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五年級數學概念_第1頁
三至五年級數學概念_第2頁
三至五年級數學概念_第3頁
三至五年級數學概念_第4頁
三至五年級數學概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三年級上冊知識點1、時間單位:時、分、秒,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602、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3、計算一段時間,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4、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m)做單位。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單位。5、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作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大型物體的質量或載質量一般用“噸”作單位。6、常用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7、長度單位:米、分米

2、、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8、質量單位 :噸、千克、克,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    

3、60;                                                 

4、60;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9、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      最小的一位數是0.       &#

5、16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     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    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6、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             &#

7、16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10、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11、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12、加法公式:加數 + 加數 = 和                 和 - 另一個加數

8、= 加數  13、減法公式:被減數 - 減數 = 差差 + 減數 = 被減數被減數 = 差 + 減數被減數 - 差 = 減數14、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乘法數量關系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15、在乘法里,乘數也叫做因數。16、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這個數。17、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18、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或正方形時,拼成的圖形長和寬越接近(或長、寬相等)時,周長最短。

9、19、四邊形的特點: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 20、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有4個直角。21、正方形的特點:4條邊都相等,有4個直角。22、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2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24、在一個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邊長。25、 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26、比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就大。(2)分母相同:分

10、子大的分數就大。27、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28、分母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幾份。分數線表示平均分(二)三年級下冊知識點1除法數量關系: (1) 沒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除數=商商×除數被除數; (2) 有余數的除法:被除數÷除數=商.余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2關于0的一些規定: (1) 0不能作除數。 (2) 相同的兩個數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這個數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乘任何數都得0。3、 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4個季度(1、2、3月為第1季度;4、5、6月

11、為第2季度,;7、8、9月為第3季度;10、11、12月為第4季度)。 2)記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臘,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個大月,4個小月,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個星期零1天。 4)閏年全年有366天,閏年2月是29天,閏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閏年全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5)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如:1900、2100等不是閏年,而1600、2000、2

12、400等是閏年。(二) 24時計時法部分1年月日、時分秒都是時間單位。 2在一日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 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31日(天)=24小時 ;1小時=60分 ;1分=60秒 4求經過的時間。如:一輛汽車上午8:20出發,到下午5:50到達終點,一共行使多長時間。第一步要先進行換算:把下午5:50變成24時計時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時50分8時20分=9時30分,就求出了經過的時間。6經過的天數的計算: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經過的天數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1

13、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5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6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7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 8邊長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9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0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 = 面積÷寬 寬 = 面積 ÷

14、長11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寬 = 周長÷2長 長 = 周長÷2寬 1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1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15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6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公頃、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么時候填長度單位,什么時候填面積單位,填土地面積單位時,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

15、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城市的占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3小數的基本性質: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4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類推。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5小數的加減法:列豎式相加減的時候,要把小數點對齊,然后再進行加減。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

16、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記住在得數中點上小數點。6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三)四年級上冊知識點1、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 0也是自然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2、直線、射線、角 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這種線叫直線。 只有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伸,這種線叫射線。有兩個端點的線叫做線段 直線、射線與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3、由一個點引出兩條射線所形成的圖像叫做角。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

17、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分類: 銳角90°, 直角=90°,90°鈍角180°,平角=180°=2個直角,周角=360°=2個平角=4個平角4、垂直與平行: 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5、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條邊都

18、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6、商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不變。(四)四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1、四則運算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加法、減法稱為第一級運算,乘法、除法稱為第二級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是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3)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2、加法交換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字母公式:a+b+c=(b+a)+c 加法結合律: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字母公式:a+b+c=a+(b+c) 3、乘法交換律:兩個因數

19、交換位置,積不變。 字母公式:a×b=b×a 乘法結合律: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字母公式:(a+b)×c=a×c+b×c 4、乘法分配律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5、連減:abca(bc) 6、連除: a÷b÷ca÷(b×c) 17、7、常見乘

20、法計算(敏感數字) :25×4100 125×810008、三角形(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高和底: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條高。(3)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4)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5)三角形的分類:按角分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按邊分類: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的等腰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

21、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6)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直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鈍角。(9)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0)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12)用2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用2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大三角形。 用2個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9、統計圖(1)條形統計圖優點:直觀地反映數量的多少。(2)折線統計圖優點:既可

22、以反映數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3)折線統計圖中,變化趨勢指:上升或者下降。10、數學廣角植樹問題(1)兩端要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數1(2)兩端不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數1鋸木問題段數次數1; 次數段數1 總時間每次時間×次數方陣問題最外層的數目是:邊長×44或者是(邊長1)×4整個方陣的總數目是:邊長×邊長封閉的圖形(例如圍成一個圓形、橢圓形):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單位換算專項練習1厘米=

23、(   )毫米     1分米=(   )厘米     100厘米=(   )分米=(  )米1米=(   )分米       80分米=(   )米      400厘米=(   )分米=(  )米60厘米=(   )分米  &

24、#160; 2分米=(   )厘米     1米- 4分米=(   )分米9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20米- 28米(   )米600厘米=(   )米     6米=(   )分米     

