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3頁
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4頁
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引言 1二.預案內容 11. 范圍 12. 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13. 應急原則 44. 應急聯絡 55. 應急設備設施 56. 發生火災時的后果和情況 67. 緊急處理措施 68. 隔離疏散 89. 現場急救 8三. 附錄 9附 1. 常用火警、報警、關鍵電話 8附 2.現場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 9附 3.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10附 4.現場平面布置圖 11一. 引言為控制和減少火災損失,保護財產和人身安全,保障企業經營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預案。本預案根據油庫特點、工藝流程、地理環境等因素,預測油庫油罐在火災發生后,如何利用現有設備、器材及人員,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二.預案內容1 范圍

2、本計劃規定了油庫油罐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內容和要求。本計劃適用于油庫油罐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2 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2.1.1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總指揮部人員組成 總指揮長:齊廷章 副總指揮長:潘永剛 成員:譚福全、韓曉峰、張錦勝、袁野 滅火組成員:張錦勝、劉國棟、陳際春、潘立軍、齊曉強搶險組成員:譚福全、李山、鄧金明救援組成員:韓曉峰、鄧金亮、劉春暉通訊聯絡組成員:孟慶遠、孫尚玲、潘陽警戒組成員:袁野、楊士成后勤保障組成員:宗福民、閆堂、劉春滿212 、滅火中隊:一號戰斗員:張錦生 二號戰斗員:陳際春 三號戰斗員:潘立軍 四號戰斗員:劉國棟 五號戰斗員:齊曉強 213、搶險中隊: 譚福全

3、 李 山 鄧金明 214、 救援中隊:韓曉峰、鄧金亮、劉春暉215、后勤保障中隊: 宗福民、閆 堂、劉春滿216、警戒組組長:袁 野217、通訊聯絡組組長:孟慶遠2.2職責2.2.1應急救援總指揮長職責當火災事故發生后,在總指揮長的統一指揮下,實施應急救援行動,當總指揮長不在場時依序由副指揮長代替總指揮長行使指揮權。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負責現有資源應急調動和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與企業外應急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進行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決定請求外部援助;上報地方政府,接受安全、消防部門的指令和調動;保護

4、好事故現場及負責現場恢復工作,決定應急撤離。2.2.2滅火中隊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火災的撲救,控制火勢蔓延。一號戰斗員:手拿泡沫槍,快速到達著火部位的上風頭或側風處站好,(離著火點五米左右)把泡沫槍和水帶連接好,(最后一盤水帶) 接好后大聲說:準備完畢。二號戰斗員:負責把第一盤水帶第一口放在消防栓旁,把第二口與第二盤連接好。三號戰斗員:負責第二盤和第三盤水帶,甩開后把第二盤第一口留下,第二盤第二口與第三盤第一口接好。四號戰斗員:負責打開消防栓蓋,并把第一盤的第一口接到消防栓出口管牙上,開啟消防栓閥門,并傳達水到指令。五號戰斗員:負責把桶裝泡沫拿到一號戰斗員位置,并打開桶蓋。二號、三號戰斗員在完成班

5、內分工后,協助一號戰斗員把住水槍,進行滅火作戰。2.2.3搶險中隊職責負責事故現場堵閉閥、停止設備運轉等,防止事故危害擴大。2.2.4救援中隊職責負責事故現場冷卻保護,協助滅火組進行火災撲救。2.2.5后勤保障中隊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所需搶險救災物資供應;救護、轉移負傷人員;收集、保護與事故現場相關數據、資料等。2.2.6通訊聯絡組職責負責傳達總指揮長指令;反饋現場信息;保持與外界聯系;通告周邊群眾等。2.2.7警戒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疏通應急通道,引導外部救援車輛及人員。2.2.8現場付油員主要負責發生火災時關閉付油島所有閥門。2.8.9計量員主要負責發生火災時關閉罐區所有閥門。3

6、 應急原則3.1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原則,要先救人后救物;3.2具體參戰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火場紀律,堅決執行命令,保證完成滅火搶險戰斗任務,戰斗行動中防止冒進,防止意外情況發生;3.3 布置警戒,立即疏散無關人員并指揮無關人員撤離現場;3.4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降到最底點,維護周邊地區的安全和社會穩定;3.5 發現有人員中毒窒息時應立即搶救至空氣新鮮的上風口;3.6燒傷人員要注意保護創面;3.7將泄露油品附近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的物品盡量移至安全地點;3.8要快速反映、統一指揮、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4 應急聯絡4.1現場工作

