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河岸植被緩沖帶建設一、河岸植被緩沖帶定義河岸植被緩沖帶是一個位于水生和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一般被描述為長的、線狀的鄰近溪流,河流湖泊水庫等各種水體的植被帶。二、植被緩沖帶的生態功能(1)過濾徑流降低徑流速度,過濾徑流,從而將沉積物、養分和其他污染物在進入水體之前移除。(2)保護河岸和湖岸植物的根系,特別是喬木,使湖岸的土壤變得結實,經得起波浪、暴雨和泛舟波的打擊。(3)吸收養分從化肥和動物糞便中經徑流攜帶進入岸線緩沖帶,將可能為樹木根系吸收。(4)有效控制洪水緩沖帶降低徑流速度,從而重新分配徑流,并使一部分水量進入地下水,而地地下水進入河流的速度大大低于直接從地表徑流進入。這樣可以降低洪
2、峰通過時的水量和增加旱季時的河流水量。(5)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植物的木質分解殘體和葉片落入湖泊和河流后就成了水體動物的食物,而這些動物是湖泊食物鏈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組分。(6)維護財產價值利用緩沖帶保護水質,維持湖泊的美學價值和市場價值是最為有效的低成本手段。(7)提供美學價值三、河岸緩沖帶生態護岸模式傳統護岸的功能主要是防洪,為了增加工程強度多使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材料,卻忽略了河流與河岸生態系統的有機聯系以及人類與河流間的文化交流。河岸緩沖帶在確保一定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強調河流生態系統和景觀的保護,重視河流的親水性。(一)按照護岸功能進行分類1、親水型生態護岸親水護岸植被帶的設計旨
3、在保證人類能與河流親近、享受河流景觀所帶來的自然美,因此設計時不僅要求周圍居民容易靠近河岸,而且強調設計的實用性與安全性。較為常用的方法為通過削坡、修筑階梯等措施減緩河岸坡度。最好采用天然石塊材料,但是,在缺石少料的地區,可以用植物和混凝土的組合材料。2、生態系統保護型生態護岸生態系統保護型護岸主要是構建利于生物生存的河岸生境空間,保護現有河岸的生態功能而使用自然材料。在需要增加工程強度時,應使用內部有孔隙的混凝土塊體護岸,孔隙部分成為利于魚類生存的空間。盡可能使用天然材料,使河岸有一定數量的樹木和土壤面,形成通風良好的樹蔭,為野生動 物的生存和繁衍創造條件。3、景觀保護型生態護岸景觀保護植被
4、護岸主要設計目的是通過人工手段營造一種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的人工景觀。通常以各種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為主要材料,輔以砌石、水泥等建筑用材加固河岸。(二)按生態護岸用材分類傳統的護岸主要采用工程措施,護岸目的主要為防洪,因此護岸所用材料多為建筑石材、鋼筋混泥土。隨著護岸構建理論以及生態學的發展,逐漸認識到采用林草工程護岸的重要性。1、植物護岸植被護岸通常包括栽植柳樹護岸、柵欄護岸、捆柴護岸三種。 (1)托插或栽植柳樹護岸植物護岸的通常做法是在原有河岸的植被狀況基礎上,通過栽植耐水、喜水等植物,通過大 面積的植物栽植達到恢復原來河岸生態系統的功能。(2)柵欄工程柵欄護岸工程通常是將木樁間隔一定的距離
5、成排打入河岸土壤深層,然后將柳條等繁殖力強 的植物枝條經過人工編制成柵欄,插入木樁的下側。木樁具有穩固植物柵欄,增強其對河流沖擊的抵抗力。柵欄在早期作用不明顯,等到柵欄成 活,長出根系枝條會形成一條植物籬笆,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a.拋石生態護岸拋石護岸工程是結合河岸的具體情況,將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重量不等的各種石塊,拋放 在河岸不同的地段,在石塊與石塊的間隔空間,托插一些植物枝條或者放置一些植物柵欄。 拋石護岸前期靠石塊的阻擋減緩水流流速,依靠石塊的重量和覆蓋避免地表土壤被沖刷; 托插的植物或植物柵欄生長起來后,進一步加強了河岸的穩定。同時拋石護岸一定程度模擬了自然河岸的特點,能夠很好的與自
6、然河岸景觀相連接b.石籠生態護岸石籠進行河岸的保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屬于常見的護岸措施之一。具體做法是將適宜內徑大小的石塊裝入鐵絲編織的網籠內,然后將石籠堆置于河岸邊進行護 岸。石籠護岸偏向于防洪目的,屬工程措施護岸類型。由于鐵絲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加之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空隙,使石籠具有一定的變形,增大了河 岸的柔性抗洪能力。同時石籠之間的空隙還有控制水流流量等作用。但是石籠護岸的缺點也是明顯的,石籠護岸實施后,會使得原河岸的生態系統受到一定程度 的破壞,石塊間過小的空隙也阻礙了植被的生長。一般適用于河岸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的河岸地段,后期可適當覆土、添置淤泥等措施營 造適合植被生長的條件,在工程
