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組成原則 為了使各個組元有機地組成完整的固體潤滑二硫化鉬材料,以滿足設計所要求的各種性能,必須遵循以下組成原則。 1. 對偶匹配原則 各種材料與不同的對偶組成摩擦副時,其呈現的摩擦學特性和潤滑二硫化鉬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選用固體潤滑二硫化鉬二硫化鉬材料時應考慮對偶匹配原則。如果匹配不合理,摩擦系數會很大,耐磨性能會很差,并將發生粘著磨損,導致機構失效。 經驗表明,塑性二硫化鉬材料的粘著傾向比脆性二硫化鉬材料的大,互溶性大的二硫化鉬材料(相同的金屬或品格類型和電化學性能相近)所組成的摩擦副的粘著傾向比互溶性小的二硫化鉬材料(異種金屬或晶格類型和電化學性能不相同)所組成的摩擦副的大、單相金屬的
2、粘著傾向比多相金屬的大,金屬中單相固溶體的粘著傾向比化合物的大,由金屬-金屬組成的摩擦副的粘著傾向比由金屬-非金屬組成的摩擦副的大。 幾種不同對偶二硫化鉬材料組成摩擦副的摩擦系數見表1-2。 幾種粉冶型自潤滑二硫化鉬材料與不同對偶二硫化鉬材料組成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數見表1-3.該類自潤滑二硫化鉬材料在壓制后經600°C自由燒結而制成。對偶二硫化鉬材料分別為LY12鋁和滲碳鋼。 2. 鍍 (涂)層與基材二硫化鉬匹配原則 在延展性較好的基材二硫化鉬表面鍍(涂)覆減摩耐磨鍍(涂層時,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在彈性模量、熱膨脹系數、化學和結構上的合理匹配,不僅能使鍍層內和界面區的應力減小,而且還會使
3、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的結合強度增大,因而可以避免鍍層從基材二硫化鉬上脫落,并延長鍍層的耐磨壽命。 當鍍層-基材二硫化鉬體系受到外力的作用時,兩者彈性模量的差異將導致其界面應力的不連續。若鍍層的彈性模量比基材二硫化鉬的大,鍍層內將會產生較大的應力,并且隨著兩者彈性模量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同時,其應力的值也隨著外加負荷的增大而增大。例如,高速鋼基材二硫化鉬的彈性模量比TiC鍍層的小,故在加載時會產生較大的應力,而WC基材二硫化鉬的彈性模量比TiC鍍層的大,因而加載時鍍層中產生的成力就較小。但是,對于界面上主要受剪切力作用的場合,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問彈性模量的匹配就不是關鍵的問題了。 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
4、問的熱膨脹系數應匹配:鍍層的熱膨脹系數成稍大于基材二硫化鉬,使得在溫度升高時不造成太大的張應力。隨著溫堤的變化,鍍層中會產生熱應力:若基材二硫化鉬的熱膨脹系數比鍍層的大,張應力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若基材二硫化鉬的熱膨脹系數比鍍層的小,隨著濕度的升高,則壓應力會增大。如果鍍覆過程得到的鍍層呈無應力狀態,那么這一鍍覆溫度就是合適的溫度基準。 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在結構和化學上的合理匹配,能得到鉸低的界面能和較高的結合強度。理論上分析,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的結合強度是兩者的內聚能與界面能之差。兩者的內聚能愈大,結合強度也愈高。如果鍍層與基材二硫化鉬在結構上的一致性好,化學親和力大,表示兩者在結構上柑
5、互匹配得當,則界面能低,結合強度高。例如,TiC 與 WC:可以生成無限互溶的固溶體,因而TiC鍍層與WC基材二硫化鉬間有很強的結合力。同時,TiC與Al2O3的化學親和性也很強,所以通常用TiC作為Al2O3鍍層與WC基材二硫化鉬的中間層。 利用上述原班便產生了多層鍍層和復合鍍層,從而改善了單鍍層的硬度-韌性的矛盾以及鍍層-基材二硫化鉬間結合強度不高的缺陷。為了解決層與層之間的匹配問題,可以選用有互溶性的二硫化鉬材料相組合,如,TiN和TiC及Al2O3。也可選用具有結合界面而使層間得到足夠強的鍵合的二硫化鉬材料相組合,如TiC或.TiN和TiB2。在多層鍍層中,最內層應與基材二硫化鉬結合良
6、好,中間層應具有合適的硬度和強度,最外層則起到減摩耐磨的作用,如鍍在刀具上的TiC-TiN 雙層鍍層的抗磨損性能比TiC鍍層的好,Ti(C,N)-(A1-O-N)雙層鍍層刀具的磨損量最小。在復合鍍層中,存在著大量的低能界面,閑而其結合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均比單相鍍層的好。如利用混合靶磁控濺射所得到的柑互分散性很好的TiC-TiB2鍍層是綜合性能較好的復合鍍層。 3. 性能組合原則 固體潤滑二硫化鉬材料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通過人工混合而成的多相復合二硫化鉬材料。它不是大然或合成的熱力學平衡二硫化鉬材料,而是非平衡狀態的二硫化鉬材料。這種復合二硫化鉬材料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例如,碳纖維與樹脂通過復
