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語文真題試題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1 .把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填寫在指定方格內。. 裊,細長柔弱的意思,多與鄉纖 ()細、婀娜()的事物相聯系。列子記載:韓娥姑娘因 pen ()純用盡而賣唱來ch du ()不 集路費,很久,大家仿佛仍然能聽到()繞在梁柱間的美妙歌聲。后世就 用“余音裊裊” “繞梁三日”等來形容歌聲和音樂的魅力久久不散。(材料出自漢字英雄)2 .下列有關句著內容的表述,錯誤.的兩項是()(3分)A.魯濱孫出身體面家庭,但厭惡平庸生活,不顧父母反對 .,私逃出去過冒險生活。B.歷經多次危險,魯濱孫逃到了倫敦,經過一番奮斗,擁有了一座甘
2、蔗種植園。C.在孤島上,魯濱孫為了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和星期五一起嘗試播種大麥和水稻, 雖然連續三次失敗,但他鍥而不舍,終于成功。D.我平時叫他阿媽,憎惡她的時間叫她阿長。其實她是補真阿長的缺,大家叫慣了 不再改口這就是長媽媽稱呼的來歷。E.我在父親逼迫下背完 鑒略再去看五猖會,可是,風景、點心、五猖會的熱鬧, 對我而言,都已興味索然。3.依據材料,為“越辯越明”欄目擬定辯論賽的雙方觀點。(3分)東南大學引導專家教授默默無聞做學問,努力通過學術論文表達思想和觀念;也鼓 勵專家教授上媒體傳播新思想和新觀念,推出專家教授“新聞貢獻熱”排行榜,這 一做法引起熱議。示意義的話。(2分)例句(圖2說明)
3、:刀劍逼迫下的誓言。未必是真誠的表達。圖1說明:5 .很多人擔心紙質閱讀將敗給網絡閱讀, 你也認為“網絡閱讀會取得壓倒性優勢” 嗎?請探究下列現象,作出你的分析判斷。(4分)調查顯示:2020年成年國民對圖書、報刊 的接觸時長均有減少;上網和手機閱讀的接 觸時長繼續增長,電子閱讀器接觸時長略有 下降。網絡知識全世界共享,方便學習。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網絡文學有“幾 乎是海量的閱讀需求”,低成本的網上付費閱讀形成趨勢。網絡閱讀形式花哨,內容 龐雜,淺閱讀、片斷閱讀唱主角,更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中國有著悠久的書香傳統,紙質圖書閱讀的基礎雄厚。紙質圖書能夠表現、傳 達細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的思
4、想,經典作品文字精妙,內容厚重、系統,很多年長 的人擔憂傳統閱讀的危亡,認為將海量的網絡信息變成“知識”還任重道遠。(材料出自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等)答:6 .默寫。(6分)(1)蓬山此去無多路。(2) ,一覽眾山小。(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4)古詩詞中有不少從聽覺角度來寫的經典句子,請寫出連續的兩句;二、閱讀理解(共40分)(一)閱讀兩段文言文,完成 7-10題。(共13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5、初極狹,才 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 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材料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蘇州多產梅。或曰:“梅以曲、以欹、以疏為美。”周也。然梅之欹之疏之曲, 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土孤癖 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 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土之禍之烈至此哉!予購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 解其棕縛。嗚呼!交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廣貯蘇杭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材料出自龔自珍病
6、梅館記)【注釋】欹(q i )傾斜。周:本來。孤癖:特別嗜好。鬻(yd)實。 斫(zhu 0 :砍削重價:大價錢。7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1 1)芳草蝦類:(2)漁人甚異之:L2 3)遏其生氣: (4)安得使予多暇日:8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譯文:(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譯文:9 .按要求從甲乙兩文中摘錄相關句子。(2分)(1)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2)描寫作者“療梅”方法的句子: :10 .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A. “欲窮其林”與“窮予生之光陰”的“窮”用法一樣,“悉如
