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_第1頁
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_第2頁
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_第3頁
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_第4頁
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XXX公司鍋爐檢修規程 XXX 公司 XXX 公司鍋爐檢修規程 第一篇鍋爐本體及管道閥門檢修工藝規程 1 1X XXXXX 鍋爐簡介 1.1 鍋爐本體系統設備 1.1.1 鍋爐簡介 XXXXX 鍋爐是亞臨界壓力中間一次再熱掌握循環爐,單爐膛型露天布置,運轉層以下采納緊身封閉,全鋼架懸吊結構,固態排渣,鍋爐總體布置見圖 2.1-1。 爐膛寬 19558mm,深 16940.5mm,爐頂標高 73000mm,汽包中心線標高 74000mm,爐頂大板梁底標高 81500mm。鍋爐爐頂采納全密封結構。并設有大罩殼。爐膛由516mm膜式水冷壁組成,爐底冷灰斗角度 55

2、0 ,爐底密封采納水封結構,爐膛上部布置了分隔屏、后屏及屏式再熱器,前墻及兩側墻前部均設有墻式輻射再熱器,爐室下水包標高為 7760m。 水平煙道深度為 8548mm,由水冷壁延長部分和后煙井延長部分組成,內部布置有末級再熱器和末級過熱器。 后煙井深度12768mm,后煙井內設有低溫過熱器和省煤器。 爐前布置三臺低壓頭爐水循環泵,爐后布置兩臺三分倉容克式空氣預熱器,預熱器轉子直徑 13.492m,轉子反轉,一次風分隔角度為 50。 鍋爐采納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配有六臺 ZGM113N 型中速磨煤機,布置在爐前,五臺磨煤可帶 MCR 負荷,一臺備用。燃燒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燒,每臺磨煤機出口由 4

3、 根煤粉管接至一層煤粉噴嘴。最上排噴燃器噴口中心線標高34870mm,距分隔屏底距離 20210mm,最下排噴燃器噴口中心標高 25570mm,至冷灰斗轉角距離 5969mm,每角燃燒器風箱中設有三層啟動及助燃油槍。 鍋爐鋼架為全鋼架,高強度螺栓連接,整臺鍋爐共設置18 層平臺,其中 7 層剛性平臺,為便于操作,個別地方還設置了局部平臺。除渣斗及預熱器外,鍋爐全部重量都懸吊在爐頂鋼架上。 過熱器的汽溫調整主要采納噴水調整,再熱器的汽溫調整主要采納燃燒器搖擺及過量空氣系數調整,再熱器進口管道上裝有事故噴水裝置。 本鍋爐設有容量為 5%MCR 的啟動旁路系統。 鍋爐設置了膨脹中心,運行時整臺鍋爐以

4、膨脹中心為原點進行膨脹,鍋爐垂直方向上的膨脹零點設在爐頂大罩殼頂 部,鍋爐深度和寬度方向上的膨脹零點設在爐膛中心,在爐膛高度方向設有三層導向裝置,以掌握鍋爐受熱面的膨脹方向和傳遞鍋爐水平載荷。 爐膛及后煙井四周設有繞帶式剛性梁,以承受正、負兩個方向的壓力,爐膛部分布置了 25 層剛性梁,后煙井布置了 13 層剛性梁,剛性梁最大間距為 3300mm。 鍋爐灰斗底部出渣采納機械出渣,渣斗及刮板撈渣機等除渣設備。 爐膛部分布置有 90 個墻式吹灰器,爐膛上部及對流煙道區域內布置 44 只長行程伸縮式吹灰器,每臺空預器煙氣進出口端各布置一支伸縮式吹灰器,運行時全部吹灰器均實現程序掌握。 鍋爐本體部分共

5、配有 19 臺彈簧式,分別布置在汽包上 6只平安閥,過熱器出口 4 只平安閥,為了削減平安閥起跳次數,在過熱器出口還裝有 2 動力泄放閥,2 路電動點火排氣閥。再熱器進口管道 7 只平安閥及再熱器出口管道布置 2 只平安閥。 此外,鍋爐還裝有爐膛火焰電視攝像裝置、汽包水位計及水位電視攝像裝置、爐膛出口煙溫探針、爐管泄漏自動報警裝置等平安愛護裝置。 1.1.2 鍋爐主要性能參數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1 過熱蒸汽流量 t/h 2021 1895 1775 1534 1301

6、 862 596 2 過熱蒸汽出口壓力 MPa.g 17.47 17.37 17.27 17.10 13.01 8.82 5.64 3 過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熱蒸汽出口溫度 4 末級過熱器蒸汽進口 505 505 506 498 509 518 529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溫度 5 后屏過

7、熱器蒸汽進口溫度 438 435 431 418 426 425 407 6 后屏過 505 509 515 523 522 531 529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熱器蒸汽出口溫度 7 分隔屏過熱器蒸汽 391 389 387 387 379 341 302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進口溫度 8 低溫過熱器蒸汽出口溫度 393 396 397 418

