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區社會事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社會事業調研課題組近期,按照區委常委會議安排,區社會事業調研課題組一 行4人,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座談討論、查看現場等形式對全區教育、民政、衛 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 面調研。報告如下:一、基本悄況(-)教育事業。深入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教育水平不斷提高,2006年底被省政 府評為"山東省教育工作示范區”。一是教學條件顯著改善。中小學布局調整、食 宿丄程、信息化工程、教育小區建設順利進行,全區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面貌大為 改觀。區一中創建為省級規范化學校,9所中小學創建為市級規范化學校。二是各 類教育協調發展。學
2、前教育基本普及,農村入園率達到85%以上,區直和鄉鎮達到 9號以上。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均達 100%,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8%,通過了省政府“兩基”驗收和復查。高中毛入 學率達到90%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小學、 初中、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100%. 100%和97 2%;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師3 人,省特級教師、優秀教師7人。四是整體教學水平大幅提升。高考本科錄取人數 逐年提高,邁入全市前列。(二) 民政事業。2003年在全省率先成立“陽光190”社會救助中心,累計處結 來電來訪求助5075件次,發放救助資金416
3、28萬元。城鄉低保標準不斷提高,農村 低保標準每人每年1300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執行標準位居全 省首位。大力實施農村特困群眾安居工程,3年建設安居房664套,有效緩解了農 村特困群眾住房難問題。積極發展慈善事業,成立區慈善總會及各鄉鎮分會。殘疾 人事業發展迅速,白內障復明工程、無障礙設施建設、殘疾人就業等工作取得新成 績,被命名為“全省社區殘疾人工作示范區”。擁軍優屬活動深入開展,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 范區”。(三)衛生事業。全區現有醫療預防機構254家,其中二級醫療機構5家(油田 4家);每千人占有執業醫師3 42人(國家標準1 96人)、床位5 28張(國家標準3 8
4、3張);全區醫療業務用房7 7萬平米,萬元以上大中型設備557臺(件)。城鄉居民 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扎實推進,被授予“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先進區”。 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建成標準化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102處,城區社 區服務中心4處、社區衛生服務站23處。重點傳染病防治成效顯著,連續11年無 重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衛生改革實現新突破,二級以下油田醫療機構屬地管理、 鄉鎮衛生院上劃區級管理試點、衛生監督體制改革順利完成。建立藥品集中議標采 購制度,統一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零售價格,實行藥價動態公示,藥品價格大幅下降。 愛國衛生工作深入開展,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孤島鎮、仙河鎮創建為國
5、家衛生 鎮,全國“三滅”城市已通過復審。(四)文化體育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先后融資建設了黃河廣場、 南湖生態園、西湖公園等大型活動場所,實施了健身路徑工程、全區人均占有體育 場所面積達2 1平方米。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元宵節油地軍大聯歡、廣場文化 藝術節、合唱節、職工運動會等文體活動豐富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黃河廣場 被評為全省十佳文化廣場,黃河路社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各鄉鎮、街道全 部建立了文化中心,小康文明村“六個一”建設穩步推進。成立區作家協會、攝影 家協會,文藝創作隊伍不斷擴大。文化產業開始起步,文藝演出市場、音像市場、文 化娛樂市場、網絡經營市場、藝術培訓市場前
6、景看好,藝術品市場正在興起。(五)廣播電視事業。目前,河口地區有5家電視機構(其中,地方電視臺1家、 油田臺3家、濟軍基地插轉臺1家)。河口電視臺節U實行有線、無線雙向傳輸,除 轉播上級臺新聞外,自辦河口新聞、今日河口、廣告文藝等欄目。廣 播電臺調頻發射,自辦12個板塊欄,全天播出17個小時。廣電新聞設備設施逐步 完善,新聞釆播效率與質量不斷提高,先后近白件作品在省、市各類評比中獲獎。有線電視發展步伐加快,完成入村 158個,農村入戶4460戶,城區用戶6437戶。(六)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就業再就業工作成績顯著。2003年以來,實現再 就業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3502人,城
7、鎮登記失業率低于 2%。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區參加養老保險企業102家9149人;農村養 老保險累計參保32595人,適齡人口投保率85%以上;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機關企事業 單位161家10808人;參加工傷保險企業42家5018人;參加生育保險單位38家 3150人;勞動維權工作扎實有效。2003年以來,監察用人單位839戶,查處涉案人員 121人,處理勞動爭議119起,有力保障了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七)人口計生。2007統計年度,全區共計出生896 A,自然增長率2 9%。,出生 率為8 6%。,政策內出生889人,合法生育率繼續保持在99%以上。一是建立依法管 理新機制。探
8、索總結了計劃生育文明執法“五四三十一”工作法,實現連續6年計 生信訪“三無” H標。二是建立村民自治新機制。實行了村兩委領導下的計生村民 自治工作機制,區、鄉、村層層建立了人口信息預警機制。三是建立優質服務新機 制。對全區“家庭幸福指導站(室)”的設施和服務進行了統一規范;利用農村黨員 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基本實現了計生信息網絡“村村通”。四是建立利益導向 新機制。全面推進了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實施和法定獎勵優惠政策兌 現。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教育工作。一是教育管理體制存在一定弊端。除地方學校外,尚有油田教 管中心管理的學校15所,濟軍基地學校2所,油田各社區管理的幼兒園22