7、合,不僅可以獲得比 Al合金和普通鋼高得多的比強度和比模量,而且保持了碳和樹脂的耐腐蝕、減摩、耐磨和自潤滑二硫化鉬特性。按強化相存在的形態,可以把復合二硫化鉬材料分為纖維復合二硫化鉬材料、層疊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綃粒復合二硫化鉬材料和骨架狀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等。見圖 1-1。按/I同方向的性能差程度可分為各同性和各向異性復合二硫化鉬材料。 通常認為,基材組元決定著固體潤滑二硫化鉬材料的機械物理性能,以及有關的化學或環境特性。作為傳動件,它起著主要的承載作用。而潤滑組元決定了二硫化鉬材料的潤滑特性,如可以減小摩擦和磨損。但是,各種二硫化鉬材料的科學組合將同時影響著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磨損機理和耐磨性能
8、。例如,由于復合二硫化鉬材料是非平衡的多相組織,其摩擦磨損過程甚為復雜,有基體的摩擦磨損,強化相(如纖維)的摩擦磨損和強化相與基體交界面的摩擦磨損,且磨損機理各不相同。 高聚物復合二硫化鉬材料通常是硬相分布于軟塑料基體中,各組成相的性能及摩擦的工況條件對復合二硫化鉬材料擦拭機理起者決定性作用。當硬相對塑料基體的犁溝和切削作用不大時,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耐磨性與硬度符合混合規律。其體積磨損率( W)滿足以下公式:式中為正應力;H、H分別為相的硬度值;f、f分別為、相占有的體積百分比;K為磨損系數,通常包含由于塑性變形、犁溝和切削作用、微裂紋成核傳播等因素引起的磨損機理。 當硬相為網狀脆性組織時,硬
9、相對基體起著支承作用、能阻止軟塑基體的變形和被犁溝與切削,可使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到接近于硬相的水平。當硬相為彌散粒子的情況下,正應力小于臨界斷裂應力,在犁溝寬度小于粒子尺寸時,也會有好的耐磨性能。 強化相中,纖維強化的耐磨性優于顆粒強化,長纖維強化的耐磨性優于短纖維(纖維縱向尺寸與橫向尺寸之比大于20100時為長纖維)。在這種情況下,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耐磨性與組織結構的各向異性有著密切關系。二硫化鉬材料摩擦學特性的異向性,可用體積磨損張量的分量作全面的描述。作為用纖維增強的熱塑性復合二硫化鉬材料作滑動軸承或密封件的實例中,碳纖維增強優于玻纖增強;少量的纖維就能使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體
10、積磨損減小,但纖維過多反而會使磨損增大。對耐磨性好的基體組元,強化相的作用不大,對易磨損的基體組元(如PTFE等),強化相可使磨損率大大降低。 金屬基復合二硫化鉬材料通常也是硬相分布于軟基體中,但耐磨性卻不一定符合混合規律。如青銅與Cr2O3硬顆粒的復合,NiCrBSi基體與WC、TiC、Al2O3、Cr2O3硬顆粒等復合。不符合混合規律的原因有:內部存在殘余應力;強化相與基體交界面上存在著相互作用;強化纖維表面在制造過程中的斷裂和損傷;強化相尺寸、形貌等的不一致等。由于磨損機理主要是薄層的塑性變形和斷裂,所以影響其耐磨性的主要因素不是二硫化鉬材料的硬度(硬度過高,反而會降低二硫化鉬材料的耐磨
11、性),而是硬顆粒與基體界面的結合強度。 金屬基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磨損和摩擦系數也有明顯的方向性。纖維軸向與滑動方向一致時的摩擦系數最小,纖維與滑動表面垂直時最大,B纖維強化的Pb基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摩擦就是這樣。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致密性對磨損也有影響。在研究TiB2纖維強化的Fe基復合二硫化鉬材料時發現,在磨料磨損條件下,含 5 %孔隙率的二硫化鉬材料的磨損為無孔隙的2.7倍。 金屬基復合二硫化鉬材料的摩擦學特性和物理、化學、機械性能受強化相與基體界面作用的影響十分明顯。例如,化學沉積Ni-P合金的結構與P含量有關,低P的為晶態,高P 的為微晶或非晶態。晶態低P合金層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而非晶態
