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凱程考研集訓營,為學生引路,為學員服務!考研政治馬原世界觀與方法論重點:真理1、真理的定義: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符合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認識。2、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是指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社會實踐也是客觀的。注:真理沒有階級性。3、真理是具體的:真理是具體的是由真理的客觀性所決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觀同客觀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條件、范圍的限定下,主體的認識同特定對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這些具體限定,正如列寧所說,“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真理是具體的原理的內容和要求是:真理是有條件的,離開了具體的時間、
2、地點、條件,抽象地談論真理是唯心主義的觀點。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質規定的綜合,片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的觀點。真理是歷史的。是一個過程,靜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觀點。真理是具體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個意思,即在同一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能有一個,不因人而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反對唯心主義真理觀:(表現!)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數人承認的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5、真理和謬誤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兩者有著原則的界限,前者是正確認識,后者是錯誤認識,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兩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真理和謬誤同屬認識范疇,兩者
3、又是統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這是真理發展的一個規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6、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是真理的絕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真理的絕對性或絕對真理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賴于人和人類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承認真理的客觀性;指人類的認識能夠認識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每一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的含義是指正確認識的有限性,有兩個方面:從認識廣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圍的正確認識,有待擴展;從深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近似的
4、正確認識有待深化。7、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是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的屬性,它們的統一表現為:相互聯結、滲透,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寓于相對之中,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有絕對真理的顆粒;絕對之中有相對,相對是絕對的一個成分,絕對真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構成絕對真理。辯證轉化,真理是由相對不斷定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一個環節,這是真理發展的又一個規律。8、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首先,樹立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因此對它的科學態度就
5、是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其次,反對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真理觀。絕對主義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是絕對主義的表現。相對主義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夸大真理的相對性,把真理的相對性夸大為主觀隨意性,陷入唯心主義的詭辯論。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由: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優點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同客觀相符合,認識不能檢驗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不能回答人的認識是否正確,只有能把認識和客觀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對照的社會實踐才能作為標準。實踐不僅同理論一樣具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具有直
6、接現實性的優點。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就是指實踐本身是客觀的物質活動,是直接的現實,實踐能把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產生客觀的物質結果,從而就可以檢驗認識是否同客觀實際相符合,一般情況下,認識在轉變為現實中,達到了預期的結果的就是真理。10、真理標準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標準是絕對的、確定的,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又是相對的、不確定的,因為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實踐,具體的實踐有其局限性。任何一個時代的實踐往往又不能充分證實或駁倒人類認識的一切理論和觀點。承認實踐標準是絕對和相對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就是堅持真理問題上實踐標準的辯證法。否認實踐標準的確
7、定性,就會陷入唯心主義或不可知論;否認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就會把知識絕對化,阻礙科學的發展。11、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邏輯證明是指從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斷出發,經過推理,推出果種結論的思維方法與過程。邏輯證明在人類認識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和發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是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途徑,對實踐活動提供理論的指導和依據,也是人們進行科學化決策的方法與依據。但是,邏輯證明不能代替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實踐標準,這是因為邏輯證明只能證明結論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證明結論的真理性,因為邏輯證明的結論、前提、邏輯規則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最
8、終檢驗。因此,人們在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活動中,既要重視和發揮邏輯證明的作用,更要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在實踐基礎上把兩者統一起來。12、真理和價值的關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內容,兩者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人們為了研究在思維活動中把它們分開。人類認識世界的直接目的是達到對世界的真理性認識,人類追求真理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改造世界,實現世界滿足人類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發展、享受的需要,即創造價值的需要。真理和價值的區別:兩者的含義或規定不同,真理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正確認識,主觀同客觀的一致;價值是在實踐基礎上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屬性即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客觀
9、同主觀的一致。兩者的側重點不同,真理側重于客體性、條件性、統一性原則,價值側重于主體性、目的性、多樣性原則。13、認識論與思想路線,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理論基礎,黨的思想路線則是認識論的具體運用和黨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黨的思想路線根據中央文件有兩種概括:一是“一切從實踐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一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注: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屬于認識;理論:系統化的;路線: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準則;綱領:路線的展開(1、新民主主義綱領;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方