8、397 394 388 9 過 173 171 168 168 158 140 129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熱器減溫水溫度 10 過熱器減溫水量(一t/h 13.0 39.6 64.0 120.0 72.0 56.0 24.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級) 11 過熱器減溫水量(二級) t/h 0.0 10.0 20.0 65.0 35.0 35.0

9、 35.0 12 過熱器t/h 13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減溫水設計量(一級) 13 過熱器減溫水t/h 85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設計量(二級) 14 過熱蒸汽壓降(保證KPa 137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值) 15

10、 再熱蒸汽流量 t/h 1662.2 1575.0 1482.0 1518.4 1109.5 751.4 489.1 16 再熱蒸汽進口壓力 MPa.g 3.81 3.61 3.39 3.53 2.53 1.69 1.04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17 再熱蒸汽出口壓力 MPa.g 3.61 3.42 3.21 3.35 2.39 1.60 0.99 18 再熱蒸汽出口溫度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28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11、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19 末級再熱器蒸汽進口溫度 479 480 483 481 487 496 495 20 屏式再熱器 362 359 358 362 364 377 378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蒸汽進口溫度 21 墻式再熱器蒸汽進口溫 320 315 309 318 312 317 309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

12、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度 22 再熱器減溫水溫度 173 171 168 168 158 140 129 23 再熱器減溫水設t/h 82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計量 24 再熱蒸汽壓降(保證值) KPa 200 25 省煤器t/h 1995.0 1845.4 1691.0 1349.0 1194.0 771.0 537.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

13、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給水流量 26 省煤器給水溫度 278.0 274.0 270.0 168.0 252.0 230.0 206.7 27 省煤器進口 310.5 308.2 306.0 245.4 290.8 271.4 255.1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溫度 28 省煤器壓降(含位差) KPa 392.00 29 空預器進 30 30 30 30 30 30 3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

14、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口一次風 30 空預器進口二次風 23 23 23 23 23 23 23 31 空預器出 306 304 301 255 282 254 237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口一次風 32 空預器出口二次風 324 321 318 271 295 263 245 33 空預器一KPa 0.598 0.566 0.542 0.639 0.396 0.275 0.17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

15、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次風壓降 34 空預器二次風壓降 KPa 0.823 0.758 0.671 0.660 0.411 0.206 0.119 35 (一次風KPa 0.75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燃燒器阻力 36 (二次風)燃燒器阻力 KPa 1.10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3

16、7 過量空氣系數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38 鍋爐排煙量 kg/h 2611460 2498474 2373218 2434092 1837514 1306135 967803 39 爐膛到空預KPa 2.64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器出口壓降 40 燃燒器投運層數 5 5 5 5 5 5 5 41 爐膛出口 1377 1390 1414 1359 1320 1256 1185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17、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分隔屏底)煙溫 42 后屏過熱器進口煙 1155 1153 1155 1133 1069 985 908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溫 43 屏式再熱器進口煙溫 1029 1025 1021 1006 936 847 771 44 末級再熱器進 877 871 865 856 788 708 641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

18、%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口煙溫 45 末級過熱器進口煙溫 781 774 767 762 702 634 578 46 低溫過熱 698 692 686 682 636 587 551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器進口(垂直段)煙溫 47 省煤器進口煙 472 468 464 466 432 395 363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

19、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溫 48 空氣預熱器進口煙溫 365 361 356 306 327 292 265 49 空氣預熱器出 133 131 130 112 117 102 91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口煙溫(未修正) 50 空氣預熱器出口煙 130 125 126 110 113 98 86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溫(修正) 51 鍋爐效率(低位

20、熱值) % 93.53 93.59 93.61 94.51 94.19 94.49 94.58 5 鍋 t/h 232.5 221.9 210.3 215.6 160.2 111.0 79.43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2 爐燃料消耗量 0 3 8 8 2 0 53 爐膛容積熱負荷 kw/m3 86.48 54 爐膛斷kw/m2 4618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

21、壓 滑壓 面熱負荷 55 燃燒器搖擺角度 度 -20 -8 0 -20 0 +5 0 56 燃燒器投運 15 15 15 15 25 35 45 序號項目 單位 BMCR TMCR 額定負荷 高加全切 75%BMCR 50%BMCR 30%BMCR 定壓 定壓 定壓 定壓 滑壓 滑壓 滑壓 層數 1.1.3 鍋爐汽水流程 給水由鍋爐左側單路經過止回閥和電動閘閥后進入省煤器進口集箱,流經省煤器管組、中間連接集箱和懸吊管,然后匯合在省煤器出口集箱,再由 3 根 32435 的汽包給水管路從省煤器出口集箱進入汽包,并與汽包內爐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沿汽包底部長度方向布置的 6 根大直徑集中下降管流至匯合

