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滑動軸承座的拆裝_第1頁
2滑動軸承座的拆裝_第2頁
2滑動軸承座的拆裝_第3頁
2滑動軸承座的拆裝_第4頁
2滑動軸承座的拆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二滑動軸承座的拆裝如圖21所示為滑動軸承座是由上軸瓦、下軸瓦、軸承蓋、軸 承座、雙頭螺柱、螺母和墊片等組成。圖2-1 (a)、(b)兩滑動軸承結構不同,但聯接方法相同,軸承座和軸承蓋都采用了雙頭螺柱連 接,雙頭螺柱與軸承座配合緊固。圖2 1 滑動軸承座裝配圖1 螺母;2雙頭螺柱;3軸承座;4墊片;5下軸瓦;6上軸瓦;7軸承蓋滑動軸承的裝配過程如下:1. 將上、下軸瓦作出標記,背部著色,分別與軸承蓋、軸承座配 研接觸。接觸點應在6點/25mm 2以上;2. 在上軸瓦上與軸承蓋配鉆油孔;3. 在上軸瓦內壁上鏨削油槽;4. 在軸承座上鉆下軸瓦定位孔,并裝入定位銷,定位銷露出長度 應比下軸瓦厚度小

2、3mm ;5在定位銷上端面涂紅丹粉,將下軸瓦裝入軸承座,使定位銷的 紅丹粉拓印在下軸瓦瓦背上。根據拓印,在下軸瓦背面鉆定位孔;6將下軸瓦裝入軸承座內,再將 4個雙頭螺柱裝在軸承座上,墊 好調整墊片,并裝好上軸瓦與軸承蓋。然后利用工藝軸反復進行刮 研,使接觸斑點達6點/25mm 2,工藝軸在軸承中旋轉沒有阻卡現 象;7.裝上要裝配的軸,調整好調整墊片,裝配軸承蓋,稍稍擰緊螺 母,用木錘在軸承蓋頂部均勻地敲打幾下,使軸承蓋更好地定位, 擰緊所有螺母,擰緊力矩要大小一致。經過反復刮研,軸在軸瓦中 應能輕捷自如地轉動,無明顯間隙,接觸斑點在12點/25mm 2時為合格;8調整合格后,將軸瓦拆下,清洗干

3、凈,重新裝配,并裝上油杯。任務引入1拆裝螺紋聯接1用雙螺母安裝雙頭螺柱(1) 識讀裝配圖(圖2 1), 了解裝配關系、技術要求和配合 性質。(2) 根據圖樣要求,選擇雙頭螺柱1個、六角螺母2個、長螺 母1個、止動螺釘1個(圖2 2 )。圖2 2 螺紋聯接件圖2 3螺柱的旋入(3) 選擇開口扳手和活扳手各1把,機械油(N32)適量,90 °角 尺1把。(4) 在機體的螺孔內加注機械油(N32)潤滑,以防擰入時產生螺 紋拉毛現象,同時也可防銹。(5 )按圖樣要求將雙頭螺柱用手旋入機體螺孔內(圖 2 3 )。(6)用手將兩個螺母旋在雙頭螺柱上,并相互稍微鎖緊。(圖2(7 )用一個扳手卡住上

4、螺母,用右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用另一圖24螺母的鎖緊個扳手卡住下螺母,用左手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將雙螺母鎖緊圖2 5螺柱的鎖緊(8)用扳手按順時針方向扳動上螺母,將雙頭螺柱鎖緊在機體上(圖 2 5)。(10 )用 90的中心線應與機角尺檢驗或目體表面垂直測雙頭螺柱(圖 2 6)。(9)用右手握住扳手,按逆時針方向扳動上螺母,用左手握住另 一個扳手,卡住下螺母不動,使兩螺母松開,卸下兩個螺母圖26 螺柱安裝檢測圖27螺柱安裝修正(11 )檢查后,若稍有偏差時,如對精度要求不高時可用錘子錘 擊校正(圖2 - 7),或拆下雙頭螺柱用絲錐回攻校正螺孔;如對精度 要求較高時則要更換雙頭螺柱。若偏差較大時,

5、不能強行以錘擊校正, 否則影響聯接的可靠性。(12 )將軸承蓋套入雙頭螺柱上,用手將螺母旋入螺柱上壓住軸 承蓋,用扳手卡住螺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壓緊軸承蓋。(13 )將其余三個螺母旋入螺柱,并用扳手擰緊,使之與第一個 螺母相互鎖緊,防止松動。(14 )拆卸時,用扳手卡住下螺母,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將雙頭 螺柱從機體中旋出。2用長螺母安裝雙頭螺柱3(1 )按用雙螺母安裝雙頭螺柱的第15步驟,將雙頭螺柱旋入旋入一個止動螺機體螺孔內。(2 )將長螺母 深度約為1 /2長旋入雙頭螺母厚,螺柱上,旋入在長螺母上再釘,并用扳手擰緊(圖2 - 8)。(3)用扳手按順時針螺柱擰緊在機體上(圖2圖2 8螺柱的鎖

