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昆蟲學講稿_第1頁
農業昆蟲學講稿_第2頁
農業昆蟲學講稿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簡介一覽表課程名稱:果樹害蟲及防治學時:36學分:2開課教師:劉順,魏國樹,王勤英課程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深刻領會害蟲、作物和環境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重要意義;掌握北方落葉果樹上主要農業害蟲種類的形態特征、分布及為害、生活史和習性、預測預報及其綜合防治方法;實踐中,具有獨立指導常見果園及設施果樹害蟲綜合防治 的能力,并具備從事農業昆蟲學研究工作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內容(保留到節以下的標題):第一章食心蟲類第一節仁果類 1桃小食心蟲 2.梨小食心蟲3.蘋小食心蟲4.梨大食心蟲第二節核果類 1.桃蛀螟2.核桃舉肢蛾第三節干果類 1.柿蒂蟲第二章卷葉蛾類第一節蘋小卷葉蛾、蘋褐卷葉蛾

2、、蘋大卷葉蛾第二節頂梢卷葉蛾第三章刺吸害蟲類第一節 蚜蟲類 1.蘋果蚜、蘋果瘤蚜 2.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梨二叉蚜、梨黃粉蚜 4.蘋果綿蚜第二節葉螨類 1.山楂葉螨2.蘋果全爪螨3.苜蓿苔螨第三節其他 1.梨木虱 2.梨網蝽第四章食葉毛蟲類第一節毛蟲類 1.舟形毛蟲2.天幕毛蟲3.梨星毛蟲第二節毒蛾類 1.金毛蟲2.舞毒蛾第三節刺蛾類 1.黃刺蛾 2.綠刺蛾 3.扁刺蛾第四節干果類 1.棗尺蠖2.棗粘蟲第五章蛀干害蟲類第一節天牛類 1.桑天牛、星天牛 2.蘋枝天牛3.桃紅頸天牛第二節 吉丁蟲類1.蘋小吉丁蟲2.金緣吉丁蟲第三節 介殼蟲類1.柿綿蚧 2.桑盾蚧 3.梨圓蚧 4.球堅蚧類第四節

3、 其他 1.蘋果透翅蛾 2.葡萄透翅蛾5.梨莖蜂3.梨瘤蛾4.大青葉蟬實驗安排:實驗一食心蟲類害蟲識別實驗二刺吸類、卷葉類害蟲識別實驗三食葉毛蟲類害蟲識別實驗四蛀干害蟲常見種類識別推薦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北京農業大學等主編,1993,果樹昆蟲學,農業出版社劉紹友主編,1990,農業昆蟲學(北方本)植保專業用,天澤出版社 仵均祥主編,1999,農業昆蟲學(北方本),世界圖書出版社農業昆蟲學講稿( 3)(植保專業用 )果樹害蟲本章重點內容:食心蟲類(: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蘋小食心蟲、梨大食心蟲,桃蛀螟等) 卷葉蛾類(:蘋小卷葉蛾、蘋褐卷葉蛾、蘋大卷葉蛾、頂梢卷葉蛾);刺吸害蟲類(:蘋果蚜、蘋果瘤

4、蚜、桃蚜、桃粉蚜、桃瘤蚜、梨二叉蚜、梨黃粉蚜,山楂葉螨、蘋果全爪螨、苜蓿苔螨);毛蟲類(梨星毛蟲、舟形毛蟲、天幕毛蟲);蛀干害蟲類(:桑天牛、星天牛、蘋枝天牛、桃紅頸天牛,:蘋小 吉丁蟲、金緣吉丁蟲,:梨圓蚧、桑盾蚧、球堅蚧類,梨莖蜂,梨瘤蛾,大青葉蟬)。上述各果樹害蟲的形態特征、分布及為害、生活史和習性、預測預報及其綜合防治方法。第一章 食心蟲類食心蟲類是果樹上最重要的一類害蟲,主要包括桃小食心蟲(簡稱桃?。?、梨小食心蟲(梨?。?、蘋小食心蟲(蘋小) 、梨大食心蟲(梨大) 四者簡稱三小一大 、白小食心蟲(白?。?、桃蛀螟等,它們為害 薔薇科仁果類或鼠李科核果類果樹的果實,輕則降低品質,重則造

5、成絕收。 一、種類、寄主與被害狀1、種類鱗翅目,蛀果蛾科。 鱗翅目,小卷葉蛾科。 鱗翅目,小卷葉蛾科。 鱗翅目,螟蛾科。桃小食心蟲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 梨小食心蟲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蘋小食心蟲 Grapholitha inopinata Heinrich 梨大食心蟲 Nephopteryx pirivorella Matsumura2、寄主與被害狀( 1 )寄主桃小:主要為害薔薇科和鼠李科果樹,如蘋果、梨、山楂,桃、棗、李、杏、海棠、花紅等。 梨小:主要為害蘋果、梨,次之桃、李、杏、櫻桃,有時也為害沙果、山楂、棗、山

6、荊子、海棠等, 在桃、梨、蘋果混栽果園發生尤重。蘋小:主要為害蘋果、梨、桃、花紅、山楂、山荊子等,在河北省是蘋果、梨的主要害蟲。 梨大:食性專一,主要為害梨,附近的桃、蘋果偶有為害。( 2)寄主被害狀桃小: 初期:入果孔在果胴部或頂部, “淌眼淚 ”(針眼大小) 蠟質膜 (小片) 小黑點;不久, 表現“ 青疔 ”癥狀蛀果孔周圍略凹陷,綠色疤痕;繼而,皮下潛食果面上出現凹陷的潛痕;果實膨 大期 果形不正 “猴頭果 ”;果實近成熟期, 隨蟲齡增大, 食量大增, 果內竄食, 蟲道內充滿蟲糞 “豆 沙餡”,在棗果被害后尤為明顯;脫果孔 圓形,綠豆粒大小。為害特點是多深入果心,食害種籽。梨小:自果底部、

7、果肩或兩果接觸處蛀入,一般一果一蟲。為害蘋果時入果孔很小且愈合,不易發 現;早期為害梨果時入果孔較大, 外有蟲糞排出, 蛀孔周圍變黑腐爛, 稍凹陷, 并逐漸變大 “黑膏藥 ”; 后期為害梨果時入果孔很小,蛀孔周圍青綠色,果面不凹陷。脫果孔稍大似米粒大小“米眼” ,蟲道有幼蟲吐的斯。為害特點是直達果心,食害種籽。早春幼蟲為害桃新稍, 多自頂端第 2-3 片葉葉柄基部蛀入, 向下蛀食髓部, 直至木質部部分將新稍蛀成空心,蛀孔外流出膠液并粘有蟲糞,受害稍葉片萎蔫后枯萎下垂(折梢),每個幼蟲可轉移為害 3-4 個新稍。幼蟲還可為害蘋果、梨、櫻桃、李、杏和海棠等的新稍,但蘋果新稍受害后,被害處的葉柄基部

