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_第1頁
《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_第2頁
《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_第3頁
《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_第4頁
《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顏氏家訓中的立身治家之法基金項目:課題:江蘇省教育廳課題指導項目(課題號:2012SJD770002)。顏氏家訓一書凡七卷二十篇,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言,意為:“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世俗之謬。” 其書內容主旨多講立身、治家、處世之道。陳振孫評此書“古今家訓,以此為祖”。 清人王鉞亦譽該書“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顏氏。” 由此可見,顏氏家訓 一書在中國古代社會影響之巨。 對于晁氏所講此書的立身治家之法,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教人誠孝,重視家教(一)“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從幼兒教育的角度來看, 顏氏家訓主張要十分重視對幼兒的早期教育。 尤其是胎兒階段的

2、教育。 這是當下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而又科學的幼教思想。但顏氏家訓一書早在數千年前便已提出。 顏氏認為, 人的幼年處在一個身心成發育的萌芽階段,較之成年更加容易被教化。 父母應該在子女年紀尚幼時就給予其良好的教導。如顏氏家訓?教子篇中說道:“生子孩提,師保固明。 孝仁禮儀, 導習之矣。 ” 又 顏氏家訓?勉學篇亦言:“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從其中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顏之推認為子女在年幼的時候注意力更加集中,精神專注,精力充沛,而一旦長大之后,思想就會逐漸變的復雜起來,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所以作為父母, 應該更多重視對子女的早期教育,切莫錯失良機。這一點對現代

3、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方面,從小培養熱愛讀書的良 好習慣,把讀書發展成一種興趣愛好,為現代化建設培養高水準、 高素質的人才:另一方面,從幼兒時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從小 培養謙和有禮、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二)“威嚴而有慈”,畏慎而生效“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顏之推認為, 父母在早期教育兒女的時候應該把威嚴和對兒女的慈愛相結合, 讓子女在幼年時期不僅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慈愛,而且可以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威嚴,等子女漸漸長大成人之后就會對父母的產生孝 心。顏之推認為父母要想在子女面前樹立威嚴,就應該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父母和子女過于親近,就會讓子女過于放縱,逐 漸的會產生不敬畏

4、的心理。同時,骨肉親情之間也不可以怠慢了, 怠慢了就難以做到父慈子孝, 輕忽了,晚輩對長輩的怠慢之心就 會產生。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一旦子女對父母長輩的敬畏之 心消失了,那么對子女的教育就很難以有成效。顏之推指出“賢 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父母在教導子女的同時應該對每一個孩子公平同等的愛護, 不應該因為某一個子女聰明伶 俐就多加寵愛,某一個子女資質魯鈍、貪玩成性就多加責罵,他 覺得對聰明伶俐的子女的喜愛順情順理,但同時也要對資質魯鈍的孩子加以憐惜,這樣才能保證子女在幼年時期心里健康,讓子女健康成長,從而讓子女不斷進步。相反,顏之推他認為“有偏 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顏之

5、推認為那些對兒女偏愛的父母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喜愛的子女得到更好的生活,然而結果卻是他們最終害了自己的子女, 受偏愛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偏 愛而恃寵生嬌,也會因為父母的偏愛而遭到其他兄弟姐妹的嫉妒 和懷恨,從而會讓受偏愛的孩子和其他兄弟姐妹的關系受到影 響,所以顏之推強調了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對子女進行公平對待 是十分重要的。“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 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矣” O顏之推同時也覺得對子女的教育其實就是一個言傳身教 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父 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在無形之中對子女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家庭

6、教育中,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為晚輩樹立榜樣。如果丈夫 對妻子不體貼,那么妻子也不會對她的丈夫順從; 如果作父親的 對兒女都漠不關心,也毫無慈愛之心,那么兒女自然也不會對父 親孝順;同樣的在兄弟姐妹之間,如果哥哥不愛護弟弟,那么弟 弟自然也不會恭敬哥哥。所以,只有作為長輩父母的以身作則, 為子女作好的表率,子女才會向女母一樣成為一個言行合一、品德高尚的人。二、謹言省事,慎擇交友(一)謹言慎行口舌自古以來大多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是非禍端,歷史上也有一些巧言善辯的人,雖然可以逞一時口舌之利得勢一時, 然而 最終也可能免不了家庭衰敗中落。 所謂禍從口出,他告誡家人要 謹言省事。顏之推認為謹言省事是正確的

7、為人處世之道。這種想法的產生跟顏之推一生在亂世中生活相關,也是他能在魏晉南北朝那樣一個亂世中存活下來的訣竅。“凡親屬名稱,皆須粉墨,不可濫也”,顏之推認為對親友的稱呼一定要進行修飾的來用 以區分,但在修飾的同時也要適度,也不可以隨便輕易的說話, 不然就十分容易遭到他人的痛恨。(二)謹慎擇友人生活在世上,不能沒有親近可靠的朋友, 而一個人對于的 什么類型的朋友選擇正確與否, 可以影響到他的一生。顏之推認 為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的發育和思想道德的養成有著 十分大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別是一些思想尚 未發育成熟的未成年人,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社會因素干擾 影響,在不經意間甚至會

