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膜片、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_第1頁
單膜片、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_第2頁
單膜片、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_第3頁
單膜片、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_第4頁
單膜片、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2.1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真空助力器是汽車制動系統中的重要部件, 裝在汽車制動踏板推桿和制動 主缸之間,利用輔助真空泵產生的真空或者發動機進氣歧管真空,使真空腔和大氣腔產生壓力差,從而產生伺服力,減輕司機制動時的腳踏力,縮短制動距離。 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源一般是發動機的進氣歧管,有一部分是安裝了真空泵作為真 空源。在制動系統中,真空助力器簡圖如圖 2.1所示:圖2.1 助力器簡圖對于單膜片和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控制閥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控制閥部分的結構如圖2.2 :圖2.2 真空助力器控制閥部分的結構簡圖具體的結構工作過程如下

2、:制動的時候,踩下制動踏板。由駕駛員給予的制動踏板上的腳踏力經過踏 板杠桿比放大。放大后的力經過控制閥推桿。這時,推桿回位彈簧受推桿上力的 作用被壓縮、控制閥推桿推動控制閥活塞(柱塞)向前移動。當控制閥橡膠皮碗 與真空閥座相接觸的時候,真空閥關閉了。控制閥推桿上的橡膠皮碗從接觸真空 閥座后,逐漸產生變形。這時候,控制閥的空氣閥口繼續前移,空氣閥口準備開 啟。隨后,空氣閥口初產生變形。這是真空助力器升壓時所在的平衡位置。此時 控制閥活塞端部是還沒有與反饋盤的主面接觸的。控制閥推桿繼續向前移動,空氣閥打開。外界的空氣經過濾清圈后通過此時打開的大氣閥進入真空助力器的大氣腔。伺服力即助力,此時產生了。

3、這時,反作用盤的主面即與推桿活塞即將接 觸的反饋盤的作用面還沒有與柱塞活塞的斷面接觸。助力器還沒有能夠到達平衡 狀態。空氣進入大氣腔后,大氣腔的氣壓的到改變,伺服膜片產生伺服力,使得 反作用盤的副面受力。而主面沒有受力,這樣,受力的不同,反饋盤的主面向后 凸起。當到達副面產生的助力的大小能促使主面凸起的高度到達與活塞推桿的作 用塊接觸時,助力器達到這時的平衡位置了。隨后,隨著輸入力推桿傳遞的輸入力越來越大, 這時的助力成固定比例(助 力比)增加,在特性曲上為一斜率為助力比與助力器效率的乘積的直線。由于大氣氣壓是固定值,當達到最大助力點時,即大氣腔的氣壓等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時, 助力將不會發生改變

4、。這時候的助力器的輸入力與輸出力等比例增加(不考慮真 空助力器的效率)。這時,向后凸起的主面將在柱塞力的擠壓作用下,逐漸減小 向后凸起的高度。當輸入力推桿上的力足夠大時,反饋盤的主面到達與副面平衡 的位置。之后,反饋盤的主面甚至開始向反方向凸起。這時候,空氣閥打開的程 度越來越大,助力器的大氣腔(變壓腔)與外界空氣完全相通,取消制動時隨著 輸入力的減小。控制閥活塞向后退移動,但是伺服力這個時候還是固定值, 大氣 閥口的間隙越來越小,知道剛好關閉的位置,并隨之產生變形。但是,這個時候 的位置并不是降壓過程的平衡位置。輸入力接著繼續減小,真空閥口關閉。止匕時, 真空助力器就處在降壓曲線中的平衡點位

5、置。 升壓的平衡位置與降壓的平衡位置 有一個差值。這是由于真空閥與大氣閥的兩個材料的變形引起的。 大小是兩個變 形值的和。真空閥打開后,助力器的真空腔和大氣腔相通,真空腔的真空度逐漸 下降,助力逐漸減小了。此時的活塞體向后移動。在這個降壓的過程當中。大氣 閥閥口始終是變形的,但是真空閥沒有變形。到了反饋盤主面作用力為零的時候, 真困難該助力器最后達到了最后的平衡位置。若是這是真空助力器輸入力推桿繼 續向后退,助力器的平衡被打破。回復到初始的原始狀態即非工作狀態。2.1 單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單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 單膜片真空助力器結構真空助力器主要由殼體、膜片

