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電機組鍋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加氧吹管方案_第1頁
300MW火電機組鍋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加氧吹管方案_第2頁
300MW火電機組鍋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加氧吹管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僅供個人參考300MW火電機組鍋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加氧吹管方案概述 XX電廠 2 300MW鍋爐系亞臨界中間再熱自然循環汽包鍋爐。新安裝的鍋爐機組在向汽輪機供汽之前,為了在確保吹管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吹管次數,擬采用過熱器再熱器一階段聯合加氧沖洗方案, 從而實現縮短整個工程工期、 降低整個調試階段的燃油耗量的目標。 過熱器、再熱器一階段聯合加氧吹管方法是指:在臨時吹管控制門后加裝集粒器, 連接過熱器與再熱器冷段, 從過熱器管內清除的雜質可被集粒器收集并從排污管排出, 這樣可以避免過熱器管內的雜質沖到再熱器管內, 經過集粒器的蒸汽可以繼續沖洗再熱器; 同時在吹管過程中, 通過加氧點向高溫蒸汽中加入純

2、凈的氧氣, 這樣有利于爐管表面雜質的剝落和保護膜的形成。1 蒸汽加氧吹管的目的及原理1.1目的新安裝的鍋爐機組在向汽輪機供汽之前,必須完成蒸汽管路的吹洗工作,使制造、運輸、安裝時留在過、再熱蒸汽系統及蒸汽管道中的各種雜物(如:砂粒、石塊、焊渣、銹垢、氧化鐵皮等)被高速汽流沖刷干凈,保證機組能安全可靠地運行。1.2原理當高溫蒸汽攜帶純凈的氧氣流過附有氧化物雜質的爐管表面時,通過氧的擴散反應及利用不同物質熱膨脹系數的差異,共同改變附著物的相狀態,降低腐蝕產物與爐管表面的結合強度, 使這些雜質在高溫汽流的沖刷下, 由爐管表面剝落下來,排出系統;同時,吹洗過的金屬表面由于有氧化劑的作用,形成了高強度的

3、保護膜,對管子起保護作用。這樣雙管齊下,可大大降低吹管次數,節省燃油,縮短工期?;瘜W反應式為:4FeO+O22Fe2O36FeO+O22Fe3O46Fe(OH)2+O22Fe3O4+6H2O鈍化反應:內層膜:3Fe+2O2Fe3O4 外層膜:4Fe+3O2 2Fe2O33 蒸汽加氧吹洗的范圍、流程3.1吹洗范圍:包括:過熱器、主蒸汽管道、再熱器冷熱段管、再熱器、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管。3.2主要吹洗流程:3.2.1一階段聯合加氧吹管流程O2汽包頂棚過熱器包墻過熱器中隔墻過熱器一級過熱器O2 一級減溫器屏式過熱器二級減溫器二級過熱器 - 主蒸汽管高壓主汽門 - 臨時 O2 管臨沖門臨時管集粒器再熱

4、器冷段管低溫再熱器高溫再熱器 - 再熱器熱段管中壓主汽門臨時管靶板排大氣3.2.2 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管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管采用穩壓沖洗的方法。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4 依據標準3.1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1996 年版)及相關規程3.2 DL/T5047-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3.3 1996 年版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3.4 1998 年版火電機組啟動蒸汽吹管導則5 質量控制點5.1吹管過程中,調試人員對自己班組所有調試工作負責,認真填寫各階段的原始記錄, 并在記錄上簽字, 鍋爐專業調試負責人對各項記錄進行核對并簽字;5.2質量控制點

5、:檢驗吹洗效果的靶板經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檢查認可后才能結束 #3 爐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吹洗工作;5.3檢驗方法:5.3.1在吹管時,吹管蒸汽的動量應大于機組額定工況運行時蒸汽的動量(即動量系數 K 1 ),連續兩次打鋁靶檢查,在鋁靶上無0.5mm 以上的沖擊斑痕,小于或等于0.2 0.5mm 的可見斑痕第一靶不多于5 點,第二靶斑痕點數應少于第一靶,且靶板呈現鋁金屬光澤。5.3.2必要時選部分過熱器再熱器爐管進行割管檢查,觀察樣管表面鈍化膜的狀態及顏色, 并進行硫酸銅點滴試驗及垢量分析試驗, 記錄顏色變化時間及殘余垢量。5.4吹管過程中發現設備問題, 調試人員應填寫檢修通知單, 并由相關單位反

