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教學設計(共7頁)_第1頁
隆中對教學設計(共7頁)_第2頁
隆中對教學設計(共7頁)_第3頁
隆中對教學設計(共7頁)_第4頁
隆中對教學設計(共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隆中對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 識 和 能 力: 積累文言實詞,掌握常見文言句式,培養文言語感。2 過 程 和 方 法: 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結合三國演義第37和第38回,引導學生了解史家筆法和小說家筆法的異同。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發現文中人物的閃光點,教育學生做熱愛祖國、志向遠大、有理想有抱負有智慧有膽識的人;做尊重知識,重視人 才,虛懷若谷,不恥下問 的人。【教學重點】 讓學生分析理清諸葛亮一番話的核心 方針 依據。【教學難點】 教材中涉及的歷史事件及背景。【課時安排】 兩課時【教學方法】 朗讀法 提問法 討論分析法 多媒體演示等【教材及學

2、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師表和三國演義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寫,九年級的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已經有一定水平,因此對教材的橫向聯系和縱向拓展可適當加寬加深。【教學過程】課前齊讀:出師表第六段、第七段問:我們剛才讀的內容中有哪些三國故事?(三顧茅廬 白帝城托孤 )(一) 導入新課用課件播放三國演義片斷三顧茅廬教師提問:視頻中出現了誰?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誰?他們二人的交往開始于哪個故事?結束于哪個故事?(張飛 關羽 劉備 諸葛亮 三顧茅廬 始于三顧茅廬,結束于白帝城托孤)欣賞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縱八陣圖從這副對聯中,你知道了哪些三國故事?這對聯主要寫誰?有何作用? 一對:隆中對; 二表:前、后出

3、師表; 三分:分為魏蜀吳三國;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 七縱:七擒七縱孟獲; 八陣圖:孔明所設軍陣。 總之,概括諸葛亮一生功績。展示諸葛草廬的圖片三顧茅廬的故事,相信同學們在小說和電視劇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歷史書上又是怎樣記載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隆中對這篇文章,它節選自史書三國志。“學在課前”匯報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哪些區別? 請你來說說你知道的陳壽。 用精簡語言介紹諸葛亮 字音字形知多少? 翻譯嘗試中,你收獲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通讀課文,找出主要人物有誰?敘述了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課堂在線 到此時,你在課堂得到了什么? 接下來,你想學到多少?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一、作者作品簡介:陳壽(23

4、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陳壽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三國志簡介:三國志是晉代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 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歷史。三國志全書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陳壽是晉代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為“四史”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描寫了的歷史故事,集體表現了統治者之間政治和軍事斗爭。 三國演義全稱。是我國古

5、代歷史的代表作。家依據有關三國的歷史、,在廣泛吸取和民間藝人創作成果的基礎上,加工、再創作了這部長篇。 二 簡介背景及題目: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北魏曹操在統一北方后,準備南下消滅東吳孫權和西蜀劉備等,而劉備此時兵微將寡,正是求賢若渴之時,公元207年,經徐庶推薦,劉備三顧茅廬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胸有成竹的為劉備提出了戰略決策,本文所記就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始末和他與諸葛亮問答的情況。三、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的名相。現在,“諸葛亮”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智慧的象征。字音字形:hào f suì yì bng qng t

6、uí duó shn chngjué好 為梁父吟 遂 詣亮 屏人 傾 頹 度德量力 信大義 猖 獗 kuài dài yn xù zhòu zh róng dn吳 會 殆 民殷國富 存恤 帝室之胄 諸 戎 簞食壺漿 跟著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跟著讀邊思考:主要人物有誰?敘述了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這是一篇傳記,它是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劉備問策 (對策前)亮自比:抱負遠大 庶推薦:臥龍也備三顧:凡三往,乃見側面烘托 諸葛亮對策 (對策中) 曹 孫 分析政治形勢 荊 益 將軍優勢 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制定戰略方針 西和諸

7、戎,南撫夷越 外結孫權,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則 正面刻畫時間順序劉備稱善猶魚得水 (對策后)側面烘托精讀課文 齊讀第一段,示例翻譯 時人莫之許 也(倒裝句) 這一段寫什么內容? (寫諸葛亮年輕時代的事情,著重表現諸葛亮的抱負,為下文寫他的天才預見張本。) 齊讀第二三段 女生研討第二段,男生研討第三段第二段: 特殊句子: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判斷句 君與俱來 省略句 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從側面烘托了諸葛亮的才能。)第三段: 特殊句子:君謂計將安 出? 疑問句 指名翻譯(翻譯的學生要溫馨提示:重點字詞,特殊句子 問這兩段分別寫什么?主要人物是誰呢?作者是如何刻畫人物的? 劉備如何真誠地拜訪諸

