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單元總結_第1頁
第七單元單元總結_第2頁
第七單元單元總結_第3頁
第七單元單元總結_第4頁
第七單元單元總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maf=54*“掙刃先陂刪性柚絵內如工租I講畫囲索Lgogii亙徐交有種:I化盤、廢握fffft生犧的變異、fe*i H畫異;1機1虛用I枇痣I奮醫RT TF人ErvANo進化H柱馬克的進吧學說I進化=說也性it;丈林由熄A澤車A|I現我生揚覽優痕粧11物料瞪炭的三卒基本環節I種樣念g頼章的A亶幕鋁住瓦可prawb酥q計畀方陸I=貶變和崔因譽組考綱中對理解能力的要求之一是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縱觀近幾年來的生物高考試題,圖形圖表的題量都較多,原因是1.圖形圖表題可以考查多個知識點,涉及生物學的各個方面,通過對圖形圖 表的分析,既可闡述生物學事實

2、、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又可以了解生命活動的實質和聯系 ;2.圖形圖表題具有情境新、重能力,文字閱讀量小,信息量大,直觀明了的特點;3.圖形圖表題具有連環設問,注重能力考查,形式靈活多樣,區分度高等特點。下面簡略談 一談圖形圖表題的類型和解題方法。(一)圖像題(實物圖、模式圖、示意圖)解題策略:歸納課本中的結構圖,突出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關注圖像與文字之間的有關信息的閱讀、提取和轉換;理清知識點:該圖解涉及哪些知識點。(二) 圖解題(遺傳圖解、生態圖解、實驗圖解、生理功能圖解),特別要明確動態過,快速進行知識遷解題策略:注重生命活動的動態過程,抓住動態過程中變化的主體,明確主體變化的特點、原因、意

3、義等 程中相關 點”和量”;仔細識別圖中各結構或物質的作用 ,理順各部分的關系 充分運用課本中相關的知識 移;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利用圖解準確作答。頂點、轉折點、終;分析圖示中各數量不同的原因,搞清橫 ),揭示各段直方圖、曲線的含義。):關注表中數據變化的規律和趨勢等,如數據是上升還是下降還是到(三)坐標題(坐標直方題、坐標曲線題 ) 解題策略:看清二標,即橫坐標與縱坐標;弄清直方圖、曲線所示的含義,注意曲線中的特殊點(起點、點、交叉點、平衡點等)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以及影響這些點的主要因素及限制因素等 坐標與縱坐標的關系、曲線的變化趨勢(上升、平緩、轉折(四)表格題(數據表格、過程表格、

4、結果表格、材料表格 解題策略:注意行標題和列標題的含義、數據的單位某個數值就不變了等;要注意特殊數據,如最多、最少、平均、總和等,表格中出現0”的地方要特別注意,想清道理;兩個或兩 個以上表格要注意比較,得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命題規律】從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看,知識點主要側重于可遺傳變異的三大來源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命題角度最大變化是以新情境材料聯系教材知識應用,其中概念應用、識圖判斷以及各種變異在實踐中的應用成為考查的主要方向。【命題趨勢】教材中易被忽略的小考點在近兩年高考中持續走紅,識圖判斷應用比例加重,實踐中的應用考查始終是重點。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及對生物適應性、新物種形成的作用分析

5、會成為高考熱點。隨著高考試題越來越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本專題的高考命題會繼續以實驗分析與獲取信息的雙重考查為趨勢。案例示范1圖1表示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紅色的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白色的隱性基因b。圖2表示某基因型為AaBb的二倍體番茄(A、a位于5號染色體上,B、b位于6號染色體上),自交后代中出現一株基因型為 AaBbb的三體。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若以圖1植株為父本的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 ,最可能的原因是是(2)三體的形成屬于為。變異,可通過顯微鏡觀察其根尖細胞進行辨別。該三體減數分裂產生花粉的基因型解析