6、緊方向擰動長螺母,將雙頭9)。17圖29螺柱的旋緊(4) 用扳手按逆時針方向擰松止動螺釘,用手旋出止動螺釘和 長螺母。(5) 按用雙螺母裝拆雙頭螺柱的第913步驟安裝軸承蓋,并 擰上兩個螺母。(7)拆卸時,按用雙螺母裝拆雙頭螺柱的第 14步驟進行。 過程質量評定螺紋聯接的拆裝實訓記錄與成績評定見表2-1。表2-1總得分項次項目和技術要求實訓記錄配分得分1裝配順序正確,拆卸后的零件按順序擺放,工具保管齊全202零件登記(名稱、數量)203螺柱與軸承座配合緊固,螺紋不亂牙104螺柱軸心線與軸承蓋上表面垂直,不歪斜105敘述螺紋聯接的型式與應用156敘述滑動軸承的型式與應用157團隊合作精神10任務

7、引入2螺紋參數的測量如圖2-10所示,給定一個螺釘,測量該螺紋牙型上的主要參數(包括測量大徑(螺母為小徑)、中徑、牙底徑、螺距及螺紋牙形角(半角)等)。圖2 10螺紋的主要參數1. 尺寸測量的注意事項(1)關鍵零件的尺寸和零件的重要尺寸,應反復測量若干次, 直到數據穩定可靠, 然后記錄其平均值或各次測得值。 整體尺寸應直 接測量,不能用中間尺寸迭加而得;(2)要正確處理實測數據。 在測量較大孔、 軸、長度等尺寸時, 必須考慮其幾何形狀誤差的影響,應多測幾個點,取其平均數。對于 各點差異明顯的,還應記下其最大、最小值,但必須分清這種差異是 全面性的,還是局部性的。例如,圓柱面上很短圓周的凹凸現象

8、、圓 柱面端頭的微小錐度等,只能記為局部差異;(3)測量數據的整理工作,特別是間接測量的尺寸數據整理, 應及時進行,并將換算結果記錄在草圖上。對重要尺寸的測量數據, 在整理過程中如有疑問或發現矛盾和遺漏,應立即提出重測或補測;(4)測量時, 應確保零件的自由狀態, 防止由于裝夾或量具接 觸壓力等造成的零件變形引起測量誤差。 對組合前后形狀有變化的零 件;應掌握其前后的差異;(5) 在測量過程中,要特別防止小零件丟失。在測量暫停和測 量結束時,要注意零件的防銹;(6)兩零件在配合或連接處, 其形狀結構可能完全一樣, 測量時 亦必須各自測量,分別記錄,然后相互檢驗確定尺寸,決不能只測一 處簡單完事

9、;(7)測量的準確程度和該尺寸的要求相適應, 選定測量工具本身 的精確度要與零件所要求的精確度相適應。其中游標卡尺精度 0.02-0.05 mm ,千分尺精度 0.01mm ,萬能角尺精度 2 分,供測繪 時選擇量具精度的參考;( 8) 對測量工具和儀器要注意保管和合理使用,以保持其準確 度。2. 螺紋參數的測量方法(1).用螺紋環(塞)規及卡板測量對于一般標準螺紋,都選用對應的型號的螺紋環規或塞規來測 量如圖2-11(a)示。在測量外螺紋時,如果螺紋“通端”環規正好旋 進,而“止端”環規旋不進,則說明所加工的螺紋符合要求,反之就 不合格。測量內螺紋時,采用螺紋塞規,以相同的方法進行測量。在使

10、用螺紋環規或塞規時,應注意不能用力過大或用扳手硬旋, 在測量一些特殊螺紋時,須自制螺紋環(塞)規,但應保證其精度。對 于直徑較大的螺紋工件,可采用螺紋牙形卡板來進行測量、檢查,如 圖 2-11(b)示。圖2 11測量螺紋的公稱直徑和螺距(b).用螺紋千分尺測量螺紋千分尺是用來測量螺紋中徑的,如圖 2 12所示,一般用 來測量三角螺紋,其結構和使用方法與外徑千分尺相同,有兩個和螺 紋牙形角相同的觸頭,一個呈圓錐體,一個呈凹槽。有一系列的測量 觸頭可供不同的牙形角和螺距選用。測量時,螺紋千分尺的兩個觸頭正好卡在螺紋的牙形面上,所 得的讀數就是該螺紋中徑的實際尺寸。圖 2 12螺紋中徑的測量.用齒輪