22、集箱,隨后由連接管分別引入循環泵,每臺循環泵出口有兩只出口閥,循環泵將來自匯合集箱的水增壓后打出,經過出口閥及出口管道進入下水包。下水包為四周相連通的環形集箱,外徑為 914mm,水在下水包內經過濾網及節流孔板進入爐膛四周水冷壁。水冷壁由1110 根 51 的管子組成,按管子的幾何外形和受熱面狀況劃分成 55 個循環回路。水在水冷壁內吸熱形成汽水混合物,匯合至水冷壁上部集箱,通過汽水引出管進入汽包, 在汽包內進行汽水分別,分別后的飽和蒸汽引至過熱器,飽和水則與省煤器來的給水混合后連續循環。 從鍋爐頂部引出的飽和蒸汽進入爐頂進口集箱,經爐頂管至爐頂出口集箱,為削減蒸汽阻力損失,約 39%BMCR

23、 的蒸汽經旁路管直接進入后煙井包覆上集箱。從爐頂出口集箱引出的蒸汽經過后煙井包覆,后煙井延長側墻,再匯總至低溫過熱器進口集箱,流經低溫過熱器至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經三通分兩路引入分隔屏進口集箱,流經分隔屏和后屏,從后屏出口集箱分兩路進入末級過熱器進口集箱,通過末級過熱器到末級過熱器出口集箱,再由兩只末級過熱器出口集箱引入至兩根主蒸汽管,進入汽輪機高壓缸。 自汽輪機高壓缸排出的蒸汽分成兩路引入墻式輻射再熱器進口集箱,經過墻式輻射再熱器,再由爐頂上部的出口集箱引出,通過 4 根連接管引至屏式再熱器進口集箱,依次經過屏式再熱器和末級再熱器,然后由末級再熱器出口集箱上方引出至再熱器蒸汽管道,分兩路進入

24、汽輪機中壓缸。 1.1.4 啟動旁路系統 采納 5%MCR 啟動旁路系統,作為鍋爐啟動時掌握過熱蒸汽 壓力和溫度的手段,以縮短啟動時間。 在鍋爐尾部后煙井下部環形集箱上布置 4 根疏水管,前后集箱各 2 根。每根疏水管上串聯布置兩只 2.5'電動截止閥。4 根管道匯總后由一根總管接至冷凝器。在總管上設有減壓裝置,其管道流量按鍋爐最大連續負荷的5%設計。 鍋爐冷態啟動時,該系統內介質溫度為 4.12Mpa 壓力下飽和溫度,疏水閥全開,通過增加爐膛燃燒率來提高過熱汽溫,以加快啟動速度。熱態啟動時,為排解過熱器系統中的冷凝水,疏水閥也需打開,故減壓裝置前的管道,設計壓力和溫度與包覆過熱器相同

25、。啟動過程中過熱汽溫由爐膛燃燒率掌握,過熱蒸汽壓力由疏水閥掌握,當機組并網后關閉該疏水閥。 1.1.5 調溫系統 1.1.5.1 過熱蒸汽調溫 過熱蒸汽調溫除受燃燒器噴嘴搖擺影響外,主要靠噴水調溫,共布置兩級噴水減溫器,一級減溫器在分隔屏進口管道上,用以掌握進入分隔屏的蒸汽溫度,其次級減溫器在末級過熱器進口管道上,用以掌握高溫過熱器出口汽溫。 1.1.5.2 再熱蒸汽調溫 再熱蒸汽調溫主要采納搖擺燃燒器噴嘴角度來轉變火焰中心高度,從而轉變爐膛出口煙溫。噴嘴上下搖擺角度各約 300 。由于再熱器布置于爐膛出口高溫煙氣區域,對搖擺噴嘴的調溫具有較大的敏感性,當負荷額低于肯定值后,可轉變過量空氣系數

26、來進行調整。 此外,在再熱器進口設有兩只事故噴水減溫器,噴嘴為莫諾克噴嘴,在緊急事故狀態下用來掌握再熱蒸汽進口汽溫。 1.1.6 吹灰系統 鍋爐設置吹灰器是為保持受熱面清潔,產生良好的傳熱效果。整個吹灰系統分鍋爐本體受熱面吹灰和預熱器吹灰兩部分。鍋爐本體部分有 90 只爐室吹灰器布置爐膛部分,44 只長伸縮式吹灰器布置在爐膛上部和對流煙道區域。每臺空預器煙氣進出口端各布置 1 只伸縮式吹灰器,本體部分吹灰蒸汽由分隔屏出口集箱接出,蒸汽溫度為438,壓力為 18.2MPa(表),預熱器吹灰蒸汽由后屏過熱器出口集箱接出,蒸汽溫度為 505,壓力為 18.0MPa(表),分別經過減壓后進入各吹灰器,

