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平凡的經歷_第1頁
一次不平凡的經歷_第2頁
一次不平凡的經歷_第3頁
一次不平凡的經歷_第4頁
一次不平凡的經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一次不平凡的體驗-親歷金鳳區“名師課堂”感悟2013年9月10日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我榮幸的拿到了“金鳳名師”的榮譽證書,成為金鳳區首批50位“金鳳名師”中的一員。10月初的“名師工作室”授牌儀式上,教育局安排了月底的“名師課堂教學展風采”活動,要求每一位“金鳳名師”上一堂公開示范課,展示名師風采,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經歷就是收獲作為校長,已經習慣于把聽課評課作為自己的日常工作內容,還要把一大部分精力用于學校的全面管理。能讓我走上“金鳳名師”的課堂,面對仇千記、段金蓮兩位學科專家,面對諸多評委和認識與不認識的老師們,上這樣一堂公開課,真是壓力山大。在經歷了選科備課、學校試講研討、反復推敲、艱難

2、取舍,經歷了十幾天的輾轉反側、苦苦思索,我將圓明園的毀滅第二課時呈現給了大家。雖然我的上課成績沒有進入到前5名,但是在經歷了這樣一番的磨練之后,我覺得自己收獲滿滿,內心非常踏實、欣慰。選課的初衷之所以選擇圓明園的毀滅這樣一篇難度較大的課文,是因為自己非常喜歡和向往這個被法國作家雨果譽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青年時代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但是因為當時缺乏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沒有多少感覺,直到近幾年聽了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的百家講壇,才真正了解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過程,這段屈辱的歷史曾令我痛惜不已。去年夏天,我專程去圓明園遺址公園游歷,看到滿目的斷壁殘垣,想象著她在康、雍、乾時期的卓越風

3、姿,不禁潸然淚下。盡管“萬花樓”、福海被部分修復,巨大的“海里”種植了大面積的荷花,滿湖的荷葉和嬌艷的荷花也沒有讓我高興起來。在這樣一個碩大無比又滿目瘡痍的園子里,我感受到了帝王之家的奢侈,也感受到了大廈一旦傾覆的悲涼。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被選編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第五組課文里,這組課文的導讀要求是“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學習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五年級又是小學高年級段,這個學段的主要任務是“篇的訓練”,我認為這篇課文結構嚴謹、語言準確優美、寫法特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篇章結構訓練的佳作;同時,這篇課文飽含著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所以也是對學生進

4、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備課的糾結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上好這一課的難度。因為是名師課堂,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藝術和教學功底,又要掌握學情,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方面均有所收獲。課文的三、四自然段要求背誦,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背誦方法的指導,稍不留神就會陷入“內容分析式”教學的誤區;課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知識復雜,既有關于圓明園布局結構、建筑風格、珍貴收藏等方面的,也有關于圓明園被毀滅之原因的。而五年級的孩子尚未在學科課程里接觸到歷史知識,這方面基本是個空白點,老師不講他們不懂,講多了又會走入“錯失語文本位”的誤區。上好這一課對我來說真是不小的挑戰。為了上好這一課,我在備課時花了很多

5、心思。首先要認真研讀教材,對課文的結構、句式做認真的分析和梳理,再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題“根據學段目標和單元訓練重點選擇教學內容”,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這個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結合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分段、概括段意的訓練,指導背誦三、四自然段,結合重點理解第三自然段,對學生進行想象及表達能力的訓練,結合課文第三部分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喚起他們對祖國燦爛文化的向往和熱愛之情,激發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對圓明園慘遭毀滅的惋惜之情。為了上好這一課,我查閱了大量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如,圓明園的面積有5200畝,圓明園里大約收藏了150萬件珍貴文物

6、,圓明園40景圖的由來及最終去向,圓明園被命名的景點大約有148處,圓明園是個水系公園,圓明園被毀滅的真實原因等等,我還上網再次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并觀看了10多個有關的視頻片段。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體會到了“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的深刻含義。功夫不負有心人,仇千記老師在評課時,說我是“圓明園通”,還表揚我的視頻資料選擇的好,學生也在這堂課上收獲了一些課外知識,我以自己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對孩子們做了指導和示范,使他們體驗到“要有目的的收集、整理資料”,為此我倍感欣慰。這次名師課堂展風采活動之前,我和康海燕老師還在學校做了示范課,組織了一次扎實的教研活動,使我校青年教師

7、受益匪淺。通過在寶湖小學的課堂展示和聽課,我深刻感受到課堂教學是一門實踐的“功課”,教師只有每天認真備課上課、磨練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在展示活動中得心應手。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這個道理。我身為校長,每天都是雜事纏身,聽課評課都要擠時間,上語文課的時間甚少,這就是我的短板。我不能像康海燕、荊燕等老師那樣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們幾分鐘之內能就把課堂氣氛點燃,而我卻做不到。因為這篇課文訓練點多,我就把課堂安排的滿滿當當,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質疑的時間,沒有能以學定教,這都是我在這堂課后的深深遺憾。課后的思考通過名師課堂授課活動,我體會到了老師要充分了解學情,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8、。因為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班級教學,效果會大相徑庭,有些班的孩子喜歡歷史類知識,他們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很好,在談到圓明園毀滅的原因時,孩子們可以談到至少兩個原因: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滅絕人性。而有些班的孩子這方面的知識還不多,需要老師的講解。我還發現孩子們都喜歡在預習課文時看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在課堂上用背來的答案來代替自己的思考,精彩回答往往不是他們自己的想法和體會,這種風氣是不應當提倡的,也需要我們所有語文老師關注、糾正。我還有一個想法:像圓明園的毀滅這樣的課文,訓練點和牽涉到的歷史知識很多,如果老師不講、學生不查,或者學生不會查閱資料,那么教學肯定沒有實效性,所以這篇課文安排三個課時教學

9、是合適的。但是我們現在的課本,內容太多了!每學期八個單元30多篇課文,都是教學內容,老師對哪篇都不能放松,生怕忽視后遇到“考點”學生吃虧。如果課本改為六、七個單元,每篇課文都給老師充足的教學時間,學生才能真正減負,并不至于吃“夾生飯”。仇千記老師在評課時,談到了教學的模式化問題。他說很多老是在設計教學時,都會提一到兩個大的問題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交流匯報,往往是說了大半節課,學生好像并沒有學到什么。對此我深有同感。不可否認,模式化教學容易出成績,在學校推廣模式化教學有利于青年教師盡快掌握課堂教學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教學是一門技術,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我們所執教的語文課,大都是編者選擇的經典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寫作技巧和審美價值。這些課文的題材體裁非常豐富,老師們要憑借一篇篇課文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所以老師所選擇教學方法時不應當追求模式化,而應當追求變化,使學生對語文課有所期待。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少年兒童的好奇心理,使他們對所學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