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構造與資源環境”_第1頁
“大陸構造與資源環境”_第2頁
“大陸構造與資源環境”_第3頁
“大陸構造與資源環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紀念李四光誕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第一號通知2009年10月26日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也是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成立20周年紀念日。為了弘揚李四光先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屆時將舉行一系列隆重紀念活動。作為紀念活動之一及中國地質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的活動之一,我們將舉辦“紀念李四光誕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以展示和交流近年地學領域的進展與成果。同時擬請歷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部分獲獎者作學術報告。 會議內容:會議將安排大會報告和分組報告,組織專題討論。初步擬定的研討專題包括:1、地質力學基礎理論與實踐;2、

2、新構造運動、地殼穩定性與地震地質;3、礦田構造與成礦預測; 4、地質災害、環境變遷與全球變化;5、陸內變形與構造地貌;6、盆地構造與油氣資源。發起單位:國土資源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主辦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辦公室、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承辦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

3、專業委員會會議時間:2009年10月26-28日會議地點:北京(具體地點見第二號通知)交流方式:大會報告,分組報告。會議論文:將于會前出會議論文摘要集,論文摘要為A4紙13頁,可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WORD文檔格式。會議交流優秀論文會后將以地質力學學報專輯形式發表,具體撰寫要求參照地質力學學報征稿須知。會議費用:1、會議代表注冊費 代表 學生和伴隨人員2009年8月15日前: 500元 100元2009年8月15日后: 600元 150元注冊費銀行匯款 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開戶行: 北京市工商銀行百萬莊支行注冊費郵局匯款 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郵政編碼: 10008

4、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科技處2、會議期間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重要日期:2008年12月18日:第一號通知2009年6月15日:第一號通知回執截止日期2009年6月26日:第二號通知2009年9月26日:論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09年10月10日:第三號通知(網上和Email)2009年10月7日:截止報名聯系方式: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大學南路11號地質力學研究所郵政編碼:100081聯 系 人:雷偉志、張瑞豐聯系電話:01068412309 真:01068412325E mail:gmkjch網 址: 紀念李四光誕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2008年12月18日紀念李四光誕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第一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