27、管路中設有自動疏水點,鍋爐整套吹灰實現程序掌握,系統設計通常按 2 臺長伸縮式,2 臺爐膛吹灰器,2 臺空預器吹灰器同時投運考慮,長伸 縮吹灰器和爐膛吹灰器相對兩側墻上(或前后墻)各 1 臺吹灰器同時投運,也可以依據用戶要求設定。 1.1.6.1 鍋爐本體吹灰系統 吹灰蒸汽自兩只分隔屏出口,集箱接出分左右兩路分別經過 2'氣動薄膜減壓閥減壓,其整定值為 2.94MPa(30kgf/cm2 )溫度約 330,最佳使用值取決于吹灰器投運后的各種狀況再由用戶按需要調整這一壓力值。減壓閥前管路上布置有一只手動截止閥和一個電動截止閥作關閉汽源用。減壓閥后管路上設有一只平安閥以防吹灰蒸汽超壓。管路

28、上還設有壓力測點,監視減壓閥出口壓力。左側減壓閥負責左、前墻吹灰器吹灰,右側減壓閥負責右、后墻吹灰器吹灰,各路吹灰器管路均設有流量開關,并與程控開關相接,流量開關觸點的設定值為保持吹灰器所需的最小冷卻流量。 為保證吹灰介質適當干度,吹灰器管路中設有疏水系統,本體吹灰部分有 4 個疏水點,其中爐膛吹灰器及長伸縮吹灰器各 2 點,每一疏水點疏水管路上布置有一只電動截止閥,溫控疏水,其閥門啟閉設定值為 300,為保證徹底疏水,水平管道至少保持 0.025m/m 的坡度。 1.1.6.2 預熱器吹灰系統 預熱器吹灰蒸汽來自后屏過熱器出口集箱,經過 2'氣動薄膜減壓閥減壓后,蒸汽壓力為 2.94

29、MPa(30kgf/cm2 )溫度約 420(依據投運狀況此值可以調整)。減壓閥前也布置有截止閥,閥后有平安閥、壓力測點等設備,然后總管分成兩路,進入空氣預熱器吹灰器。本系統中設有一個疏水點,溫控疏水,疏水閥為電動截止閥,其啟閉設定值為 350。溫度掌握器在工地設定溫度時按盡可能高的過熱度定。 在總管上還設有吹灰器幫助蒸汽管路,幫助蒸汽來自設計院布置的幫助蒸汽母管,蒸汽壓力為 0.81MPa(表壓),溫度為 280310,經過截止閥和止回閥后進入吹灰管路,幫助蒸汽與正常汽源閥門切換條件: (1)當鍋爐負荷大于 30MCR 時,空預器吹灰汽源減壓站打開供應吹灰蒸汽。 (2)當鍋爐負荷小于 30M

30、CR 時或啟動階段,幫助汽源閥門打開供應幫助蒸汽。 1.1.6.3 吹灰器主要設計參數 型號 蒸汽溫度 蒸汽壓力(表)(MPa) 行程(mm) 項 目 名 稱 爐室吹灰器 IR-3D 315 2.45 267 長伸縮吹灰器 IK-545 315 2.45 9930 預熱器吹灰器 IK-AH 365 2.45 1417 1.1.7 煙溫探針 在爐膛出口左右兩側布置了一只伸縮式煙溫探針,在鍋爐啟動階段煙溫探針伸入爐內,以監測爐膛出口煙溫。煙溫探針最高溫度為 600,當煙溫達到 538,會發出報警,煙溫探針自動退出,此時降低燃料量以防止墻式再熱器過熱燒壞。 煙溫探針型號 TP-500,行程 7000

31、mm。 1.2 鍋爐管閥設備 1.2.1 疏水、放氣、加藥和過熱器反沖洗管道 為保證鍋爐平安、牢靠地運行,在受壓件必要位置設有疏水和放氣點,詳細布置參見 820903-E1-01 放氣疏水管道及 820903-E1-02 疏水管道,在爐前下水包上設有疏水管, 管徑為 15920,并配有兩只 6'電動閘閥,作為停爐疏水用,運行時禁止打開。后下水包設有一路定期排污及疏水管,管徑為 7611,管道上配有一只 2.5'電動截止閥和一只 DN2'電動排污調整閥。此外,省煤器進口集箱,爐頂進口集箱及后煙井下部環形集箱處均設有疏水管。 在鍋爐點火前,過熱器和再熱器系統疏水閥和放氣閥必

