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與壯族民族特色簡介_第1頁
傣族與壯族民族特色簡介_第2頁
傣族與壯族民族特色簡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傣族傣族是中國56 個少數民族之一,大多聚居于我國云南省邊境。竹樓是傣家住竹樓分兩層,上層住人,下層拴放牲畜傣家竹樓通風、 涼快、 清潔、 明亮, 又可以防備野獸的襲擊,十分安全。傣族的服飾顏色特別鮮明,大膽。像是明清時期的彩繪,衣服上面繪畫上孔雀或是一些紫藤蘿等一些花,特別漂亮。傣族人的飲食以谷類為主。最具特色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米裝進新鮮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他們用手抓飯吃傣族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 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來源于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 也來源于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傣族節日大

2、多為佛教節日,其中最著名者為潑水節。潑水節也是傣族文化中一年的開始。( 1) 潑水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中旬。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于公歷4 月。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后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后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 潑水聲、 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壯族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 廣東和貴州等省區。壯族的建筑風格。式樣一般有半干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干 欄,也叫木樓、吊腳樓有的還有閣樓

3、及附屬建筑。一般干欄都依 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 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 些 村寨,家家相通,連成 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 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壯族服飾各有不 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壯族也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 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 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 料。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

4、 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 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士于。歌士于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壯族有很多唱歌能手,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壯族有自己特有的節日。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比賽打陀螺更是熱鬧非凡,獲第一名者榮稱“陀螺王”。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壯年。壯年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習慣叫 " 崴誼久",意為過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稱謂)。是日,全寨集資買豬,(有的村寨按戶輪流專門喂養社豬)宰殺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豐登。從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嚴禁內外人出入。過年十天之內為節日活動期間,村村寨寨敲鑼打鼓,吹笛彈琴,縱情歡娛。親友互訪道賀,青年玩山串寨對歌作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