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方地暖敷設標準規范jgj-142-規范5施工5.1 一般規定5.1.1 施工安裝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設計施工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齊全;2有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并已完成技術交底;3施工現場具有供水或供電條件,有儲放材料的臨時設施;4 土建專業已完成墻面粉刷(不含面層),外窗、外門已安裝完畢,并已將地面清理干凈;廚房、衛生 間應做完閉水試驗并經過驗收;5相關電氣預埋等工程已完成。1.1.2 所有進場材料、產品的技術文件應齊全,標志應清晰,外觀檢查應合格。必要時應抽樣進行相關檢 測。1.1.3 加熱管和發熱電纜應進行遮光包裝后運輸,不得裸露散裝;在運輸、裝卸和搬運時,應小心輕放,不得拋、
2、摔、滾、拖。不得曝曬雨淋,宜儲存在溫度不超過40 C,通風良好和干凈的庫房內;與熱源距離應保持在1m以上。應避免因環境溫度和物理壓力受到損害。1.1.4 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油漆、瀝青或其他化學溶劑接觸污染加熱管和發熱電纜的表面。1.1.5 施工的環境溫度不宜低于 5C;在低于0c的環境下施工時,現場應采取升溫措施。1.1.6 發熱電纜間有搭接時,嚴禁電纜通電。1.1.7 施工時不宜與其他工種交叉施工作業,所有地面留洞應在填充層施工前完成。1.1.8 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踩踏加熱管和發熱電纜。1.1.9 施工結束后應繪制竣工圖,并應準確標注加熱管、發熱電纜敷設位置及地溫傳感器埋設
3、地點。5.2 絕熱層的鋪設5.2.1 鋪設絕熱層的地面應平整、干燥、無雜物。墻面根部應平直,且無積灰現象。5.2.2 絕熱層的鋪設應平整,絕熱層相互間接合應嚴密。直接與土壤接觸或有潮濕氣體侵入的地面,在鋪 放絕熱層之前應先鋪一層防潮層。5.3 低溫熱水系統加熱管的安裝5.3.1 加熱管應按照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管應保持平直,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 10mm o加熱管敷設前,應對照施工圖紙核定加熱管的選型、管徑、壁厚,并應檢查加熱管外觀質量,管 內部不得有雜質。加熱管安裝間斷或完畢時,敞口處應隨時封堵。5.3.2 加熱管切割,應采用專用工具;切口應平整,斷口面應垂直管軸線。5.
4、3.3 加熱管安裝時應防止管道扭曲;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不得出 現死折”;塑料及鋁塑復合管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6倍管外徑,銅管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5倍管外徑。5.3.4 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應有接頭。5.3.5 施工驗收后,發現加熱管損壞,需要增設接頭時,應先報建設單位或監理工程師,提出書面補救方 案,經批準后方可實施。增設接頭時,應根據加熱管的材質,采用熱熔或電熔插接式連接,或卡套式、卡 壓式銅制管接頭連接,并應做好密封。銅管宜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無論采用何種接頭,均應在竣工 圖上清晰表示,并記錄歸檔。5.3.6 加熱管應設固定裝置。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固定
5、:1用固定卡將加熱管直接固定在絕熱板或設有復合面層的絕熱板上;2用扎帶將加熱管固定在鋪設于絕熱層上的網格上;3直接卡在鋪設于絕熱層表面的專用管架或管卡上;4直接固定于絕熱層表面凸起間形成的凹槽內。5.3.7 加熱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0.50.7m,彎曲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0.20.3m o5.3.8 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于100mm時,加熱管外部應設置柔性套管等措施。5.3.9 加熱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裝飾層。加熱管出地面至分水器、 集水器下部球閥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
6、裝塑料套管。套管應高出裝飾面150200mm。5.3.10 加熱管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應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連接件材料宜為銅質;銅質 連接件與PP-R或PP-B直接接觸的表面必須鍍饃。5.3.11 加熱管的環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5.3.12 分水器、集水器宜在開始鋪設加熱管之前進行安裝。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 裝在下,中心距宜為 200mm ,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應小于300mm。5.3.13 伸縮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與內外墻、柱等垂直構件交接處應留不間斷的伸縮縫,伸縮縫填充材料應采用搭接
7、方式連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mm ;伸縮縫填充材料與墻、柱應有可靠的固定措施,與地面絕熱層連接應緊密,伸縮縫寬度不宜小于10mm o伸縮縫填充材料宜采用高發泡聚乙烯泡沫塑料。2當地面面積超過30 nf或邊長超過6m時,應按不大于6m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應小于8mm o伸縮縫宜采用高發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內滿填彈性膨脹膏。3伸縮縫應從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5.4 發熱電纜系統的安裝5.4.1 發熱電纜應按照施工圖紙標定的電纜間距和走向敷設,發熱電纜應保持平直,電纜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 o發熱電纜敷設前,應對照施工圖紙核定發熱電纜的型號,并應檢查電纜的外觀質量。5.4