6、丨(1)由于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所以以圖1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理論上應該全部表現為白色。若出現部分紅色性狀,最可能的原因是父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由于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基因B轉移到染色單體1或2上也可能是圖1中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基因B,但這種可能性很小。(2)親本為二倍體,子代中出現三體,可能是精子或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出錯,產生了基因型為 ABb或aBb或Abb或abb的配子。三體不是一個新的物種,其形成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染色體數目變異。(1)父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答案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

7、基因B (2)染色體有絲分裂裝片案例示范2西瓜可消暑解渴,深受人們喜愛,其中果皮深綠(G)對淺綠(g)為顯性,大子(B)對小子(b)為顯性,紅瓢(R)對黃瓢(r)為 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體數目2n=22。請根據下列幾種育種方法的流程圖回答有關問題:AB Ab Abb ABb aB、abb、ab、aBb冬種1|6雜科*秋里單倩飾ffiK址捕1無子rt/l A (2n=22)Fi(注:品種甲為深綠皮黃瓢小子,品種乙為淺綠皮紅瓢大子且品種甲、乙都能穩定遺傳)(1)通過過程得到無子西瓜 B與通過過程獲得無子西瓜 A,從產生變異的來源來看,其區

8、別是。(2)若以品種甲、乙為親本,通過雜交獲得Fi,Fi相互授粉得到F2,該過程的育種方式為 。(3)通過過程獲得的單倍體植株中擁有的染色體數是 。(4)若將四倍體西瓜(gggg)和二倍體西瓜(GG進行間行種植,結果發現四倍體西瓜植株上所結的種子,播種后發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體又有三倍體。那么,能否從這些植株所結西瓜的果皮顏色直接判斷出這些植株是四倍體還是三倍體呢?請用遺傳圖解解釋,并作簡要說明。解析 (1)試劑1是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通過過程獲得的無子西瓜 B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屬于可遺傳的變異,通過過 程獲得的無子西瓜A屬于不可遺傳變異。(2)T的育種方式為雜交育種。(3)二倍體的體細胞

9、和四倍體的體細胞雜交得到的 雜種植株含有六個染色體組,其單倍體含有三個染色體組。(4)詳見答案。(1)通過過程得到無子西瓜 B屬于可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通過過程獲得無子西瓜 A屬于不可遺傳變異(2)雜答案交育種 (3)33(4)如下圖:卩賭印Fl EEEE簡要說明:若四倍體西瓜(gggg)自交,則子代的基因型為P) X CCa)I.gggg,所結西瓜的果皮為淺綠色;若四倍體西瓜(gggg)作母本,二倍體西 ,所結西瓜的果皮為瓜(GG作父本,則子代的基因型為Ggg所結西瓜的果皮為深綠色,所以四倍體植株上收獲的種子發育成的植株 深綠色的是三倍體,所結西瓜的果皮為淺綠色的是四倍體。案例示范3圖1

10、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兩物種形成的進化機制。圖2表示用基因型為 Aa的擬南芥分別進行連續自交、隨機交配、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根據各代Aa基因型頻率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分析回答:rplTi-(種泅 I品系;生h草In 1基因型翔睪(1) 內蒙古烏海沙地地區的蒙古冰草的總和稱為 。結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分析可知,上圖中c表示的是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之間存在。其過程經歷的生物進化環節是突變和基因重組、 、隔離。b的實質變化是。(2) 曲線是隨機交配的相應曲線。曲線W的Fn中Aa的基因型頻率是 。曲線m的F6中AA基因型頻率為。曲線n的F3中Aa基因型頻率為。四種不同條

11、件下發生了進化的種群是曲線。解析 (1)某一區域同種生物的總和稱為種群。從圖中可知,蒙古冰草與沙生冰草雖都來自同種生物,但已成為兩個物種,即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該過程經歷的生物進化環節有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2)曲線I是隨機交配的曲線,因為隨機交配從第一代開始Aa的個體占整體的概率為1/2。曲線W表示的是連續自交,Fn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1/2n。曲線m表示的是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Fn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2/ (2n+1)、AA基因型頻率為(2n-1 )/(2n+1),所以F6中AA基因型頻率為63/65。曲線II表示的是隨機交配并逐代