8、 產生離層易落葉。蘋小:蛀果孔多由果實胴部蛀入,初期蛀果孔周圍呈紅色小圈,有 2-3 個排糞小孔且流出膠質滴; 后被害處向四周擴大形成褐色、表面凹陷、不腐爛而干裂( 果皮組織干枯 )的圓形蟲疤“ 干疤 ”, “干 疤”上有排糞孔數個,并有少許蟲糞。為害主要局限在皮下淺處,很少深入果心,被害果縱切剖面近錐 形。但山楂、海棠、山荊子等小果類被害食,由于果實小??芍_果心。梨大:主要為害梨芽,其次是梨果。梨芽指花芽及花絲,梨果主要是幼果。越冬幼蟲自花芽基部蛀 入,直達花軸髓部,蛀孔外有蠅頭大小的一堆細小蟲糞, 有絲綴連 ,被害芽干癟,芽內幼蟲結一致密白 繭越冬;越冬后幼蟲為害芽時,先于 芽鱗內吐絲纏

9、綴鱗片 (故蟲芽鱗片不易脫落,早春梨花開時震樹, 鱗片脫落的的是正常芽,不掉的為蟲芽,極易辨別) ,再向髓部食害,芽鱗外有蟲糞,花絲受害重時常全 部枯萎。幼果被害,蟲孔外有蟲糞, 果柄基部有大量白絲纏裹于果枝上 ,蟲果干縮變黑,常懸于枝頭經冬不落,尤近化蛹時為害的那個果實更是如此,俗稱“吊死鬼 ”。二、生活史及習性(一)生活史 桃小梨小蘋小梨大1、世代 北方 1 年 1-2 代全國 1 年 3-7 代北方蘋果區 1 年河北 1 年 1-2 代河北多 1 年 2 代,河北北部 1年 3-4 代2 代,梨區 1 代南部 1 年 2 代北部少為 1 年 1 代中南部 1 年 4-5 代北部 1 年

10、1 代有局部世代現象2、越冬蟲態 老熟幼蟲老熟幼蟲老熟幼蟲初齡幼蟲3、越冬場所 扁圓形、致密灰白色絲繭灰色薄絲繭白色絲繭“越冬絲繭”主干、主枝基部剪、鋸口、樹皮芽內,以花芽主干根圍 4 寸深土翹皮裂縫、 附近裂縫、頂樹桿、內最多。層( 2寸深內多) ,表土層 及頂樹桿、吊枝繩及表土層、果庫、窖、場等。吊枝繩、包裝物等。包裝物等。4、周年為害(1)桃小 越冬幼蟲 5月中旬始出土, 6 月上中旬為盛期, 7月上旬末期;出土后在樹干基部附近地表 被物下作夏繭化蛹;成蟲 6 月中旬出現,下旬至 7 月上旬為羽化盛期。 8 月中旬前脫果落地幼蟲可 完成兩代,以后脫果的只發生一代即入土化蛹。(2)梨小 越

11、冬幼蟲 3月中下旬化蛹, 4月上中旬第 1代成蟲出現,第 1-2 代成蟲在桃梢上產卵,第 1-2 代幼蟲害梢高峰分別在 4月中下至 5月上、 6月上中旬,第 3代成蟲產卵主在梨果少在桃梢,第 3 次害梢約在 7 月中下旬,由于此時梨果小而硬,石細胞多,不適于蛀食,受害較輕,至8 月中旬后隨果實漸趨松軟成熟,受害顯著加重,至 8月下、9 月上出現蛀果高峰,所以晚熟品種常受害較重。( 3)蘋小 越冬幼蟲 5-6 月化蛹, 6-7 月成蟲出現,盛期在 6 月中下旬;第 1 代幼蟲老熟后在蛀入孔附 近咬一脫果孔脫出,沿枝干爬行至翹皮裂縫下潛藏作繭化蛹, 7-8月脫果,高峰在 7月下至 8 月上; 第

12、1 代成蟲 7 月中至 8 月末發生,盛期在 8 月上中旬,第 2 代幼蟲果內為害 20 天左右, 8 月中至 10 月下脫果,高峰在 9月中旬,脫果幼蟲潛入越冬場所作繭越冬。在梨區,由于梨果幼時堅韌,第 1 代幼蟲極難蛀入,因此幾乎只有第2 代幼蟲為害,河北中南部越冬幼蟲化蛹盛期在 6 月下旬,羽化盛期在 7 月上旬,第 1 代幼蟲于 6 月中、下旬開始蛀果為害,但蛀入和成活率很低, 7 月后隨果 實增大變軟、糖分增加,蛀入和成活率才上升。( 4)梨大 河北中南部,越冬幼蟲 3 月下旬梨芽萌動時開始活動,少數在越冬芽內繼續取食,多數轉移 至附近飽滿花芽為害, 昌黎一帶轉芽盛期在 4 月中、下

13、旬,物候上正是花芽膨大、 芽鱗節間露白期。 芽內為害約 20-30 天,至 4 月下旬梨果拇指大時轉入幼果為害,盛期在5月中; 1個幼蟲轉害約 1-3個果即老熟, 5 月下在最后的被害果內化蛹, 6月上旬為盛期;被害果初期萎蔫皺縮,后萎縮變黑, 其上的蛀果孔頗大。 5 月下成蟲始羽化, 6 月中旬為盛期,河北北部 7 月中羽化。第 2 代幼蟲孵化 后多從果頂周圍蛀入,產在芽上的卵孵化后則先鉆食當年生新芽再轉害果實,害果期自 6 月下至 8 月上,高峰在 7 月上、中旬。 7 月中、下旬化蛹,第 2 代成蟲發生不整齊,河北中南部在 7 月下旬 至 9 月上發生, 8 月中旬為盛期,此代成蟲在枝梢