10、針:在某一領域普遍、基本的準則;政策:處理問題的準則。馬哲:1、思想路線;2、認識路線;3、群眾路線;毛概:4、總路線(1、新民主主義綱領;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5、基本路線。1、真理的定義: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符合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認識。2、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是指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社會實踐也是客觀的。注:真理沒有階級性。3、真理是具體的:真理是具體的是由真理的客觀性所決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觀同客觀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條件、范圍的限定下,主體的認識同特定對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這些具體限定,正如列寧所
11、說,“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真理是具體的原理的內容和要求是:真理是有條件的,離開了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抽象地談論真理是唯心主義的觀點。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質規定的綜合,片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的觀點。真理是歷史的。是一個過程,靜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觀點。真理是具體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個意思,即在同一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能有一個,不因人而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反對唯心主義真理觀:(表現!)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數人承認的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5、真理和謬誤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兩者有著原則的界限,
12、前者是正確認識,后者是錯誤認識,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兩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真理和謬誤同屬認識范疇,兩者又是統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這是真理發展的一個規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6、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是真理的絕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真理的絕對性或絕對真理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賴于人和人類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承認真理的客觀性;指人類的認識能夠認識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每一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的含義是指正確認識的有限性,有兩個方
13、面:從認識廣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圍的正確認識,有待擴展;從深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近似的正確認識有待深化。7、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是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的屬性,它們的統一表現為:相互聯結、滲透,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寓于相對之中,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有絕對真理的顆粒;絕對之中有相對,相對是絕對的一個成分,絕對真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構成絕對真理。辯證轉化,真理是由相對不斷定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一個環節,這是真理發展的又一個規律。8、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首先
14、,樹立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因此對它的科學態度就是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其次,反對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真理觀。絕對主義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是絕對主義的表現。相對主義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夸大真理的相對性,把真理的相對性夸大為主觀隨意性,陷入唯心主義的詭辯論。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由: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優點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同客觀相符合,認識不能檢驗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不能回答人的認識是否正確
15、,只有能把認識和客觀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對照的社會實踐才能作為標準。實踐不僅同理論一樣具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就是指實踐本身是客觀的物質活動,是直接的現實,實踐能把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產生客觀的物質結果,從而就可以檢驗認識是否同客觀實際相符合,一般情況下,認識在轉變為現實中,達到了預期的結果的就是真理。10、真理標準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標準是絕對的、確定的,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又是相對的、不確定的,因為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實踐,具體的實踐有其局限性。任何一個時代的實踐往往又不能充分證實或駁倒人類認識的一切理論和
16、觀點。承認實踐標準是絕對和相對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就是堅持真理問題上實踐標準的辯證法。否認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就會陷入唯心主義或不可知論;否認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就會把知識絕對化,阻礙科學的發展。11、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邏輯證明是指從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斷出發,經過推理,推出果種結論的思維方法與過程。邏輯證明在人類認識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和發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是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途徑,對實踐活動提供理論的指導和依據,也是人們進行科學化決策的方法與依據。但是,邏輯證明不能代替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實踐標準,這是因為邏輯證明只能證明結論同前提的一
17、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證明結論的真理性,因為邏輯證明的結論、前提、邏輯規則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最終檢驗。因此,人們在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活動中,既要重視和發揮邏輯證明的作用,更要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在實踐基礎上把兩者統一起來。12、真理和價值的關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內容,兩者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人們為了研究在思維活動中把它們分開。人類認識世界的直接目的是達到對世界的真理性認識,人類追求真理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改造世界,實現世界滿足人類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發展、享受的需要,即創造價值的需要。真理和價值的區別:兩者的含義或規定不同,真理是在實踐基礎上
18、主體對客體的正確認識,主觀同客觀的一致;價值是在實踐基礎上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屬性即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客觀同主觀的一致。兩者的側重點不同,真理側重于客體性、條件性、統一性原則,價值側重于主體性、目的性、多樣性原則。13、認識論與思想路線,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1、真理的定義: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符合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認識。2、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是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是指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社會實踐也是客觀的。注:真理沒有階級性。3、真理是具體的:真理是具體的是由真理的客觀性所決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觀同客觀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條件、范圍的