32、需打開,以保證系統內管道疏水,疏水后當管道內產生蒸汽時,關閉過熱蒸汽管道上排汽閥。后煙井集箱上的疏水閥待汽機并網后馬上關閉,再熱器疏水閥和排汽閥必需在冷凝器建立真空前關閉。 加藥管設在下降管系統中匯合集箱上,為防止腐蝕其管道和閥門采納不銹鋼材料。 過熱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設置了 2 點反沖洗,每點配有兩只2.5'手動截止閥。 1.2.2 排污管路 本鍋爐設有連續和定期排污兩根排污管路。鍋爐排污是用作掌握爐水濃度和除去沉積物,排污量及排污次數取決于鍋爐的運行工況,如水的特性,水處理性質,鍋爐負荷等。在通常狀況下,連續排污就能滿意要求,在沉積物生成過 多的狀況下,固形物含量高,給水處理差導致攜

33、帶的狀況下,鍋爐就要通過定期排污管路進行定期排污。 連續排污管自汽包一端下部引出,經手動截止閥和調整閥后直接引至排污箱,調整閥規格為 2',最大流量為20.1t/h,壓差為 18.04MPa。 定期排污自后下水包接出,定排管上的電動排污閥為調整閥,用于掌握排污量,其最大排污量按 30MCR 考慮,該閥也可作疏水用,疏水時閥門全開。 1.2.3 取樣管路 鍋爐設有飽和蒸汽取樣點、爐水取樣點、過熱蒸汽及再熱蒸汽取樣點,飽和蒸汽取樣自汽包至爐頂過熱器進口集箱的蒸汽引出管上取出,沿汽包長度勻稱設置了 6 點。爐水取樣從連續排污管上接出,過熱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設置了2 點蒸汽取樣,再熱器出口蒸汽管

34、道設置了 2 點蒸汽取樣,每點取樣管路上布置有一只手動截止閥。 1.2.4 平安閥排汽管道 為保證鍋爐平安運行,防止受壓部件超壓,鍋爐配備 19個平安閥,在汽包上 裝有 6 只,過熱器出口主蒸汽管道上裝有 4 只,再熱器進口管道上裝有 7 只及再熱器出口管道上 2 只,另外為削減 過熱器出口平安閥起跳次數從而愛護平安閥,在過熱器出口平安閥下游布置有動力泄放閥,平安閥和動力泄放閥的整定壓力及排放量見 903-1-8401平安閥整定壓力及排放量匯總。 在每根過熱器出口主蒸汽管道上裝有電動點火排汽閥,該點火排汽閥僅能在點火期間使用,嚴禁替代動力泄放閥使用。 每只平安閥及電動排汽閥都配有排汽管,排汽管

35、從平安閥排汽彎頭上的疏水盤上方開頭向上穿出大屋頂,排汽管與平安門排汽彎頭、疏水盤之間有足夠膨脹間隙,以防止排汽管的重量傳到閥門排汽管頭上。汽包平安閥、再熱器進出口平安閥、過熱器出口平安閥及動力泄放閥排汽管上都裝有消音器。 1.2.5 鍋爐外部管道 過熱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自過熱器出口集箱后第一彎頭起至 J 柱中心線外 1 米,其規格457,材料 SA-213P91。管道上裝有平安閥、動力泄放閥,點火排氣閥,蒸汽取樣,反沖洗閥門,放氣閥等。 再熱器冷段進口管道自與設計院相接的三通開頭至墻再進口集箱,其規格864,材料 SA-672B70CL32。管道上 裝有平安閥、減溫器、水壓試驗充水接口、水壓試驗

36、堵閥設施等。 再熱器熱段出口管道自再熱器出口集箱后第一彎頭起至J柱中心線外 1 米,其規格762,材料 SA-335P22。管道上裝有平安閥、蒸汽取樣閥、水壓試驗堵閥、放氣閥等。 1.3 燃燒系統 本鍋爐采納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配置六臺 ZGM113N 型中速磨,燃燒器四角布置,切園燃燒方式。 1.3.1 煤粉管道 煤粉管道從磨煤機出口接至燃燒器進口,燃燒器進口彎頭處為耐磨彎頭。每臺磨煤機出口由 4 根煤粉管道接至同一層四角布置的煤粉燃燒器。 1.3.2 燃燒設備 燃燒器呈四角布置,每角燃燒器風箱分成十四層如圖2.3-1 燃燒器噴口布置圖,其中 A、B、C、D、E、F 六層為一次風噴嘴,其余八

37、層為二次風噴嘴。一、二次風呈間隔排列,一次風采納上海鍋爐廠成熟的濃淡分別寬調整比(WR)煤粉噴嘴,這不僅能提凹凸負荷燃燒穩定性,并能提高燃燒效率。在一次風噴口四周布置有周界風,不僅能有效地冷卻一次風噴口,還能改善煤種適應性。在 AB、 CD、EF 三層二次風室內設有啟動及助燃油槍,共 12 支輕油點火油槍。 為降低四角切向燃燒引起的爐膛出口及水平煙道中煙氣的殘余旋轉造成的煙氣側的屏間熱偏差,采納同心反切加燃燼風(OFA)和部分消旋二次風,使爐內氣流的旋轉強度具有肯定的可調性。下部的啟轉二次風與一次風噴嘴偏轉 15,上部消旋二次風與一次風噴嘴向另一方向偏轉25,采納不同的二次風偏轉結構使爐內空氣