14、、頂芽和花芽縫隙產卵,很少在果上。幼蟲孵化后即鉆害當年新芽,鉆芽盛期在8 月中、下旬,9 月上、中旬發育到2 齡左右的幼蟲開始在被害芽內結一白繭越冬, 10 月上旬全部轉入越冬。二)習性1 、成蟲桃小梨小蘋小梨大1 )活動節律 晝伏夜出晝伏夜出(傍晚)晝伏夜出(晨晚)晝伏夜出2)產卵絕多產于果實多第 1-2 代產于桃新喜產于光滑果實,越冬成蟲多產于絨毛的萼洼、少梢,第 3 代多在梨多產于胴部。果實萼洼、果苔、梗洼,極少在果果少在新梢,第 4梗洼、葉柄、果苔、芽或枝上。代梨果果面,以果面粗糙處及頂產卵在晚熟國光肩最多。品種間有芽。第 2 代成蟲多,中熟、中晚選擇性,味甜、皮產于枝梢頂芽、熟品種少

15、。薄、質細品種受害花芽縫隙。重。3)趨光性無有一些有4)趨化性無對糖、醋、酒等對糖醋、蜜、果汁、趨性強茴香油、黃樟油等趨性強。2、幼蟲桃小梨小蘋小梨大(1)蟲齡5( 2)活動孵化后在果面孵化后在果面孵化后在果面出蜇后 轉芽為害 ,自芽基蛀入,上爬行幾十分上爬行 1-2 小上爬行約 10-孔外拉絲結網纏繞鱗片,使其種至數小時,時后蛀入。第30 分鐘后蛀入,不易脫落,蛀食花軸髓部。梨后尋找適宜部1-2 代蛀害桃吞食果皮。果拇指大時 轉果為害 ,于果頂位,多在胴部梢,有 轉梢為附近蛀入,轉害 1-3 個果,化或底部蛀入,害 特點,第 3蛹前由蛀孔爬出至果柄基部,啃咬果皮但不代蛀果多于蛀吐絲將其纏繞在

16、果枝上,再將吞食。梢,第 4 代蛀蛀孔內蟲糞排凈,吐絲做成羽果?;?。、發生與環境關系一)氣候條件1、桃小1)溫度 成蟲繁殖和卵孵化:21-270C有利,> 30OC對成蟲繁殖不利,> 33oC或<20oC不能產卵或卵孵化率很低,即早春溫暖、夏季氣溫正常有利于其發生。 越冬幼蟲出土:旬平均氣溫達16.9oC 地溫為19.7oC時,越冬幼蟲始出土。(2)濕度成蟲繁殖和卵孵化:相對濕度>75%有利,<75%對成蟲繁殖不利,<50%不能產卵或卵孵化率很低,即春、夏濕潤多雨有利于其發生。越冬幼蟲出土:降雨量(5-6月)影響出土盛期和持續時間,土壤含水量>10%

17、,順利出土, <5%受到抑制, <3%全部不能出土。( 3)光周期滯育的臨界光照周期為 14小時 20 分(二代區) ,依此可推測其在某地的發生世代數和第 2 代的發 生數量。2、梨小1 )溫度成蟲產卵: 最適溫度 24-29oC。 18oC 產卵減少, 15oC 產卵受到抑制或推遲產卵; 19oC 產卵增加。 適宜條件下, 1 雌蟲可產卵 50-100 粒。影響各蟲態的歷期及存活。(2)濕度 成蟲產卵:最適相對濕度70-100%,即雨水多、濕度大年份發生重。 影響各蟲態的歷期及存活。(3)光周期 每日光照多于 14 小時,全部繼續發育;光照在 11-13小時, 90%的幼蟲進入滯

18、育。3、蘋?。?)溫度 成蟲繁殖和卵孵化:卵的最適溫度19-29oC,孵化率在90%以上, 34oC或14oC卵存活率明顯降低。 幼蟲存活的最適溫度 25Q,290C次之(57.8%)、21C(48%), 34oC或21oC成活率降低。成蟲產卵的 最適溫度 25-29oC,其次21-25oCo 越冬幼蟲:在170C、34Q相對濕度50%時,越冬幼蟲化蛹成活率明顯下降。( 2)濕度 成蟲繁殖和卵孵化:卵的最適相對濕度75-95%,孵化率在90%以上;50%時卵全部不能孵化,相對濕度達100%時,山荊子上的卵 36oC仍全部孵化,說明高濕能明顯提高卵對高溫的抵抗力。成蟲產卵的 最適相對濕度 95%

19、,其次為 75%o 越冬幼蟲:在170C、340C相對濕度50%時,越冬幼蟲化蛹成活率明顯下降。( 3)光周期短日照滯育型。250C,每日光照短于13小時幼蟲全部滯育,15小時全部或近于全部不滯育。4、梨大(1)溫度 高溫干旱不利發生。(2)濕度雨水多濕度大有利于其發生。(二)食料因素1 、桃?。?)品種對越冬代成蟲產卵的影響:金冠多;紅玉、倭錦、元帥、赤陽次之,國光、白龍很少。( 2)品種對幼蟲發育歷期和成活率影響:如第 1 代幼蟲蛀食紅玉、金冠、元帥等品種的成活率比蛀食國光高 30-40%,發育歷期短 5 天左右;同一果內的幼蟲數量對其亦有影響,多時歷期延長,一般1 果能完成發育的不超過5

20、頭。2、梨小(1)品種對越冬代成蟲產卵的影響:味甜、皮薄、質細品種多,如鴨梨、白梨、仕梨、酥梨、南果梨、 明月梨等受害重,蘋果中以金冠、倭錦、國光受害重。(2) 品種對幼蟲發育歷期影響:桃梢中歷期短 (14.5 天),梨果、李果、 桃果內較長 (分別為 16.3、 18.2、 21 天) o3、蘋小( 1)品種對越冬幼蟲數量的影響:早熟品種無越冬幼蟲,成熟愈晚的品種數量愈多。( 2)樹齡對越冬幼蟲越冬部位的影響: 老齡樹, 多在樹體上部枝條的剪鋸口、 梨潛皮蛾為害的爆皮下 (約 占 63.5-85.7%);小齡樹上,多在樹體下部主干的老翹皮裂縫(約 90.9%)。4、梨大(三)天敵因素1、桃小