11、游標卡尺測量齒輪游標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高卡尺和齒厚卡尺組成, 如圖2 13 所示,用來測量梯形螺紋中徑牙厚或蝸桿節徑齒厚。測量時,將齒高卡尺讀數調整至齒頂高(梯形螺紋等于0.25 *螺 距t,蝸桿等于模數),隨后使齒厚卡尺和蝸桿軸線大致相交成一螺紋 升角B,并作少量擺動。這時所測量的最小尺寸即為梯形螺紋或蝸桿 軸線節徑法向齒厚Sn。梯形螺紋或蝸桿節徑法向齒厚,可由下面的公式計算出來:Sn = t*COS B式中:Sn-梯形螺紋或蝸桿節徑法向齒厚,mm ;t-蝸桿周節,mm ;B-螺紋升角,°。圖213 梯形螺紋中徑牙厚或蝸桿節徑齒厚的測用螺距規測量如圖2-14所示,用螺距規可以測量出螺

12、紋的螺距和牙型角圖2-14 螺紋螺距和牙型角的測量(5).用游標卡尺測量如圖2-15所示,用游標卡尺測量測出大徑(或小徑),再查表 確定公稱直徑值。圖2-15 螺紋大徑(或小徑)的測量螺紋聯接習題(一)填空題:1. 根據用途不同,專用扳手可分為 扳手、扳手、扳手、扳手和內六角扳手等。2. 扳手按應用范圍分有 扳手、 扳手和特種扳手等。3. 規定預緊力的螺紋聯接,常用控制 、控制、控制來保證預緊力。4. 常見的不可拆聯接有 聯接、聯接和 聯接等,可拆聯接有聯接、聯接和 聯接等。5. 螺紋聯接防松裝置的目的是防止 和。6. 為保證雙頭螺柱與機體螺紋配合有足夠的緊固性,可采用配合,也可采用形式緊固在

13、機體上。7 .擰緊雙頭螺柱常用的方法有:用 擰緊、擰緊和用專用工具擰緊等。&在有沖擊負荷作用或振動場合,螺紋聯接應采用 裝置。9 .三角形螺紋的牙型角a = ,適用于,而梯形螺紋的牙型角a = ,適用于。10 .螺旋副的自鎖條件是。11 .常用螺紋的類型主要有、和。12 .螺紋聯接的擰緊力矩等于 和 之和。13 .被聯接件受橫向載荷作用時,若采用普通螺栓連接,則螺栓受載荷作用,可能發生的失效形式為 。14 .在螺紋聯接中采用懸置螺母或環槽螺母的目的是 。15.在螺栓聯接中,當螺栓軸線與被連接件支承面不垂直時,螺栓中 將產生附加應力。16 .螺紋聯接防松,按其防松原理可分為防松、防松和防

14、松。(二)選擇題:1. 螺紋旋合長度分三組,相應的代號為()。AS、U、N B S、N、L C N、L、G D S、G、L2. 鎖緊板手是專門用來鎖緊各種結構的()螺母。A方形 B六角形 C圓形D以上均可3. 活動扳手應讓()承受主要作用力,否則容易損壞扳手。A活動鉗口B固定鉗口C螺桿 D扳手體4. 控制螺栓伸長法,按預緊力要求擰緊后,螺栓長度()擰緊前的長度。A等于 B大于 C等于或大于D等于或小于5. 測量螺栓的螺紋的專用工具的名稱是( )。A 螺紋塞規 B 螺紋環規 C 塞尺 D 百分表6. 串聯鋼絲防松裝置,裝配時應注意鋼絲的 ( )。A 受力大小 B 穿繞方向 C 受力的作用點 D

15、都正確7. 擰緊矩形布置的成組螺母或螺釘時,應從( )擴展。A 從左端開始向右端 B 從右端開始向左端 C 從中間向兩邊對稱 D 以上均可8. 開口銷與帶槽螺母防松裝置多用于 ( )場合。A 低速重載 B 不經常裝拆 C 變載震動 D 緊湊的成組螺紋連 接9. 彈簧墊圈防松裝置一般用于 ( )場合。A 較平穩 B 不經常拆裝 C 變載震動 D 緊湊的成組螺紋連接10. 鎖緊螺母防松裝置一般用于 ( )場合。A 低速重載 B 不經常拆裝 C 變載震動 D 緊湊成組螺紋 連接11. 雙頭螺柱的軸線必須與機體表面 ( )。A 平行 B 傾斜 C 垂直 D 重合12. 當螺紋公稱直徑、牙型角、螺紋線數

