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劍資料_第1頁
刻舟求劍資料_第2頁
刻舟求劍資料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刻舟求劍刻舟求劍是一則寓言,在前幾個學期學生們也已接觸過多則寓言。寓言是 通過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做人的道理。這則寓言篇幅較短,內容也 很簡單,但要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寓意卻有點難度。課堂上,我直接板書題目,請同學們讀題,并說說題目的意思。使學生明 白“刻舟求劍”的字面解釋就是按照船上刻的記號尋找落入江中的寶劍。接著 我鼓勵引導大家:故事里那個人用刻記號的辦法找寶劍好不好呢?大家需要認 真讀讀課文才會知道。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認真讀課文倆遍,看誰讀的最認真。 讀完課文后,我提出幾個問題,來反饋一下同學們讀書的情況。那個人的寶劍 落入江中后,他是怎么做的?別人催他后他又是怎樣做的?這兩個問題學生

2、都 很容易的回答了出來,說明對課文的字面意思都已經理解了。我又提出一個難 的問題,等船靠岸后,那個人能不能撈到寶劍,為什么?想借助此問題引導學 生理解寓意。有幾個思想活躍的同學先舉手了,回答的比較正確,基本上的意 思是,寶劍掉到江里以后,位置沒有改變,而船卻在行駛之中,人和船舷上的 記號都在移動,位置早已發生改變,這時按照記號下水撈肯定是撈不到的。我 表揚了他們并提出,讀了這個故事,同學們明白了什么道理?梁偉權說做人做 事不能一成不變,梁穂玲說人要聰明,我相機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 一定要注意具體的實際情況,要用變化的眼光處理問題。其實語文課堂離不開思考。師:這兩位學讀得很好。我再請同學

3、們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課 文里有哪些問題不懂,用筆畫下來,等會兒提出來我們一塊解決,(全班自由 朗讀,教師巡視)師:好!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能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生:我不懂“刻舟求劍”是什么意思?生:什么是“船舷?”生:老師,寶劍掉進江中,那個人為什么不快撈,而在船舷上刻記號呢?師:這位小朋友真能干?還有疑問嗎?生:這個人把寶劍撈上來了嗎?為什么?師:你真了不起,能提出這樣關鍵的問題。大家還有疑問嗎?(生無語)師:大家提出這么多問題,好要靠小朋友自己解決。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圖,聯系上下文想想提出來的詞語在文中是什 么意思?自讀課文后,組內討

4、論,找出答案。(自由朗讀,討論后舉手)師:哪位小朋友當小老師,幫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呀?我們先來說什么是 “船舷“。生:船舷就是船的邊。生:船舷就是船兩側的邊,(在掛圖中指出船舷),這就是船舷。師:有同學提出:“為什么寶劍掉到江里,那個人不趕快撈,而是在船舷 上刻記號呢?” (討論回答)生:我想是那個人把撈寶劍的辦法想好了。師:那他的辦法是什么?生:(七嘴八舌)先在船舷上刻記號,等船靠了岸,再從刻記號的地方跳 下去,把寶劍撈上來。師:對了,這就是他不著急撈寶劍的原因。你明白了嗎?生:明白了。老師,我想這個人說話的語氣一定是非常慢,而且很自信。 我想試讀一下。(有感情地朗讀三四自然段)師:他讀得怎樣

5、?生:語氣讀不夠強烈。師:同學們先把三四自然段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同桌分角色朗讀。(學生自由朗讀)師:我發現這兩名小朋友讀得不錯,請你給大家讀一讀。(分角色朗讀)師:我們一起把這部分課文讀一讀,開始。師:他能把寶劍撈上來嗎?我們先看錄象。(課件演示船移動)大家先討 論一下,(組內討論)談談你的看法吧。生:我想他不能把寶劍撈上來,因為(有些緊張,回答不出來)師:不要著急,先坐下想想,一會再說。生:因為船移動,船舷上的記號也跟著移動,所以他不能把寶劍撈上來, (同組人主動補充)生:我想他也不能把寶劍撈上來。因為這寶劍是在船過江的時候掉的,而 這個人卻在上岸后從刻記號的船舷上跳下去,人和船移動了,

6、而寶劍沒有移 動,所以他不能把寶劍撈上來。生:(剛才緊張的同學)我想好了。因為船、船舷上的記號、人都移動 了,只有掉在江里的寶劍沒有移動,所以等上岸后從刻記號處跳下去肯定撈不 上來。師:你們說得太精彩了!有你們這樣聰明而好學的學生,我感到驕傲和自 豪!評析:1、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的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 的主導作用不是教會學生,而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合作探究,使 學生自己會學。2、關注學生的情感,重視評價效應。教師注意用簡潔、真摯的話語給學生 以評價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了創造的成功感,培養了學生自信新、樂于創造 的心理品質。一、談話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寓言故事嗎?

7、生齊答:喜歡師:那你一定都記得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吧生:拔苗助長葉公好龍畫龍點睛南轅北轍 師:同學們讀過的寓言故事還真不少,你覺得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呢?生1:故事比較短,讀完了能明白一個道理。生2 :就是用一個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大道理。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這節課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刻舟求劍(板 書課題)(在導入部分,教者和學生從熟悉的寓言故事談起,學生有話可說,這 樣,雖然是學習平時很少接觸的文言文,學生也不會有畏難情緒,而是滿懷熱 情投入到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中去。)二、教學過程1、這篇寓言故事嗎?講了一件什么事?生:讀過。講了一個楚國人坐船渡江時,把寶劍掉到了水里,他趕緊在船 舷上