21、 寄生蜂:桃小甲腹繭蜂(夏繭) 、中國齒腿姬蜂等。2、梨小 寄生蜂:寄生幼蟲的小繭蜂、寄生卵的赤眼蜂等。3、蘋小 寄生幼蟲的 2 種寄生性姬蜂,步甲、蜘蛛、螞蟻等。4、梨大 幼蟲寄生蜂有黃眶離緣姬蜂、瘤姬蜂、離縫姬蜂等和幼蟲寄生蠅等,對梨大尤其是后期害果 幼蟲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四、預測預報1、桃小(1) 發生趨勢預測 依據上年蟲果率,結合當年 5-6月雨水情況而定。若蟲果率 >1%,當年5-6月雨水 較多,地面5 cm下含水量10% 越冬幼蟲可順利出土,當年發生量大;若蟲果率w1%,當年5-6月干 旱,地面5 cm以下含水量<5% 當年發生量小。(2) 地面防治時期預測 直接觀察在

22、樹盤下選定或設置某些地表被物誘集出土幼蟲作夏繭,5月初始觀察這些被物下的出土幼蟲量,初可2天1次,后1天1次,若幼蟲連續出土且數量較高,即可發出地面施藥的預報,一般 越冬幼蟲連續10-20天出土時即可進行第一次地面施藥。 分層埋繭觀察春季自越冬場所篩繭,汰除空、殘等不正常繭后,選500個繭分4層埋至樹盤下4寸深坑內(1.5尺X1尺),4寸深埋7%, 3寸深埋11%, 2寸深埋22% , 1寸深埋60%,上蓋鐵紗籠罩,自5月初始觀察幼蟲出土量,若幼蟲連續出土,或出土盛期(累計出土達20-30% )和出土末期(累計出土 50-70%,其自然死亡率約為 30-50% )時,即可發出預報。(3) 成蟲

23、期預測預報自5月中、下或6月初,用桃小性誘劑調查誘蛾數量,一般誘到第1頭雄蛾時發出預報,為地面施藥適期;至誘蛾高峰發出樹上防治預報。(4) 卵期預測預報當桃小性誘劑誘到第 1頭雄蛾時,定株定果或隨機調查卵果率,至卵果率達0.5-1%時發出樹上防治預報。2、梨小(1 )田間調查選為害重果園,春季定株系統調查樹皮下化蛹及羽化率,當越冬成蟲羽化率達25%時,后推6-7天即為產卵初期,可結合桃梢查卵發出防治預報。(2 )成蟲期預測預報用梨小性誘劑或糖醋液調查誘蛾數量,明確誘蛾高峰,預測卵發生期,發出防治預報。(3) 卵期預測預報自見卵始,定株定果或隨機調查卵果率,至卵果率達0.5-1%時發出樹上藥劑防

24、治預報。3、蘋小(1 )成蟲期預測預報 箱測法選取越冬幼蟲100-200頭放入廣口瓶中, 瓶底部鋪濕沙,中間墊鋸末,上部放曲折草紙,使幼蟲潛入紙折中結繭。廣口瓶置于盛水的盆或缸中保濕,并放入套有1帶果大枝的鐵紗或尼龍紗制預測箱中。自5月始,調查羽化蛾數量,至高峰時發出樹上防治預報。 糖醋液誘蛾用糖醋液(紅糖1份:醋2份:水20份)作誘液,自5月始,調查羽化蛾數量,至高峰時發出樹上防治預報。(2) 卵期預測預報 期距法 調查越冬代、第1代成蟲羽化盛期,分別后推8-9天、5-7天為第1、2代卵孵化盛期,結合梨區各品種蛀果期的不同發出樹上防治預報。 田間定株定果或隨機調查卵果率,至卵果率達0.5-1

25、%時,結合梨區各品種蛀果期的不同發出樹上防治預報。4、梨大(1 )越冬幼蟲發生趨勢測報轉芽前(3月中旬前),在梨園隨機調查1000個花芽,統計被害芽率、有蟲芽率,在大年當有蟲芽率 >10%或小年有蟲芽率>3%發出當年發生量大,需用藥防治的預報。(2) 越冬幼蟲轉芽期測報自梨芽開始萌動(3月下旬前),定株或隨機調查 50-100個花芽,統計有蟲 芽率和轉芽率(芽內無蟲芽數 /有蟲芽調查總數X 100%),初可2天調查1次,發現轉芽后1天調查1次, 當轉芽率達到10-25%時發出用藥防治的預報。(3) 轉果期預測預報在梨樹落花后,70-80%幼果長至拇指大時開始調查,每隔2-3天隨機選

26、取500-1000個果,統計被害果率和或轉果率,一旦發現被害果即可發出防治預報。( 4)卵期預測預報 在各代成蟲發生初期,定株或隨機調查一定數量的果和枝條,觀察卵色變化,當大 部分卵變暗紅色時發出防治預報。( 5)物候期預測預報 昌黎一帶,轉芽期一般在花芽膨大、鱗片節間露白時;轉果期在鴨梨脫萼期。 五、綜合防治(一)桃小1、防治原則:樹下防治與樹上防治結合,以樹下為主;園內、園外結合,園外不可遺漏;化學與生物防 治結合,重視生物防治;蘋果園與其他果園結合,全面周到。2、地面防治: 主治越冬幼蟲、蛹和脫果入土的當年幼蟲,時間在越冬幼蟲出土盛期或性誘劑誘到第 1 頭雄蛾、脫果入土盛期??捎盟巹┯校?/p>

27、50%辛硫磷EC:畝500g,隔15天施1次,連續2-3次;或50%辛硫磷EC500g+15-25 Kg細土充分混 合或 50%辛硫磷 EC500g 200-300 倍 1 畝果園地面。25%辛硫磷微膠囊劑( MC)500g+25 Kg 水+150 Kg 細土 1 畝果園地面,連續 2-3次。防效優于前者。 50%二嗪農(地亞農)EC :畝500g,配成毒土或稀釋成 450倍液 1畝果園地面。防效優于辛硫磷。 3%二嗪農顆粒劑( G)畝 6.5Kg 撒,連續 2-3 次。防效更優。50%嘧啶氧硫磷EC :畝600-800g,配成毒土使用,防效近于二嗪農;或3%嘧啶氧硫磷顆粒劑畝6.5Kg,防效