9、所,整個 地區教育資源缺乏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造成資源浪費。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地 方學校辦學條件提高很快,但城區學校班額太大、人滿為患,教學資源緊張;農村學 詢教育發展滯后,辦學條件較差。油田教管中心所屬學校教育資源相對寬松,但教學 儀器更新緩慢,設施老化問題嚴重。濟軍基地學校沒有長期穩定的經費來源,辦學條 件相對較差。三是職業教育發展緩慢,不能適應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四是教育改革亟待 深入進行。基礎教育仍未脫離應試教育的模式,素質教育推進緩慢,教育質量有待提 高。(二)民政工作。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亟待加強。資金增長機制不夠健全,導致城 鄉低保標準存在較大差距。濟軍基地、油田駐河口單位困難
10、群眾救助未納入救助范 圍。農村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生活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較低,優撫對象醫 療保障水平需進一步提高。(三)衛生工作。一是城鄉之間、油地之間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尤其是農村衛生 資源缺乏,醫療水平仍然較低。二是衛生監管體制仍不理順,存在油地衛生監督管理 交叉問題。三是醫療質量監管薄弱,醫療糾紛時有發生。(四)文化體育工作。一是文體基礎設施數量少、檔次低,城區缺少區級影劇 院、體育館、藝術館等基礎設施和標志性建筑。農村文化活動設施差、標準低,城 鄉差距大。二是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文體活動籌資渠道狹窄,社會資金投入嚴重 不足。三是專業人才嚴重缺乏,難以承擔高質量演出任務或完成藝術精品
11、創作。四 是油地軍文化資源共享程度不高。(五)廣播電視工作。一是區域有線電視運行體制和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有 線電視網絡條塊分割,資源分散。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無法完成高水平髙質 量自辦節目。(六)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一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企業招工難和勞動者就 業難的問題同時存在,勞動力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困難行業和困難人群的就業 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勞動執法力量薄弱,執法硬件設施、信息網絡落后。(七)人口計生工作。一是影響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因素依然存在。部分群眾的 婚育觀念仍未徹底改變。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成為違法生育的首要因素。二是城市 屬地化管理和流動人口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的新體制有待
12、完善。勝利油田計生工作 即將實行屬地管理,給計生工作帶來較大困難。開發區、新建居民小區、城鄉接合部管理服務存有空檔,管理難度大。三是齊 抓共管、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合力機制尚未完全形成。三、對策建議教育工作。(一)統籌規劃區域內教育資源。根據未來兒年生源預計悄況,到 2010年全區中小學布局可調整為:義和鎮、太平鄉、新戶鄉、六合鄉各保留1處初 中、1處小學;河口街道保留1處小學;孤島保留1處初中、2處小學;仙河保留2處 初中、3處小學;河口城區保留2處高中、1處職業學校、2處初中、4處小學。教 管中心所屬學校及濟軍基地學校移交地方后,可采取多元化投入原則,解決教育經費 問題。(二)加快職業教育發
13、展。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積極推 行“訂單”培養,力爭到2010年普通高中和職業技術學校招生比例調整為6 : 4,職 業技術學校在校生達到1000人以上。(三)提高教育隊伍整體素質。加強教育管理 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學校管理水平;開展多形式的“繼續教育 培訓”,提高教師實教水平;深入實施“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培養一批學科帶頭 人。(四)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 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繼續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除繼續抓好教育小區續建、義務 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外,重點實施農村中小學采暖工程,努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 件。(五)加快
14、推進教育改革。基礎教育逐步完成山應試教育的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 轉換的改革,職業技術教育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和 調整。在普通中小學積極推行教師聘任制、結構丄資制、隊伍優化組合的改革實驗, 逐步建立內部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學校和教師的積極性。民政工作。一是進一步拓展社會救助領域。創新救助制度,推進超市進鄉鎮、 放心店進村工程,在各鄉鎮、街道設立愛心救助超市;把小額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 延伸到各鄉鎮、街道衛生院,切實方便農村困難群眾。積極探索將濟軍基地、油田 單位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逐步納入全區救助范圍的有效機制,加快構筑社會保障大格 局。二是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重點針對