12、淘汰隱性個體斤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一,丹,說明種中Aa基因型頻率為2/5。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和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代的基因頻率均發生了改變 群發生了進化。答案(1)種群 生殖隔離 自然選擇基因頻率變化的不斷積累(或基因頻率的改變)(2) I 1/2 n 63/652/5 I和m達 11 i - - m J社會責任:雜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 雜交水稻之父”1995年被評選為中國工 程院院士。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究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

13、級水稻,使水稻平均每畝產量從 300公斤提高到了 800公斤。中國累計推廣種植 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活 7000多萬人口。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推廣試種,雜交水稻已引起世界范圍的關注。近年來,袁隆平先后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講學、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袁隆平又連續榮獲了 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 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

14、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問題。”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為 A_B_基因型為aa的植株不能長出雌花序而成為雄株 ,因此雄株的基因型為 aaB_;基因型為bb的植株雄花序變成雌花序而成為雌株 ,因此,雌株的基因型為 A_bb;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頂端的雄花序轉變為 雌花序,因而也為雌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育種工作者選用上述材料作親本,雜交后得到下表中結果:類型正常株雄株雌株數目99810011999請你寫出親本的基因型:。(2) 玉米的純合雄株和雌株在育種中有重要應用價值,可免除雌雄同株時雜交育種必須去雄的麻煩。選育

15、的純合雄株和雌株,應確保其雜交后代都是正常株,以符合生產要求。那么,選育的純合雄株的基因型應為 ,純合雌株的基因型應為。(3) 已知大田中正常植株都是雜合子,請你利用這種正常植株設計一個育種程序,選育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純合雄株和雌株。(提示:常規的雜交育種方法很難選出符合要求的植株,用單倍體育種與雜交育種相結合的方法,容易達到育種的目的)(1) S AaBbx ? aabb 或? Aabbx s aaBb答案aaBB AAbb(3)AaHb 正常嶽紀于花搟挺】ABAb1aB1單傕彈*$鑿 ;1iAb1i aB 1二tt休肚* 2出r*iAAbb*1uBB左戟窘4L花藥鼻韋罪命ubb(AAbbl;

16、在獲得的二倍體植株中,雄株即符合生產要求的類型(aaBE);既長出了雌花序,雄花序也轉變為雌花序的雌株也為符合要求的雌株不能長出雌花序,僅是雄花序轉變為雌花序的雌株(aabb)不符合生產要求,淘汰。亮咼效訓練 /劍防遇斜*詐,*弊歩倬M見高效訓練P61體植株的相關基因在同源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矮化程度與a基因的數量呈正相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1.果蠅某染色體上的DNA分子中一個脫氧核苷酸發生了缺失會導致()。A. 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減少B. 堿基配對方式發生改變C. 染色體上所有基因結構都發生改變D.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結構不一定發生改變解析改變。答案2.在某嚴格自花傳粉的二

17、倍體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為 AA(無 A基因的植株表現為矮化)。現發現甲、乙兩株矮化突變若缺失的脫氧核苷酸位于不具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中,或者位于不表達部位,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結構不會發生A. 甲突變體植株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一個四分體最多含有 4個a基因B. 甲、乙突變體植株雜交,后代個體中存在兩種矮化植株C. 甲突變體植株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種矮化植株D. 若各類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則乙突變體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兩種矮化植株解析 甲突變體植株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一個四分體含有4條染色單體,每條染色單體可能含有1個a基因,故一個四分體2個a基因的配子和無a基

18、 a基因三種矮化植株,D項錯誤。最多含有4個a基因,A項正確;甲、乙突變體植株雜交,后代個體中有a和aaa兩種矮化植株,B項正確;甲突變體植株產生的根本 原因是基因突變,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均為aa,只有一種矮化植株,C項正確;乙突變體植株可產生含有因的配子,雌雄配子結合,Fi存在含有4個a基因、含有2個a基因和無答案3.蘇格蘭牛的耳尖 V形與非V形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圖是蘇格蘭牛耳尖性狀遺傳的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v感耳奚金牛 非母耳妾公申Ov耳冀母牛 O e澤耳央堆字的是()。n-r c!tQ1 I 234 5_JftfliT旨o5o1 234 5A. V形耳尖由X染色體上的