38、動力場有利于穩定燃燒,降低 NO X 排放和削減結渣,燃燒器布置見圖2.3-2。 燃燒器一次風噴嘴采納等間距布置,間距為 1860mm,總距離為 9300mm。 噴燃器噴嘴搖擺采納電動執行機構,通過連桿和內外搖擺機構裝置來實現。以噴嘴水平位置為零度。一次風可上下搖擺各 20,二次風可上下搖擺 30。二次風擋板的開度調整也采納電動機構。有關燃燒設備的具體說明見680088-1-8661"燃燒設備說明書'。 1.3.3 點火設備 本燃燒系統的點火方式為二級點火,即高能點火器點燃輕油,輕油點燃煤粉。系統配 12 支機械霧化的輕油槍。油槍出力按 30%MCR 負荷設計。 爐前油系統中

39、閥門及儀表等設備的布置見 501903-D1-06爐前油系統圖。 1.4 煙空氣系統 1.4.1 空氣系統 一次風用作輸送和干燥煤粉用,由一次風機從大氣中抽吸而來,送入三分倉預熱器的一次風分隔倉,加熱后通過熱一次風道進入磨煤機,在進預熱器前有一部分冷風旁通冷一次風道,在磨煤機進口前與熱一次風相混合作磨煤機調溫風用。 二次風的作用是強化燃燒和掌握 NO X 生成量,從大氣吸入的空氣通過送風機進入預熱器的二次風分隔倉,加熱后二次風進入大風箱。 1.4.2 煙氣系統 爐膛中產生的煙氣流過后煙井后,通過煙道進入空氣預熱器煙氣倉,在預熱器中利用煙氣余熱使一、二次風得到預熱。從空氣預熱器出來的煙氣通過靜電

40、除塵器、引風機和(脫硫裝置)排至煙囪。在預熱器進口煙道上裝有電動關 閉擋板。 鍋爐本體 1 2.1 設備概況及參數 2.1.1 汽包 2.1.1.1 概述 汽包內設有內夾套,使汽包上下壁溫勻稱,加快了啟、停速度。汽包內裝有 110 只直徑為 254 的渦泫式分別器和波形干燥器,還設有連續排污管,給水安排管及水位取樣裝置,汽包內部裝置見附圖 1。 汽包水室壁面的下降管孔、進水管孔以及其它有可能消失溫差的管孔,均已實行了合理的管孔結構型式和配水方式,防止管孔四周的熱疲憊裂紋。如給水管、加藥管、再循環管等大管接頭均采納套管結構。 汽包水位計平安牢靠,便于觀看和指示正確。同一汽包兩端就地水位計的指示,

41、相互偏差不大于 20mm。水位取樣孔設置的數量為 6 個,水位測量范圍能滿意汽包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測量和愛護的要求。在汽包上還設有滿水位取樣孔,并配置一套滿水水位平衡容器。 汽包上設有供熱工測量、水壓試驗、連續排污、緊急放水、爐水和蒸汽取樣、停爐愛護、平安閥及空氣閥等的管座和相應的閥門。 2.1.1.2 技術規范 名稱 規格型號 名稱 規格型號 筒身直段長 26216mm 飽合蒸汽引出管座規格 159 20mm 汽包總長(包括封頭) 28286mm 飽合蒸汽引出管座數量 29 只 內徑 1743mm 飽合蒸汽引出管座材料 20G 外徑 2163mm 汽水引入管座規格 159 20mm 汽包中心

42、標高 74m 汽水引入管座數量 87 只 筒身及封頭材料 SA299 汽水引入管座材料 20G 汽包總重(包括內件) 305T 下降管管接頭材料 SA105 設計壓力 19.79MPa 下降管管接頭數量 6 只 最高工作壓力 18.84MPa 給水管套管接頭 3 只 設計溫度 365 平安閥管座規格 168mm 水壓試驗壓力 29.69MPa 平安閥管座數量 6 只 汽包水容量 65300kg 平安閥管座材料 20(鍛) 渦流式分別器 254mm、110 只、MCR 時單只平均負荷18.5t/h 波形板干燥器 90127mm、274 塊、MCR 時單只平均負荷 14t/h 2.1.2 水冷壁

43、2.1.2.1 概述 2.1.2.1.1 水冷壁結構 水冷壁采納外徑51mm 的光管和內螺紋管,節距為63.5mm,管間用扁鋼焊接 形成完全氣密封爐膛。爐膛折焰角由節距為 76.2mm,外徑為 63.5mm 的內螺紋管 加扁鋼焊接而成。爐膛延長側墻采納 63.5mm 光管,節距為 127mm。組成膜式水冷壁。 前后墻水冷壁標高 19601mm 與水平呈 55的夾角形成冷灰斗,冷灰斗下傾至標高 8040mm 處形成深度為 1220mm 的出渣口。 后墻水冷壁通過 47 根外徑為 63.5mm 的內螺紋管作為懸吊管,支承爐室后墻的全部重量。 爐室水冷壁除爐底和墻式再熱器布置部格外均采納內螺紋管。