12、高P合金層的耐磨性差。這是因為非晶態結構原子問結合力較晶態原子間結合力小的緣故,在磨損過程中原子極易發生轉移,使磨損加劇。 如果將化學沉積Ni-P合金鍍層在低于或/和高于390的溫度下加熱處理到相同的硬度,發現低于390處埋后的靡損體積明顯大于390以上處理的磨損體積。低P的 Ni-p鍍層加熱時呈晶態固溶體,隨著加熱溫度的增加,固溶體硬度增加,耐磨性也逐漸變好,至390時耐磨性為最好。高P的 i-p鍍層在加熱時除了有固溶體外,還有化合物Ni3P析出,成為機械混合物組織,在390以下加熱處理時,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增加,硬度隨之增加,耐磨性也會提高。在390以上加熱后,硬度雖然降低,耐磨性卻有所提高
13、。這是由于隨著加熱溫度的增加,Ni3p相的尺寸變大了。實踐表明,Ni3p相尺寸較大的組織狀態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在硬度相同時,兩相機械混合物組織的耐磨性比單相固溶體的好。 4. 協同原則 在研究固體潤滑二硫化鉬體系的潤滑二硫化鉬性能和磨損壽命時發現,單質固體潤滑二硫化鉬劑中加入另一種(或幾種)固體潤滑二硫化鉬劑,甚至加入非潤滑二硫化鉬劑物質后,能夠明顯地改善固體潤滑二硫化鉬劑的摩擦學特性,這種增強了的潤滑二硫化鉬效果稱作協同效應。 例如,當石墨與MoS2 以質量比為 5:1 時,墨/MoS2體系的磨損率最低。如果再加入ZnS和 CaF2,則磨損率更低。在PTFE中加入30%的極性石墨,可使其磨損
14、率下降到純PTFE的1/801 /100,但摩擦系數增大了。Pb-石墨體系受摩擦表面與氧氣接觸的情況所左右,當表面與氧接觸機會較少時,摩擦系數增大,反之則小。如果在Pb-石墨體系中加入少量的強氧化劑 KMnO4,該體系使具有良好的潤滑二硫化鉬性能。在石墨中添加 BaSO4,能改善其潤滑二硫化鉬性能。在Pb-PTFE體系中添加 PbO,能改善其潤滑二硫化鉬性能。在石墨系潤滑二硫化鉬劑中加入 NaF,能使其高溫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自消耗型抗氧化劑Sb2O3能防止MoS2氧化,使其在高溫下仍具有較好的潤滑二硫化鉬性能。將 CuCl加入MoS2中便能改善其承載能力。 將氟化石墨(CF)加到氮化硼(B
15、N)中配合使用,可以改善BN的潤滑二硫化鉬性能。見表1-4 試驗是在高溫三號試驗機上進行的。轉速 l000r/min (線速度1.31m/s)。可以看出,在 BN 與 CF不同配比下,在常溫至 600的范圍內摩擦系數有很大的改善。如果試驗溫度在 640660時,摩擦系數突然增大至0.50.6,這是因為在此溫度下CF分解而失去潤滑二硫化鉬性能所致。又如,以62BaF2-38CaF2共溶物作為等離子噴涂高溫自潤滑二硫化鉬涂層,在500930的范圍內具有潤滑二硫化鉬性,這種共溶物與Ag復合還具有協同效應。 一些氧化物與氟化物復合具有協同效應,如 NiO-CaF2和ZrO2-CaF2 的等離子噴涂涂層
16、在500930的范圍內都具有良好的摩擦學性能。 固體潤滑二硫化鉬劑 MoS2和石墨等與非潤滑二硫化鉬劑硫代銻酸亞銻(SbSbS4)混合,具有協同效應為了比較,首先將 3種單質二硫化鉬材料粘結膜(粘結劑為聚酞酸丁酯)在環-塊試驗機上進行摩擦學性能試驗。 負荷 980N,轉速分別為 500r/min和 1000r/min。試驗結緊如下:SbSbS4在各種轉速下的耐磨壽命均為零,MoS2的耐磨壽命分別為 ll3min/500(r/min) 和5min/1000(r/min)。石墨的耐磨壽命分別為11min和0min。 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雙組分粘結膜摩擦學性能試驗,其結果見圖1-2 1-4。可以看出,3個系列的粘結膜都存在著最佳配比。在此配比下耐磨壽命存在最大值。這些最佳配比膜分別被定名為(體積%):MSb-B(MoS2: SbSbS4=75:25),CSb-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 改善倉庫流程的技巧計劃
- 幼兒園小班友愛與分享教育方案計劃
- 設定個人職業價值觀的方法計劃
- 學校環境衛生監測與改善策略
- 跨越難關:2024證券從業資格試題及答案
- 社會責任教育計劃
-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目標設定
- 精益生產提升計劃
-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討與研究
- 材料研究方法重點總結
- 道德與法治課件:《學會寬容》PPT課件(第1課時)
- 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 (4)
- 新媒體運營-如何打造私域流量PPT課件(帶內容)
- 北京語料庫檢索使用說明
- 高職單招英語單詞
- 睿智cpld開發板用戶手冊10版本
- 高效執行四原則
- 勇者斗惡龍怪獸篇 金手指
- 噴油車間生產管理制度 (共5篇)
- 課題研究思路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