19、顯性基因控制B. 由m 2的表現型可推定 山1為雜合子C. m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能來自11D. m 2與m 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為 1/3解析由n 1、n 2都是V形耳尖牛生出非V形耳尖牛m 2可知,控制耳尖性狀的 V形基因是顯性基因,但n 3為非v形,因此V形耳尖由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A項錯誤;由山2的表現型可推定n 1和n 2均為雜合子,但是m 1是不是雜合子未知,B項錯aa、誤;m沖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雙親均提供一個,其母方的非V形耳尖的基因來自11和12,C項正確;m 2與m5的基因型分別是 Aa,因此它們生出 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為 1/2 ,D項錯誤。答案

20、C4.利用二倍體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雜交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所依據的主要原理都是基因重組B. 誘變育種可提高突變率,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C. 單倍體缺少生長發育所需的全套遺傳信息,植株弱小,種子和果實比較少D. 某新品種發育延遲,結實率低,則在培育該品種過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解析,A項正確;誘變育種可提高突變率,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多 ,C項錯誤;某新品種 ,使染色體數目加倍,D雜交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所依據的主要原理都是基因重組的優良變異類型,B項正確;單倍體植株弱小,無種子和果實,但是具有控制本物種生長發育所需的全套遺傳信息 發育延遲,結實率低,說

21、明其是多倍體,則在培育該品種過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其作用是抑制紡錘體形成項正確。答案C5.江漢平原盛產油菜,科技人員非常注重油菜品種的選育。下圖表示油菜的含油量隨選擇世代數的變化情況,選擇育種對高含油量油菜品種的產生所起的作用是 ()A. 定向誘導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組合B. 改變了控制產油的這對等位基因的總頻率C. 改變了油菜的基因庫,導致新物種的產生D. 淘汰了部分表現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頻率增大解析 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變的,B項錯誤;新物種出現的標志為產生生殖隔離 油量低的類型,進而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頻率增大 導致新物種的產生,C項錯誤,D項正確。答案6.某

22、二倍體植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不是定向誘導的結果,A項錯誤;控制產油的這對等位基因的總頻率為,從每一代的變異個體中選育出含油量高的油菜品種進行繁殖培育,改變了油菜的基因庫,但不一定與原油菜品種之間出現生殖隔離1,是不,淘汰許多產,因此不一定24條基因型為AaBbCCD,這4對基因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產生的花粉基因型有 8種B. 是指用秋水仙素處理,則個體I的體細胞中含有48條染色體C. 個體n中能穩定遺傳的占1/8,重組類型占37/64D. 若要盡快獲得優良純種 aaBBCCdd則應采用圖中過程進行育種,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aBbCCDc產生8種配子。24條。C

23、項中,為自交產生后代,能,可將4對相對性狀分開考慮,后代中非重。D項中,單倍體育種可明顯地縮短育種年解析 A項中,基因型為AaBbCCDd勺植物,由于4對基因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 B項中,為單倍體育種過程,因用秋水仙素處理,所以個體I體細胞染色體數仍為 穩定遺傳的比例為(2/4 )X(2/4 )X1 X(2/4 )=1/8子代重組類型為表現型不同于親代的類型 組類型為 A_B_CCD尹有(3/4 ) X3/4) X1 X(3/4 )=27/64,所以重組類型為 1-27/64=37/64 限。7.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A. 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生物進

24、化的方向B. 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C. 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都可能會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D. 生活在神農架的野兔與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解析答案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A項正確;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B項錯誤;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都可能會改變種群基因頻率,進而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C項正確;生活在神農架的野兔與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D項正確。答案B8.某線性DNA分子含有5000個堿基對(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產物用限制酶

