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的分類與朝代演變賦體,辭賦學名詞。賦體是指辭賦的體制或體裁,對于辭賦的創(chuàng)作有 其相應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辭賦體裁不同,風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根據辭賦的 創(chuàng)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不同,辭賦的體裁被分為若干種。賦體的變化是隨 著辭賦的發(fā)展史而產生和演變的。屈原的作品離騷開啟辭賦史的源流,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fā)展和演化,已形成了騷體賦、漢大賦、駢體賦、駢文律 賦、白話賦等不同的發(fā)展時期,辭賦隨著體裁的變化而形成了多種風格和 多種流派。學者將賦體分為四種:一曰古賦,二曰俳賦,三曰文賦,四曰律賦。古賦古賦包括戰(zhàn)國末期荀子的14賦篇和漢賦。荀子賦篇分別寫了 禮、知、云、蠶、箴等5種事物,以韻散相間和問答體的結構方式,“遁
2、 辭以隱意,謫警以指事”(劉勰文心雕龍諧隱)。漢賦淵源于荀子 賦篇,并在文學體制上接受了楚辭和戰(zhàn)國恣肆文風的影響。漢賦又包 括漢初賈誼鳥賦、吊屈原賦為代表的騷體抒情賦;西漢前期至 東漢中期以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為代表的散體大賦;東漢后 期以趙壹刺世疾邪賦為代表的抒情小賦。其中,漢代散體大賦是為正 zK ©俳賦俳賦,賦體的一類。即驕賦。以句尾有韻腳而別于駢文?!百健钡谋?義是游戲。宋代稱對句為“俳語”,因稱注重對仗的賦為“俳賦”?!膀湣?即對偶的意思,所以又稱之“駢賦”。俳賦,魏晉體制未嚴。其特點是通篇基本對仗,兩句成聯,但句式靈活, 多用虛詞,行文流暢,詞氣通順,音韻自然和諧,未講
3、四聲八病。如曹植的 洛神賦基本上順語勢作流水對,有三言句、六言句及騷體句。而西晉 陸機的文賦以六言句為主,兩句對聯,體制已趨嚴整,但句式不避參 差。俳賦,南朝體制特點是,通篇對聯,技巧出新;煉詞熔典,講究聲律; 漸趨四六,漸近律賦。如庾信的小園賦,除連接轉折的虛詞外,句子 字數雖有參差,但基本為四六節(jié)奏,兩句一典,隔句對仗,猶如對聯串綴 成文。但較之唐代律賦,則四六未嚴,平仄欠備。所以程杲說:“四六盛 于六朝,庾、徐推為首出。其時法律尚疏,精華特渾?!?一一識孫梅(四 六叢話)文賦文賦的產生和古文運動密切相關,古文家們的創(chuàng)作理論如句式取其自 然、好用議論、注重借鑒秦漢文章等正是文賦產生的理論基
4、石,而當時文 壇上破體為文的創(chuàng)作風氣以及律賦、詠史懷古詩、陸贄駢文的盛行等,也 從實踐的方面刺激了文賦的產生。文賦,文賦尚理而失于辭,故讀之者無詠歌之遺音,不可以言麗矣。 至于律賦,其變愈下,始于沈約四聲八病之拘,中于徐、庾隔句作對之陋, 終于隋唐宋取士限韻之制,但以音律諧協對偶精切為工,而情與辭皆置弗 論。律賦唐代時科舉制度盛行,詩賦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于是產生了考試專用 的試律賦,叫做律賦。律賦在駢賦的基礎上更注重對仗與聲律的工整嚴密, 并對全篇字句數和韻式作了嚴格的限制。“律”是格律,指作賦必須遵守 的對仗、聲韻的限制。唐代進土科舉考試命題作賦,除須遵守俳賦對仗聲 律要求外,還限定了表示立