7、效應基礎上挖掘生態效應。c.連接混凝土塊體生態護岸對侵蝕強度大,河岸極不穩定的地段可以考慮連接混凝土塊體護岸工程。用混凝土塊的耐腐蝕、耐沖刷特性,加強河岸的強度,同時混凝土塊間保持一定距離的間隔 并相互連接,一定程度上避免阻斷水生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后期可 在間隔空隙內栽植或托插植物,逐漸恢復生態系統的植物群落。d.綜合生態型護岸綜合護岸措施就是將不同材料的護岸模式進行有機的組合,充分利用植物材料和工程材料, 達到穩固河岸,保持水土,恢復植被緩沖帶,最終達到快速恢復受損的河岸帶生態系統的目 的。各種護岸的組合應該根據?段的實際情況而定四、河岸緩沖帶生態護岸設計(一)設計的要
8、求設計河岸緩沖帶景觀應該在實現其設計總體目標的同時,因地制宜考慮到土地利用狀況,緩 沖帶的立地條件、河流水文等因素。在景觀設計中,河流的總體定位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排泄洪水、景觀娛樂、居 民供水等生態、經濟多種功能。但是由于近些年來。一方面氣候生態的變化使得河流流量減少,河水水位下降,甚至到了枯 水季節某些地區出現嚴重缺水的現象;另一方面河流岸邊的植被帶被嚴重破壞,河岸邊生活垃圾物堆積成山,占用了河道面積,造 成河流水源的污染。因此生態景觀設計要將河道治理,恢復生態功能作為首要思想,要符合景觀要求,更要符合 生態要求。在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將河岸帶的植被連成一帶,盡可能的擴大植被帶
9、的面積和范圍, 盡可能的有效利用河岸植被帶的綠色空間,優化環境質量。構建一個健康、渾然一體、相互聯系又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植被緩沖帶。(二)設計的理念要滿足以上設計理念,不能將河道治理理解為鋼筋混泥土澆筑岸堤;構建的河岸緩沖植被屬生態林,生態林要按照自然法則,讓植被生態系統自己按照自己的方 式去演替,避免人工純種林在治理河岸的過程中出現。要做到景觀動與靜的相互統一。五、生態護岸模式的適用條件1 .活性木樁(Live Stakes)活性木樁來源于繁殖能力強的植物的枝干。常用于河岸土壤條件比較好、水分較多存在滑坡的交錯地段,打木樁時應當注意保持木樁的 穩定,可以通過鋼絲等固定木樁。2 .活性護岸梢
10、捆(Live Fascines)活性護岸梢捆可看成是活性木樁的改進,它是將一定數量的活性枝條捆綁成圓柱形狀的梢捆,結合成為直線圓筒狀,填入適宜的淺溝。適用于小于33%勺緩坡,使坡面形成梯狀,減少整片迅速滑落的情況,保護淺灘損害的斜面。3 .刷狀層 (Brush laying)用活性枝條交叉和重疊設置于河岸和河流之間。活性枝條延伸至河流表面,增加水壓以減緩 流速,可以過濾從斜面流經的沉淀物,借著根-莖-土壤的結構來加強溪流邊坡的穩固程 度。通常多填少挖。4 .樹枝捆(Branch packing)用樹枝做成的捆放入泥土之中用來填補溪流的小型坑洞。修補的深度范圍 0.75m 1.5m有效;直接增加土壤的強化,對陷落超過1.5rn寬和1.5m深的區域沒有效果。5 .活性木格框(LiveCribwall)將未經處理的木料搭構成箱子一樣的結構,在其內填入適當的泥土,將活性枝條穿過木料框 插入坡面。等活性枝條生根長葉以后,就可以取代原來木料框的功能。適用于坡度較大或者無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合同價部分補充協議
- 購買電腦銷售合同協議
- 調料供貨商合同協議
- 訓練設備維修合同協議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新能源汽車架構設計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化學課程內容分布與復習整體思路研究試題及答案
- 浙江省稽陽聯誼學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地理試卷答案
- 2025年老年社會工作師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員工內訓協議合同協議
- 全國醫師定期考核公共衛生考核試題500題-1
- 上饒城投筆試試題及答案
- 廣東廣州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43篇(截至2024年)
- 產品三觀:打造用戶思維法則
- 小紅書搜索推廣營銷師認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圍術期護理常規及技術規范
- 船舶修造行業安全風險監控與應急措施
- GB/T 30595-2024建筑保溫用擠塑聚苯板(XPS)系統材料
- 202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63講光的波動性電磁波(練習)(學生版+解析)
- DB11T 065-2022 電氣防火檢測技術規范
- 智能風控與合規技術在證券領域的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