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渡荊門送別課題 詩四首課型新授總課時四課時第3課時授課人教學內容第三首 渡荊門送別教學目標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特有的節奏及韻律,感受其聲韻美;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意,感悟詩情。2、分析這首詩中的景物描寫,體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賞析作品的意境美。3、揣摩品味詩中精彩語句的含義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為自己的語言財富。教學重點1、了解這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教學難點1、這首詩,描繪自然山水,文筆優美,情真意醇。學習它們,可以激發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2體會作者對詩人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
2、從中進一步體會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結故鄉的無限愛戀之感。3、激發學生對家鄉景物、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學資源第三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環節導 案學 案教師復備欄導入定向一,導入新課,介紹作者。 唐宋詩詞歷來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將要學的渡荊門送別,唐代的名家名篇。學習時重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礎上背誦和默寫。 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自號青蓮居士。學生上臺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多媒體課件出示背景資料,學生快速閱讀并感受。引領自學二、學習渡荊門送別。 1、教師朗讀或學生聽錄音。
3、2、學生自讀,初步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指名學生讀,要讀出思想感情,齊讀詩歌。學生聽課文錄音,學生自讀,初步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桌解決重點生字詞語。探究展示4、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5、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 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這一聯中的“隨”、“盡”、“入”三個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處。 “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
4、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盡”字表達了剛從三峽中出來的詩人頓時喜悅開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貼切,是對前途的展望,大江無阻擋地流向遠方,空間廣闊,打開了詩人眼界,奔騰著詩人的想像,洋溢著詩人青春蓬勃的朝氣。 詩人出了三峽后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和廣闊的江面,而在荊門以西作者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象呢?用酈道元三峽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6、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 “月下飛天鏡”是
5、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于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多出現在夏天海邊或沙漠中。 在嶄新的環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會產生敏銳的感覺,如李白在荊門以東見到的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景象,在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這餓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我們見到的則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在山地
6、,我沒就只能見到:山高月小。 7、尾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從尾聯來看,這首送別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 擬人。不是,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 8、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結合
7、多媒體課件,理解詩意。小組合作探究重點問題。品析重點詩句。引導點撥探討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是如何在浪漫主義風格中透著新奇的? 這首詩五、六兩句在李白浪漫主義風格中透著新奇。這里的新奇不在描寫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飛天鏡”,“下”字是動詞,說月亮下來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圓圓的月亮,像一面鏡子。鏡子從哪里來的呢?從天上飛下來的。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詩:“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本詩卻從相反的方面來運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結海樓”,詩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變化,產生無窮想像。“海樓”即“海市蜃樓”。這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是由于光線
8、在大氣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時忽然出現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學水平低,驚為神怪,認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類)吐氣結成的。江漢平原上空并無這種自然現象。詩人所指的是天邊云彩各種奇異的形狀,仿佛也產生了仙人樓閣似的。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詩人這么大的興趣?因為在嶄新的環境里認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產生了敏銳的感覺。過去詩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過荊門,山漸消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詩人的感覺自然新奇了。聆聽教師點撥,理解賞析作品是如何在浪漫主義風格中透著新奇的?。訓練達標1、欣賞此詩,選出有錯的一項 ( )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見。 b、“天鏡”與“海樓”分別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樓。 c、這首五言律詩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 d、“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表達式了詩人對故鄉的留戀。2、用文字把自己閱讀這首詩的感受寫出來。當堂做好訓練達標試題,舉手搶答,小組搶答。總結反思渡荊門送別一詩是一首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結尾緣江水而生發遐想,在“故鄉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大好前程的憧憬。說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鄉”。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漢語能力考察重點試題及答案
- 萬無一失的2025年稅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邏輯學習方法探討試題及答案
- 基于云計算的鄉村信息化服務模式創新
- 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異構數據庫融合技術邊緣計算與大數據應用案例分析報告
- 某年度氮化硼纖維材料戰略市場規劃報告
- 從科技趨勢看企業家的未來轉型方向與領導力
- 文學概論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健康科技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及推廣
- 現代漢語語verbalization試題及答案
- 多彩的非洲文化 - 人教版課件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綜合復習(壓軸特訓100題55大考點)(原卷版+解析)
- -《經濟法學》1234形考任務答案-國開2024年秋
- 2025上海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評價標準》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可持續飛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TCGIA0012017石墨烯材料的術語定義及代號
- 西紅門鎮生活垃圾轉運站及環衛停車場工程報告表
- 2025年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題(附答案)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構建研究
- 車場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