8、.2 發熱電纜出廠后嚴禁剪裁和拼接,有外傷或破損的發熱電纜嚴禁敷設。5.4.3 發熱電纜安裝前應測量發熱電纜的標稱電阻和絕緣電阻,并做自檢記錄。5.4.4 發熱電纜施工前,應確認電纜冷線預留管、溫控器接線盒、地溫傳感器預留管、供暖配電箱等預留、 預埋工作已完畢。5.4.5 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生產企業規定的限值,且不得小于6倍電纜直徑。5.4.6 發熱電纜下應鋪設鋼絲網或金屬固定帶,發熱電纜不得被壓入絕熱材料中。5.4.7 發熱電纜應采用扎帶固定在鋼絲網上,或直接用金屬固定帶固定。5.4.8 發熱電纜的熱線部分嚴禁進入冷線預留管。5.4.9 發熱電纜的冷熱線接頭應在填充層內。5.4.10 發
9、熱電纜安裝完畢,應檢測發熱電纜的標稱電阻和絕緣電阻,并進行記錄。5.4.11 發熱電纜溫控器的溫度傳感器安裝應按生產企業相關技術要求進行。5.4.12 發熱電纜溫控器應水平安裝,并牢固固定,溫控器應設在通風良好且不被風直吹處,不得被家具遮 擋,溫控器的四周不得有熱源體。5.4.13 發熱電纜溫控器安裝時,應將發熱電纜可靠接地。5.4.14 伸縮縫的設置應符合本規程第5.3.13條的要求。5.5 填充層施工5.5.1 混凝土填充層施工應具備以下條件:1發熱電纜經電阻檢測和絕緣性能檢測合格;2所有伸縮縫已安裝完畢;3加熱管安裝完畢且水壓試驗合格、加熱管處于有壓狀態下;4溫控器的安裝盒、發熱電纜冷線
10、穿管已經布置完畢;5通過隱蔽工程驗收。5.5.2 混凝土填充層施工,應由有資質的土建施工方承擔,供暖系統安裝單位應密切配合。5.5.3 混凝土填充層施工中,加熱管內的水壓不應低于0.6Mpa ;填充層養護過程中,系統水壓不應低于0.4MPa 。5.5.4 混凝土填充層施工中,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施工人員應穿軟底鞋,采用平頭鐵鍬5.5.5 在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的鋪設區內,嚴禁穿鑿、鉆孔或進行射釘作業。5.5.6 系統初始加熱前,混凝土填充層的養護期不應少于21d。施工中,應對地面采取保護措施,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載、高溫烘烤、直接放置高溫物體和高溫加熱設備。5.5.7 填充層施工完畢后,應進行發熱
11、電纜的標稱電阻和絕緣電阻檢測,驗收并做好記錄。5.6 面層施工5.6.1 裝飾地面宜采用下列材料:1水泥砂漿、混凝土地面;2瓷磚、大理石、花崗巖等地面;3符合國家標準的復合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及耐熱實木地板。5.6.2 面層施工前,填充層應達到面層需要的干燥度。面層施工除應符合土建施工設計圖紙的各項要求外, 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面層時,不得剔、鑿、害U、鉆和釘填充層,不得向填充層內楔入任何物件;2面層的施工,必須在填充層達到要求強度后才能進行;3石材、面磚在與內外墻、柱等垂直構件交接處,應留 10mm寬伸縮縫;木地板鋪設時,應留 不小于14mm的伸縮縫。伸縮縫應從填充層的上邊緣做到高出裝飾
12、層上表面1020mm ,裝飾層敷設完畢后,應裁去多余部分。伸縮縫填充材料宜采用高發泡聚乙烯泡沫塑料。5.6.3 以木地板作為面層時,木材必須經過干燥處理,且應在填充層和找平層完全干燥后,才能進行地板 施工。5.6.4 瓷磚、大理石、花崗巖面層施工時,在伸縮縫處宜采用干貼。5.7 衛生間施工5.7.1 衛生間應做兩層隔離層。5.7.2 衛生間過門處應設置止水墻,在止水墻內側應配合土建專業做防水。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穿止水墻處應采取防水措施。6檢驗、調試及驗收6.1 一般規定6.1.1 檢驗、調試及驗收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書面報告,監理單位組織各相關專業進行檢查和驗收,并應做 好記錄。工程質量檢驗表可按本
13、規程附錄F采用。6.1.2 施工圖設計單位應具有相應的設計資質。工程設計文件經批準后方可施工,修改設計應有設計單位 出具的設計變更文件。6.1.3 專業施工單位應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工程質量驗收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6.1.4 低溫熱水系統應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和驗收:1管道、分水器、集水器、閥門、配件、絕熱材料等的質量;2原始地面、填充層、面層等施工質量;3管道、閥門等安裝質量;4隱蔽前、后水壓試驗;5管路沖洗;6系統試運行。6.1.5 發熱電纜系統應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和驗收:1發熱電纜、溫控器、絕熱材料等的質量;2原始地面、填充層、面層等施工質量;3隱蔽前、后發熱電纜標稱電阻、絕緣電
14、阻檢測;4發熱電纜安裝;5系統試運行。6.2 施工方案及材料、設備檢查6.2.1 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經批準后方可施工。6.2.2 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工程概況;2施工節點圖、原始地面至面層的剖面圖、伸縮縫的位置等;3主要材料、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規格、型號等及保管存放措施;4施工工藝流程及各專業施工時間計劃;5施工、安裝質量控制措施及驗收標準,包括:絕熱層鋪設、加熱管安裝、填充層、面層施工質量,水壓試驗(電阻測試和絕緣測試),隱蔽前、后綜合檢查,環路、系統試運行調試,竣工驗收等;6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計劃;7安全、環保、節能技術措施。6.2.3 地面