8、刻了個記號,等船到了岸邊,他就從做著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打撈寶劍, 結果沒找到自己的寶劍的事。2、那現在同學們把書打開到77頁,觀察一一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 刻舟求劍與你以前讀過的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生:以前讀的是現代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文言文。3、自己讀一讀,感覺一下文言文有什么特點?生1 :這篇文言文很短小。生2:語言很簡練。生3 :讀起來繞嘴。有的字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師小結:同學們說的比較全面了,正因為文言文對于同學們來說比較難理 解,所以在這篇文言文的后面配了譯文,有了譯文同學們不管是讀還是理解就 容易的多了。(學生在比較中,自己找到了不同,真正了解了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別。 并

9、且對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記憶深刻。)4、同學們就試著結合譯文來讀讀這篇文言文吧,注意把文章讀準確通順。讀的不通順的地方要多讀幾遍。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名讀后)5、同學們自己已經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了。有的同學還注意了重音和 斷句,真的很不錯。那么老師相信,對照譯文你自己也一定能理解讀懂這篇文 言文。有沒有信心?來 拿起筆來,邊默讀課文邊把你能理解的文言文中的字詞 的意思寫到相對應的位置。把不理解的先畫個問號。(師巡視)生對照譯文自主學習。師:把你理解的地方在小組里交流交流,看看你們理解的一樣嗎。把你不 理解的地方和小組同學探討探討。6、匯報自學的結果。師適當引導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教者把學

10、習的機會交給了學生自己,讓學生對照譯文 自己去理解,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交流。這樣,在整個的對文言文 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起了引導,滲透的作用。而學生在自學,互學的過程 中,不僅學會了知識,也提高了理解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7、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同學們一定能把這篇文章讀的更好了,想不想試 試啊?那在讀之前我想問問同學們,怎樣才能把這篇文言文讀好呢?生1 :多讀幾遍,要注意重音和斷句。生2:注意語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生3:要想象著讀。同學們說的對,那我們現在就想象一下,當時是什么情形呢?生1:船上人很多,擁擠不小心這個楚人把寶劍掉到了水里。他就趕緊在 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等船靠岸了才

11、下水打撈寶劍。生2 :我怎么覺得他是特意把寶劍扔下水去,然后再到船靠岸的時候下水 去取啊。生3:不可能。從一個詞中我可以肯定他不是特意扔下水去的,就是那個 遽字,這個字是趕緊的意思,如果是他特意扔的,他還會著急嗎?能說他趕緊 刻了個記號嗎?生2;你說的有道理,我剛才忽視了這個遽字。師:同學們不僅理解能力強,想象也很豐富。老師相信,你們自己一定能 把文章讀好,來誰愿意先讀給大家聽?(一生讀后)師: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他讀的好不好呢?生:他讀的既流利又有感情,如果能再抑揚頓挫些就更好了。師:誰再來試試?(又一生讀后)生:她讀的很有韻律,我看電視里的先生讀文言文時都搖頭晃腦的,我想 她如果再加點動作就

12、更好了。師:既然這樣,你就給大家讀一讀。該生讀后教師里響起一片掌聲。師:從你搖頭晃腦的動作中,在你讀的抑揚頓挫的韻律中,感覺你讀的真 投入,現在我發現同學們也躍躍欲試了,好,快來試一試吧。(生齊讀)(在這個環節里,學生學習,交流的很投入。在教師的引導下,讀的更投 入,先是讀的通順流利,接著讀的抑揚頓挫,然后在讀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 *:在一個學生搖頭晃腦,抑揚頓挫的讀完這個短小的文言文后,全班的學生 就像猛然醒悟,頓時亢奮起來,全都仿照她的樣子搖頭晃腦,認真地讀了起 來,朗朗的讀書聲在教室內回蕩 )8、感覺到了嗎,你們把最后一句讀出了什么語氣?生:反問的語氣。師:這篇文章為什么會用一個反問句結束

13、呢?生:這個反問句讓人感覺他已經愚蠢至極了。師:為什么這樣說?生:因為他根本打撈不到他的寶劍了。9、這有一艘小船,一把寶劍,誰愿意給大家解釋一下。生演示并解釋。(直觀演示,生一看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對于理解并回答下一個問題做好 了鋪墊)10、讀了這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生1:做什么事情不能一根筋,腦筋要會拐彎。生2:做事情要根據實際情況學會變通。生3 :做什么事情都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靈活的去處理。師:是啊,這個故事正是諷刺了那些愚蠢的,不知道事物會變化的人的。 那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呢?和同桌說一說。(師巡視挑選有代表性的講給 全班同學聽)生1:在我們班的楊博文身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14、情,記得一次計算競賽, 老師說一道題要做3遍,由于那次的題比較多,當考試結束的時候他還沒做 完,當時就哭了,說老師讓一道題做 3遍的啊。他就象那個刻舟求劍的人。師:楊博文,你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嗎?學了這課你明白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做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生2 :在我身邊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爸爸做雞湯,媽媽告訴他要放3湯匙鹽,湯很鮮美。可是有一次爸爸做菜湯的時候,他記得做湯要放3湯匙鹽,就也放了 3湯匙鹽,結果咸的沒法喝。我覺得在這件事上,我爸爸就像那 個刻舟求劍的人。(通過學生舉出的實例可以看出,學生已經真正明白了這個寓言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其他學生在聽的時候,由于是生活中在身邊發生的真實的事情,也 喜聞樂聽)三、師總結看來,同學們已經真正明白了刻舟求劍的意思,那希望同學們在今后都能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來處理。點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這課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能根據古讀書的經驗,首先讓學生參考注釋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反復朗讀領悟全文的意思。在 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還注意了停頓、重音、以及語氣和節奏的指導,這樣 在老師的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在一個先理解了 老師的意圖的學生的帶動下,學生讀出了感覺,讀出了 *。這樣,在整節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