7、外人” “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B.甲文中的“豁然開朗” 一掃武陵的心中的疑懼,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C.乙文借梅議政,抨擊了統治者對人才的摧殘,表達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與“報 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D.甲文語言質樸、生動,跟桃花源的氛圍與人物渾然一體;乙文語言節奏鏗鏘,極 富感情,形象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二)閱讀議論文,完成11-15題。(共13分)中國花卉文化的發展歷程程杰中國花卉文化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先秦一一中國花卉文化的始發期。河南廟底溝橋石器時代陶器上出現的 五瓣花朵紋飾,詩經中的花卉信息以及楚辭“香草美人”的系
8、統話語,反映 出我國先民對植物花朵的關注和喜愛,展示了我國花卉觀賞文化源頭的綿遠與活潑。但這.一時期對花卉的觀賞尚屬自發的、分散的,甚至是偶然的,沅未講入普 通自覺的階段。遠古先民以狩獵牛活為主、舞蹈模仿動物,各類紋飾多以動物為題材, 很少顧及植物。商周時期,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植物的實用價值,莊子說“杜可食”, 離言“餐秋菊”,詩經詠“參差苻菜,在若采之”,都是著眼于食用。對植物長勢旺盛之美的特別青睞,是詩經中的普遍現象,這透露出一種物質利益的 審美心態。楚辭常說到“蘭”,也是佩蘭、澤蘭之類藥用、香用植物。這是一個 植物實用意義仍占絕對地位的時期,可稱其為花卉植物的“物質實用時代” 。二、秦漢至
9、盛唐一一中國花卉文化的漸盛期。這一時期,花卉欣賞進入一個 自覺的階段。詠花賦開始出現,如鐘會菊花賦,漢樂府江南中的“江南可采 蓮”以花卉引發情感,到東晉,產生了陶淵明桃花源記這樣杰出的作品。隋唐 時代,人們主要尖注花卉的物色美感,欣賞色、香、味、形、姿等客觀形象。通過 鮮花盛開的華艷來體驗生命的活力,感受生活的美好,透過花開花落來感知時序的 變遷、歲月的流逝,感慨人生的蹉跪、世事的盛衰。“就荒H 土勁秋2宣條條土笈套”.,“洛陽城中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0從欣賞心量上說,這是一個帶有鮮明 感性色彩的時代,我們稱之為“花色觀賞時代”。三、宋元明清一一中國花卉文化的繁盛期。到宋代,花卉欣賞已
10、經形成了獨 立的文化知識體系。這一時期有四個方面的特點最值得注意。一是士大夫園林、園藝活動的興盛。蘇東坡和文與可洋州園池三十首歌 詠了 30個景致,其中11處屬于花卉景點,清朝揚州畫舫錄記錄豐富。二是花 卉產業化和民眾游賞風氣的興起。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可 見當時賞花宴游之風的興盛,到了宋代,有關花市的描寫極為常見,洛陽牡丹、揚 州芍藥都在這一階段名揚天下。三是各類花哉園世著述大量出現。據園藝史家統計, 見于著錄和現存的明清農書類共 1388種,其中花卉類225種。這些記錄全面、系統, 構成了我國花卉文化深厚的學術積淀。四是文藝創作的極度繁榮。龔自珍用病梅 館記針硬時弊,花
11、鳥畫中以“梅蘭竹菊”為代表的文人寫意極為流行。這一時期的審美、文化意識也進入了一個更高階段。人們更加關注不同花色 品種的個性特征、風格神韻和觀賞價值,追求花卉品格神韻與人的精神氣質投合契 應,并借以陶冶人的性情意趣,寄托人的品德情操。“歲寒三友” “四君子”等說法的出現,典型體現了這一審美趨向精神追求,標志著中結民族花卉審美觀念和文化 傳統的完全成熟,因此我們將這一時期稱為“文化象征時代”。上述三個階段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活動內容不斷拓展、文化認識不斷提高 的過程。三個階段之間不是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而是累積疊加、不斷豐富的過程。 正是如此悠久持續、生生不息的歷史過程,最終形成了我國花卉文化極
12、其豐富燦爛 的面貌。(材料出自閱江學刊2020年第1期) 11.本文是一篇說明性的議論文,其主要觀點是(2分)A.中國花卉文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B.中國花卉文化始終貫穿著一種關注物質利益的審美心態。C.中國花卉文化的最高境界是陶冶性情意趣,寄托品德情操。D.中國花卉文化的形成是一個累積疊加、不斷豐富的過程。12 .請從論據使用的角度分析第段的論證效果。(2分)13 .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的說明效果。(2分)14.聯系第段具體語境,簡析“悲落葉于勁秋, (3分)喜柔條于芳春”透露出的思想感情。15.本文語言準確嚴謹,(1)據園藝史家統計,請從下列兩句中各挑出2個詞語加以簡要分析。
13、(4分)見于著錄和現存的明清農書類共1388種。(2)這一時期(先秦)對花卉的觀賞尚屬自發的、分散的,甚至是偶然的,遠未進入普通自覺的階段。(三)閱讀散文,完成16-20 題。(共 14 分)湖畔夜飲 豐子凱前天晚上,我舍不得這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蔭下一條石凳,空 著等我去坐。有客來訪、名叫西諦,住在葛嶺飯店。家人告訴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尋我去了。我想,西諦尋我不到,一定回旅館歇息,當夜我就不去找他, 管自睡覺。第二天早晨,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請他正午或晚上來我家共飲。正 午,他沒有來。晚上,他又沒有來。到了八點,我正獨酌酩酊之余,西諦來了。闊別十年,身經浩劫,他反而胖 了,
14、年輕了。他說我也還是老樣子,不過頭發白些。略略寒暄后,我問他吃夜飯沒 有。他說在湖濱吃了夜飯,一一也飲一斤酒,一一不回旅館,直接來看我的。我留 的名片,他根本沒看到。我說:“我們再吃酒!”他說:“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 有些微雨,月色朦朧。宜于在燈前和老友共飲。家人端了一壺酒和四只盆子出來,醬鴨、醬肉、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諦就 對坐飲酒。墻上正好貼著一首我手寫的數學家蘇步青的詩:“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 柴米話辛酸。春風已綠門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這詩,酒味特別的好。我覺 得世間最好的酒肴,莫如詩句。而數學家的詩句,滋味尤為純正,直落明白,天真 自然,純正樸茂,可愛得很。樽前有了蘇步青的