5、意要求的韻腳字,一般為四言兩句八字,即限 八韻。宋代試賦沿襲唐制。后世便通稱這類限制立意和韻腳的命題賦為“律 賦”。南朝俳賦的對仗、聲韻有一定講究,但未形成格律唐代進土科試詩賦, 使士人必須熟悉對仗技巧和四聲八病,掌握俳賦寫作技能以應付考試,律 賦,是對駢體賦的進一步規(guī)范。從四六文體在唐宋時的地位看,它是唐宋 時代最廣泛使用的文體,四六文的應用比起古文來還要廣泛。宋代是律賦的發(fā)展期,宋代科舉考詩賦,所以一般的文學家也都從事 于律賦的寫作金代的科舉也沿用了律賦,但成就不高,名家更寥寥。元代、 明代不以律賦考試,所作的就很少,清代是律賦的高峰,無論數量上還是 成就上都遠遠超越前代。有清一代,律賦名
6、家輩出。律賦名家往往也是以 才情學識見長的詩人學者。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晉代陸機 在文賦里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賦,除了它的源頭楚 辭階段外,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學者將賦體 分為四種:一日古賦,二日俳賦,三日文賦,四日律賦。漢賦淵源于荀 子賦篇。從真正作為獨立文體的賦來看,荀子之賦還很不成熟,僅 僅只是開端,真正為漢賦體制奠定規(guī)模基礎的應是宋玉,代表作是高宋代騷體賦不能一概論之,可以將其分成三種:其一、以四言或六言 為主,且有大量“兮”字的騷體;其二、基本上無“兮”字,且句式整齊 的騷體;其三、以“辭”為名,形同歌行的騷體。列表如
7、下:通篇有大量“兮”字的騷體基本上無“兮”字的騷體以“辭”為名或 以“篇”“操”之類為名的騷體晁補之北渚亭賦黃庭堅別友賦(送李次翁)晁補之望渦流 辭、黃庭堅明月篇贈張文潛)例如,晁補之是北宋擅長騷體的賦家,他的北渚亭賦寫道:“登 爽丘之故墟兮,睇岱宗之獨立。根旁礴而維坤兮,支扶疏而走隰。”這就 是一般有大量“兮”字騷體的典型句式。至于某些文體賦中某一段有騷體 句式者,不屬此例。又如黃庭堅有別友賦(送李次翁)寫道:“曩聞義于孫李,指尊選 以見招。惜予行之舒舒,日其夜以為朝。予望道于僮垣,見萬物之富有?!?這種句式就是蔡梅枝所謂的“齊言體”,其實顯而易見,在上句的末尾加 一 “兮”字,這種賦就與典
8、型的騷體沒有區(qū)別。再如,晁補之雞肋集卷三收有望渦流辭、追和陶淵明歸去 來辭等十多篇以辭為名的騷體賦作。黃庭堅山谷集卷一有楚詞七 首,其中如明月篇(贈張文潛)寫道:“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升白 虹兮貫朝日。工師告余曰斯不可以為佩,棄捐梗中兮三歲。不會霜露下兮 百草體,抱此耿耿兮與日星游。"(龍眠操三章(贈李元中)寫道:“吾 其行乎道,渺渺兮修弱。石巖巖兮川橫,日月兮在上。風吹雨兮晝冥,吾 其止乎。曲者如兒,直者如矢。這類作品雖然不以辭賦為名,但讀來顯 然是騷體賦句調。三、宋代文體賦宋代文體賦不能一概論之,可以將其分成三種:仿漢文體大賦,一般 文體小賦,歐蘇式新體文體。列表如下:仿漢文體大
9、賦一般文體小賦歐蘇式新文體賦張未大禮慶成賦張耒吳故城賦張未秋風賦、鳴蛙賦 例如:蘇門學士張未有大禮慶成賦,這是一篇仿漢式的散體大賦。 祝堯古賦辨體卷三子虛賦評語云:此賦雖兩篇,實則一篇。賦 之問答體,其原自卜居漁父篇來,厥后宋玉攣述之,至漢此體遂 盛。此兩賦及兩都二京三都等作皆然,蓋又別為一體。首尾 是文,中間乃賦。世傳既久,變而又變。其中間之賦以鋪張為靡而專于辭 者,則流為齊梁唐初之俳體;其首尾之文以議論為騁而專于理者,則流為 唐宋及宋之文體。性情益逮,六義撕盡,賦體遂失。然此等鋪敘之賦,固 將進士大夫于臺閣發(fā)其蘊而驗其用,非徒使之賦詠景物而已。須將此兩賦 及揚子云甘泉河東羽獵長揚,班孟堅兩