6、饋檢修結果。6 人員分工6.1鍋爐調試技術人員參加運行倒班, 并分別負責整個吹管階段中每班的指揮與協調,提供對設備操作的要求及試驗的技術指導, 同時完成整個吹管過程的測試、記錄工作;全部參加試驗的調試人員都持有相應的資格證。6.2化學監督人員隨運行倒班。6.3吹管期間運行人員根據吹管方案和調試人員要求負責設備的運行操作。6.4安裝單位負責吹管工作所要求的臨時設施安裝、集粒器的清理、加氧操作,并負責維護設備。7 蒸汽加氧吹洗的控制參數7.1 吹管參數:7.1.1 吹管采用投油不滅火穩壓與降壓相結合的方法。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7.1.2穩壓吹洗:壓力為3.0MPa,溫度不超過 450 ;7

7、.1.3降壓吹洗:初壓為 5.8MPa,終壓為 3.0MPa,溫度不超過 450 ,吹管壓降以汽包內飽和溫度降低不超過40為準。7.2加氧參數:加氧量為蒸汽量的0.3 1 ,加氧隨吹管過程同時進行,吹管停止,加氧停止。8 吹管系統的臨時措施8.1 吹管臨時控制電動門8.1.1 過熱器再熱器蒸汽加氧吹洗洗工作需要兩只臨時控制電動門( DN300,PN25 )。建議采用日本進口的快速啟閉電動門,開啟時間應小于1 分鐘,且能在中間位置停止, 并能承受開啟或關閉時產生的差壓作用力, 控制門不會因差壓大而致使閥芯變位。為便于操作,臨時門控制裝置應設在主控室內。8.1.2在臨時控制門處加裝768 的旁路管

8、, 并裝設手動截止閥,用以控制升壓速度及系統暖管,閥門型號為:DN50、PN25.8.2臨時連接管8.2.1根據吹管的流程, 在高壓主汽門、 中壓主汽門、 高壓缸排汽逆止門后部接臨時管。8.2.2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管的流量孔板拆下, 用一段臨時管代替,減溫水疏水管上接一段臨時管排大氣,便于減溫水管的沖洗。8.2.3臨時管截面積應不小于正式管道,且強度符合吹管要求。8.2.4靶板前的臨時管段必須經過除垢處理,且經質檢部門的嚴格檢查,其內部不存在任何雜物后, 方可進行焊接, 焊接必須用氬弧打底, 并由高壓合格焊工完成。8.2.5所有臨時連接管均需敷設保溫層。8.3 臨時支架8.3.1為保證臨時管

9、道系統能自由膨脹, 在垂直管段上應裝設強有力的固定支架,在水平段上裝設有穩定滑動支架。8.3.2臨時支架的裝設只允許臨時管沿汽流方向膨脹,不允許反方向移動。8.3.3臨時支架應同永久管道上的支架設計標準一樣,能承受吹管時產生的沖擊力與反作用力,防止臨時管在吹管時搖動。 8.4 汽機側各電動、調節門的臨時處理8.4.1高壓主汽門、中壓主汽門的處理解體高壓主汽門,取出閥芯、閥桿等部件,用專用的堵蓋將閥座保護好, 再在主汽門壓蓋處用專用法蘭連接臨時管。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中壓主汽門的處理同高主門的處理一樣。8.4.2高壓缸排汽逆止門的處理為防止蒸汽漏入汽輪機,將逆止門的閥芯壓緊,門后疏水門處

10、于常開位置, 將其疏水管引至便于觀察之處, 應將汽缸的壁溫測點投入,以便監視。旁路的處理 30% 旁路進行機械處理不參加吹管,旁路安裝前進行處理,經質檢部門合格認可后, 方可安裝就位。 高壓旁路減溫減壓閥在吹管期間不裝,管道用堵板堵住。8.5靶板8.5.1兩靶板裝在中聯門后的臨時管段上,為保證打靶的質量, 靶板離彎頭至少有 5 10 倍管徑的距離,防止攜帶雜質的蒸汽通過彎頭時與雜質分離,影響吹管質量的檢驗。8.5.2靶板采用鋁質板制成,其寬度25mm,長度縱貫管子內徑。8.6加氧臨時系統8.6.1氧氣瓶組:吹管加氧系統由4 5 個氧氣瓶組組成,每組 1015 瓶氧氣,氧氣瓶由帶子固定在柜架上。