19、限定下,主體的認識同特定對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這些具體限定,正如列寧所說,“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真理是具體的原理的內容和要求是:真理是有條件的,離開了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抽象地談論真理是唯心主義的觀點。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質規定的綜合,片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的觀點。真理是歷史的。是一個過程,靜止地談論真理是形而上學觀點。真理是具體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個意思,即在同一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能有一個,不因人而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反對唯心主義真理觀:(表現!)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數人承認的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5
20、、真理和謬誤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兩者有著原則的界限,前者是正確認識,后者是錯誤認識,在一定范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兩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真理和謬誤同屬認識范疇,兩者又是統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這是真理發展的一個規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6、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是真理的絕對性和真理的相對性:真理的絕對性或絕對真理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賴于人和人類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承認真理的客觀性;指人類的認識能夠認識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每一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即
21、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的含義是指正確認識的有限性,有兩個方面:從認識廣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圍的正確認識,有待擴展;從深度上說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事物和規律的近似的正確認識有待深化。7、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是同一真理的兩種不同的屬性,它們的統一表現為:相互聯結、滲透,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寓于相對之中,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有絕對真理的顆粒;絕對之中有相對,相對是絕對的一個成分,絕對真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構成絕對真理。辯證轉化,真理是由相對不斷定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一個環節,這是真
22、理發展的又一個規律。8、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 。首先,樹立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馬克思主義作為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因此對它的科學態度就是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其次,反對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真理觀。絕對主義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是絕對主義的表現。相對主義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夸大真理的相對性,把真理的相對性夸大為主觀隨意性,陷入唯心主義的詭辯論。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由: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優點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是
23、主觀同客觀相符合,認識不能檢驗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不能回答人的認識是否正確,只有能把認識和客觀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對照的社會實踐才能作為標準。實踐不僅同理論一樣具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就是指實踐本身是客觀的物質活動,是直接的現實,實踐能把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產生客觀的物質結果,從而就可以檢驗認識是否同客觀實際相符合,一般情況下,認識在轉變為現實中,達到了預期的結果的就是真理。10、真理標準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實踐標準是絕對的、確定的,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標準又是相對的、不確定的,因為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實踐,具體的實
24、踐有其局限性。任何一個時代的實踐往往又不能充分證實或駁倒人類認識的一切理論和觀點。承認實踐標準是絕對和相對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就是堅持真理問題上實踐標準的辯證法。否認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就會陷入唯心主義或不可知論;否認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就會把知識絕對化,阻礙科學的發展。11、實踐檢驗與邏輯證明:邏輯證明是指從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斷出發,經過推理,推出果種結論的思維方法與過程。邏輯證明在人類認識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和發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是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途徑,對實踐活動提供理論的指導和依據,也是人們進行科學化決策的方法與依據。但是,邏輯
25、證明不能代替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實踐標準,這是因為邏輯證明只能證明結論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證明結論的真理性,因為邏輯證明的結論、前提、邏輯規則都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最終檢驗。因此,人們在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活動中,既要重視和發揮邏輯證明的作用,更要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在實踐基礎上把兩者統一起來。12、真理和價值的關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內容,兩者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人們為了研究在思維活動中把它們分開。人類認識世界的直接目的是達到對世界的真理性認識,人類追求真理的最終目的則是為了改造世界,實現世界滿足人類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發展、享受的需要,即創造價值的需要。真理和價值的區別:兩者的含義或規定不同,真理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正確認識,主觀同客觀的一致;價值是在實踐基礎上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屬性即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客觀同主觀的一致。兩者的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84課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區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驗收技術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華文化課件背景
- 校園食堂承包合同書
- 《房地產基礎》課件 情境三 教你選對產品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新聞紛爭處置方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七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江陰市南閘實驗校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三次模擬測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張家口學院《武術文化與健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心理b證筆試試題及答案
- 《冠心病病人的護理》課件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歷史試卷(附答案)
- 2023年胸痛中心質控報告-全國版
-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2022年河南省鄭州市中考二模語文試卷
- 東莞市衛生與健康十三五規劃
- 土壤分析技術規范(第二版)
- 地下車庫交通標志標線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專題一電磁感應與電路ppt課件
- GDFJ005修改個人信息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