10、都,潘安 仁藉田,李太白明堂大獵圜丘,張文潛大禮慶成)等 賦并看。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張耒此賦與漢代以來散體大賦一脈相承的關 系。張未另有二十多篇文體小賦,則與漢式大賦或歐蘇式新文體賦關系不 大,觀其在吳故城賦后的一段跋文:“予近讀曹植諸小賦,雖不能縝 密工致,悅可人意,而文氣疏俊,風致高遠,有漢賦余韻。是可矜尚也,因擬之云。”可以證明張未的文體小賦自有所本,并不一定都是學歐蘇文 體的。其他作家也有類似的文體小賦。至于歐蘇式文體,則是以散文的方法寫賦,脫離了賦鋪敘和言情的本 質特點,專門以說理議論為主。歐蘇式文賦大約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 是在句式上,不像駢賦或律賦那樣專講屬對的精密工切,雖間有偶
11、句,但 主要是由散體句式來表現,參差錯落,富于變化。二是在押韻上,沒有試 賦那種限韻的束縛,在韻腳上沒有嚴格的講究,只是隨著行文的需要而靈 活變化。三是在用詞上,但并不像傳統的漢代散體賦那樣著意于辭藻的修 飾和鋪排,語言往往清新流暢,平易淺近。四是在表達方式上,往往注重 說理議論。成功的范例,除了秋聲赤壁之外,有黃庭堅苦筍賦)、 張耒秋風賦、燔薪賦、鳴蛙賦之類,差可比擬,其他則罕見 其匹。四、宋代駢體賦宋代駢體賦,具備前代駢體賦的一般特征,如注重對偶、用典、聲律、 辭藻等等,此外或篇幅短小,或與律賦相近,或與文賦相近。列表如下:篇幅短小的驕賦與律賦相近的驕賦與文賦相近的驕賦黃庭堅放目亭賦米芾動
12、靜交相養(yǎng)賦黃庭堅劉明仲墨竹賦 如黃庭堅的放目亭賦寫道:“放心者,逐指而喪背;放口者,招 尤而速累。自作就an,自增憒憒。登高臨遠,唯放目可以無悔。防心以守 國之械,防口以挈瓶之智。以此放目焉,方丈尋常而見萬里之外?!比?短小精悍,對仗工穩(wěn)。又如米芾(動靜交相養(yǎng)賦首段云:“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 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養(yǎng)之以靜。養(yǎng)之則兩全而交利, 不養(yǎng)之則兩傷而交病。故圣人取諸震以發(fā)身,受以(復而知命。所 以莊子曰智養(yǎng)恬、易曰蒙養(yǎng)正者也。”此段與律賦之破題并無二 致。再如黃庭堅劉明仲墨竹賦,全篇句式對偶基本工整,但又有“黃 庭堅曰”、蘇子曰之類散句錯綜其間,仿佛是用散體文的結
13、構來寫作駢 賦,表現出駢體向文體過渡的態(tài)勢。五、宋代律賦律賦最重要的特征是韻腳限制。宋人王楙燕翼詒謀錄說:“國初 進士辭賦押韻不拘平仄次第,太平興國三年九月,始詔進士律賦平仄次第 用韻;而考官所出,官韻必用四平四仄。辭賦自此齊整,讀之鏗鏘可聽矣J 由此可見,宋代官方規(guī)定的律賦押韻規(guī)則比唐代更為嚴整。不過,要完全 熟悉和達到考試規(guī)定的押韻規(guī)范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且非考場所用的律賦 也不必嚴格實行四平四仄的押韻規(guī)范,加之由于傳抄版刻諸因素,造成部 分律賦所限韻腳有脫落的現象,造成后人辨認賦體的困難。各朝賦體一、從體裁特點上看,漢代辭賦有三種基本形式:1 .詩體賦,四言為主,隔句用韻,篇幅較小,蓋由詩