6、、控制閥、活塞體、控制閥推桿、反饋盤等組成。真空助力器通過后殼體上的螺栓固定在汽車的前圍板上,通過前殼體上的螺栓與制動主缸連接。膜片把伺服室分隔成前后兩腔,前腔通過真空管與發動機 的進氣歧管連接。1)非工作狀態當真空助力器處于非工作狀態時,制動踏板推桿沒有力的作用,控制閥和活 塞體之間的真空閥開啟,柱塞與橡膠皮碗組成的大氣閥關閉,前后腔通過活塞體 的通道A和真空閥口連通,當發動機工作時,前后腔空氣被抽空,都保持真空狀 態。圖2.4非工作狀態2)工作狀態剛才下制動踏板,給輸入力推桿一定的力時,控制閥推桿在力的作用下向 前運動,同時,控制閥回位彈簧與控制閥皮碗彈簧被壓縮,在彈簧的作用下,控 制閥閥

7、座向前移動,真空閥口關閉,這樣,前后兩腔隔絕。繼續給踏板增加踏板 力,控制閥座與柱塞分離,空氣閥開啟,外界空氣通過濾圈、通道 B進入后腔, 從而使助力器前后兩腔產生壓力差,該壓力差作用在膜片上。膜片的有效面積產 生伺服力,回位彈簧的作用力和產生的伺服力方向相反,伺服力除了克服回位彈 簧回位力的作用外,其余的力通過反饋盤作用在主缸推桿上, 用于推動主缸活塞 運動。此時,反饋盤內圈受到柱塞的擠壓力而變形。圖2.5工作狀態3 )平衡狀態當空氣繼續進入大氣腔,反饋盤外圈受到活塞體的作用力越來越大,壓力 也越來越大,此時,反饋盤內外圈受到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空氣通道因此能繼續 開放,大氣能繼續進入后腔。

8、空氣的繼續進入,使得反饋盤內外圈受到的壓強差 越來越小,當內外圈壓強相等的時候,在制動主缸推桿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 柱 塞(空氣閥座)向后(右)移動,直至空氣閥座與控制皮碗接觸壓緊,空氣閥關 閉,此時,助力器達到平衡狀態。平衡狀態時,前后腔隔絕,A通道關閉。圖2.6 平衡狀態把三個狀態用一個表格描述,即:大氣閥真空閥真空腔大氣腔反饋盤兩腔關系非工作狀態關閉開啟有真空度有真空度未變形連通工作狀態開啟關閉有真空度大氣進入變形量不等未連通平衡狀態關閉關閉有真空度無真空度變形量相等未連通表1單膜片真空助力器三個工作狀態時的相互關系2.2 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結構如圖2.7

9、所示:圖2.7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結構1-六角螺母2-彈簧墊圈3-主缸頂面板4-真空口防塵套 5-前殼總成6-前殼密封膠 圈7-前殼密封膠圈骨架 8-前殼彈性擋圈9-前橡膠膜片襯板 10-橡膠膜片11-后橡 膠膜片襯板12-后橡膠膜片13-連接滑套14-后殼總成15-O形密封圈16-O形密封 圈17-后殼密封膠圈18-墊圈19-彈性壓圈20-防塵套21-防塵固定圈22-海綿23-活塞體24-控制閥總成 25-鎖片26-圓柱銷27-反饋盤28-膜片壓圈29-階梯連接套固定圈30-后腔內套盤 31膜片墊圈32-O形密封圈33-鎖母34-回位彈簧35-主缸頂桿總成 36-前防塵套 橡膠閥座 (2橡膠閥座

10、彈簧 彈簧座(4控制閥推桿©壓縮彈簧 彈簧座 。空氣閥座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部件主要由前殼體、后殼體、前后橡膠膜片、活塞體、 回位彈簧、柱塞、橡膠皮碗、反饋盤、主缸推桿、輸入踏板推桿、中間隔板等組 成。雙膜片真空助力器與單膜片真空助力器兩者的工作原理相似,都是通過氣壓差產生力作用。但是,雙膜片真空助力器比單膜片真空助力器在活塞體上多了導 氣機構,多了一塊把氣室分隔成前后兩氣室的中間隔板等。2.3 方案設計此設計所采用的方案設計如圖2.7所示。圖2.8本方案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結構1 .連接叉2.螺母3.擋圈4.防塵罩5.后殼氣封6.后殼氣封支承圈7. 后殼氣封擋圈8.螺桿9.后殼體10.后

