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教案_第1頁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_第2頁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_第3頁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角的初步認識?教案和“角做朋友教學內容:第三冊P38、39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 ,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 ,理解角的大小。2、初步學會用尺畫角。3、能結合生活情境 ,能識別角。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角 ,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 ,初步學會畫角。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建立角的空間觀念一、情景導入:師:小朋友們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朋友 ,它的名字叫做角 ,有誰認識它啊?觀察學生已有經驗那你來介紹一下 ,你認識的“角是什么樣子的?看你們介紹的這么熱鬧 ,但是還有一些小朋友不認識“角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請出我們的新朋友。二、認識角的各局部名稱 ,畫角。師:我們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

2、原來 ,害羞又淘氣的朋友藏在這里教師出示主題圖 ,小朋友 ,你能把它從這幅圖里找出來嗎?誰來說說 ,你從哪里找到了角?學生描述圖片上的場景:正在踢足球的學生 ,拿著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還有教學樓和鐘樓等等 ,指出相應的角的位置。教師操作媒體 ,把相關角標志出來。并對學生的發言予以鼓勵。師:小朋友 ,你們真聰明!找到了藏在圖上的新朋友。剛剛沒介紹過的小朋友再來介紹一下這個朋友嗎?尖尖的 ,直直的邊師:老師現在想把角畫在黑板上 ,留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畫的。教師演示角的畫法 1小朋友 ,老師剛剛是怎么畫的呢?誰來說一說先畫一個點 ,再畫兩條直直的線2我們把這個點

3、叫做“頂點 ,把從頂點發出的兩條不同方向的線叫做“邊。板書:頂點和邊小朋友 ,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呢?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3、記住了角的各局部名稱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個圖形 ,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說說你的理由。4、再次提醒: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我們自己在畫的時候可千萬不要犯錯哦。你能像老師一樣自己畫一個角 ,并標出它的頂點和邊嗎?學生動手操作 ,用水彩筆在紙上畫角5展示畫的角 ,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貼到黑板上三、尋找角 ,數角。感悟角有大小1實踐操作師:認識了角 ,畫了角 ,讓我們到身邊找找角。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 ,你能來找一找 ,說一說嗎?2、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3、

4、學生反應 ,提醒注意語言的精確性 ,并指出頂點和邊。4、黑板的面 ,門的面 ,窗戶的面 ,它們都是哪個平面圖形呢?長方形所以 ,我們的長方形里就有角 ,讓我們來數數有幾個。課件出示長方形5、我們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中也有角呢?三角形 ,正方形6、這些角的大小都是固定的 ,而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改變大小的活動角 ,它們的作用就更多了。7、那你知道角的大小是怎么變化的嗎?誰來大膽地猜一猜。8、拿出我們的學具角 ,研究一下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9、原來角的大小是和兩邊*開的大小有關的。看 ,剪刀的夾角是一個活動角 ,可以調節角的大小 ,起重機的吊柄設計成活動角 ,工人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成不同的角來

5、取各種東西。四、游戲 ,小結。1、一節課結束了 ,認識這個新朋友“角了嗎?誰愿意再仔細地來介紹一下你的朋友。2、活動。現在就讓我們和“角一起來做一個游戲。用身體部位表示角。師師范:兩手上舉 ,形成一個近似的角 ,指出頂點 ,和邊。學生模仿 ,將角變大或變小。除了手臂 ,還能用其他身體部位來演示嗎?手指 ,手腕 ,腳 ,腰3、學好角的知識 ,讓角一直留在我們的身邊 ,為我們效勞。要練說 ,得練聽。聽是說的前提 ,聽得準確 ,才有條件正確模仿 ,才能不斷地掌握高一級水平的語言。我在教學中 ,注意聽說結合 ,訓練幼兒聽的能力 ,課堂上 ,我特別重視教師的語言 ,我對幼兒說話 ,注意聲音清楚 ,上下起

6、伏 ,抑揚有致 ,富有吸引力 ,這樣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當我發現有的幼兒不專心聽別人發言時 ,就隨時表揚那些靜聽的幼兒 ,或是讓他重復別人說過的內容 ,抓住教育時機 ,要求他們專心聽 ,用心記。平時我還通過各種趣味活動 ,培養幼兒邊聽邊記 ,邊聽邊想 ,邊聽邊說的能力 ,如聽詞對詞 ,聽詞句說意思 ,聽句子辯正誤 ,聽故事講述故事 ,聽謎語猜謎底 ,聽智力故事 ,動腦筋 ,出主意 ,聽兒歌上句 ,接兒歌下句等 ,這樣幼兒學得生動活潑 ,輕松愉快 ,既訓練了聽的能力 ,強化了記憶 ,又開展了思維 ,為說打下了根底。?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來自數學網的精品推薦。“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

7、呼 ,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 ,“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么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書 ,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并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論語?中的“有酒食 ,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 ,有德之稱的說法。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 ,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 ,“先生之根源含義在于禮貌和尊稱 ,并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 ,首見于?禮記?曲禮? ,有“從于先生 ,不越禮而與人言

8、,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 ,與教師、老師之意根本一致。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鋒利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根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