44、整個水冷壁沿爐膛高度方向分成上、中、下及底部四段,155 片膜式屏(其中包括 4 組水冷套)出廠。 水冷系統主要管子規格 名稱 規格 型式 材料 節距 爐室前墻、后墻、兩側墻水冷壁管 516.5 內螺紋管 光管 SA-210A1 20G 63.5 后墻折焰角 63.58 內螺紋管 SA-210A1 76.2 后墻懸吊管 63.511 內螺紋管 SA-210C 后墻管屏 63.58 光管 20G 延長側墻 63.58 光管 20G 127 在每層水平剛性梁與水冷壁之間澆灌絕熱層,以使爐膛四周形成連接繞帶,防止水冷壁與護板之間產生煙氣通道。剛性梁轉角處,添以礦物纖維棉絕熱層。 爐膛,水平煙道,垂直

45、煙道的爐墻絕熱層是由礦物纖維棉組成,用銷釘釘住,并在轉角上用網格多孔金屬拉網板固定住,爐墻外護全部使用帶筋的外護板。 2.1.2.1.2 水的循環回路 水的循環回路是依據爐膛水冷壁每根管子的幾何尺寸、結構布置及其所處部位得受熱面狀況,通過水動力計算后確定劃分的。本鍋爐的水冷壁共有 1110 根上升管,其中前、后墻各 277 根,兩側墻各 232 根,切角部位每個切角各23 根,四只切角共有 92 根管子。循環回路包括前墻 8 個,后墻 13 個,兩側墻各 7 個,四個切角共 20 個共計 55 個回路,每個回路中的管子根數和節流圈孔徑,都是各不相同的,這都是為了確保水循環的肯定平安牢靠,使每個

46、回路都有充路的流量,足夠的裕度來適應各種運行工況下的變化。對含汽率的掌握,最小流量的要求,以及對發生膜 態沸騰點的平安裕度,都作了嚴格的計算,對熱負荷較高的區域,均采納了內螺紋管。由于鍋爐的水循環是利用爐水循環泵所產生的壓頭來進行的,因此循環是肯定平安牢靠的。本鍋爐共配有三臺爐水循環泵,其中投運兩臺泵即可帶 MCR 出力(另一臺作為備用),投運一臺泵可帶 60%出力。通過計算,在 MCR 工況下,投運兩臺泵和三臺泵及在 60%MCR 工況下投運一臺泵時的循環倍率如下: MCR 工況 60MCR 工況 循環泵投運臺數 投運兩臺泵 投運三臺泵 投運一臺泵 鍋爐名義循環倍率 2.183 2.536

47、2.363 鍋爐實際循環倍率 1.778 1.956 2.290 回路中最大循環倍率 3.210 3.806 2.920 回路中最小循 1.644 1.809 1.670 環倍率 2.1.2.2 技術規范 2.1.2.2.1 水冷壁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水冷壁設計壓力 19.79 MPa 水冷壁受熱面積 4574 m2 含懸吊管及屏管 水冷壁循環方式 掌握循環 水冷壁質量流速(B-MCR) 967(二泵) kg/m2 .s 水冷壁循環回路數 55 角隅管的最低循環倍率(B-MCR) 1.64 水冷壁管管型 光管/內螺紋管 水冷壁管根數 1110 根 水冷壁系統主要管子規格 名稱 規格

48、型式 材料 節距 爐室前墻、后墻、兩側墻水冷壁管 516.5 內螺紋管 光管 SA-210A1 20G 63.5 后墻折煙角 63.58 內螺紋管 SA-210A1 76.2 后墻懸吊管 63.511 內螺紋管 SA-210C 后墻管屏 63.58 光管 20G 延長側墻 63.58 光管 20G 127 2.1.2.2.2 水冷壁集箱 2.1.2.2.2.1 爐膛前水冷壁上集箱(KKS:10HAD11BB020)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設計壓力 19.79 MPa 設計溫度 365 水壓試驗壓力 29.69 MPa 集箱直段外徑 273 mm 集箱直段內徑 183 mm 集箱筒身長度

49、19735 mm 集箱本體材質 SA106B 球形封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規格 15922 mm 汽水導管接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數量 23 只 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516.5 mm 水冷壁管接頭材質 20G 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323 只 2.1.2.2.2.2 爐 膛 后 墻 懸 吊 管 出 口 集 箱 ( KKS :10HAD12BB020)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設計壓力 19.79 MPa 設計溫度 365 水壓試驗壓力 29.69 MPa 集箱直段外徑 273 mm 集箱直段內徑 183 mm 集箱筒身長度 20460 mm 集箱本體材質 SA106B 端蓋材質 20