28、良好。25%對硫鱗微膠囊劑( MC) 500g+25 Kg 水+150 Kg 細土拌勻 1 畝果園地面,防效良好。 4%敵馬粉 0.5-0.8 斤/株,隔 10-15 天再施 1 次,防效良好。2%殺螟硫磷粉劑0.5-0.8斤/株,隔 10 天施 1 次,連續 3-4 次,防效良好。40%甲基異柳磷 EC200 倍液噴。甲拌磷緩施顆粒劑等。3、 樹上防治:主治卵和初孵幼蟲,時間在發蛾盛期后推6-8 天或結合卵果率達 0.5-1.5%時進行,注意不 同品種上 1、2代卵和初孵幼蟲發生時間的差異。可用藥劑有:50%對硫磷 EC 1500 倍25%對硫磷微膠囊劑 500-1000 倍。50%殺螟硫磷

29、 EC 1000倍(對玉米、高粱有藥害)50%二嗪農(地亞農) EC 2000 倍25%水楊硫磷 EC 1000倍。25%辛硫磷微膠囊劑 500-1000 倍。40%西維因膠懸劑 400 倍液噴。95%巴丹 WP (速效、內吸、安全)2.5%溴氰菊酯 EC 4000倍20%殺滅菊酯 EC 4000 倍1 0%二氯苯醚菊酯 EC 2000倍10%氯氰菊酯 EC 1500倍20%滅掃利 EC 2000-3000 倍4%敵馬粉 0.5-0.8 斤/株,隔 10-15 天再施 1 次,防效良好。4、 園外和其它果樹上防治注意果庫、窖等堆果場所脫果入土幼蟲的防治,可預先另擇適宜地面,鋪沙 層待其脫果入沙

30、后再移入果庫等;另還應加強桃小其它為害樹種如桃、梨、山楂、棗等上的防治。5、 樹盤堆土或覆蓋塑料薄膜,防止羽化成蟲出土。在越冬代幼蟲大多化蛹前或第1 代幼蟲老熟脫果入土 后,在距樹干 1 米范圍或全樹盤培 10-15cm 的土層或覆塑料薄膜,可防止羽化成蟲出土。6、人工防治( 1 )越冬幼蟲出土時或前,可耕鋤樹盤,繼之灌水,殺死部分幼蟲。( 2)越冬幼蟲出土時或前,可篩、壓樹盤,殺死部分幼蟲。( 3)及時采摘蟲果和撿拾落地蟲果,可壓低蟲源數量。7、性誘劑誘殺成蟲( 1)誘捕;( 2)迷向&使用生物農藥 如Bt乳劑;昆蟲病原線蟲懸液(46-91萬/M2) 防效達91.8-95%。白僵菌;

31、9、其他 如幼蟲出土或入土盛期,果園可放雞、鴨啄食。(二)梨小1 、防治原則:建園時避免桃、梨混栽,防治時注意不同寄主間轉移為害梢和果的習性。農業防治。2、防治方法( 1 )建園時合理配置品種,避免桃、梨、蘋果等混栽。( 2)農業防治 早春刮老樹皮,集中處理,消滅其中潛藏越冬的幼蟲。 秋季(北方約在 8月中旬)樹干、主枝綁布、麻、草片等誘殺脫果越冬幼蟲,至11月下旬集中燒掉。 集中剪除被害桃梢(5、6月),消滅其中潛藏的幼蟲。 及時采摘蟲果和撿拾落地蟲果,壓低蟲源數量。 果實套袋,阻隔產卵。( 3)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天敵。 使用生物制劑。(4)藥劑防治 當卵果率達 0.5-1%時使用下列藥劑:

32、50%殺螟硫磷 EC 1000 倍(對玉米、高粱有藥害)50%馬拉硫磷 EC 800-1500 倍 40%西維因膠懸劑 400 倍液噴。40%樂果 EC 1500 倍液。50%1605 EC 500-1000 倍。50%辛硫磷 EC 1000 倍40%乙酰甲胺磷 EC 1000-1500 倍。2.5%溴氰菊酯 EC 4000 倍20%殺滅菊酯 EC 4000 倍90%敵百蟲 1000 倍(蘋果早期不能使用,易發生藥害)第二章 刺吸類害蟲刺吸類害蟲是果樹上最重要的一類害蟲,主要包括蘋果蚜、蘋果瘤蚜、桃蚜、桃粉蚜、桃瘤蚜、梨 二叉蚜、梨黃粉蚜、山楂葉螨、蘋果全爪螨、苜蓿苔螨、梨木虱等,它們主要為害

33、寄主植物葉片、嫩梢、 生長點等,輕則抑制新梢生長,重則削弱樹勢,影響花芽形成,引起早期落葉,影響當年及次年產量, 甚至造成全樹枯死。I蚜蟲類、蘋果蚜蟲一)種類蘋果蚜或蘋果黃蚜 Aphis pomi De Geer 蘋果瘤蚜 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 二)寄主與為害蘋果蚜1 、寄主 蘋果、梨、桃、李、杏、海棠、山楂、沙果、櫻桃、山荊子等,還有繡線菊、 櫻花、榆葉梅等。2、為害及為害狀 以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葉、芽、 莖等 部位刺吸汁液為害,被害 葉片向 葉背橫卷 ;分泌蜜露,又稱繡線菊蚜,蘋果黃蚜,同翅目蚜科。同翅目蚜科。蘋果瘤蚜蘋果、沙果、海棠、梨、山 楂、山丁子等

34、以成、若蚜群集于新芽、嫩葉、及幼果 刺吸汁液為害,嫩葉受害皺縮不能展開, 重時出現許多紅色小斑點,后變黑枯死。低光合作用并易招致病害侵襲。(三)生活史及習性1、生活史 世代 越冬蟲態 越冬場所蘋果蚜1年10多代卵小枝芽縫或裂皮縫隙 大枝和樹干裂縫中少。周年生活次年蘋果芽萌動期開始孵化,5月上旬為末期。孵出若蚜群 集于新梢嫩葉、芽為害,若蚜 蛻皮4次發育成干母1天后 胎生得干雌5月下旬出現有 翅蚜,開始遷飛 初繁殖較慢, 6-7月時最快,大量有翅蚜擴 散為害,此期為害最重。8-9 月雨季,發生量減少;10-11 月產生性母雌雄性蚜交尾 產卵越冬。2、習性蘋果蚜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寄主轉移無傳毒(四)