15、輻射供暖系統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設備組件、配件、絕熱材料必須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 格、型號及性能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理工程師核 查確認。6.2.4 閥門、分水器、集水器組件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數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個。對安裝在分水器進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旁通閥門,應逐個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合 格后方可使用。6.2.5 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1倍,公稱直徑不大于50mm的閥門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持續時間應為15s ,其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密封面應無滲漏
16、。6.3 施工安裝質量驗收6.3.1 加熱管或電纜安裝完畢后,在混凝土填充層施工前,應按隱蔽工程要求,由施工單位會同監理單位 進行中間驗收。6.3.2 地面供暖系統中間驗收時,下列項目應達到相應技術要求:1絕熱層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鋪設應符合設計要求;2加熱管或發熱電纜的材料、規格及敷設間距、彎曲半徑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可靠固定;3伸縮縫應按設計要求敷設完畢;4加熱管與分水器、集水器的連接處應無滲漏。5填充層內加熱管不應有接頭。6.3.3 分水器、集水器及其連接件等安裝后應有成品保護措施。6.3.4 管道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3.4 1的規定;原始地面、填充層、面層施工
17、技術要求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3.4 -2的規定。表0341管道安裝匚程施工標準及允許偏差Jr 號項目條件技術要求允許偏荽 (nun)1納熱層接合無縫隙厚度+ 102加熱,交裝間距不宜大于300mm103加熱管彎曲半程塑料及鋁塑管不小6信管外仲銅管不小手5倍管外徑54加熱管固定點間距直管不大于70Chinn/ 10不大300mm5分水器.隼求器支裝垂直同即200nini一 10表a3,4 一工原始地面.填充層.面層施技本要求及允許偏差,”了項目條件標準允許偏差(mm)1原始地而鈿絕熱層前平整2填充層竹科中 WlEmm一.2厚度 一不宜小 J -SOitiiii士4當而阻大卜30E 或長度大F6
18、m解8mm伸縮道+2與內外墻、柱等垂 宜部件用10mm伸縮筵-7 一*面層與內外墻F柱等垂 直部件留10口皿伸縮縫+2面層為木地板時, 留大于或等干 14mm伸編縫T2注,原始地而允訪偏差應滿足相應土建施丁桁準.6.4 低溫熱水系統的水壓試驗6.4.1 水壓試驗應在系統沖洗之后進行。沖洗應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沖洗合格后,再進 行室內供暖系統的沖洗。6.4.2 水壓試驗應分別在澆搗混凝土填充層前和填充層養護期滿后進行兩次;水壓試驗應以每組分水器、 集水器為單位,逐回路進行。6.4.3 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小于0.6MPa6.4.4 在試驗壓力下,穩壓 1h,其壓力降不應大于 0.05MPa6.4.5 水壓試驗宜采用手動泵緩慢升壓,升壓過程中應隨時觀察與檢查,不得有滲漏;不宜以氣壓試驗代 替水壓試驗。6.4.6 在有凍結可能的情況下試壓時,應采取防凍措施,試壓完成后應及時將管內的水吹凈、吹干。6.5 調試與試運行6.5.1 地面輻射供暖系統未經調試,嚴禁運行使用。6.5.2 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運行調試,應在具備正常供暖和供電的條件下進行。6.5.3 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工作應由施工單位在建設單位配合下進行。6.5.4 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調試與試運行,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2.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工商部門培訓
- 人音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設計:1.2.3 婚禮進行曲
- 二年級下冊詠柳教案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質溶解的量 第1課時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2024中科大新媒體研究院實習生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第2課時 金屬資源保護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我和我的同伴1 我是獨特的教學設計
- 房間隔缺損治療及護理
- 2024中國葛洲壩集團所屬公司社會招聘七險二金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礦井火災事故搶險救援
- 龍軟LongRuanGIS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教程-wx4766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203-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稀有金屬類
- 心理測量學課件
- 2023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中小學必背飛花令詩詞-(春、月、風、花、山、江、人、日、動物、顏色、數字)
- 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廠機組UPS裝置安裝、調試項目“三措兩案”
- 基于單片機的汽車超載控制系統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