50、 汽水導管接頭規格 15922 mm 汽水導管接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數量 4 只 水冷壁內螺紋管接頭規格 63.511 mm 水冷壁內螺紋管接頭材質 SA210C 水冷壁內螺紋管接頭數量 47 只 2.1.2.2.2.3 水冷屏管出口集箱(KKS:10HAD12BB030)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設計壓力 19.79 MPa 設計溫度 365 水壓試驗壓力 29.69 MPa 集箱直段外徑 273 mm 集箱直段內徑 183 mm 集箱筒身長度 19264 mm 集箱本體材質 SA106B 球形封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規格 15922 mm 汽水導管接頭材質 20G 汽水導

51、管接頭數量 18 只 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63.58 mm 水冷壁管接頭材質 20G 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192 只 2.1.2.2.2.4 爐膛側墻上集箱(左)(KKS:10HAD13BB020)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設計壓力 19.79 MPa 設計溫度 365 水壓試驗壓力 29.69 MPa 集箱直段外徑 273 mm 集箱直段內徑 183 mm 集箱筒身長度 20217 mm 集箱本體材質 SA106B 球形封頭材質 20g 端塞材質 20 汽水導管接頭規格 15922 mm 汽水導管接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數量 21 只 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516.5 mm 水冷壁管接頭材

52、質 20G 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232 只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63.58 mm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材質 20G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42 只 2.1.2.2.2.5 爐膛側墻上集箱(右)(KKS:10HAD14BB020) 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備注 設計壓力 19.79 MPa 設計溫度 365 水壓試驗壓力 29.69 MPa 集箱直段外徑 273 mm 集箱直段內徑 183 mm 集箱筒身長度 20217 mm 集箱本體材質 SA106B 球形封頭材質 20g 端塞材質 20 汽水導管接頭規格 15922 mm 汽水導管接頭材質 20G 汽水導管接頭數量 21 只 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5

53、16.5 mm 水冷壁管接頭材質 20G 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232 只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規格 63.58 mm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材質 20G 延長水冷壁管接頭數量 42 只 2.1.3 過熱器 2.1.3.1 概述 過熱器采納輻射,對流組合式,除低溫過熱器外,均布置于煙氣高溫處,且順列布置,在過熱器各級受熱面之間采納集中大管道及大三通連接,增加了充分混合條件并簡化了布置,左右兩側的連接管不進行大交叉,以避開汽溫偏差疊加。各級受熱面的管子選材,都經過了大量的壁溫計算,即保證平安又考慮了材料的合理使用。 過熱器由五級組成,即爐頂、延長側墻及尾部包覆過熱器低溫過熱器分隔屏后屏末級過熱器。 2.1.3

54、.1.1 爐頂、延長側墻及尾部包覆過熱器 爐頂分前后兩部分,前部構成爐膛及水平煙道頂部,后部構成后煙井頂部。前爐頂管共 154 根,每根由前后不同管徑的兩段構成。前段576.5,材料 15CrMoG,后段516, 材料 15CrMoG,采納分段鰭片散裝管。管子上焊有支承吊耳,前部爐頂管上還設有供升降檢修平臺用的纜繩孔管。后爐頂共 128 根,管徑637,材料 SA-210C,采納管子焊扁鋼,呈膜式屏。 延長側墻及尾部包覆過熱器包括水平煙道的兩側延長墻及底部,后煙井的前、后及兩側墻。除后煙井前墻上部為光管外,其余均為扁鋼膜式成排焊。延長側墻管子外徑57mm、節距 152mm,后煙井兩側管子外徑5

55、7mm、節距114mm,后煙井的爐頂及后墻上部管子外徑63mm、節距152mm,后煙井前墻管子外徑54mm、節距 152mm,后煙井后墻下部管子外徑51mm、節距 152mm,全部蒸汽包復壁管子材料均為 SA-210C。 2.1.3.1.2 低溫過熱器 低溫水平過熱器全部布置于后煙井內及省煤器上方,共分三組水平蛇形管,每組 127 排,最終由垂直出口段從爐頂引出。每排蛇形管由 6 根聯管圈套彎,管子外徑57mm,橫向節距 152mm,在水平蛇形管最下面一組的入口端采納了分叉管結構,水平過熱器管子材料,下部及中下部管組全部為 SA-210C。上部管組為 15CrMoG。 低溫過熱器蛇形管組由省煤器懸吊管支吊。 2.1.3.1.3 分隔屏 分隔屏位于爐膛前上方,沿爐膛方向布置 6 大片,橫向平均節距為 3048mm,每片雙分成 6 小片,每小片有 10 根并聯套管組成,管子外徑為57mm,材料除三圈底部采納SA-213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