25、60; 35分米- 25分米=(   )分米3分米=(   )厘米     10米=(   )分米      1分米5厘米=(   )厘米12米=(    )厘米     2400厘米=(   )米    7米-2米=(   )米=(   )分米7分米=( &

26、#160; )厘米     500厘米=(   )分米   13厘米+17厘米=(   )分米40分米=(   )厘米    3米=(    )分米      6分米+44分米=(   )米80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

27、#160;   24米-4米=(   )米100厘米=(    )米    2分米=(   )厘米     2米=(   )厘米=(   )毫米4厘米=(   )毫米     8分米=(   )厘米     15分米+85分米=(   )米5米=( 

28、  )分米       40厘米=(   )分米    6米=(   )分米=(   )厘米60分米=(   )米      5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7分米=(   )厘米   &#

29、160; 7分米=(   )厘米     46厘米-16厘米=(   )分米200分米=(    )米    3米=(   )厘米       3米+12米=(   )分米7分米=(   )厘米     5分米=(   )毫米     17

30、厘米+23厘米=(   )分米100毫米=(   )厘米   600分米=(    )米    25分米-10分米=(   )分米90分米=(   )米      30厘米=(   )毫米    71分米+29分米=(   )米80分米=(    )米   &

31、#160; 1分米=(   )厘米     20米=(   )分米=(   )厘米300厘米=(   )米     25分米=(   )厘米    2300米-300米=(   )千米60分米=(   )厘米    800厘米=(   )米     28千米+

32、42千米=(   )千米600毫米=(   )厘米   50分米=(    )米     84厘米+16厘米=(   )米40米=(   )分米      150毫米=(   )厘米   58分米-8分米=(   )分米90分米=(    )米    

33、; 7厘米=(   )毫米     2千米+14千米=(   )千米10毫米=(   )厘米    40分米=(   )厘米    23分米+47分米=(   )分米11米=(   )分米      20厘米=(   )毫米    700米+1300米=(  

34、 )千米90厘米=(   )分米    60毫米=(   )厘米    4200米-200米=(   )千米1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1米- 2分米=(   )分米30分米=(   )米      8分米=( 

35、;  )厘米     450厘米+50厘米=(   )厘米6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3千米+17千米=(   )千米80毫米=(   )厘米    9000米=(   )千米    1米-30厘米=(   )

36、厘米10分米=(   )米      20米=(   )分米      21米-7米=(   )米4000米=(   )千米    9分米=(   )毫米     1米- 3分米=(   )分米5千米=(   )米       4

37、00分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600厘米=(   )分米   13分米=(   )毫米    1噸-4000千克=(   )千克3米=(    )厘米      6米=(    )毫米     

38、; 1千米-300米=(   )米15分米=(   )毫米    7厘米=(   )毫米     1300米+700米=(   )千米2米=(    )厘米      8噸=(   )千克       1米-9分米=(   )分米1噸=(   )千克

39、       6000千克=(   )噸    1米+9分米=(   )分米10分米=(   )米      8000米=(   )千米    1米-2分米=(   )分米4千克=(   )克       2000克=(   )

40、千克   2厘米+8毫米=(   )毫米10千克=(    )克   15分米=(     )毫米   14厘米+26厘米=(   )厘米=(    )分米6噸=(    )千克    4000千克=(    )噸    1厘米+2毫米=(   )毫米3千克=

41、(    )克    5000克=(    ) 千克   8厘米+12厘米=(    )厘米=(    )分米6千克=(    )克    2000千克=(    )噸    23毫米+17毫米=(    )毫米=(    )厘米8千克=( 

42、;   )克    40厘米=(     )分米   49厘米-39厘米=(    )厘米=(    )分米8千米=(    )米    9000千克=(    )噸    85毫米-45毫米=(    )毫米=(    )厘米3米=( &

43、#160;  )厘米    7000米=(    )千米    17分米+13分米=(   )分米=(    )米2噸=(    )千克    3000米=(    )千米    5000米-2千米=(      )米4千克=(    )克 

44、;   800分米=(   )米      3000米+2千米=(      )千米5千米=(    )米    5厘米=(    )毫米     63毫米-23毫米=(   )厘米8米=(   )分米     30厘米=(  

45、)分米     5400克=(    )千克 (    )克50分米=(   )米    10厘米=(    ) 分米   8分米+15分米=(    )分米2米=(    )厘米    10毫米=(    )厘米    25厘米+35厘米=(

46、60;   )分米100厘米=(   )米   90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9千米=(    )米    1000千米=(    )米    1米+30厘米=(    )厘米4米=(    )厘米   

47、 8000米=(    )千米    35厘米-30厘米=(    ) 毫米30分米=(   )米   500厘米=(   )米      2000米+1千米=(      )米7千米=(    )米    4000克=(    ) 千克  

48、; 5000米+7000米=(    )千米3噸=(     )千克    (     )千克=6噸       7千米-3000米=(      )米3千米=(    )米    2000千克=(    )噸    1千米-60

49、0米=(     )米4米=(    )分米    (    )千克=5000克    2千米+1200米=(     )米9米=(    )分米    70分米=(    )米      1200克-200克=(    