35、發生與環境關系1、氣候因素蘋果蚜冬季溫暖,早春氣溫回升早,雨水充足年份,枝梢生長旺盛,細胞滲透壓低等,有利發生。成長葉片受害向葉背縱卷成筒形,全樹 受害嚴重時,所有新梢葉片皆縱卷如條, 呈“燙發”狀;幼果被害,果面出現許 多紅色斑點,瘢痕凹陷,重時果變畸形。蘋果瘤蚜1年10多代卵小枝芽縫、芽腋基部或分杈處, 剪鋸口和受害卷葉內亦有少量。次年蘋果發芽(3月底-4月初)時開始 孵化,4月中旬為盛期;孵出若蚜群集于 嫩芽、嫩葉為害,后又轉果為害。5月份繁殖最快,為害最重。5-6月產生有翅蚜,遷飛擴散為害,但由于產生有翅蚜 數量少,擴大為害較緩慢,故受害株如防治不及時,常連年發生,為害愈烈,甚至使整株

36、枯死。7-8月蚜量漸少。10- 11月產生性母 雌雄性蚜 交尾產卵越 冬。蘋果瘤蚜孤雌生殖無可傳蘋果花葉病蘋果瘤蚜2、天敵蘋果蚜的天敵種類豐富,主要有瓢蟲類一星瓢蟲、異色瓢蟲、十三星瓢蟲、龜紋瓢蟲、多異瓢蟲黑背小毛瓢蟲等;草蛉類一大草蛉、麗草蛉等;食蚜蠅類一黑帶食蚜蠅、斜斑鼓額食蚜蠅、月斑鼓額食 蚜蠅、梯斑黑食蚜蠅等;捕食蝽類一小黑花蝽、歐花蝽、黑食蚜盲蝽等;寄生蜂類一蘋果黃蚜蚜繭蜂、 麥蚜繭蜂、梨蚜繭蜂、蘋果綿蚜日光蜂、蘋果瘤蚜蚜小蜂、蚜蟲環腹蜂、蚜蟲金小蜂等;寄生菌類一弗 雷生蟲霉菌、串珠鐮孢菌、蚜筍頂孢菌、輪枝菌等。3、寄主 不同品種受害不同,如瘤芽為害元帥較重,國光較輕。(五)綜合防治

37、1、 果樹休眠期 早春蘋果發芽前噴布 5%的柴油乳劑或結合其他害蟲防治噴5° B石硫合劑,消滅越冬 卵。2、人工防治 結合夏剪,剪除被害梢,集中處理掉。3、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天敵。4、化學防治(1)涂干和包扎 依據測報,在蚜蟲發生初期,10年樹齡以下的小樹,可用內吸劑直接涂干;大、老樹 則在其主干或主枝基部刮去一圈老樹皮(6cm寬)至稍露白,將 40%樂果EC、40%氧化樂果EC、50%久效磷EC、40%乙酰甲胺磷EC等,稀釋2-10倍,涂刷其上,用塑料膜等包扎,3-5天可見效。亦可用刮口內吸齊炮扎法,刮口大小以寬3cm、長70cm為宜, 后用脫脂棉或吸水紙吸收藥液敷于刮口處,用塑料

38、紙包好。該法優點是殘效期長,不傷害天敵,但應注意及時將包扎物取下以免產生藥害。(2 )地下施藥在樹干基部挖坑施用 3%呋喃丹顆粒劑(G),后澆水,1畝地用量1.5Kg。15天。在越冬卵孵化盛期 (芽萌動期)(蘋果瘤蚜的越冬卵孵化相當集中,從開始孵化到孵化 此時葉片尚未卷曲或卷得不嚴,防效好)(辟蚜霧)WP 4000-5000 倍EC 2000 倍(3) 掛袋熏蒸 50%異丙磷EC1份+細沙200份 制成毒沙 1斤裝于1袋 1株樹掛1-2個毒沙袋,防 效良好,殘效期約(4 )噴藥防治,或果樹生長期嚴重時可用以下藥劑:50%殺螟松EC 2000倍25% 唑蚜威 EC 75-150g/ha70% 高

39、巧 EC 60-105g/ha10% 吡蟲啉 WP 60-105g/ha末盛期1周左右,50%抗蚜威75%辛硫磷40% 樂果 EC 1000-1500 倍50%馬拉硫磷 EC 1000倍二、梨黃粉蚜 Cin acium in kusuie nse Kishi. 又名梨黃粉蟲,俗稱膏藥頂,同翅目,瘤蚜科。(一)寄主與為害1、寄主 食性專一,只為害梨。2、 寄主被害狀 以成、若蚜群集于果實萼洼、 梗洼及兩果相接等部位刺吸汁液為害,被害處細胞壞死,變成黑疤甚至裂果。高溫多濕條件下,被害處不久變褐腐爛,在萼洼為害者造成所謂“膏藥頂”,受害重的果實果肉腐爛,甚至全果腐爛脫落。有時也為害枝干,被害處枯死龜

40、裂。(二)生活史及習性1、世代全年發生世代數不甚詳細2、 越冬蟲態卵3、 越冬場所樹皮縫隙、枝上殘附物或卷葉內4、 周年生活 次年梨樹開花(約 4月上旬)后開始孵化,孵出若蚜群集于翹皮下、裂縫等初刺吸汁液 為害,經3-4天變為成蟲,產卵繁殖 7月上旬孵化,爬至梨果萼洼、梗洼及兩果相接等部位群集刺吸汁 液為害 發育為成蟲后,繼續產卵繁殖,孵花的若蚜逐漸分散附于果面上吸食為害,此時成蟲產卵較集中 成堆,果面上似有堆堆黃粉,外圍有一黃褐色罩環,放大鏡下可清楚看到其成蟲附近堆積有許多卵和小若蟲,“梨黃粉蟲”由此得名。成蟲活動力差,擦去蟲堆,可見果面上有一稍凹陷的黃色蟲害小斑痕。8月中旬,果實近成熟期為

41、害更重,被害處不久變褐或黑色潰爛,在萼洼為害者造成“膏藥頂”,果肉組織腐爛,嚴重時全果腐爛脫落。此蟲喜在背陰處棲息為害,所以套袋后受害更重;采收早的蟲果儲藏期仍 可繼續為害,萼洼被害處變黑腐爛;如用塑料袋儲藏,袋內溫度高促使此蟲分散蔓延,常造成梨果大量 腐爛,損失加重,應注意避免。采收前,此蟲爬到樹枝裂縫等處產卵越冬。(三) 綜合防治1、 果樹休眠期 早春可噴布3-5° B石硫合劑,消滅越冬卵。2、農業、人工防治(1)冬季或早春,刮除老樹皮及清除樹體殘附物,消滅越冬卵。(2 )生長季節,及時摘除蟲果等,集中處理掉。(3) 采收前,樹干上綁布、麻、草袋片等物品,誘集其產卵,后集中處理。

