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名詞解釋(一)_第1頁
心理學名詞解釋(一)_第2頁
心理學名詞解釋(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學名詞解釋(一)1 心理學:心理學史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心理學具有 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2心理過程:是心理活動的翌中動態過程,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3.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4情緒情感過程:喜愛、快樂、滿意、憂愁、悲哀、憎恨等。5. 意志過程:與改造現實相聯系的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有計劃地調節支配行動、客 服困難,最終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叫意志過程。6. 人格:指表現在一個人身上比較穩定的心理特性的綜合,是一個人總的精神面貌,反映 了人與人之間穩定的差異的特征,其差異表現在人格傾向性和人格心

2、理特征。7. 人格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識傾向,決定著人對現實世界的態度以及對認識活動的趨 向與選擇。包括需要、冬季、興趣、愛好、信念、理想、世界觀等。8. 人格心理特征:指區別于他人、在不聽環境中表現出一貫的、穩定的行為模式的心理特 征。包括個體的氣質、性格、能力等9. 教育心理學 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10.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人屬性的反映。是一種簡單的心理現象,是認識的起點。11.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感受性高則感覺閾限低(反比關系)12. 感覺閾限:指剛剛能引起感覺或

3、差別感覺的刺激量。13. 絕對感覺閾限: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14. 絕對感受性:指人的感官覺察這一最小刺激強度的能力。15. 差別閾限:對兩個同類的刺激物,只有達到一定的差異強度才能引起人們的差異感覺。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叫差別閾限,又稱最小可覺量;對著一最小差異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別感受性。16. 感覺適應:指由于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17. 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18. 感覺后效(感覺后像)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暫時保留的感覺的現象。在各種感覺中,視 覺的后效很顯著,又稱視覺后像。視覺后像又分正、負后像

4、。19. 感覺的補償指某種感覺系統的機能喪失后,由其他感覺系統的機能來彌補。20. 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21. 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 它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 反映。22. 空間知覺:指物體的空間特性在人腦中的反映。23. 時間知覺 是對客觀事物時間關系(即事物運動的速度、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24. 運動知覺是對物體在空間位置移動的知覺。25. 似動知覺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26. 誘導運動指由于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27. 錯覺:指

5、在特定條件下對事物必然會產生的某種固有傾向性的歪曲知覺,是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知覺,是知覺的一種特殊情況。28. 知覺的選擇性:當面對眾多的客體時, 知覺系統會自動地將刺激分為對象和背景,并把知覺對象優先地從背景中區分出來。這種特性稱為知覺的選擇性。29. 知覺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工處理,并用語詞加以概括賦予說明的加工過程。30. 知覺的整體性:指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多種屬性整合 為統一整體的過程。31. 知覺的恒常性: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映像仍相對不變。32. 實物直觀是在感知實際事物的基礎上提供感性

6、材料的直觀方式。33. 模象直觀是指觀察與教材相關的模型與圖像(圖片、圖標、幻燈片、電影、錄像、電視 等),以形成感知表象。34. 言語直觀指在生動形象的言語作用下喚起學生頭腦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觀方式。35. 注意是心理活動隊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之一。36.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動有選擇地反映一定的對象,而離開其余的對象。 表現出人的心理活動具有選擇性。37.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停留在被選擇的對象上的強度或緊張度,它使心理活動離開一切無關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動,以保證注意的對象能得到比較鮮明和清晰的反映。38. 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

7、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39. 有意注意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滴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40. 有意后注意 也稱隨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有覺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41. 注意的穩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對象或某一活動上的時間長短特性。42. 注意的起伏 是短時間內注意周期性地不隨意跳躍現象,也稱為注意的動搖。43. 注意的分散 是注意不穩定表現,也叫分心。44. 注意的廣度也稱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人們能夠清楚地知覺出對象的數目。45.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現象。46. 注

8、意的轉移是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由由一種活動 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象。47.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保持和再現。48. 形象記憶 是以我們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49. 邏輯記憶是個體以詞語所概況的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事物之間的意義和性質為內容的 記憶。50. 情緒記憶 是個體以曾經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51. 動作記憶 是以做過的運動或動作為內容的記憶,又稱運動記憶。52. 外顯記憶是指個體有意識地或主動地收集某些經驗用以完成當前任務時表現出來的記 憶。53. 陳述性記憶是對有關事實和事件的記憶程序性記憶指對如何做事情的記憶。54. 內隱記憶 指在

9、不需要意識參與或不需要有意回憶的情況下,個體的已有經驗自動對當前任務產生影響而表現出來的記憶。55. 識記是記憶過程的第一個基本環節。56. 無意識記 是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運用任何有助于識記得出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 地識記。57. 有意識記 有明確識記的對象,內容系統,識記效果牢固持久。58. 機械識記是根據材料的外在聯系,采取多次重復的方式所進行的識記。59. 意義識記 是在理解的基礎上, 依據材料的內在聯系, 并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而進行的識 記。60. 保持指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在人腦中的鞏固過程,是記憶過程的第二個環節。61. 遺忘是與保持相反的心理過程,指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或再認

10、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回 憶或再認。62. 系列位置效應 是指接近開頭或者結尾的記憶材料的記憶效果好于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 的趨勢。63. 前攝抑制 是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倒攝抑制。64. 舌尖現象 就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憶出來的現象。65. 再認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66. 回憶是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人們在頭腦中把它重新呈現出來的過程67. 追憶是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難的有意回憶。68. 瞬時記憶 是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

11、來,這種記憶叫瞬時記憶,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69. 短時記憶是指人腦中的信息在 1分鐘之內加工與編碼的記憶,是信息從感覺記憶到長時 記憶的過渡階段。處在工作狀態中的短時記憶或者在完成當前任務時起作用的短時記憶就是工作記憶。70. 長時記憶是信息經過充分加工,在頭腦中長久保持的記憶。71. 表象編碼 是指以空間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對某一復雜對象的各種成分同時進行處理,并貯存到復雜的聯想結構中,以便使輸出的信息具有空間特點,能反映對象的靜態特征和動態特征。72. 語義編碼是意義編碼的另一種形式,也是長時記憶最主要的編碼方式。73.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聯系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74. 具體形象思維是以直觀形象和表象為支柱的思維過程。抽象邏輯思維是以詞為中介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也叫詞的思維或邏輯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思維的典型形式,是人類思維區別于動物思維的最本質特征。75. 分析思維是遵循嚴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