11、氧氣瓶與供氧母管的連接采用62的紫銅管,紫銅管與氧氣瓶的連接采用可拆卸的絲扣活絡接頭。8.6.2加氧管道:由供氧母管和爐本體的空氣管及疏水管組成。供氧母管采用 323.5 的不銹鋼管制成。8.6.3取樣管:為便于及時監督蒸汽加氧吹洗的效果,在靶板前安裝一段取樣管。臨時取樣管采用162.5 的不銹鋼制作,在取樣管單側半圓面上鉆有小孔,孔徑為 6mm(若干個),并打坡口。將取樣管插入臨時管中,小孔背著汽流方向(依靠靜壓采取臨時管中的蒸汽樣),其引出端接取樣導管冷卻器。在吹管過程中,由化學取樣進行蒸汽品質的分析。8.6.4加氧點:系統加氧由四個地方加入。 第一處由頂棚入口集箱疏水管加入;第二處由過熱

12、器一級減溫水管加入;第三處由過熱器二級減溫水管加入;第四處由再熱器事故 * 管加入。8.7集粒器集粒器應符合以下要求:阻力小于0.1MPa;強度滿足蒸汽參數;收集雜物性能好。建議采用外進內出結構。8.8消音器為減小吹管期間的噪音,在排汽口必須安裝消音器。9 吹管應具備的條件9.1鍋爐具備點火升壓的條件9.2吹管臨時系統安裝完畢,經質檢部門檢驗合格。9.3加氧系統進行一次不低于氧氣瓶壓力 ( 1213MPa )的空壓試驗,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確保加氧系統嚴密不漏。9.4主要運行監視儀表如壓力、溫度、流量、水位等均已調試完畢,能隨時投入運行,且指示正確。9.5吹管用的臨時壓力表、 溫度計、

13、傳感器等均經校驗安裝完畢,能投入運行,且指示正確。為便于觀察,表計應集中布置,并遠離臨時管道。9.6燃油系統調試完畢,所有油槍均能隨時投入運行。9.7汽輪機盤車系統能隨時投入運行。9.8電動給水泵調試完畢,能隨時投入運行。9.9除氧器能投入運行,且盡量提高水溫,保持高水位。9.10 化學準備足夠的除鹽水(3000t )。9.11 點火后,加氧管道必須經過蒸汽吹洗,每個加氧點至少穩壓吹洗 1 個小時,達到脫脂及去除雜質的目的。9.12 貯備 500 瓶氧氣( 40 立升, 12 13MPa )。10 吹管的實施步驟10.1 根據試運行規程和首次點火升壓試運行措施進行鍋爐的啟動操作。10.2 當壓

14、力達 0.5MPa,溫度為 150 左右時,關閉對空排汽門,開啟主蒸汽管道疏水門及臨沖門旁路閥, 進行過熱器再熱器系統的暖管, 應同時開啟各部疏水閥疏水,防止積水。10.3 升壓暖管期間,檢查臨時管路的膨脹及固定支撐情況。10.4 當汽包壓力升至3.0MPa時,進行加氧管道的沖洗。加氧管道的沖洗采用穩壓沖洗的方法, 每個加氧點各沖洗兩次, 每次半個小時。 加氧管道的沖洗必須保證質量,使其充分脫脂。10.5 升壓至 4.0MPa,全開臨沖門降壓試吹管路一次。當汽包壓力降至 2.2MPa時,開始關閉臨沖門,要求臨沖門完全關閉時,壓力不低于1.9MPa.10.6 然后檢查臨時管道的膨脹、支撐及固定情

15、況,無異常則繼續升壓進行吹管。10.7 當汽包壓力達到5.8MPa,汽溫不超過 450 時,全開臨沖門進行降壓吹管,當汽包壓力降至3.5MPa左右時,可開始關閉臨沖門,要求臨沖門完全關閉后,汽壓不低于 3.0MPa. 然后再次檢查臨時管路情況,作好進行下次吹管的準備。10.8 要求每兩次吹管的時間間隙不少于半小時。10.9 吹管八小時后,首次停爐,進行大冷卻,整爐換水,時間為十二個小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時。10.10 在下列情況下記錄鍋爐膨脹指示:上水前、上水后、0.5MPa、3.0MPa、4.5MPa11 吹洗系統的安排11.1 擬采用白班吹管,夜間停爐大冷卻及整爐換水的方法進行。1