42、(4) 出圃苗木或接穗可用 1° B石硫合劑浸1-2分鐘,殺死其上的卵,避免傳播為害。3、化學防治(1) 熏蒸 套袋處理的梨果,可于袋口塞 倍,將袋噴濕,利用熏蒸殺死袋內蚜蟲。(2) 噴藥防治重點在4月梨花前后越冬卵孵化盛期及50%抗蚜威(辟蚜霧)WP 4000-5000倍 75%辛硫磷EC 2000倍 50%1605EC 2000 倍40% 樂果 EC 1000-1500 倍DDV藥棉;袋內已染蟲的梨果,可在袋上噴50% DDVEC500-8007、8月轉果為害階段施用,可用以下藥劑:50%馬拉硫磷 EC 1000倍50%殺螟松EC 2000倍25% 唑蚜威 EC 75-150g/

43、ha70% 高巧 EC 60-105g/ha10%吡蟲啉 WP 60-105g/haDDVEC 2000 倍90% 敵白蟲 1000 倍n葉螨類、種類及分布山楂葉螨 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又稱山楂紅蜘蛛,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 蘋果全爪螨 Panonychus ulmi Koch 又稱蘋果紅蜘蛛,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 果苔螨 Bryobia rubrioulus Scheuetn 又稱苜蓿苔螨,蛛形綱,蜱螨目,苔螨科。 這三種害螨是我國北部果區,包括華北各省市、山東半島、遼東半島、西北的陜、甘等省,是果園最嚴重的一類害蟲之一。山楂葉螨在高溫干旱的黃河

44、故道為優勢種;蘋果全爪螨主要發生在溫暖潮濕的 渤海灣果區。二、寄主與為害山楂葉螨1、寄主 蘋果、梨、桃受害重, 還有李、杏、山楂、櫻 桃、沙果、海棠等。蘋果全爪螨 主為害蘋果,還有梨、桃、 沙果、李、杏、櫻桃、海 棠、山楂、棗、榆樹等。果苔螨主為害蘋果、榛子、梨,還 有沙果、山楂、桃、李、杏、 櫻桃、苜蓿、小麥、大麥等。2、為害及為害狀1)為害 皆以成、若螨群集于葉片或芽、花、果等刺吸汁液為害,消耗樹體養分,影響光合作用,衰 弱樹勢,破壞花芽分化和當年、次年產量。雖然個體小,行動能力有限,但繁殖能力強,借助風力、人、 苗木的等傳播蔓延,擴大為害。( 2)為害狀 被害葉片或芽、花等初期失綠成黃白

45、色小點,逐漸擴大變焦枯,成為褐色枯死斑。山楂葉 螨為害嚴重時,全葉很快變枯焦,常引起早期落葉;后兩者螨類一般不造成早期落葉。三、生活史及習性一)生活史 螨類的個體發育一般經過卵、幼螨期、第 1 靜止期、前或第 1若蟲期、第 2 靜止期、后 或第 2若蟲期、第 3 靜止期、成螨共八個階段,蛻皮 3 次,每次蛻皮前均有 1-2天不食不動的靜伏期。靜伏期時對藥劑的抵抗力較強,這也是藥劑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1、世代2、越冬蟲態3、越冬山楂葉螨1年6-9 代受精雌成蟲樹干、主側枝翹皮裂縫、枝杈處或近樹干基部土縫內,少量在落葉、雜草根等地表被物,果實萼洼、蘋果全爪螨1年 7-9代 卵 短果枝、果苔、

46、1-2 年生 枝的芽鱗痕、接縫、分叉 處等,嚴重時,主側枝背 面、果實萼洼等處亦有。果苔螨1 年 7-8 代,最多 7 代 卵 樹干、主側枝陰面翹皮 裂縫、枝條下部、短果 枝葉痕、果苔、剪口及 枝條分叉皺裂處等。梗洼、剪、鋸口等。4、周年為害山楂葉螨蘋果全爪螨果苔螨(1)越冬始期:日平均氣溫 11-12 °C。始期:日平均氣溫 10 °C始期:日平均氣溫成蟲蘋果花芽膨大或國光花芽萌左右。國光吐蕾或金冠花7°C 以上。蘋果發芽出蜇動期。序分離期。期?;蚵咽⑵冢禾O果吐蕾期(國光展盛期:紅玉、國光初花至盛期:吐蕾期(現孵化葉至花序分離期或鴨梨盛花盛花;元帥花蕾變色期蕾至

47、盛花)。期期( 5月上旬)。(5 月上旬)。(2)成螨產卵或 產卵盛期:蘋果盛花國光落花后 15 天;元帥花落花后 2 周前后。第 1 代卵孵 期前后,國光落花后后 1 周( 5 月中、下旬) ?;⑵?-10 天(5 月中下旬)。(3)為害高峰 第 1次: 5-6 月份麥收為害最重期: 6 月下旬 -8為害最重期: 6 月中前后;第 2 次(全年高月。-7 月中旬。峰): 7-8 月,為害最重。二)習性山楂葉螨蘋果全爪螨果苔螨1 、成蟲1 )為害部位小群體葉背 為害幼、若及雄成螨多在葉背、前期害芽,后以成、雌成螨多在葉正面 為害。若螨在 葉正面 為害。2)活潑性成蟲 不活潑活潑活潑3)結網性

48、吐絲結網一般 不吐絲結網 ,蟲口密度大、無結網 習性營養條件不良時,吐絲下垂擴散。4)產卵部位葉背主脈兩側及絲網上,葉面主脈基部兩側凹洼果枝、果苔、葉偶在葉緣卷縮處或葉正面?;蛉~背主脈近葉柄處。柄、葉背。5)生殖方式兩性生殖;可孤雌繁殖,兩性生殖;可孤雌繁殖,孤雌繁殖,目前但所產后代皆雄性。但所產后代皆雄性。尚未見雄螨。四、發生與環境關系1、氣候因素害螨類的發育溫度范圍為7-40 °,最適溫度約為24-30 °C,在適溫范圍內,其發育速度隨溫度升升高而加快。干旱氣候或天氣使組織汁液可溶性物質增多,利于其繁殖。暴雨狂風對其發生有很大抑制作用,如 夏季多雨低溫或雨季來臨后,螨類