15、老年人、優撫對象、殘疾人、流浪人 員等特殊群體加強救助。進一步擴大農村老年人生活救助范圍,建議為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辦理新型合 作醫療。對優撫對象,采取醫療保險、門診醫療補助、醫療救助三級優撫醫療保障 機制,提高其醫療保障水平。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東營市笫二殯儀館建設在投 資模式上,殯儀服務中心和公墓積極推行油地軍共建,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并向社會 招商;采取油地結合的方式,建設一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收容流浪乞討人員。衛生工作。(一)加強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新型農村 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探索籌資管理成本更低、補償結構更合理、操作更簡便的保障 辦法。二是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
16、建設。按照上級要求,對10處農村社區衛生服 務站實行市級規范化站所A級達標改造,對70處服務站實施測所三格無害化改造。 三是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二)推進油地衛生資源整合。對全區衛生資源從 整體上規劃布局,實現油地衛生資源互補、功能整合和錯位發展。積極推動區人民 醫院整體搬遷,定位走社區衛生服務和專科發展的路子,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和 資源浪費。同時,把孤島、仙河兩個油區鎮納入社區衛生服務建設范圍。在衛生監 督體制方面,協調市衛生局,將其代管油田部分移交河口,實行衛生執法監督的屬地 化管理。(三)加強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建設。一是加強預防控制體系和傳染病救治體 系的后續建設,重點加強區疾控
17、中心建設,提高檢驗檢測水平。二是健全疾病監督網 絡,加大監管力度,設立公共衛生監督所。同時,在村級設立公共衛生監測點。三是 進一步做好規劃免疫和疫苗接種工作,完善疫情監測網絡。(四)加強城市社區衛生 服務能力建設。計劃投資100萬元在河安小區、富海小區各新建1處社區服務站, 構筑更加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五)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區人民醫院和 中醫院為主體,與其他鄉鎮衛生院進行結合,實現人員統一調配和醫療資源共享,并 完善雙向轉診制度。加強對醫療衛生單位財務的統一管理,積極推進醫療單位內部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提高醫療單位的綜合服務水平。文化體育工作。(一)加強油地軍文化資源整合。一
18、是實現現有文化資源共享 共用,公共文體設施免費向全區群眾開放。二是建設一批文體基礎設施。把圖書館和體育館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加快項目論證,早日建設。三是 共建文化藝術團體。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充分調度人才積極性,激發藝術 團體活力。(二)加強人才培養引進。采取選拔調入和在大學畢業生中錄用的方式充 實文化館缺少的創作、攝影、藝術輔導人才。(三)完善扶持政策。學習先進地區經 驗,建立優秀文藝作品獎勵機制,扶持重點作品的創作。(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通 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強對娛樂場所的監管和引導,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業,積極發展文 化旅游業。廣播電視工作。(一)積極推進區廣電大樓建設,力爭2008
19、年底完工。(二)盡快實現全區地方有線電視聯網。采取加大宣傳、降低安裝費等措施,進 一步提高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加大工作力度,為西部13個村和孤島、仙河兩個鎮 接入有線電視,實現全區聯網。(三)實施油地廣電資源整合。一是將河口電視臺自 辦節LI加入有線數字網絡。購置必要設備,將信號上傳市廣電局機房或直接加入油 田數字電視網絡解決。二是實施有線電視油地聯網。首先實現區電視臺與河口社區 電視臺的聯網,待架通孤島、仙河兩鎮的光纜后,完成與孤島、仙河社區電視臺聯 網。三是整合油地新聞資源。通過彼此轉換自辦新聞節LI,或聯辦“油地軍港新 聞”欄目,形成覆蓋全區的大新聞網。勞動和社會保障。(一)以全省統籌城鄉就業為切入點,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功 能。通過召開就業工作聯席會、油地軍勞動用工座談會、企業招聘會、開設媒體專 欄等形式,推動統籌城鄉就業試點順利開展。搞好區鄉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形成一條 龍就業服務體系。依托區職教中心,根據市場需求開展各類就業培訓,解決勞動用工 結構性矛盾。實行農村勞動力培訓補貼政策,鼓勵扶持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或境外 就業。(二)健全五險統一征繳機制,抓好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兩 項工作。一是按照省、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理工大學《居住區規劃及住宅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的暖通工程管理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廠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考核試卷
- 玻璃熔化過程中的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廠的生產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監理工程師合同條款解釋與應用能力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船舶拆解與回收考核試卷
- 棉花加工設備的自動化改造案例考核試卷
- 期貨市場業務外包管理與合作考核試卷
- 玉米加工過程中的能源回收與利用考核試卷
- DB44-T 2198-2019城鄉社區協商工作規范-(高清現行)
- 血液科疾病診療規范診療指南診療常規2022版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生率
- 幼兒園《開關門要小心》
- 《運營管理》第2版題庫與參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動配料系統畢業設計論文
- 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表范本
- 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個有關問題
- 四川省中學生學籍卡片
- 夕陽簫鼓-鋼琴譜(共1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