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岔煤礦地震應急_第1頁
紅岔煤礦地震應急_第2頁
紅岔煤礦地震應急_第3頁
紅岔煤礦地震應急_第4頁
紅岔煤礦地震應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鹽邊縣紅岔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唐家灣礦井地震應急預案編 制 人: 黃 剛 技術負責人: 黃 剛 礦 長: 袁宗全 安 全礦 長: 黃萬龍 安 全 科長: 林 萬 坤 生 產(chǎn) 礦長: 趙 朝 樹 總 工: 楊 勤 元 編 制 日 期:2008 年 8 月 31 日會 審 意 見 礦 長: 技術 負責人: 安 全 礦 長: 生 產(chǎn) 礦 長: 安 全 科 長: 總 工: 施工負責任人: 學 習 貫 徹 簽 名姓 名 考試成績簽 名 時 間負責人: 姜望學 鹽邊縣紅岔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地震應急預案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和攀枝花、鹽邊縣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加強我公司防震減

2、災工作,提高地震應急能力,在有關本地區(qū)的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或涉及本地區(qū)的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fā)布后,立即啟動預案,進行有效防治。并在一旦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災害,在第一時間有效的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迅速地組織搶救被困人員,把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為目的。按照“及時施救,統(tǒng)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和上級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編制本措施和應急預案。一、應急組織機構 (一)公司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負責水電、生活、救援治安四個區(qū)隊和通信綜合、醫(yī)療防疫兩個組。組 長:姜旺安(業(yè)主)副組長:姜旺川 李才貴 張康興組 員:袁中全 黃萬龍 趙朝樹 黃 剛 林萬坤(二)公司成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接受并落實上級救災

3、指揮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臨震應急期間,組織、檢查、落實臨震應急;準備工作: 3、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迅速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并及時將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報告鹽邊抗震救災指揮部:4、地震災情嚴重時,迅速鹽邊抗震救災指揮部,請求救援。(三)各區(qū)隊、組的組成及主要職責: l、采掘區(qū)隊區(qū)隊長: 唐澤文副區(qū)隊長:張勇 劉國付 林萬高隊員人數(shù):20名 職責:在公司的統(tǒng)一指揮下,負責紅岔煤礦區(qū)域抗震救災工作,并接受抗震救災指揮部人員調(diào)派。 主要職責:在紅岔煤礦抗震救災小組的統(tǒng)一指揮下,負責井下、地面生產(chǎn)區(qū)域的抗震救災工作,并接受公司抗 震救災指揮部人員調(diào)派。 2:井下區(qū)隊隊員人數(shù)20名。職責:在礦抗震救災

4、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下, 負責井下生產(chǎn)工作人員及時的撤出工作場所,安全到達地面。 3:地面后勤隊:隊長 姜旺蓮 隊員人數(shù):15名 職責:在礦抗震救災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下, 負責食堂、集體宿舍、倉庫的抗震救災工作。 負責生活區(qū)的治安保衛(wèi)工作,保障生活供給,管理和分配政府救災物資。 4:通信綜合組 組長: 斯加金 隊員人數(shù):4名主要職責: 負責安排值班、井上下聯(lián)系、事件記載、對外聯(lián)系和其它事務的處理,負責辦公大樓內(nèi)辦公設施的避震防護。 5:醫(yī)療救護組:組長: 林萬坤組員人數(shù): 5名 主要職責: 負責對傷病員的搶救和醫(yī)治,開展消毒防疫工作。6:救援組組長: 黃萬龍組員人數(shù): 50名 主要職責:一旦發(fā)生地震災

5、害,在救援專業(yè)隊伍沒到達,前,迅速的采取有效措施,解救被困人員。 二、臨震應急方案 我公司在接到攀枝花鹽邊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發(fā)布的破壞性地震臨震警報后,公司應急組織機構迅速起動豫案,進入臨震緊急狀態(tài)。 (一)召開公司黨政工領導參加的防震減災綜合保障中隊會議,傳達攀枝花鹽邊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部署防震搶險救災工作。 (二)做好震情預報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組織人員、設備儀器、貨物的避震疏散。 (三)根據(jù)震情預報和發(fā)展情況,做好應急準備。如果接到上級部門發(fā)出的破壞性地震預報,由礦地震應急指揮部統(tǒng)一撤出井下人員,疏散人流,按應急預案把所有職工撤離到球場壩,統(tǒng)一安排避災,嚴禁隱瞞災情

6、預報,擅自主張。如果地大震突如其來,可能一下子通訊中斷,礦地震應急指揮部在短時內(nèi)已失去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依靠自己,沉著應付突發(fā)地震,作出正確判斷,可以按以下方案撤離避災。1:井下如果是破壞性地震,在井下的人是無法一下子到達地面的,所以必須選擇安全的躲避場所。破壞性地震襲來的時候,如果是在采煤工作面,離上下安全出口較近的,可以迅速躲進安全出口,因為安全出口支架比較穩(wěn)定,面積小,不易跨落。如果無法逃離,應該先撤到控頂范圍內(nèi),盡量頂板完整,支架完好煤壁側的支柱下,然后沿著選擇上下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如果是在掘進工作面,應該選擇支架穩(wěn)固,圍巖完整的巷道暫時躲避,震后迅速撤離至地面。如果工作地