8、葛亮并請他出山輔佐,結果如何? (劉備稱善,說明諸葛亮對他的重要性,也從側面烘托了諸葛亮的才能。)課堂小結(邊教邊學邊列清單,小結時圍繞清單讓同學一一回憶所學知識點)知識清單: 三國故事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諸葛亮·陳壽·羅貫中 “四史” 字詞音、形、義特殊句式(倒裝句、判斷句、省略句、疑問句)歸納主要內容敘事的順序刻畫人物形象閱讀方法之包圍法學以致用,牛刀小試1、指出通假字欲信大義于天下2、一詞多義 三、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但是我的志向還不罷休,您看該采取怎樣的辦法?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諸葛孔明是一條臥龍,您想見他嗎?學在

9、前,習在后預習: 第四段,完成下面問題 諸葛亮替劉備設計的政治藍圖是什么?為此提出了什么戰略方針?他的根據是什么?復習: 1、整理13段的翻譯 2、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3、圍繞知識清單回顧課堂(四) 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串釋課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譯,能譯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難可借助工具書或與同學們交流探討,然后找同學來說,教師注意指正錯誤或強調特殊句式的翻譯,如:1 時人莫之許也(倒裝句) 翻譯:_2 賢能為之用(被動句)翻譯:_3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判斷句)翻譯:_4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反問句)翻譯:_(五) 讓學生再快速默讀一遍課文,出示問題讓學生一一思考并回答:本文是

10、人物傳記節選,但它的核心部分卻是一段才華橫溢的對策,那么是誰在問?問誰?問什么?為什么問?是誰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試概括他答話的要點。思考:他為什么要這樣答?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評價】設計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教師已經列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和脈絡。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思考并組織運用語言來回答的過程,就是鍛煉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過程。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和討論探究相結合,認真回答每一道題。1 是誰在問?先主劉備。2 問誰?問諸葛亮。3 問什么?“君謂計將安出”中的“計”欲信大義于天下的大計消滅奸賊,匡扶漢室的大計。4 為什么問?A 有徐庶的推薦。B 先主的話“漢室

11、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5 是誰在回答?諸葛亮。6 他答了些什么?試概括他答話的要點: (1)分析對手的形勢及應對的策略:曹操擁百萬之眾(軍事上),挾天子而令諸侯(政治上)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天險),已歷三世(歷史),國險而民附(民心),賢能為之用(人才)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2)分析有利的地勢及利用的策略:荊州用武之國,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3)分析劉備的優勢:帝室之胄,信義著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4)確定霸業興漢的策略:(A)做好準備: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

12、權,內修政理。 (B)等待時機:天下有變。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7 他為什么要這樣答?也就是他答話的依據是什么? 諸葛亮其實是在分析天下大勢的基礎上為劉備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謀劃(1)看清對手曹操搶占天時,孫權坐擁地勢,因此應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聯吳抗曹)(2)在人和的基礎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3)看清自己:“將軍既帝室”因為看清自己才能增強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4)相時而動,準確用兵:天下有變8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1)從諸葛亮的“對”,也就是諸葛亮的一番答話

13、,即諸葛亮為劉備對天下大勢的精彩分析和對戰略戰策的精心謀劃可以看出,諸葛亮胸懷大志,高瞻遠矚,雄才大略,富有智慧,頭腦清醒,目光長遠。是一個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的軍事家和有注重實際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還能從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的非凡之處?A 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自比管仲,樂毅。胸懷大志,有自信有抱負。 B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避世待時而飛. C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見解高明,令人折服。 E 關張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治國之棟梁。(六)對人物的刻劃可以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看

14、看以上對諸葛亮的性格刻劃,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烘托? 諸葛亮的答話和A 屬正面描寫,而BCDE屬側面烘托。(七)文中的劉備是怎樣一個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劉備是一個有雄心有抱負有號召力有威望,能虛心求賢,禮賢下士的人。A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C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君謂計將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八)印發資料,讓學生快速閱讀三國演義第37,38回,試比較分析文學筆法和史家筆法有什么不同之處?試舉一例說明。 史家筆法敘事簡約,“唯書其事”,通過記事記言,客觀

15、公正的記錄歷史,文中一般沒有褒貶評論。而文學筆法則講究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往往在歷史的基礎上適當加入傳說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讀起來往往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比如劉備在拜訪諸葛亮時,三國志中的敘述非常簡練,只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而三國演義中敘述的就非常細致生動,每一次都祥細描寫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對話,并且人物的語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點。(九)拓展:欣賞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書法和歌曲。(十)內容回顧,課堂小結。亮自比:抱負遠大 庶推薦:臥龍也備三顧:凡三往,乃見(十一)布置作業。附:板書設計 曹 孫 分析政治形勢 荊 益 將軍優勢 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制定戰略方針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外結孫權,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則 。備推崇: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教學反思: 隆中對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考慮到這一課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有利于初三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我設計了以上的教學思路,總體來說效果很好。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