7、人員首先報告應急指揮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4.2應急指揮部人員應立即趕到事發現場,察視事故類型后立即通知消防隊、急救中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4.3 報告者要講清楚事故發生地點,時間,事發部位,事故性質(泄露,火災或爆炸),危險程度,人員傷亡情況,事發地周邊狀況及報警人姓名,聯系電話,先期處理狀況等。5 應急設備設施5.1 現場消防器材手提式滅火器、消火栓石棉被、沙袋、木塞、盲板。5.2 消防泵房通過消防泵房進行清水降溫或泡沫覆蓋。6發生火災時的后果和情況6.1油品的揮發氣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雷電、靜電、高熱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6.2油品泄漏、燃燒產生出有毒氣體,人員吸

8、入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事故。6.3油品發生泄漏及燃燒造成巨大財產經濟損失,并對環境造成污染。6.4發生火災產生的熱輻射造成人員燒傷,并有可能引起鄰近構建筑物起火燃燒。6.5發生爆炸所產生的沖擊波不但造成人員傷亡,并有可能引起油庫的油罐燃燒爆炸,形成大面積火災。嚴重的將擴大到庫外,造成周圍構建筑物燃燒或群眾傷亡。6.7油品燃燒所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使處于下風方向人員中毒、窒息。7 緊急處理措施7.1計量孔處著火7.1.1如火從量油口冒出,計量員立即關閉計量口蓋,用油罐上的石棉被蓋住量油口;7.1.2現場人員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7.1.3通知相關人員立即關閉相關閥門,停止生產作業

9、;7.1.4現場人員應迅速組織人員對火災現場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進行清理、隔離控制火源;7.1.5檢查罐區油水分離池閥門是否關閉、防火堤是否滲漏;7.1.6消防人員趕到火場后迅速展開撲救。7.2 罐區流散火源7.2.1應急指揮部人員應立即趕到事發現場,察視事故類型后指揮通訊聯絡組人員立即通知消防隊,急救中心、安全部門、毗鄰單位和群眾,做好聯防和自救工作;及時向安全部門反饋現場信息,向應急指揮部傳達安全部門的建議和命令。7.2.2應急指揮部根據現場情況,指揮救援組啟動消防泵房泡沫滅火系統對相關油罐油品進行覆蓋;同時啟動消防水泵,并協助滅火組對比鄰油罐進行冷卻降溫處理 。7.2.3搶險組人員立即關閉

10、所有開啟的管線進出口閥門,同時開啟膨脹閥門,停止所有作業,對破裂管線及時用木塞、盲板進行封堵;7.2.4 警戒組負責關閉或封堵油品可能流入比鄰地區的一切通道;負責事故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疏通應急通道,引導外部救援車輛及人員。7.2.5后勤保障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所需搶險救災物資供應;救護、轉移負傷人員;收集、保護與事故現場相關數據、資料等。7.3應急指揮部察視現場火災無法控制時,指揮救援人員撤離火災現場,并做好周邊的警戒和控制火災蔓延工作,待安全部門或消防人員到來后,移交指揮權。8隔離疏散8.1在油庫大門口處布置警戒,設立隔離帶,立即指揮、疏散無關人員、付油廳車輛撤離事故現場,保持道路暢通。8.

11、2應急指揮部根據火場情況,確定有可能發生爆炸,威脅現場人員安全時,立即發出撤離信號,信號統一為消防車車載警報持續長鳴。8.3現場應急救援人員聽到撤離信號后,立即放棄不便攜帶的滅火器材、工具,按照警戒區內設置的應急疏散指示標志指示方向迅速撤離現場,到警戒區外指定集合地點集合,由警戒組負責人進行人員清點。9現場急救發現火災現場有人中毒窒息或燒傷時,立即搶救至空氣新鮮的安全地帶,如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見附 2.現場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燒傷人員應注意保護創面并防止二次受傷,如有外傷流血應立即包扎,待醫院急救人員趕到后作進一步專業性處理。三 附錄附 1. 常用火警、報警、關鍵電話火警電話:11

12、9急救中心:120總指揮長:齊廷章 電話總指揮長:潘永剛 電話員:譚福全 電話韓曉峰 電話張錦勝 電話 野 電話2.現場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s。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

13、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吸氣時,要將傷員咀唇緊閉,防止漏氣。1. 胸外按壓:(1).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結合處的中點。2)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3)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2).正確的按壓姿勢:1) 使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

14、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2)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3)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搏動。(3).操作頻率:1)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2)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2. 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1) 按壓吹氣1min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s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2) 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s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3 )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鐘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不得超過57s。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附 4.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1).干粉滅火器1.手提或肩扛滅火器迅速到達火場,并上下顛倒數下。2.在上風向距離火點3-4米,拆下鉛封,拔出保險銷。3.一手緊握膠管噴嘴,對準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