7、點離避難洞室很近,首先應該進入避難洞室。待震后,迅速撤按應急指定的路線撤出地面。如果發(fā)生巷道堵塞,無法脫身,首先必須保持冷靜。因為井下風、水管每40米都有閘伐,找一個有水有風的場所,或者打開風、水管閘伐。靜坐,隨時敲打鋼管或軌道,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井下人員,撤出路線:1265m采煤工作面1315m水平回風平巷1315m巖石運輸巷主井平巷出井口。:1265m掘進工作面人行斜下山主井平巷出井口。:1315m掘進工作面1315m巖石運輸巷主井平巷出井口。:1375m維修組總回風平巷出井口。2:地面一旦發(fā)生地震,原來的老職工宿舍二、三樓的人,因為離地面寬闊的山坡近,只有40米左右,此山坡比較平緩

8、,不容易發(fā)生其他地質(zhì)災害。出來后可以暫時躲避,待震后撤離。千萬不能沿著樓道繼續(xù)下跑,因為房屋隨時會倒下,而失去生命。底樓的人只有一個行人通道,離礦球場壩只有35米左右,一旦發(fā)生地震,迅速跑向球場壩,此處空曠,無建筑物,待震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再作打算。:住辦公室樓房的人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地震。如果處在三樓,離安全地點太遠,地震強烈振動時間最多幾十秒,沿著樓道往下跑很危險。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只有鎮(zhèn)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然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很少有上下顛簸感覺,都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地聲脆

9、,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我們要選擇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zhuǎn)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室內(nèi)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至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體護住頭部。萬一大樓倒塌,就近躲避也會造成一定的傷亡,但這個傷亡的數(shù)字必定遠遠低于盲目外逃時在門口擠成一團所造成的死傷人數(shù)。其原因在于大樓倒塌總會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生存空間"在堅

10、實家俱和小跨度房間等處形成的可能性較多。所以,相對來說,就近躲避可以把傷亡人數(shù)減少到最低限度。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跳樓逃跑好不好呢?事實表明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促,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住在二樓和底樓的職工,離球場壩比較近,在幾秒或20秒的時間就可以到達指定避災點。發(fā)生地震,迅速逃離危險區(qū)域。住在平房的人,是最容易套腿脫的條件

11、。發(fā)生地震,首先是迅速跑出,跑出后找一個比較寬敞、平坦的地方,暫時躲避,震后再選擇安全位置。注意,在逃生中,遠離建筑物和陡山坡。:公共場所如果地震時,你正在公共場所,如電影院或高層樓房的教室上課或宿舍學習、休息等,當你感到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頭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在排椅、課桌或堅實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離到空曠處,若房屋受損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東西,以免接著可能發(fā)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壓埋。撤離時,最好不使用電梯,以防因停電困于電梯內(nèi)或發(fā)生其他意外事故。 天津市有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們介紹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經(jīng)

12、驗,很發(fā)人深思。當?shù)卣鹉翘斓囊雇恚蚬抻谔旖蛭鹘寄臣Z庫的平房里,睡覺的位置正對著門。地震時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頂雖然塌落了,他卻安然無恙。而他愛人和兩個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時被突如其來的劇烈振動嚇懵了,未敢從屋內(nèi)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據(jù)現(xiàn)場分析,假如當時他們也向外逃跑,則十有八九會被附近樓房的磚塊砸死。當這位干部全家相聚時,他感慨萬千他說:"我從屋內(nèi)跑出來揀了一條命,他們娘仨沒有向外跑也躲過了險情,否則咱們很可能見不著面啦!"這事例生動地告誡我們:室內(nèi)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室外應急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事。這時不要冒著大地顫動的危險

13、往室內(nèi)取物或救人。經(jīng)統(tǒng)計,在地震發(fā)生的那十幾秒至一分鐘時間內(nèi),人們進入建筑物被砸傷 的幾率最大。要等地震危險期(約一分鐘)過后,再設法去搶救,這時即使家人、鄰里、同學被壓埋在廢墟下,你還是可以搶救他們脫險的。地震時,室外發(fā)生的事故相當多,橋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橋和高層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庫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庫可能決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沒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層出不窮的次生災害并發(fā),因此每個人都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審時度勢,采取靈活的應急對策。(四)公司準備必要的抗震救災物資。裝 載 機: 一臺 貨 車: 兩臺急 救 車: 兩臺 鋼 繩: 100米二 錘: 10把 麻 繩: 200

14、米鋼 釬: 10根 鋤 頭: 15把鋸 子: 10把 自 救 器: 50套滅 火 器: 5臺 消 防 管: 100米帳 篷: 30頂 (五):所有值班管理人員24小時保持信息暢通,隨時接待命令。三、震后應急行動方案 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公司應急組織機構迅速啟動,立即分頭行動。(一):人員搶救和工程搶險。礦隨時保證一臺(川D29494)汽車待命,24小時值班,派出人員趕赴災害現(xiàn)場扒救被埋壓人員,進行工程搶險和消防滅火。 (二):醫(yī)療救護和衛(wèi)生防疫。 醫(yī)療防疫組迅速建立臨時醫(yī)療點。搶救傷員;采取消毒和保證飲用水、食品衛(wèi)生等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fā)流行。 (四):通信保障。辦公室要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如果鹽邊通信設施遭破壞尚未正常工作、公司業(yè)主要為礦抗震救災組長配備對講機。辦公室要建立中隊臨時辦公地點(指揮所),安排人員24小時不間斷值班,對鹽邊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示和本公司地域內(nèi)的震情災情即時上傳下達。 (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