8、暗自效法自己身邊人的一言一行,從而時間久了就會潛移默化形成一個人的個人道德品行,因此對于擇友來說要十分謹慎的選擇。“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如始者,方可議之。”顏之推對真正朋友的認定也是非常準確的,只有那些志同道合并且長期一來都交往 很深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三、務實好學,讀書致用經過魏晉數百年的動亂與國家分裂,門閥制度漸趨沒落,作為門閥子弟構成的士族階層,幾乎不能為國家承擔應有的責任,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陳之急”,而朝廷又需要真正有實務能力的人,就不得不轉而倚重 士族看不起的寒門子弟。顏之推譴責那些沒有真才實學只會擺空 架子的門閥

9、子弟,他認為士族門閥應有益于社會, 不能整天高談 虛論。從魏晉南北朝以來,士族門閥制度導致了士大夫們談玄之 風盛行而很少有人追求務實, 顏之推對那些人十分的痛恨,“出則車輿,人則扶侍,郊郭之內,無乘馬者”,他諷刺那些人說他們講究衣履服裝,但議論起國家大事來,卻只會“蒙然張口, 如坐云霧”, 都是一些毫無用處之人。顏之推想要改變社會的 這一現狀,他在書中強調做子女的學習需要勤奮務實,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努力上進,不可以天天不務正業,虛度時光。為人 父母的也要在實際行動中給子女做榜樣,要注重子女的道德品質教育,不可以貪圖名利,不求務實。他認為學好真本領,充分發 揮自己的能力,不高談闊論,求真務實,

10、這樣才能問心無愧。這 也告訴我們當今社會的教育應該秉持著求真務實,學有所用的態度,培養對國家、對社會、甚至乃至人類的進步有真是作用的人 才。讀書一方面可以修養品德,但是顏之推認為讀書不僅僅為此。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 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顏之推認為很多人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以至于“軍國經論,略無施用。”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顏氏家訓中,顏 之推從務實治國的角度,要求家族成員向廣大勞動人民學習,以便于掌握各種實用知識。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擁有一技之能, 就可以在自立生存。顏之推認為肚子里的學問只能靠言行講出來 而不能

11、在實踐中去應用不是讀書的根本目的,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修身利行,更為了能更好的社會實踐,學以致用,他希望 每一個讀書人可以成為經世治國的人才。 我們當代的教育亦應該 如此,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引導和促進學生, 讓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培養新一代高分高能的實踐性 人才。四、節儉持家省約為禮顏之推認為節儉便可以持家,他用“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來說明家庭生活應該節儉樸素,與其奢侈鋪張浪費、還不如簡樸鄙陋 。但是節儉并不是吝嗇,顏之推 認為在生活中節省簡約是為了合乎禮數,而吝嗇則是看到有窮困危難的人也不對其施以援手。 因此,顏之推認為持家應該“施而 不奢,儉

12、而不吝",既要節儉樸素,同時也要不吝嗇。“親友之迫危難也,家財己力,當無所吝”。顏之推對儉、奢兩方面辯證的對待,一方面強調持家應該要節約用度、恭儉樸素,另一 方面又指出應該毫不吝嗇的幫助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窘境的人。五、修身為己,知足少欲,戒驕戒奢顏氏家訓認為,少欲知足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一個家族 保全門戶的重要方法。止足這里指的是“知足”, 既有要滿足又 要知止的意思。知止,就是說為人處世之中凡事應有限度,不可 以過度貪戀不知滿足,高官厚祿都容易招來禍患。顏氏家訓 教育子女要謹慎為人,要做到止欲望知足,減少很多無謂的禍患。“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顏之推用鬼神厭惡滿

13、盈,來進一步闡述知足少欲,方才能長久立于世。 基于上述我們可以認識到顏之推在治家、處世的方法中都顯露出“中庸之道”。在持家方面,主張以節儉為本。顏之推對儉、奢 辯證的看待。一方面強調持家應該要節約用度、恭儉樸素,另一 方面又指出應該毫不吝嗇的幫助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窘境的人。顏之推覺得在現實生活中,過于鋪張浪費奢侈無度不可取,同時過于吝嗇也不可取。“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他認為做官也要知足。總之,顏氏家訓中多處提現了顏之推思想 的中庸,做事不偏不倚,恰當適度。六、結語傳統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辯證的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對我國現代文化建設有著重 要意義,也是使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不斷發展進取的重要條 件。而放棄傳統文化,那么現代文化就會變成無源之水。而家訓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顏氏家訓又是我國家訓發展史上的偉大著作,其思想教化內容無論是對當今社會的教育 還是法治中國建設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辯證的看待家訓中教化思想, 批判的繼承傳統家訓中合理的精華的部分, 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這也是我們今天重讀 顏氏家訓的本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