25、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切產勘(hp)再歡呦割產(bp)工】TO、11400, WOm 500J wn, 300, SOO .600, ifloosnoa髓t) ft11*CATCT-GGATCC-TVrAqA=-CCTAGf-A. a酶與b酶切斷的化學鍵相同B. a酶與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連接C. 在該DNA分子中,a酶與b酶的識別序列分別有 3個和2個連接操作,若干循環后,-AGATCC-D.用a酶、b酶和DNA連接酶對該DNA分子反復切割、-TCTAGG序列會明顯增多解析答案 Ba酶與b酶切出的黏

26、性末端堿基互補配對,則能相互連接。9.科學家目前已經確定可以導致天生沒有指紋的基因,這種天生無指紋的情況被稱作皮紋病或者入境延期病,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天生手指上沒有指紋。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將存在這種情況的人的基因與沒有這種情況的人的基因進行對比,發現 SMARCAD基因突變影響指紋的形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可制作皮紋病患者的組織切片,用光學顯微鏡來觀察 SMARCAD!因B. 入境延期病是一種可遺傳的變異,可在患者家庭中調查該病的發病率C. 無指紋患者和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內均含有致病基因D. 無指紋是一種表現型,而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解析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基因;

27、該病的發病率應在人群中隨機調查;21三體綜合征是患者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不一定存在致病基因。答案 D10.在大面積種植只含一種抗蟲基因的轉基因甘藍(2n=18)以后,調查發現,小菜蛾種群對該種甘藍產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強的抗性。份別用A和B表示)的轉基因甘藍,這兩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位點存在為此,研究人員培育了體細胞含有兩種外源抗蟲基因技術。)(1) 檢測A基因和B基因在細胞中是否得到轉錄,可采用_(2) 請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小菜蛾種群抗性增強的原因(3) 甘藍是雌雄同株植物,體細胞含兩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為強抗蟲,含一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為弱抗蟲,沒有抗蟲基因的甘藍不抗蟲(普通甘藍)

28、。體細胞含兩個抗蟲基因的轉基因甘藍與普通甘藍雜交,若F1中表現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比例為25%則該轉基因甘藍的兩個抗蟲基因的整合位點屬于圖中 類型。可選取圖中類型的轉基因甘藍的花粉培育出單倍體強抗蟲轉基因甘藍。利用花粉培養出幼苗的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圖甲所示類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現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4)下圖為人工遠緣雜交培育含有 4個染色體組的可育蘿卜-甘藍植株的示意圖。越制過叫齡植株 訓f律配子g警唇些烏嵐年植嗽卿I曙疋予圖中過程需要做的處理是;圖中的受精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解析 (1)采用分子雜交技術(DNA-RN/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A B基因在細胞中

29、是否轉錄。(2)通過自然選擇,小菜蛾種群中 抗性基因頻率增加,抗性個體增多。(3)圖甲的基因型可記為 AaBb產生的配子為Ab和aB,與 aabb個體雜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 其比例為Aabb: aaBb=1 : 1,無強抗蟲植株;其自交,則產生的子代基因型為 AAbb aaBB、AaBb表現為強抗蟲的植株占 50%圖乙 的基因型可記為 AaBb,產生的配子為 AB ab,與 aabb個體雜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Bb: aabb=1 : 1,強抗蟲植株占50%圖丙中基因型可記為 AaBb產生的配子為 AB Ab aB ab,與aabb個體雜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Bb:

30、aaBb: Aabb: aabb=1 : 1 : 1 : 1,強抗蟲植株占25%培育單倍體強抗蟲轉基因甘藍,需要A B兩個基因位于同一花粉細(4)為染色體數目加倍過程,可用秋水胞中,即圖乙類型或圖丙類型轉基因甘藍產生的花粉,所依據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仙素處理,受精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含有72條染色體。答案 (1)分子雜交(或RNA-DNA分子雜交或核酸分子雜交或RNA分子雜交)(2)通過自然選擇,小菜蛾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增加(3)丙 乙、丙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1/2 (4)用秋水仙素處理7211.某二倍體植物莖的高度有高莖、中等高莖、矮莖三種情況,由基因A和a控制,a基因能表達某種物質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個a基因表現為中等高莖,有兩個及以上a基因表現為矮莖。該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