等場合,KA應乘1.2。(3)增速傳動時KA應承下列系數:增速比1.25 1.741.75 2.492.5 3.49> 3.5系數1.051.111.181.282.2選擇v帶的帶帶型V形帶的型號可根據計算功率 Pc及小輪轉速ni由圖3-6選取3

6、Y V形帶選理2. 3確定帶輪直徑及驗算帶速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根據V帶的帶型,di應大于或等于表8 6中的最小節圓直徑dmax。若di 過小則帶的彎曲應力較大;反之,則傳動的外廓尺寸增大114Y 20. U4. 15,21 3LJ( JSJ.虬 «t Q 血 D 兒 n. 90. IOOt 112.12$50 N 63兒 $ Wh * 100. Ill, ID. M I機叫 Iffli IN. 2flOf 24, 2JU, 180, I '315. JJ5. 40. WO. 6WI U nk u 町收 100. |06f lllr 1曲 1!久 I必 I虬 I5C( M

7、O. IM, 2W, 2K 地 A i F她JIJ( 3仇肌他燦5W, WO. 7Wt M_ p 亠"13. |J2. MO, |$0. IN. ITO. IK). ?». :24,弘 MO* J15,刑,«0T 4ja, Sffl* 5M* R地川.750.艸.W0t 1000, 1120200 1)1 執 出 250, 26, 2U. JOO.幾 I禺 J5J( WO, g 500(燦 «®,710,750.細L 嘰 IttK. IglBO. UM. IKO* 3X»155 yy 則 4J! 4虹 47?. <0Qb 妙,b

8、l必創門血 70 $叫 9OTt 1000, l(W)t 113), D 1HM400, 1300. Ittl. ISM. 2W500 MO 560 (00, 6J0, 60, 1|0t HMI. 400, 1000. Il3). IJO. W00, 1JW. lWl)( IND, E ' '*'1W), J24O.呦2)驗算帶速vdi “v60 100090 14206.69m/s60 1000應滿足5m/s< v< 25m/s(30m/s),否則須重選小輪直徑 di。3) 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從動輪基準直徑d2idi, i-傳動比,并根據表88加以適當圓

9、整,即求得:d2400 mm4).確定中心距a和帶長Lp中心距偏大些有利于增大包角,但過大會使結構不緊湊,且在載荷變化時 引起帶顫動,降低帶傳動的工作能力。一般根據安裝條件的限制或由下式初步 確定中心距a。0.7 d1 d2a02 d1d25)計算相應的帶長1d02a0/ 2 d1 d2d2 d1 24a0得 1 d0 =2249mm帶的基準長度1 d根據1d 0由表82查得 1 d =2240mm爭KQ!鼻越點2. 4計算中心距a及其變動圍a a。傳動實際中心距近似為求得 a=657mm考慮到安裝調整和補償預緊力需要,中心距變動圍為amin a 0.0151d 657 0.015 2240

10、623mmamaxa 0.03ld657 0.03 2240 724mm2. 5驗算小輪包角帶與帶輪接觸弧所對應的中心角稱為包角如圖 3 7所示,顯然小輪包角 a 1比大輪包角a 2要小。中心距a相同條件下,包角越大,帶的摩擦力和能傳遞的功率也越大。小 輪包角a 1可按下式近似計算:A _ da, = 180 ° - 7_x 57 3° > 120 %至少 90 °)a代入數據得1152 °般應使1120°,否則,可加大中心距或增設緊輪2. 6計算帶的根數帶傳動的承載能力受打滑和帶疲勞兩方面限制。根據計算功率Pc和單根V形帶所能傳遞的功率

11、P°,可按下式計算所需的根數Z式中P0-單根V形帶所能傳遞的功率,kW,見表1即di = d2的條件下計算的。傳動比越大,則從動輪直徑相對主動輪來說越大, 帶繞過從動輪時的彎曲應力越小,因此提高了帶傳動的工作能力。Ka-考慮包角不同時的影響系數,稱包角系數,見表85 ;L-考慮帶的長度不同時的影響系數,稱帶長修正系數,見表82;A1 "51N)ITS1701 科1601501451401和1h|2Qtoo00*0外Q.0.910 VI 0 1W0. hhq 86Q氐、的圧*度弟及*段星UK.V2<HCDt4000.960.174501.000的500LO20.91S6

12、0一 負630(L%0 817100務onKIM)1.000 85<MM)1. 030 *70821 000L060 W0.X41 120LW0 910.861 2S9Lil0 910.881 4001.140 960 W1 6001. 160 80.920.831 8(X)1.181 010.950.862 0001.030.9M0M*2 240LOBLOO0.91I2M>I.Ot1.030 932 MM)III 1L050 W0. SJJ IM川Q. 97OeSfr)550LI7L09u. nV.利4(n)L19I.M1.020.914 5001.150,93030JOW1 I

13、K1.070.%0.S2為使各根V帶受力均勻,根數不宜太多(通常 ZV10)否則應改帶型由表查得數據代入得3.3z= 1.07 0.17 0.92 1.06=2.75即根數z=3根2. 7確定帶的初拉力適當的初拉力是保證帶傳動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拉力小,則摩擦 力小,易出現打滑。反之,初拉力過大,會使 V帶的拉應力增加而降低壽命, 并使軸和軸承的壓力增大。對于非自動緊的帶傳動,由于帶的松馳作用,過高 的初拉力也不易保持。為了保證所需的傳遞功率,又不出現打滑,并考慮離心 力的不利影響時,單根V帶適當的初拉力為"八P1 2.5).F. _ 500“1+ qv K “)代入數據可得

14、Fo =mon由于新帶容易松馳,所以對非自動緊的帶傳動,安裝新帶時的初拉力應為上述初拉力計算值的1.5倍。初拉力是否恰當,可用下述方法進行近似測試。如圖75所示,在帶與帶輪的 切點跨距的中點處垂直于帶加一載荷 G,若帶沿跨距每100mm中點處產生的 撓度為1.6mm (即撓角為1.8 °時,則初拉力恰當。這時中點處總撓度 y=1.6t/100mm。跨度長t可以實測,或按下式計算(7 2 )G的計算如下:新安裝的V帶 (722)運轉后的V帶(723)最小極限值 (7 -24)式中DFo-初拉力的增量(表 7 £)表7 - 9初拉力的增量(單位:N)帶型YZABCDEDF061

15、0152029.458.81082. 8 確定作用在軸上的壓力傳動帶的緊邊拉力和松邊拉力對軸產生壓力,它等于緊邊和松邊拉力的向量和。但一般多用初拉力Fo由圖7 6近似地用下式求得(N) (7 H25 )式中ai小帶輪上的包角; z -帶根數。15C0即Fq4755N2zF)sin2 3 140 sin2 23.結論經過計算、分析得出:帶型A小帶輪直徑90mm大帶輪直徑400mm中心距657mm 帶的長度2240mm 帶的根數3根 初拉力140NV帶構造如圖所示:五、設計小結設計過程中有許多容必須靠我們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電動機型 號選擇來說,可以分別比較幾種型號電動機總傳動比,以結構緊湊為依據來選擇; 也可以考慮性價比來選擇。前者是結構選擇,后者確實經濟價格選擇。而擺在我們 面前的卻是兩條路,如何將兩者最優化選擇才是值得我們好好深思的。平時的課程 學習在實際應運中提高自我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