14、經演變而來, 與詩比較,趨向于散體化。2 .騷體賦,形式與楚辭大體相同,乃由楚民歌演變而來抒情性強。3 .散體賦,句式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韻散結合,以體物為主, 一般直書其事,鋪采摘文,排比鋪陳,多以問答體形式展開描寫,辭藻富 麗,篇幅龐大。主要由諸子問答體、戰(zhàn)國縱橫游說之文和楚辭演化而來。二、唐代之后的賦作體裁中國傳統文學的體裁大致可以分成有韻為文,無韻為筆(文心雕 龍總術)兩種。在韻文之中,詩歌與辭賦是主要的代表性文類。辭賦 的體裁,按照我的分類,可以分成騷體賦、文體賦、驕體賦、律體賦四種, 簡稱為騷賦、文賦、駢賦、律賦(詳參拙撰宋代辭賦辨體論,逢甲 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3年)。
15、騷體賦和文體賦是從先秦戰(zhàn)國到漢代 形成的文體,駢體賦是六朝形成的文體,律賦是唐代形成的文體。唐代及 其以后各個朝代,騷、文、駢、律四種賦體都有所發(fā)展,根據社會功能和 個人愛好,逐漸有所分工,正如清代賦家侯心齋所說:今之作者,遇大 典禮或用古賦(按:包括文賦和駢賦);言情適志之作或雜用騷賦、文賦; 考試所用皆律賦也。(引自程祥棟編東湖草堂賦鈔初集卷首)認為 賦體之選擇,是由表現內容的需要所決定的。侯心齋的講法是不錯的,不 過,如果從唐代以后現存賦作的數量來考察,哪種賦體流傳最多呢?事實 上,律賦卻是留存數量最多的一種賦體。三、清代賦學家采用了賦體三分法。清初陸策編歷朝賦格十五卷,匯選歷代之賦,起自荀子、宋玉, 下迄元明,先按照賦體總分為三格:日文體、日騷體、曰駢體。林聯桂見星廬賦話繼承這種三分法。首先指出古賦之名始于唐, 所以別乎律也,接著區(qū)分古賦之體為三種:一曰文賦體。以其句櫛字比,藻飾音諧,而疏古之氣一往而深,有近乎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6516-2025電解鎳
- GB/T 45498.3-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guī)范第3部分:安全規(guī)范
- 合作項目股份合同分配協議
- 強化項目管理考試分析能力的方案試題及答案
- 【核心素養(yǎng)】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16《 散文二篇》 教案+導學案(師生版)+同步測試(含答案)
- 委托代理記賬合同協議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解答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評審指標的選定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錦囊妙計應對證券從業(yè)資格證的試題及答案
- 【高效管理】團隊建設-如何邁向高績效團隊課件
- 《新托福專項進階-初級寫作》【WORD版】
- 二甲醫(yī)院急診科管理制度匯編大全
- 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 HIS使用說明書
- 廣東省醫(yī)療廣告審查申請表
- 雪絨花(簡譜)
- 水印輥安裝使用指南
- 基坑支護監(jiān)理質量評估報告
- 樓板裂縫鑒定報告(范本)
- PANTONE潘通色卡C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