15、詩,桌上的醬鴨、醬肉、皮蛋和花 生米,味同嚼蠟,唾棄不足惜了!我和西諦共飲,另外還有一種美味的酒肴!就是話舊。闊別十年,他淪陷孤 島,我奔走于萬山中。可驚可喜、可歌可泣的話,越談越多。談到酒酣耳熱之際, 話聲都變了呼號叫嘯。談到我的子女阿寶、軟軟和瞻瞻一一子愷漫畫里的三個 主角,幼時他都見過的。阿寶和軟軟正在廂房里和弟妹們練習平劇,我就喊她們來 “參見”。西諦用手在桌子旁邊的地上比比,說:“我在江灣看見你們時,只有這么 高。”她們笑了,我們也笑了。這種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謂“人生的 滋味”(A),在這里可以濃烈地嘗到。西諦叫阿寶“大小姐”,叫軟軟“三小姐”。我 說:“那些畫,都是你
16、從我的墻上揭去,制了鋅板在文學周報上發表的。你這老 前輩對他們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氣?依舊叫阿寶軟軟好了。”大家都笑。人生的滋味(B),在這里又濃烈地嘗到了。我們就默默地干了兩杯。我回憶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舊事,有一天,路遇西諦。他拉住我的手說:“子愷,我們吃西菜去。"我說:“好的。”我們走到晉隆西菜館樓上,點了兩客菜,外加 一瓶白蘭地。吃完后,服務生送賬單來。西諦對我說:“你身上有錢嗎?"我說:“有!” 摸出一張五元鈔票,把賬付了。于是一同下樓,各自回家一一他回閘北,我回江灣。 過了一天,西諦到江灣來看我,摸出一張拾元鈔票,說:“前天要你付賬,今天我還 你。”我驚奇而又發笑,說
17、:“賬回過算了,何必還我?更何必加倍還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鈔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絕。坐在旁邊的同事劉薰宇,過來搶了這張鈔去,說:“不要客氣,拿去吃酒吧!”大家贊成。于是號召了七八個人去吃酒,直到爛醉。 此情此景,憬然在目。這豈非人世難得之事!我們又浮兩大白(注:痛飲兩大杯。夜闌飲散,春雨綿綿。我留西諦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館。我給他一把傘,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蔭下的細雨中漸漸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兩把傘來還我!”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材料出自靜觀塵世)16 .第段說“有了這詩,酒味特別的好”,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 3分) 答:17 .豐子愷的散文語言如同其漫畫,往往寥寥數筆,生動而富于情趣。請簡要賞析 下列句子的妙處。(4分)(1)柳蔭下一條石凳,空著等我去坐。答:(2)我想:“他明天不要拿兩把傘來還我! ”答:18 .第段兩處提到“人生的滋味”,含義有什么不同? ( 2分)答:19 .本文題為“湖畔夜飲”,卻在第段寫到二十余年前的一件舊事。請結合全文分 析作者這樣安排的原因。(3分)20 .對文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作者把詩、醬鴨、醬肉、皮蛋和花生米、與朋友話舊,當作和西諦共飲時的美 味酒肴,情真意切。B.第段中“正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游戲化教學在音樂節奏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報告
- 新能源微電網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穩定性控制與能源管理報告
- 互聯網金融平臺合規發展中的市場風險與監管挑戰研究報告
- 工業互聯網平臺霧計算協同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案例分析報告
- 聚焦2025年養老護理創新:老年健康管理長期照護服務模式研究與實踐成果展示
- 聚焦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產業鏈風險管理
- 暑假醫院見習心得體會模版
- 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五章三角形知識點總結模版
- 小學生家務勞動烙餅子實踐總結模版
- 守紀律講規矩轉作風樹正氣心得體會模版
- 國開2024年秋中國建筑史(本)終考任務答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
- GB/T 25052-2024連續熱浸鍍層鋼板和鋼帶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中藥學電子版教材
- 6G項目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居民企業資產股權劃轉特殊性稅務處理申報表
- 高層建筑無地下室傾覆及滑移計算
- 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產職位操作規程
- 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 肌筋膜鏈與脊柱穩定簡述板
- 無機化學 第18章 氫和稀有氣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