50、; ) 千克1米=(    )分米      3千克250克=(      )克         1300千克+700千克=(     )噸1米=(    ) 厘米     1分米-2厘米=(     ) 厘米  

51、60;    1千克-500克=(      ) 克900厘米=(    )米    20米-15米=(     )米            2千米-800米=(      )米80分米=(    )米  &#

52、160;  9090千克-9噸=(      ) 千克     2噸500千克=(     ) 千克30分米=(    )米     200克+800克=(     )千克       8噸70千克=(     ) 千克5分米=( 

53、0;  )厘米    1噸-100千克=(     )千克        1噸-300千克=(     ) 千克7分米=(    )厘米    3毫米+17毫米=(     )厘米    3500千克-500千克=(     )噸2分米=(

54、    )厘米    6400米-6千米=(      )米        5噸+40千克=(     ) 千克3厘米=(    )毫米    75噸-50噸=(      )噸       

55、0;   75厘米=(    ) 分米(    )厘米6厘米=(    )毫米    20分米+30分米=(     )米       3200千克=(     )噸(     ) 千克8厘米=(    )毫米    1

56、米5分米=(     )米            3500千克=(     )噸(     ) 千克90毫米=(    )厘米   3千克8克=(     ) 克          

57、; 5040千克=(   )噸(    ) 千克20毫米=(    )厘米   6噸60千克=(     ) 千克        300千克+700千克=(     )噸40毫米=(    )厘米   1千米900米=(      )米 &

58、#160;       10噸-9000千克=(     ) 千克4厘米=(    )毫米    42噸-5000千克=(     ) 噸       500克+500克=(     ) 千克3000千克=(   )噸    1800克-800克=(

59、     ) 千克      46千克-26千克=(     ) 千克170毫米=(   )厘米   300米+700米=(     )千米       2000米+8000米=(     )千米15噸=(     ) 千克  

60、8千米-5000米=(     )米         1千米-200米=(     )米7000米=(   )千米    6千米-4000米=(     )千米        4千米+800米=(    )米3厘米=(  

61、0; )分米    600毫米=(     ) 分米            40厘米-35厘米=(     ) 厘米15米=(    ) 分米    34厘米+56厘米=(     ) 分米     48厘米-15厘米=( 

62、60;   ) 厘米8厘米=(    ) 分米   12分米+8分米=(     )米         28分米+47分米=(     )分米(   )分(   )秒=450秒     210秒=(     )分(   

63、  )秒     300秒=(     )分(   )分(   )秒=270秒     270秒=(     )分(     )秒      60秒=(     )分(   )分(   )秒=150秒 

64、0; 330秒=(     )分(     )秒     120秒=(     )分(   )分(   )秒=330秒     150秒=(     )分(    )秒        6分=(  &#

65、160;  )秒(    )秒=4分               90秒= (     )分(   ) 秒        2分=(     )秒       ( 

66、0;  )分=480秒           (      )秒=1分30秒           3分=(     )秒(    )分=60秒         (   &#

67、160;  )秒=4分30秒                8分=(     )秒480秒=(   )分    120秒=(    )分    9分30秒=(    )秒      (  &

68、#160; )秒=7分60秒= (   )分    540秒=(    )分    1分30秒= (    )秒     (    )秒=6分3分30秒=(   )秒              9分=(   )秒

69、0;             7分30秒=(    )秒(    )秒=5分                (    )分=180秒         

70、    (     )秒=1分30秒                     填上合適的單位常見的長度單位有:(        )、(        )、(   

71、;    )、(       )和(       )質量單位有:(      )、(     )和(      )時間單位有: (     )、(     )、(      )床長

72、約2(         )            兒童漫畫書寬約2(       )          小華身高130(        )學校操場一圈200(  

73、0;     )           一根跳繩長2(       )               一個杯子高10(       )  一本小學生字典厚4(   

74、   )        一幢樓高12(        )              一個別針長34(        )樂樂家離圖書館3000米,合(       )千米 

75、                汽車每小時行駛60(         )一瓶醬油重1(     )                卡車載重8(   &

76、#160;   )           三年級學生重30(        ) 機場跑道長約3(     )          桌子高85(       )    

77、0;            大頭針長22(        )一張白紙約重3(     )      一頭大象約重2(       )         一個西瓜約重4(  

78、      )一枝鉛筆長18(    )       數學書寬約17(    )      一座三層樓房高約10(     )一輛長安小貨車載重1(      )          

79、0;      新城小學到萬江汽車總站約4(      )一頭豬重100(      )    一頭成年藍鯨重30(    )         小明的體重是30(    )身高130(     )   

80、0;      一塊橡皮的面積是8(     )          一支鋼筆長13(      )學校操場的面積是720(     )    一棵大樹高12(     )      一張郵票的長約是4(

81、0;    )黑板的長約為4(     )     一塊手帕的邊長為4(     )        一本書厚1(   )手掌的寬約8(    )      課桌的高65(    )           一條跳繩長2(      )小明身高120(      )      哥哥的身高1(   )28(   )        黑板長4(   )操場跑道40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