49、的為害顯著減輕。光周期變化影響越冬雌成蟲(山楂葉螨) 、和產卵雌成螨(簡稱冬雌) (蘋果全爪螨、果苔螨)出現的早 晚。2、寄主 寄主受害程度影響越冬雌成蟲(山楂葉螨) 、和冬雌(蘋果全爪螨、果苔螨)出現的早晚。如 受害嚴重,葉片焦枯甚至脫落,寄主食物條件惡化即出現早( 7-8 月);反之出現晚( 9-10 月)。3、天敵害螨的天敵種類豐富。主要有瓢蟲類深色食螨瓢蟲(小黑瓢蟲) 、異色瓢蟲、七星瓢蟲、十三星 瓢蟲、龜紋瓢蟲、多異瓢蟲、黑背小毛瓢蟲等;草蛉類中華草蛉等;嚙粉蛉;捕食蝽類小黑花蝽等; 六點薊馬;隱翅甲;捕食螨類普通畸螯螨、東方鈍綏螨、擬長毛鈍綏螨、單毛鈍綏螨、中華植綏螨、 毛瘤長須螨

50、、細長須螨、蘋果巨須螨、觸足肉食螨、蘋果尋螨等。4、農藥50',我國蘋果產區螨類繁盛不重,由于用 DDT 等防治食心蟲、卷葉蟲等,殺傷了大量天敵 日趨 嚴重 有機磷類農藥施用 不僅殺傷天敵,還大大增強了抗藥性 防治困難。五、預測預報1、山楂葉螨( 1)越冬基數調查 早春,選取果園中 3-5%樹株作調查株,在其越冬場所調查記載越冬雌蟲數 統計全株害螨和天敵量。 防治指標 :每個老皮下有 2 個以上群落 (每群有 15-20 頭以上),益害比超過 1:40。( 2)越冬雌成蟲出蜇期測報蘋果萌芽前, 在調查株主干近主枝部位或主側枝基部, 刮去一圈老樹皮 (寬10cm),涂上白鉛油,待油干后涂

51、一層凡士林,定點定時檢查油環上粘捉的雌蟲數,繪出消長曲線明確出 蜇高峰?;蛟蕉乞鲵厣涎壳?,定點定時調查樹冠內膛和主枝中段的1 0個生長芽上的害螨數,確定出蜇高峰。 防治時期 :越冬雌螨出蜇高峰,聚集于芽上尚未產卵時。(3)花后發生量調查 自蘋果開花至當年越冬雌螨出現,定時定點選定樹冠內膛和主枝中段(后期應隨 其擴散向外移動) 10 個葉從枝,從中選取中部 1 片葉,調查統計上面的卵和活動螨數量。 防治指標 :落 花至 7月中旬每葉 4-5 頭活動螨, 7 月中旬后每葉 7-8 頭活動螨,益害比高于 1:50 時,應立即進行藥劑防 治。2、蘋果全爪螨(1)越冬基數調查 早春,選取果園中 3-

52、5%樹株作調查株,在其越冬場所調查記載越冬卵數 統計全株螨卵和天敵量。 防治指標 :每個果苔或芽鱗痕有越冬卵 20-40 粒以上。( 2)越冬卵孵化期預測預報 蘋果花芽萌發前,定時定點選定樹冠外圍 1-2 年生有卵枝條,挑取其中分 布有卵 20-40 粒的一段,上下兩端用白鉛油環涂,調查孵化率明確孵化高峰?;蚣羧∮新研≈Γ?3cm 長) 5-10段,每段兩端用蠟封好,以免失水干枯,全部釘在涂有白鉛油的小木板上(5 cm K0 cm),木板四周涂 1cm 寬的凡士林油圈,以防孵出幼螨逃逸。后將 5個該種小木板掛于樹冠中(避免日光直射) ,調查孵 化率。 防治指標 :越冬密度大的果園,越冬累計孵化

53、率達 40-5 0%時發出預報;越冬密度小的果園,累計 孵化率達 60-70% 時發出預報。( 3 )花后發生量預測預報 調查方法及 防治指標 同山楂葉螨。3、果苔螨 同蘋果全爪螨六、綜合防治 主要抓住果樹休眠期和花前化后兩個關鍵時期。(一)果樹休眠期1 、人工防治( 1 )早春刮老樹皮,或結合冬剪剪除、刷、擦外圍卵枝,消滅越冬雌成蟲或卵。并兼治其他病、蟲害。(2)春季翻耕樹盤或結合其他病、蟲防治樹干基部培土或客土,消滅或抑制其中(距樹干33 cm 表土中)越冬雌成蟲。2、藥劑防治早春蘋果發芽前,噴布 5%的柴油乳劑(柴油 1 斤+洗衣粉 0.15 斤+軟水 18.5斤) (花芽開綻前 2-3

54、 天禁用)或結合其他害蟲防治噴布3-5°B 石硫合劑于主干、主枝基部(山楂葉螨) 、外圍枝梢(蘋果全爪螨),防治越冬雌成蟲或卵。兼治蚜蟲越冬卵和蚧類。注意不可連年使用,否則枝干易得粗皮?。ǘ氯?氣孔,使其增大) 。(二)果樹花前化后防治 對于山楂葉螨,其越冬雌成螨出蜇、第 1 代卵孵化盛期發生最整齊、蟲態一 致且棲息地較集中,便于防治,應抓住這兩個關鍵時期,相應物候是國光展葉至花序分離或鴨梨盛花期 和國光落花后 7-10天。對于蘋果全爪螨,其越冬卵和第 1代夏卵孵化整齊,蟲態一致,便于防治,相應 物候是元帥花蕾變色或早花品種初花期和元帥落花 1 周后。果苔螨亦是越冬卵和第 1 代夏卵

55、孵化整齊, 蟲態一致,相應物候是蘋果吐蕾期和落花后 2 周。1 、花前0.3-0.5°B 石硫合劑40%樂果 EC 1000-1500 倍40%氧化樂果 EC 1000-2000 倍20%三氯殺螨醇 EC 600-1000 倍等2、花后0.3° B石硫合劑1-2次40%水胺硫磷 EC 2000 倍(三 )果樹生長期防治防治指標見前。1 、噴霧 藥劑種類如下:0.05-0.08° B 石硫合劑 主防活動螨。40%樂果 EC 1000-1500 倍,兼治蚜蟲,可與 1%過磷酸鈣混用,既有增效作用,又促進花芽形成。40%氧化樂果 EC 1000-2000 倍80%DDV EC 1000-2000 倍 兼治卷葉蛾類、毛蟲類、金龜子等。50%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