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_第1頁
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_第2頁
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_第3頁
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對于許多事物都比較陌生,知之甚少。前不久,我聽一位老師教學植物的繁殖一課時,她在教了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之后,提問:“番薯用哪種方式繁殖的?”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后,學生們確定了番薯是用根繁殖的。她緊接著又問:“蘿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這下可難住了學生們,又一番激烈的討論在“根”和“莖”之間展開了,最后都說是用根繁殖的,沒有一個人說是用種子繁殖的。面對“蘿卜是用什么繁殖的?”簡單問題,學生都答不上來,我感到有點意外。看來,課堂教學單純地傳授知識,確切地講是只傳授課本上的知識,這已經不行了。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嚴重脫節,長

2、期下來,學生形成了只記住課本知識、讀“死書”的習慣,不能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大自然相聯系,更不能把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當然更談不上什么科技創新了。所以,讓科技創新教育走近孩子們的生活是擺在我們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了。  一、要學會充分地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1、科學課和科技活動課教師用好教材是不可忽視的。學校資源包括學生的教材,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科學知識體系,提供了最基礎的科學知識,提供了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2、開放實驗室,允許學生自行實驗。要使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像科學家那樣能自行實驗研究,而現在許多學校的實驗室僅僅個擺設,根本沒有對學生開放。所以,開放

3、實驗室,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自行實驗,可由輔導教師提供所需的器材和相對應的指導,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里,輕松自在,設想出許多奇思妙想的實驗設計,通過互相合作,自主實驗,他們能夠發現許多有價值的科學現象,領悟書上學不到的科學知識,鍛煉了自己的動手實踐水平,同時,還了卻了他們做實驗的心愿。2、發揮網絡、圖書室優勢,擴大信息收集范圍。在學生展開科技創新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樣或是那樣的疑問,說實在的,許多疑問老師都是難以解釋清楚的,而學生恰恰對這些問題最感興趣。比如在一次讓學生畫科技幻想畫時,許多學生提出了“究竟有沒有外星人?木星、水星是什么樣子的?”等問題,像這些問題單憑課本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4、。我們能夠讓學生從圖書室借來相關這方面的書刊來查閱,同時還能夠開放電腦室,讓學生帶著對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搜集信息,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再如布置學生收集恐龍的資料時,許多學生提出了“怎樣才能拯救恐龍?”這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究竟怎樣回答才能讓學生滿意呢?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去圖書室、電腦室找答案,想辦法。學生最后收獲的肯定要多于“拯救恐龍”這個問題的本身。二、要帶領學生去大自然中探索發現。大自然不但僅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環境,而且還是本孕集著許許多多的知識和奧秘的“教科書”。里面活生生的蟲、魚、鳥、獸、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瞬息萬變的電閃雷鳴和客觀存有的巖石、土壤等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展開科技創新

5、活動的對象。如果我們局限在教室里,單憑標本、教具、課件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既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空間,又會削弱學生對展開科技創新活動的樂趣。所以,要帶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讓學生自己去大自然中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秘。如在做小實驗“螞蟻怎樣搬家”、“蝸牛怎樣逃生”時,學生對螞蟻、蝸牛還是比較熟悉的,許多同學都玩過螞蟻、蝸牛,如果把學生束縛在教室中,與大自然隔離開,很有可能把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白白浪費,而讓學生形成“書中的螞蟻”和“大自然中的螞蟻”隔斷,這樣難免使學生把書中學到的知識與大自然相脫離。三、要教會學生在社區和家庭生活中展開科技創新活動。課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現實的大教材,

6、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體驗展開科技創新活動的樂趣。前幾天,一位學生問我:“為什么早上起床時,我臥室的窗戶玻璃上都沾滿了水珠?”學生能提出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我非常欣喜,但我沒有回答,決定把這個問題拋向全體同學。于是我給了學生幾天的時間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一些地方會出現這種“神秘的水珠”?幾天后,學生找到了許多出現這種“神秘水珠”的地方:“我發現電飯煲煮熟飯后的鍋蓋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哈氣時也會出現水珠”“我從冰箱里拿出飲料,飲料瓶外面很快也出現水珠”。“”學生們紛紛匯報自己的發現,氣氛異常激烈。我再引導學生找出出現水珠時的相同條件,最后經過討

7、論后,大家形成統一意見:熱的水蒸氣碰到冷的東西,就會形成水珠。這時,我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學習了水的三態變化。我想,對于水的三態變化學生應該是印象很深的。知識只有使用起來才是活的,學生使用所學知識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區和家庭生活了。比如一個孩子看到自家進了一只老鼠,咬壞了家里的布藝沙發和窗簾,害的爸爸媽媽苦惱不堪,每天深夜一聽到老鼠的響動就起來趕。為了趕跑老鼠,還家中的安寧,他改造了一只玩具貓。給貓裝上了可以跑動和發出“喵喵”叫聲的裝置,嚇得老鼠當晚就逃跑了。四、在其他媒體中進行補充。有線電視和電腦幾乎進入了每個家庭,許多家長都為怎樣能讓孩子不看電視和不上網而發愁。其實,只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在電視中和網絡上還可以讓孩子學到許多最新的科學知識。我鼓勵學生看中央電視臺第10套播出的“探索發現”、“走近科學” 、“動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