16、相同時,細牙螺紋的自鎖性 能比粗牙螺紋的自鎖性能 。A. 好 B. 差 C. 相同 D. 不一定13. 用于聯接的螺紋牙型為三角形,這是因為三角形螺紋 ( ) 。A. 牙根強度高,自鎖性能好 B. 傳動效率高 C. 防振性能好 D. 自鎖 性能差14. 若螺紋的直徑和螺旋副的摩擦系數一定, 則擰緊螺母時的效率取 決于螺紋的 ( ) 。A. 螺距和牙型角 B. 升角和頭數 C. 導程和牙形斜角 D. 螺距和升 角15. 當鉸制孔用螺栓組連接承受橫向載荷或旋轉力矩時, 該螺栓組中 的螺栓 ( )。A. 必受剪切力作用 B. 必受拉力作用 C. 同時受到剪切與拉伸 D. 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擠壓作

17、用16 在螺栓聯接中, 有時在一個螺栓上采用雙螺母, 其目的是 ( ) 。 A. 提高強度 B. 提高剛度 C. 防松 D. 減小每圈螺紋牙上的受力17 在同一螺栓組中,螺栓的材料、直徑和長度均應相同,這是為 了( ) 。A. 受力均勻 B. 便于裝配 . C. 外形美觀 D. 降低成本 18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級標成 6.8 級,其數字 6.8 代表 ( ) 。A. 對螺栓材料的強度要求 B. 對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C. 對螺栓材料的剛度要求 D. 對螺栓材料的耐腐蝕性要求19 若要提高受軸向變載荷作用的緊螺栓的疲勞強度,則可 ( ) 。A. 在被聯接件間加橡膠墊片 B. 增大螺栓長度 C. 采用

18、精制螺栓 D. 加防松裝置20 . 在螺栓聯接設計中,若被聯接件為鑄件,則有時在螺栓孔處制 作沉頭座孔或凸臺,其目的是 ( ) 。A. 避免螺栓受附加彎曲應力作用 B. 便于安裝 C. 為安置防松裝 置 D. 為避免螺栓受拉力過大(三) 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專用扳手只能拆裝一種規格的螺釘或螺母。( )2成套套筒扳手由一套尺寸相等的梅花套筒組成。 ()3擰緊成組螺母時,只要逐個擰緊即能滿足使用。 ( ) 4為保證雙頭螺柱配合時的過盈量, 在擰緊時嚴禁加注潤滑油。 ()(四) 、簡答題1常用螺紋按牙型分為哪幾種 ?各有何特點 ?各適用于什么場合 ?2擰緊螺母與松退螺母時的

19、螺紋副效率如何計算 ?哪些螺紋參數影響螺紋副的效率?3螺紋聯接有哪些基本類型?各有何特點?各適用于什么場合?4為什么螺紋聯接常需要防松?按防松原理,螺紋聯接的防松方法可 分為哪幾類?試舉例說明。5螺栓組聯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在進行受力分析時,通常要做 哪些假設條件?6有一剛性凸緣聯軸器,用材料為Q235的普通螺栓聯接以傳遞轉矩 T。現欲提高其傳遞的轉矩,但限于結構不能增加螺栓的直徑和數目, 試提出三種能提高該聯軸器傳遞轉矩的方法。7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措施有哪些?這些措施中哪些主要是針對靜強 度?哪些主要是針對疲勞強度?8為了防止螺旋千斤頂發生失效,設計時應對螺桿和螺母進行哪些驗 算?9對于

20、受軸向變載荷作用的螺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減小螺栓的應 力幅用?10為什么對于重要的螺栓聯接要控制螺栓的預緊力F?控制預緊力的方法有哪幾種?滑動軸承習題(一)填空題:1流體的粘度,即流體抵抗變形的能力,它表征流體內 部的大小。2潤滑油的油性是指潤滑油在金屬表面的 能力。3影響潤滑油粘度n的主要因素有 和。4兩摩擦表面間的典型摩擦狀態是 、 和。5機械零件的磨損過程通常經歷 、 和三個階段。6滑動軸承的潤滑作用是減少 ,提高,軸瓦的油槽開設位置應在 。7滑動軸承的軸瓦鑄造方法主要有 和兩種。8要使滑動軸承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軸承的材料應具 有、和等工 作性能要求。9不完全液體潤滑滑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是,在設計時應驗算項目的公式為、和。10不完全液體潤滑滑動軸承驗算比壓p是為了避 免;驗算pv值是為了防止。(二)選擇題:1溫度升高時,潤滑油的粘度()。A隨之升高 B 保持不變 C 隨之降低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2運動粘度是動力粘度與同溫度下潤滑油()的比值。A質量 B 密度 C 比重 D 流速3潤滑油的(),又稱絕對粘度。A運動粘度 B動力粘度 C恩格爾粘度 D基本粘度4兩相對滑動的接觸表面,依靠吸附油膜進行潤滑的摩擦狀態稱 為()。A液體摩擦B半液體摩擦 C混合摩擦 D邊界摩擦5在()情況下,滑動軸承潤滑油的粘度不應該選得較高。A重載 B高速 C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