16、1.2 在第一次正式吹管前,穩壓吹洗一次,時間為半個小時。11.3 降壓吹洗五次。11.4 降壓加氧吹洗十次。11.5 首次停爐大冷卻一次,時間為十二小時。11.6 降壓吹洗十次左右,根據氧氣瓶組更換速度決定是否加氧。11.7 穩壓加氧吹洗一次,時間為半個小時。11.8 停爐大冷卻。11.9 重復 11.6 11.8.11.10 多次吹管后,結合化學專業對當時爐水及蒸汽品質的測定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進行停爐大冷卻。11.11 加氧與降壓(或穩壓)吹洗相結合直至打靶合格。12 加氧的方法12.1 先將一組氧氣瓶出口閥打開,待供氧母管壓力穩定后,記錄壓力值。12.2 加氧前,開啟相應的閥門,記錄壓

17、力值。12.3 在吹管開始時,將相應的閥門打開,使氧氣從第一、二、或三加氧點加入,用調節閥控制壓力P1 的降低速度在規定的值內。12.4 加氧量控制為 3 12kg/min ,由氧氣瓶組的降壓速度控制: 3 ) ;穩壓吹管時,用兩個氧氣瓶組的 30 瓶氧氣供氧。氧氣瓶壓力應由 12MPa 降至3.0MPa,降壓速度控制為 0.3MPa/min; 4 )  ;降壓吹管時,用壹組氧氣瓶組的 15 瓶氧氣供氧。氧氣瓶壓力應由 12MPa 降至 3.0MPa,降壓速度控制為 2.5MPa/min.5 )   ;如果氧氣瓶的壓力可提高到 1315MPa ,加氧的濃度則可進一步提高

18、,吹洗的效果會更加明顯。12.5 吹管停止時,應立即關閉相應的閥門,并更換氧氣瓶組。12.6正式加氧前,在吹管的過程中,根據加氧控制的要求,應進行2 3 次試驗,以尋找最佳操作方式。13 吹管的控制 13.1 降壓吹洗:,全開臨沖門進行吹管。,在開啟臨時控制門后,即可開始補水,逐漸加大給水量,直至該次吹管結束。,汽包水位應在可見水位處,應防止出現缺水、滿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個人參考水事故。13.2 穩壓吹洗:,開啟各有關控制門,對系統進行吹掃。,補水的操作可根據汽包水位的高低進行。14 吹管過程中的化學監督14.1在每次加氧吹洗過程中,由化學取樣測定蒸汽品質。14.2每小時取樣分析爐水品質一次

19、,要求吹管時爐水品質應在規定的范圍內。 PO43:2 10mg/l? Fe : 3000ug/l14.3當蒸汽中的鐵腐蝕物急劇降低后,通知鍋爐裝靶檢查。14.4當蒸汽中 Fe 為 200ug/l時,裝靶檢驗。14.5當蒸汽中 Fe 為 100ug/l時,進行連續打靶檢查。14.6在加氧過程中,記錄氧氣瓶壓力降低速度、加氧時間、加氧次數,指揮并監督整個加氧過程。15 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15.1 鍋爐點火后,應全關再熱器側煙氣擋板,使絕大部分煙氣流經低溫過熱器,這既可保護再熱器又可加快提高過熱蒸汽溫度,縮短啟動時間。15.2 吹管前,必須對主汽管道進行充分的暖管和疏水,只有在確認系統管道內無積水后

20、,才可進行系統的吹管工作,嚴防發生水沖擊。15.3 吹管時,要嚴密注意汽包水位的變化,注意假水位的現象,合理地補水,防止誤操作。15.4 在降壓吹管過程中,汽包飽和水溫的下降不應超過40,在任何情況下,汽包上、下壁溫差不應超過40。15.5 吹管期間,再熱器入口煙道煙溫不得超過540 ,再熱器入口蒸汽溫度不得超過 450 ,應盡量避免超溫。15.6 吹管的排汽口不能對準任何有可能危及設備或人身安全的地方,且排汽口設有專人監視。15.7 氧氣瓶組安排在 12.6 米工作層,加氧系統周圍必須設置警戒線,且有防止高空墜物損傷氧氣瓶的措施。15.8 在加氧區附近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質,并移走焊接設備、熱處理設備、電氣設備等,并嚴禁明火。15.9 在吹管現場及加氧區附近均需配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