11、膜片11.后膜片襯板12.中間隔板 13.隔板氣封14.隔板氣封支承圈15.氣封擋圈16.前膜片襯板17.前膜片文檔來源為:從網絡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編輯.歡迎下載支持 .18. 前膜片擋圈 19. 前殼體 20. 前殼加強板21. 回位彈簧 22. 主缸推桿 23.推桿螺栓 24. 前殼氣封 25. 前殼氣封支承圈 26. 氣封擋圈 27. 反饋盤 28.回位彈簧座29. 真空管 30. 推桿活塞作用塊座31. 推桿活塞作用塊 32. 推桿活塞擋圈 33. 推桿活塞 34. 后膜片擋圈 35. 控制閥彈簧36. 橡膠皮碗37. 橡膠皮碗座38. 推桿回位彈簧39. 推桿回位彈簧座40.

12、 濾清圈 41. 活塞體 42. 消聲圈 43. 輸入力推桿該方案與其他方案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沒有用鎖片定位推桿活塞(柱塞) ,而是在推桿活塞的末端加一個軸向擋圈, 推桿活塞由軸向擋圈限制其向右的極限位置。 在推桿活塞的末端, 有一塊作用塊。 該作用塊的半徑與推桿活塞的半徑相等,作用塊由一作用塊座限制其徑向位移。如圖 2.11 所示為該結構的放大圖:2.11反應盤部分的結構圖由上圖可以看出,沒有工作時,反應盤與柱塞作用塊之間有一段間隙,這段間隙是必須有的,防止作用塊與反應盤長時間接觸擠壓,消耗反應盤的作用。這個間隙大約是1mm。該方案的通氣通道都是在活塞體上實現的,在活塞體中部與中間隔板接觸的

13、附近有一個大小適宜的孔, 連通著兩個真空腔。 在活塞體的斜角的地方, 有一個扁形的通道, 連接著兩個大氣腔。 大氣腔和真空腔的連通是通過真空閥實現的,這和普通的真空助力器一樣。 助力器的真空源是發動機, 與發動機的進氣歧管相連。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中間隔板、前后殼體是鉚接的,過盈密封配合,中間隔板與中間隔板的氣封組件式通過鉚接連接過硬密封的。中間隔板是固定不動的,可以在活塞體上滑動。下面從三個工作狀態對工作實現方式進行說明。1) 非工作狀態圖 2.8 非工作狀態雙膜片真空助力器處于非工作狀態時,即駕駛員沒有踩下制動踏板,輸入推桿沒有力的作用時, 雙膜片真空助力器的真空閥處于開啟狀態, 柱塞和橡膠

14、皮碗組成的大氣閥關閉, 外界大氣與氣室隔絕。 此時, 前真空腔通過通道A 與后真空腔相連通,前大氣腔與后大氣腔通過通道D相連通。而此時,真空腔與大氣腔通過真空閥和通道C 相連通。因此,四個腔此時都是連通的,氣壓一樣,沒有壓差。 當發動機工作時, 由于真空助力器真空閥口與進氣歧管相連, 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四個腔的空氣被抽走,造成一定真空度。2)工作狀態圖2.9 工作狀態當踩下制動踏板,輸入推桿受到了力的作用,輸入推桿推動柱塞軸向向前 移動,橡膠皮碗與真空閥座接觸,真空閥關閉,前后真空腔與前后大氣腔斷開, 但是前真空腔與后真空腔還是連通的,前大氣腔和后大氣腔也是連通的。與此同 時,大氣閥座與橡膠皮

15、碗分離,大氣閥打開,空氣通過大氣閥,再通過通道C進入后大氣腔。因為后大氣腔與前大氣腔通過通道 D連通,所以空氣就能進入前 大氣腔,此時,前后大氣腔的壓力逐漸改變。然而由于真空腔的氣壓沒有改變, 這樣,在真空腔與大氣腔之間就產生了氣壓差, 氣壓差通過前后膜片的作用產生 了壓力差,壓力差作用在活塞體上,活塞體在這個壓力差的作用下向左移動。 該 壓力差除克服回位彈簧的抗力外,其余部分通過反作用盤作用在主缸推桿上, 使 主缸推桿獲得力的作用向左軸向運動, 推動主缸活塞移動,產生油壓差,產生制 動力。3)平衡狀態圖2.10 平衡狀態當空氣繼續進入大氣腔,反饋盤外圈受到活塞體的作用力越來越大,壓力 也越來越大,此時,反饋盤內外圈受到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空氣通道因此能繼續 開放,大氣能繼續進入后腔。空氣的繼續進入,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