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思愛蓮說》教案 北師大版_第1頁
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思愛蓮說》教案 北師大版_第2頁
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思愛蓮說》教案 北師大版_第3頁
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思愛蓮說》教案 北師大版_第4頁
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思愛蓮說》教案 北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 題:愛蓮說課前預習:相關課程標準:“加強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生的文言文語感”教學目標:朗讀、背誦愛蓮說,并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學重點積累掌握重點文言詞匯,理解文章大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與鑒賞能力。教學難點探究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手法、襯托的寫法評價任務:1、 掌握重點字的讀音2、 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3、 背誦并且能準確翻譯全文4、 掌握托物言志對應的相關語句 教學過程:愛蓮說教學設計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步驟: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1.打開自制電腦軟件,欣賞蓮花圖片十

2、余幅,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教師準備的是:生花妙筆、含露乍開、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將逝、一枝獨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獨醒、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166頁古人筆下的“蓮”。指名讀:“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為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并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贊美它的美。那是為了什么呢?請看課

3、文。 3.介紹作者關于作者,請看“閱讀提示”。 1、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辟一四十余丈寬的蓮池(后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2、了解本文的體裁。“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那么課文標題“愛蓮說”可以怎么解釋?明確: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

4、問題。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說:作者究竟為什么愛蓮花?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老師補充兩點:(1)周敦頤為官清正廉潔,以為百姓洗脫冤屈為己任,甚得百姓愛戴。(2)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4.學習本課,運用“師生倒置法”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這可是很能培養能力的呀!下面請“老師” 們“備課”。 二、“老師”們“備課”,印發下列“備課提綱”。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2.注音:頤 蕃 淤 濯 漣 褻 鮮 噫 3.解釋加底紋的詞語。 愛蓮說 可愛者甚蕃自李唐 來 出淤泥而

5、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濯清漣而不妖濯清漣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亭亭凈植 可遠觀二不可褻玩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君子 噫陶后鮮有聞 同予者何人 宜乎眾矣4.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5)予謂菊 ,花之隱逸也。(6)菊之愛,陶后鮮有聞。(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5本文主題是什么?6提出你的問題,特別是“無疑之疑”。 三、請“老師”們“講課”采用“師生倒置法”疏通語言文字,口譯課文。方法:先重申翻譯要求:(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2)補出省略成分;(

6、3)通暢,準確。然后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為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注意:把難句交給優秀生,容易的交給后進生,以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 。“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最后投影以下兩項內容,給學生以明確答案: 1. “解釋加底紋的詞語”答案: 愛蓮說:一種文

7、體 可愛者甚蕃 :多 自李唐 來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 濯清漣而不妖 :清水 濯清漣而不妖 :美麗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長蔓;長枝 香遠益清 :更 亭亭凈植 :聳立的樣子 亭亭凈植 :樹立 不可褻玩:親近而不莊重 予謂菊:認為 花之隱逸者也:隱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鮮有聞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眾矣: 應當 2.愛蓮說譯文: 水里、陸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兒,可愛的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而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過而并不顯得妖媚,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或:

8、不長藤蔓,不長丫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在遠處觀賞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陶淵明之后很少聽到。愛蓮花,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愛牡丹的人,該是很多了。四、齊讀課文,正音。同時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進一步理解課文的思想和藝術。1.寫“愛蓮”,為什么寫“愛菊”和“愛牡丹”?答案: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2.根據課文回答,陶淵明愛不愛除菊花以外的花?為什么?答案:不愛,他“獨愛菊”。教師講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說明他寧可隱居,不與統治者合作的

9、生活態度。然后用他的詩飲酒第五首印證(投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句為名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周敦頤愛不愛菊花?為什么?答案:不愛。理由是:(1)他自己說“獨愛蓮”。(2)他認為菊花象征隱士,而他不愿做隱士,因為隱士的生活態度太消極。他的生活態度是積極的,他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師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和獨特的個性。 4.“甚愛牡丹”的“甚”字可否刪去?答案:不可。“甚”表示愛牡丹的人很多,愛得也很深;若刪去會削弱反襯的效果。下面以劉禹錫的

10、賞牡丹印證(投影):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靜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5.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6.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7.本文運用什么寫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蓮花”這個“物”,言“潔身自好”之志。作者賦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說花,其實是在說人;寫愛蓮,其實是寫愛君子潔身自好,正直堅貞的節操8.本文運用了哪幾種

11、修辭方法?答案:對偶,排比,比喻,擬人。六、說話練習,同時進一步理解課文。1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并說明理由。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蓮,(2)菊,(3)牡丹。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艷麗,但象征榮華富貴,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于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2你喜歡什么花草樹木?為什么喜歡?請口述一篇“愛 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教師準備以下材料相機使用(或投影,或寫在教室黑板報上,作為“語文環境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筆記、背誦,以擴大積累):1.黃巢的兩首菊花詩: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一處開。正是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后白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2. 南宋志士鄭思肖的詩畫菊: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3.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此外,還有鄭燮竹石、陳毅青松、紅梅、幽蘭、秋菊、含羞草等。還可以當場打開班級電腦中同學們的文件夾,欣賞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